智能感应电动蹬步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3509发布日期:2022-09-02 23:0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智能感应电动蹬步踏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动踏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感应电动蹬步踏板。


背景技术:

2.电动踏板是一种可以自动伸缩的汽车电动踏板,为高底盘汽车上下方便性提供便捷的服务。然而现有技术中,踏板本体通过安装支架直接固定在车体上,凸出车外,影响整车美观,更给行车通过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市场上出现的自动踏板,是根据车门的开启和关闭实现踏板的伸缩的,当在车门关闭状态下,需要踩在踏板上进行活动时,比如踩踏板在车顶上取放物品时,就需要车门开启时踏板伸出使用,而踏板使用结束后,关闭车门控制踏板收回,这种根据车门开关来控制踏板伸缩的控制方式,给使用踏板带来极大的不便。
3.因此提出一种智能感应电动蹬步踏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智能感应电动蹬步踏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智能感应电动蹬步踏板,包括踏板、安装座一、安装座二,还包括
7.在所述安装座一支撑下与踏板连接的动力组件一,所述动力组件一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一上的电机、由电机带动运转的主动轴、与主动轴固定连接的支撑板一和主动板一、套接配合在主动轴上的同步带一、与主动板一铰接相连的从动板一;
8.通过连动组件与动力组件一相连的动力组件二,所述动力组件二包括设置与所述安装座二转动连接的从动轴、与从动轴固定连接的支撑板二和主动板二、套接配合在从动轴上的同步带二、与主动板二铰接相连的从动板二;
9.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一底部的动作识别模块。
10.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一和所述安装座二上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栓,通过在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上安装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实现对本技术中蹬步踏板的安装。
11.优选的,所述连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踏板一侧的连块一和连块二,连块一和所述连块二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中固定安装有长转杆,所述长转杆的外部还套接配合有同步带一和同步带二,所述长转杆的一端是顺次先穿过支撑板一、与连块一连接、并延伸穿插在所述从动板一上,长转杆的另一端是顺次先穿过支撑板二、与连块二连接,并延伸至所述从动板二上。
12.优选的,所述动作识别模块与红外接收器通讯连接,红外接收器与安装在车内的中央控制系统连接,中央控制系统与红外发射器连接,红外发射器与电机通讯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技术中,动力组件二在连动组件的连接下,跟随动力组件一的运动,实现对踏板的伸展和收纳控制,对踏板的位置进行自动调节控制,电动蹬步踏板在收纳后,可以使车
型整体更美观协调,并且相较于传统的固定踏板不会降低车体的通过性。
15.2、本技术中设置了动作识别模块,从而可以对电动蹬步踏板进行动作识别智能控制,启动时需要脚部从左往右摆动,关闭时需要脚部从右往左摆动,对电动蹬步踏板的启动和关闭,设置两个方向上的动作,便于对蹬步踏板的启动和关闭,实现对电动蹬步踏板的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感应电动蹬步踏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感应电动蹬步踏板的踏板处于水平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感应电动蹬步踏板的踏板处于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感应电动蹬步踏板的同步带一与主动轴和长转杆位置关系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感应电动蹬步踏板的图1中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感应电动蹬步踏板的动作识别模块安装在安装座一下方的位置状态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安装座一、2动力组件一、3动力组件二、4长转杆、5踏板、6安装座二、7连块二、8固定螺栓、9红外发射器、10动作识别模块、11连块一;
23.21主动轴、22同步带一、23主动板一、24从动板一、25支撑板一;31主动板二、32从动板二、33从动轴、34支撑板二、35同步带二。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6.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27.实施例:参照图1-6,智能感应电动蹬步踏板,包括踏板5、安装座一1、安装座二6,还包括在所述安装座一1支撑下与踏板5连接的动力组件一2,所述动力组件一2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一1上的电机、由电机带动运转的主动轴21、与主动轴21固定连接的支撑板一25和主动板一23、套接配合在主动轴21上的同步带一22、与主动板一23铰接相连的从动板一24;
28.通过连动组件与动力组件一2相连的动力组件二3,所述动力组件二3包括设置与所述安装座二6转动连接的从动轴33、与从动轴33固定连接的支撑板二34和主动板二31、套接配合在从动轴33上的同步带二35、与主动板二31铰接相连的从动板二32;
29.其中,连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踏板5一侧的连块一11和连块二7,连块一11和所述连块二7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中固定安装有长转杆4,长转杆4的外部还套接配合有同步带一22和同步带二35,长转杆4的一端是顺次先穿过支撑板一25、与连块一11连接、并延伸穿插在所述从动板一24上,长转杆4的另一端是顺次先穿过支撑板二34、与连块二7连接,并延伸至所述从动板二32上。
30.具体的,电机可以带动主动轴21的旋转,因主动轴21与支撑板和主动板一23的一端是固定连接的,因此主动轴21的转动,可以带动支撑板和主动板一23跟随转动,又因在同步带一22的连接作用下,主动轴21旋转时,会带动长转杆4的转动,长转杆4是插接在支撑板一25和主动板一23内的(即长转杆4是未与支撑板一25和主动板一23固定连接),长转杆4是与连块一11固定连接的,因此在动力组件一2由电机带动下可运转时,会带动踏板5的跟随运动;
31.动力组件二3的运动,是在连动组件的连接下一同运动的,长转杆4的转动会带动踏板5的运动,且在同步带二35的连接作用下,从动轴33在处于固定状态的安装座二6的支撑下转动,会带动支撑板二34和主动板二31跟随运动,从而使动力组件二3在连动组件的连接下,跟随动力组件一2的运动,实现对踏板5的伸展和收纳控制,如说明书附图中图2所示,为踏板5伸展状态下,说明书附图中图3所示,为踏板5收纳后贴在汽车车门底部的外表面处的状态;
32.并且,有上述记载的可知,在动力组件一2和动力组件二3运动时,因主动板一23和从动板一24的一端铰接相连,主动板二31和从动板二32的一端也是铰接相连,为了配合长转杆4的运动,主动板一23、主动板二31会相应的带动主动轴21、从动轴33运动。
33.再进一步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一1底部的动作识别模块10,动作识别模块10与红外接收器通讯连接,红外接收器与安装在车内的中央控制系统连接,中央控制系统与红外发射器9连接,红外发射器9与电机通讯连接。
34.当车门关闭状态下,需要踩踏蹬步踏板5,用于拿取车顶上物品,或装载物品,此时可以单脚伸入在蹬步踏板5的下方,且在安装座一1的下方空间,进行单脚摆肢的动作,动作识别模块10会识别到脚部的摆动,识别的动作信号由红外接收器接收信号,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控制系统中,中央控制系统向红外发射器9发出控制信号,红外发射器9控制电机的启动或关闭;
35.启动时需要脚部从左往右摆动,关闭时需要脚部从右往左摆动,对电动蹬步踏板5的启动和关闭,设置两个方向上的动作,便于对蹬步踏板5的启动和关闭,实现对电动蹬步踏板5的智能控制。
36.安装座一1和所述安装座二6上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栓8,通过在安装座一1和安装座二6上安装固定螺栓8,通过固定螺栓8实现对本技术中蹬步踏板5的安装。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