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8571发布日期:2022-09-24 01:1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理器,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


背景技术:

2.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以下均称电动车)具有节能环保、成本低、骑行方便等优点,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其都是以电瓶提供电能实现驱动电机等其它电器部件。但电瓶储能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满足长距离或大负载运行,同时由于电动车自身结构和电路特点,在停车、充电或骑行过程中会发生自燃现象,尤其是在充电时,充电器给电池供电,而电动车整车主电源部分仍处于带电状态,这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极易发生自燃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其通过结构、电路及微电脑有机结合,将两组电池或多组电池并联后同时给电动车供电,不仅解决了电动车在长时间大负荷运行下续航里程问题,而且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由于大电流放电是减少电池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如果两组或多组电池并联放电,单组电池放电电流成陪减小,所以就延长了电池寿命)。另外,在电动车充电时,管理器自动切断整车总电源,使整车所有电路及电器部件没有带电,从而避免充电过程中因电路及电器部件老化、破损而发生自燃现象,保护了用户的财产及生命安全。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盖、中板、上盖;
5.所述中板朝向上盖的一侧依次设有电机、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均为u型,所述电机转轴上设有螺杆;
6.所述第一固定座背对背的一侧分别设有触点感应器,该第一固定座顶部设有第一拱形固定片,该第一拱形固定片与第一固定座之间形成一圆孔,该圆孔内设有第一触点机构;
7.所述第二固定座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侧垂直设有一挡板,该第二固定座通过第二拱形固定片设有第二触点机构,所述第一触点机构一端与电机转轴端的螺杆连接、另一端在电机的作用下与第二触点机构接触或分离,且所述第一触点机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连杆,该第一驱动连杆在电机作用下随第一触点机构做往复直线移动,实现其与触点感应器的接触或分离;
8.所述下盖内设有pcb板,该pcb板上设有cpu以及
9.用于检测电门锁闭合与分离状态的电门锁状态检测模块;
10.用于接收cpu指令,实现电机正转或反转的驱动电机模块;
11.接收触点感应器信息,实时判断第一触点机构、第二触点机构处于闭合或分离状态的触点状态检测摸块;
12.与整车显示屏及充电器进行通讯,并通过显示器显示供电信息、第一触点机构、第二触点机构闭合与分离状态的通讯模块;
13.用于实时检测电池电压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
14.当第一触点机构、第二触点机构闭合时,消除电弧的触点灭弧模块;
15.检测充电器插头与整车充电座是否已经连接,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cpu,cpu根据检测信息决定是否对驱动电机模块发出指令,以实现第一触点机构、第二触点机构是否分离的充电检测模块;
16.用于将电池电压降压后分为两路,一路为驱动电机模块提供电源、另一路再次降压后为cpu及电门锁状态检测模块、触点状态检测摸块、通讯模块、电池电压检测模块、充电检测模块、触点灭弧模块提供电源的电压变换模块。
17.特别的,所述中板、上盖上设有用于容纳电机的凹槽。
18.特别的,所述第一触点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驱动螺帽、第一触点总成、第一连接杆、绝缘垫;
19.所述第一壳体套设于第一固定座与第一拱形固定片形成的圆孔内;
20.所述第一驱动螺帽固定设于第一壳体内,所述螺杆与第一驱动螺帽螺纹连接;
21.所述第一驱动连杆固定设于第一壳体远离中板的一侧,该第一驱动连杆朝向中板外侧,其端部设有l形导体柱,该l形导体柱在电机作用下随第一触点机构做往复直线运动,实现其与触点感应器的接触或分离,该l形导体柱端部通过导线与pcb板点连接;
22.所述第一触点总成通过第一连接杆设于第一壳体远离电机的一端;
23.所述绝缘垫设于第一连接杆端部,该绝缘垫注塑于第一壳体远离电机的一侧。
24.特别的,所述第一固定座底部沿第一壳体轴向开设有一通槽,所述中板位于通槽的下方开设有第一限位槽,该第一限位槽的长度较通槽的长度长,所述第一壳体朝向中板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柱,该第一限位柱位于第一限位槽内,并沿着第一限位槽做往复直线运动。
25.特别的,所述第二触点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触点总成、第一弹簧、第二限位柱;
26.所述第二壳体设于第二固定座与第二拱形固定片形成的圆孔内,其内开设有台阶孔,该台阶孔的大孔径端朝向挡板侧;
27.所述第二触点总成与第一触点总成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其远离第一触点总成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端部沿台阶孔小孔径端插入后固定于第二壳体内;
28.所述第一弹簧设于台阶孔内的大孔径端,其一端与挡板相接触,另一端固定设于台阶孔的台阶面上。
29.特别的,所述第二固定座底部沿第二壳体轴向开设有一槽,所述中板位于槽的下方设有第二限位槽,该第二限位槽的长度较槽的长度长,所述第二壳体朝向中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设于第二限位槽内,并沿着第二限位槽做往复直线运动。
30.特别的,所述触点感应器包括:第三壳体、t形驱动杆、第二弹簧;
31.所述第三壳体固定设于中板上,其一侧设有一端盖,该端盖上设有与l形导体柱相适应的孔;
32.所述t形驱动杆横向端设于第三壳体内,纵向端于第三壳体伸出后通过线缆与pcb板连接;
33.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t形驱动杆的纵向端。
34.特别的,所述pcb板上还设有:用于手动完成第一触点机构、第二触点机构分离与闭合的开关检测模块。
35.特别的,所述pcb板上还设有:用于根据第一触点机构、第二触点机构闭合或分离状态发出鸣叫的蜂鸣器驱动模块。
3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其可同时对两组或多组电池进行智能检测及控制,因此对于同一电动车,可同时安装两组或多组电池,从而可使电动车长时间大电流大负荷运行,同时,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两组或多组电池同时放电,可使放电电流成倍降低,从而减少了电池内功耗,避免单组电池因大电流放电而损坏电池,进一步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在充电过程前,cpu会发出指令给驱动电机模块,促使第一触点机构、第二触点机构处于分离状态,此时整车电源会被切断,实现电池单独充电,避免了充电过程中电动车因通电而发生自燃等情况,保护了用户的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中板的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中中板与第一触点机构、第二触点机构、触点感应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该图为第一触点机构与第二触点机构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4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第一触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方为主视图,下方为俯视图;
4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第二触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方为主视图,下方为俯视图;
4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触点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4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方为主视图,下方为俯视图;
45.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方为主视图,下方为俯视图;
46.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第一拱形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方为主视图,下方为俯视图;
47.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第二拱形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方为主视图,下方为俯视图;
48.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电气连接示意图;
50.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的工作原理图;
51.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对应充电器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52.附图中,1下盖、2中板、3上盖、4电机、5第一固定座、6第二固定座、7触点感应器、8第一触点机构、9第一拱形固定片、10挡板、11第二拱形固定片、12第二触点机构、13第一驱动连杆、14pcb板、15电门锁状态检测模块、16驱动电机模块、17触点状态检测摸块、18通讯模块、19电池电压检测模块、20充电检测模块、21电压变换模块、22第一壳体、23第一驱动螺帽、24螺杆、25第一触点总成、26l形导体柱、27第一连接杆、28绝缘垫、29第一限位槽、30第一限位柱、31第二壳体、32第二触点总成、33第一弹簧、34台阶孔、35第二限位槽、36第二限位柱、37第三壳体、38t形驱动杆、39第二弹簧、40端盖、41孔、42开关检测模块、43触点灭弧模块、44蜂鸣器驱动模块、45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5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在该实施例以两组电池为例,其中一组命名为a电池,另一组命名为b电池,于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电池组数,每组电池对应一电机、第一触点机构、第二触点机构、触点感应器。
54.请参阅图1-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多组电池管理器,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盖1、中板2、上盖3,其中下盖1固定设于电动车上,中板2设于下盖1内壁,上盖3与下盖1边缘扣合后采用超声波焊接为一体,所述下盖1、中板2、上盖3均采用阻燃黑金塑料制作而成;
55.所述上盖3一侧设有与蓄电池连接的a电池+极接线柱、b电池+接线柱、和ab电池-极接线柱,另一侧设有输出+极接线柱、输出-极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上均设有绝缘隔层;
56.a电池+极接线柱、b电池+接线柱、和ab电池-极接线柱不仅对应连接a电池+极出线、b电池+极出线、ab电池-极出线,而且对应连接整车上充电座的出线。
57.所述中板2中间设有下触点接线柱、上触点接线柱、输出正负极接线柱,下触点接线柱不仅与上盖3中的对应接线柱相连,而且与对应第二触点机构触点总成32相连,上触点接线柱不仅与第一触点总成25、第二触点总成32相连,而且与输出正极接线柱相连,输出负极接线柱直接与上盖3中的ab电池负极接线柱相连。输出正负极接线柱再与整车线束上的电源正负极相连;该中板2朝向上盖3的一侧依次设有电机4、第一固定座5、第二固定座6,所述第一固定座5、第二固定座6均为u型,所述电机4转轴上设有螺杆24,该螺杆与第一触点机构8中的第一驱动螺帽23螺纹连接;
58.所述第一固定座5背对背的一侧分别设有触点感应器7,该第一固定座5顶部设有第一拱形固定片9,该第一拱形固定片9与第一固定座5之间形成一圆孔,该圆孔内设有第一触点机构8;
59.所述第二固定座6远离第一固定座5的一侧垂直设有一挡板10,该第二固定座6通过第二拱形固定片11设有第二触点机构12,所述第一触点机构8一端与电机4转轴端的螺杆连接、另一端在电机4的作用下与第二触点机构12接触或分离,且所述第一触点机构8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连杆13,该第一驱动连杆13在电机4作用下,随第一触点机构8做往复直线运动,实现其与触点感应器7的接触与分离;
60.所述下盖1内设有pcb板14,该pcb板14上设有cpu以及
61.用于检测电门锁闭合与分离状态的电门锁状态检测模块15,其上有两根引出线,
其中一根(y线)与电动车的电门锁输入线并联,另一根(x线)与输出线并联,本实用新型中,pcb板14给y线提供了电池电压,此电压经过了限流,当整车没有电源时,即是电门锁闭合,整车的其它电气部件也不会工作。当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分离时,电动车整车没有电源,但y线给电门锁提供了电源,无论电门锁处于闭合还是分离,电门锁状态检测模块15均能通过x线(x线上的电压经过降压)为cpu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电门锁断开时为低电平,电门锁闭合时为高电平),cpu据此判断电门锁的触点闭合与分离状态;
62.用于接收cpu指令,实现电机4正转或反转的驱动电机模块16,通过电机正转、反转,可实现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的闭合与分离的驱动电机模块16;
63.接收触点感应器7信息,实时判断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处于闭合或分离转态的触点状态检测摸块17;
64.通讯模块18,其为整车显示屏显示电池电量、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闭合与分离状态提供信息,给充电器发出“开始充电”指令的通讯模块18,其与整车线束连接,实现与整车仪表(显示屏)及充电器之间的通讯,通过显示屏将供电电池数量、电池目前电量、第一触点机构8及第二触点机构12闭合与分离状态等显示出来,便于用户及时了解电动车信息。当充电器插头与整车充电插座连接后,cpu先分离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再以通讯方式通知充电器开始充电;
65.用于检测电池电压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19,其将电池电压经过转换后输入cpu后,cpu经过ad转换,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判断,以确认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是否符合闭合条件,若符合,发出信号给驱动电机模块16,驱动电机正转,使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闭合,若不符合,不会发出信号给驱动电机模块16;
66.用于判断充电器插头是否与整车充电插座连接,是否可以启动充电器充电的充电检测模块20,其用于检测充电器插头与整车充电座是否已经连接,若连接,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cpu,cpu再对触点状态检测模块17的信息进行判断,如果此刻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为分离状态,则cpu以通讯方式通知充电器开始充电,若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为闭合状态,则cpu给驱动电机模块16发出指令,使电机反转,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分离,cpu再通知充电器开始充电;
67.由于第一触点机构8与第二触点机构12闭合时,会产生电弧,而电弧会伤害电气部件,因此所述pcb板14上还设有:当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闭合时,消除电弧的触点灭弧模块43,当cpu驱动电机正转使上下触点(即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闭合时,给触点灭弧模块43输入高电平,触点灭弧模块43就将上下触点短路,因此在上下触点闭合间隙,不会出现电弧,从而延长了触点的使用寿命;
68.用于将电池电压降压后分为两路,一路为驱动电机模块16提供电源、另一路再次降压后为cpu及电门锁状态检测模块15、触点状态检测摸块17、通讯模块18、电池电压检测模块19、充电检测模块20、触点灭弧模块43提供电源的电压变换模块21。
69.特别的,所述中板2上设有用于容纳电机4的凹槽(图中未标示),该凹槽可对电机4起到一个固定作用,从而节约了安装空间。
70.特别的,所述第一触点机构8包括:第一壳体22、第一驱动螺帽23、第一触点总成25、第一连接杆27、绝缘垫28;
71.所述第一壳体22套设于第一固定座5与第一拱形固定片9形成的圆孔内;
72.所述第一驱动螺帽23固定设于第一壳体22内,所述螺杆24与第一驱动螺帽23螺纹连接;
73.所述第一驱动连杆13固定设于第一壳体22远离中板2的一侧,该第一驱动连杆13朝向中板2外侧,其端部设有l形导体柱26,该l形导体柱26在电机4作用下随第一触点机构8做往复直线运动,实现其与触点感应器7的接触或分离,该l形导体柱26端部通过导线与pcb板点连接;
74.所述第一触点总成25通过第一连接杆27设于第一壳体22远离电机4的一端;
75.所述绝缘垫28设于第一连接杆27端部,该绝缘垫28注塑于第一壳体22远离电机4的一侧。
76.于本实用新型中,当电机4正转(顺时针)时,会带动第一驱动螺杆23转动,由于螺杆24与第一驱动螺帽23螺纹连接,而第一驱动螺帽23注塑于第一壳体22中,如此在螺杆24的驱动下,第一驱动螺帽23会使第一壳体22向第二触点机构12侧做线性移动,由于第二触点机构12为静触点,当移动到一定距离后,第一触点总成25会与第二触点机构12闭合,反之第一触点总成25与第二触点机构12分离。
77.特别的,由于第一驱动螺杆23顺时针旋转,为了确保与第一壳体做线性运动,所述第一固定座5底部沿第一壳体22轴向开设有一通槽,所述中板2位于通槽的下方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9,该第一限位槽29的长度较通槽的长度长,所述第一壳体22朝向中板2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柱30,该第一限位柱30位于第一限位槽29内,并沿着第一限位槽29做往复直线运动;如此,当第一驱动螺杆23旋转时,会驱动第一驱动螺母24带动第一壳体22沿着第一限位槽29做线性运动,避免第一壳体22做圆周运动,确保快速而精准的实现第一触点总成25与第二触点机构12的闭合与分离。
78.特别的,所述第二触点机构12包括:第二壳体31、第二触点总成32、第一弹簧33,所述挡板10可对第二触点机构12纵向起到一个限位作用;
79.所述第二壳体31设于第二固定座6与第二拱形固定片11形成的圆孔内,其内开设有台阶孔34,该台阶孔34的大孔径端朝向挡板10侧;
80.所述第二触点总成32与第一触点总成25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其远离第一触点总成25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杆45,该第二连接杆45端部沿台阶孔34小孔径端插入第二壳体31内;
81.由于电动车在骑行过程中会产生颠簸震动,因此所述第一弹簧33设于台阶孔34内的大孔径端,其一端与挡板10相接触,另一端固定设于台阶孔34的台阶面上,如此在骑行颠簸振动状态下,第一弹簧33可保证第一触点机构8与第二触点机构12可靠闭合。
82.于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触点总成25、第二触点总成32的基座采用紫铜制作而成,接触表面采用银化铬制作而成,当第一触点总成25向下移动时,其表面会与第二触点总成32表面接触,实现闭合,此时电源接通,供电动车行驶,当需要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时,使电机4反转,第一触点总成25向上移动,与第二触点总成32分离,此时整车断电,可对电动车进行充电,从而避免充电过程中发生自燃现象,保护了用户的财产及生命安全。
83.特别的,所述第二固定座6底部沿第二壳体31轴向开设有一槽,所述中板2位于槽的下方设有第二限位槽35,该第二限位槽35的长度较槽的长度长,所述第二壳体31朝向中板2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柱36,第二限位柱36设于第二限位槽35内,并沿着第二限位槽35做
往复直线运动;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限位柱36和第二限位槽35可对第二触点机构12起到限位作用。
84.特别的,所述触点感应器7包括:第三壳体37、t形驱动杆38、第二弹簧39;
85.所述第三壳体37固定设于中板2上,其一侧设有一端盖40,该端盖40上设有一与l形导体柱26相适应的孔41;
86.所述t形驱动杆38横向端设于第三壳体37内,纵向端于第三壳体37伸出后通过线缆与pcb板14连接;
87.所述第二弹簧39套设于t形驱动杆38的纵向端;
88.于本实用新型中,当第一触点机构8向下线性移动时,第一驱动连杆13也随之向第二触点机构12侧移动,其端部的l形导体柱26也向下移动,当第一触点机构8与第二触点机构12闭合时,l形导体柱26会进入孔41抵触至t形驱动杆38,触发触点感应器7,由于与l形导体柱26连接的导线上有dc12v电压,此时,l形导体柱26会将此电压通过t形驱动杆38上的连接导线传送给pcb板上的触点状态检测摸块17,cpu会下达指令给驱动电机模块16,停止给电机4供电,电机4停止转动,第一触点机构8与第二触点机构12稳定闭合,反之亦然。
89.特别的,当需要装配或更换电池、维修电动车时,为了确保维修人员及整车电气部件的安全,需要切断电动车电源,所述pcb板14上还设有:用于手动完成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分离与闭合的开关检测模块42,该开关检测模块42的输出端与cpu连接,输入端其引出线经过pcb板出线座的对应端子引出两根线,其中一根线为5v线为公插件,另一根线为母插件,在装配电池、维修电动车或其它情况下需要断开整车电源时,人为将公插件与母插件对接,该开关检测模块42引出线就出现5v电压,并将此电压传递给cpu,cpu通过驱动电机模块16使电机反转,分离第一触点机构8与第二触点机构12。当装配电池或维修工作结束后需要给电动车供电,认为将上述公母插件脱离,此时,开关检测模块42输出端电压为0v,cpu接到此信息后要做如下工作:1、通过电压检测模块19分析,比较、判断ab触点应该同时闭合还是a触点闭合或b触点闭合;2、通过电门锁状态检测模块15获得电门锁此刻是断开还是闭合状态(为了保证触点闭合时不出现大电流冲击,只有电门锁断开才允许触点闭合,否则触点不允许闭合);3、若电门锁为断开状态则启动触点灭弧模块43;4、给驱动电机模块16发出指令,根据电压检测模块19的判断结果使对应电机正转,闭合第一触点机构8与第二触点机构12,完成给整车供电。
90.特别的,所述pcb板14上还设有:用于根据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闭合或分离状态发出鸣叫的蜂鸣器驱动模块44,其在上下触点闭合分离及管理器其它工作状态下,cpu的io按照不同的频率输出高电平,蜂鸣器驱动模块44经过电压变换,通过引出线驱动蜂鸣器发出不同声音或次数的鸣叫,使用户可清楚知道当前状态。
91.请参阅图13,a、b分别为一组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设置所需电池组数,每组电池对应一个触点机构,在该管理器中,将两组电池分别称为a电池、b电池,其中a电池、b电池的正极分别与上盖3中的电池+极接线柱连接,ab电池的负极通过接地片连接线与电池电压负极输入接线柱连接,同时,a电池、b电池正负极通过单端接地片线与整车充电座对应端子连接线相连,而上盖3中的电池+极接线柱通过两端带接地片导线与中板2上的对应下触点接线柱连接,电池电压负极输入接线柱通过双端接地片导线直接与上盖3中的输出负极接线柱连接,上盖3中的输出+极接线柱、输出-极接线柱作为整车电源输出的正负
极,其通过接地片导线与电动车主线束的正负极连接,且输出+极接线柱通过两端接地片导线与中板2上的上触点接线柱连接。
92.中板2中的下触点接线柱通过单端接地片软电线对应与第二触点总成32连接,第二触点总成32与软电线通过冷压接连接。l形导体柱26与pcb板14输出且经过出线座的dc12v电线相连。t形驱动杆38与pcb板上的出线座对应端子通过焊接线相连,电机的正负极线直接与pcb板上的对应电机插座端子相连。
93.于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充电器内部连接通讯1端子的连接线与地线相连,充电器插头未与电动车充电插座连接时,充电状态检测模块为cpu提供高电平,当充电器充电插头与整车充电座连接后,通讯1引出线呈现低电平,将此信息通过充电状态检测模块传递给cpu;cpu首先经过触点状态检测摸块17判断第一触点机构8、第二触点机构12是否为分离状态,若未分离,则通知驱动电机模块16使触点分离,当cpu通过触点状态检测模块确认触点完全分离后,经过通讯2(整车充电插座上的通讯2端子尾部通过整车线束经过上盖3中的输出线与pcb板上的通讯模块连接)以通讯的方式告知充电器开始启动充电模式,如此,在充电器给整车充电时,切断了整车电源,避免了充电状态的烧车事故发生。
94.于本实用新型中,当两组电池压差过大时,两组触点不能同时闭合,否则会出现大电流电池反充电,且接线时会出现强烈的打火,从而损伤电池,只有当两组电池压差较小且满足闭合条件时,管理器的cpu经过电压检测模块19分析,比较、判断ab触点应该同时闭合还是a触点闭合或b触点闭合。同时cpu还要启动触点灭弧模块43,再给驱动电机模块16发出指令,根据电压检测模块19的判断结果使对应电机正转,闭合第一触点机构8与第二触点机构12,完成对应触点闭合。但是无论哪种情况,总有一组电池或两组电池的对应触点闭合给整车供电,当一组电池给整车供电时,在骑行过程中,该电池电压会下降,在此过程中电压检测模块19会全程跟踪,cpu会随时分析比较判断,当满足另一组电池对应触点闭合条件时,cpu会启动触点灭弧模块43并给驱动电机模块16发出指令,使对应电机正转,闭合对应第一触点机构8与第二触点机构12,完成对应触点闭合。
95.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电池管理器,需采用相适应的充电器及电池充电,该充电器内部设有cpu,请参阅图15其工作原理如下:
96.1、电源部分:
97.其插头部分与电源部分连接后,电源输入为市电ac220v,经整流滤波后一路供a电池开关管和b电池开关管,另一路经过电压变换供充电器cpu及其它功能模块。
98.2、充电器插头在与整车充电插座连接时,由于充电器插头中的通讯1端子连线与地连接,此时管理器的充电检测模块20为管理器中的cpu提供低电平,管理器中的cpu通过触点状态检测模块17确认第一触点总成25、第二触点总成32是否分离,若分离,管理器中的cpu则经过通讯模块18及充电器插头中的通讯2通知充电器开始充电;若未分离,管理器中的cpu则经过驱动电机模块16使第一触点总成25、第二触点总成32分离,再经过触点状态检测模块17确认上下触点总成分离后再利用通讯模块18及充电器插头中的通讯2通知充电器开始充电。
99.3、刚开始充电时,充电器的cpu分别通过a电池充电电压电流检测与转换、b电池充电电压电流检测与转换确模块测试a电池、b电池现有电压,以便确认a电池、b电池充电模式。
100.4、在充电过程中,充电器cpu不断通过a电池充电电压电流检测与转换、b电池充电电压电流模块测试a电池、b电池的充电电压和电流,据此充电器cpu调整调制波的占空比并输出于a驱动、b驱动,a驱动、b驱动控制a电池开关管、b电池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再经过开关变压器转换及a电池整流滤波续流模块、b电池整流滤波续流模块后分别给ab电池充电,直到充电结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