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功能可控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647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功能可控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控电动玩具车。
目前,市售的大多数线控电动车,它们的前转向机构一般是采用两只具有立轴的前导向轮,两只导向轮的立轴柄用一水平联杆相连接,用一电动机通过齿轮、齿条等机构来带动联杆,这种转向机构存在的问题是前导向轮固定不稳、抗冲击性能差。其后差速机构,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双电机分别带动两后轮,由电机转速的不同来实现两后轮轮速的差异,这种结构直行效果差、前导向轮人为控制力弱、整车可操作性差;另一种是由单电机异轴带动两后轮,通过齿轮实现差速,这种方式虽直行效果好,但结构较复杂,功力经减速、差速后耗能高、车速偏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性能好、结构简单、指示——伴音同步性强、复合动作多样的全功能可控电动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全功能可控电动车由操纵器有线控制、交直流电源两用(备有配套稳压电源),车体由外壳、底盘组成,底盘由前转向装置、后驱动差速装置及指示——伴音系统组成。其前转向装置以微型直流转向电机为动力源,转向电机、皮带轮、前齿轮减速箱、转向转盘依次相连;转向转盘下面、两根横连杆之间设有转角限制轮,可将转角控制在90°以内;两根横连杆位于转向转盘与前齿轮减速箱(或双层转盘)之间,其中间部位对称固定在转向转盘上、两端分别与两只总承相连,总承连接前轮,横连杆上还设有回位簧。其后驱动差速装置是以另一微型直流驱动电机为动力源,驱动电机、后齿轮减速箱、后轮轴依次相连,后轴两端分别垂直固定有互成180°角的两轴销,两后轮分别套在后轴上、用后轮支架和轴销稳固后轮,后轮室内设计有轮档,当轴销随轴在后轮室内转动时,与轮档配合,完成驱动和无齿轮差速功能。
操纵器的两只三档开关K1、K2分别与电池组ε1、ε2及转向电源接口、驱动电源接口相连;转向电源接口、滤波电容C1、转向电机D1以及发光二极管D1′~D6′并联,与转向开关K0串联组成前转向、指示电路,K0固定在转盘上,能与之联动;驱动电源接口、滤波电容C2、驱动电机D2、发光二极管D7′~D10′并联,与前后两套电子音乐伴音装置串联组成后差速、驱动、指示、伴音电路。
由上述方案设计的全功能可控电动车,底盘设计合理,具有机动性能好、抗冲击力强、转角大、转向灵活、转动力矩大、缓冲性能好、不易卡死、驱动换向快、差速效果明显;指示、伴音同步性强、复合动作多样、操作灵活、仿真程度高、真实性强;结构简单稳固、制造成本低、工艺简便等特点,是用来模拟驾驶机动车辆的模型,也是儿童喜爱的仿真玩具。


图1为全功能可控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全功能可控电动车的底盘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图5为操纵器和车体的指示——伴音系统的电原理图;图6为配套稳压电源的电原理图;图7为全功能可控双轮摩托车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图9为全功能可控三轮摩托车的结构示意
图10为图9的A-A剖视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中,该电动车由操纵器1有线控制、交直流电源两用(备有配套稳压电源2),车体由外壳,底盘组成,底盘由前转向装置、后驱动差速装置及指示——伴音系统组成。前转向装置以3~6V微型直流转向电机3为动力源,转向电机3、皮带轮4、前齿轮减速箱5、转向转盘6依次相连;转向转盘6的下面、两根横连杆7之间设有转角限制轮11,可将转角限制在90°以内;两根横连杆7位于转向转盘6与前齿轮减速箱5(或双层转盘)之间,其中间部位对称固定在转向转盘6上、两端分别与总承8的x轴向两短板相连,总承8的y轴向连接前轮9,横连杆7上还设有回位簧10。转向电机3接通电源,经皮带轮4、前齿轮减速箱5缓冲减速后,带动转向转盘6,由转向转盘6推动横连杆7平动,进而牵引总承8,使连接在总承8上的两前轮9作与转向转盘6同步无级转向,转向角≤90°,横连杆7上的回位簧10起辅助转向装置复位和避免电机卡死的作用。后驱动差速装置是以另一微型直流电动机(即驱动电机13)为动力源,驱动电机13、后齿轮减速箱14、后轴15依次相连,后轴15的两端分别垂直固定有互成180°角的两轴销18,两后轮16分别套在后轴15的两端、用后轮支架17和轴销18稳固后轮16,后轮室内设计有轮档19。当驱动电机13接通电源,后轴15正转、车前行时,轴销18随后轴15在轮室内转动,转动至轮档19,拨动轮档19、轮档19带动后轮16,车启动;当后轴15反转时,带动两轴销18同时离开轮档19,两后轮16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前行,此时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当轮室中的轮档19与反向空转而来的轴销18相遇时,反向拨动轮档19,带动后轮16换向后行;当配合前转向装置、在车体转向时,内侧后轮的轴销18与轮档19不脱离,作为主驱动轮推动整车转向,外侧后轮在惯性和整车扭力作用下,其轮档19抢先脱离转动中的轴销18,使其转速加快,实现内外两轮的差速,在转向过程中,内侧后轮每转动一圈,都可为外侧后轮提供一次近360°的转动空间,随着内轮连续转动,连续转动空间的提供便可使外轮进行连续差速转动;使车体完成连续转圈动作。这种后驱动无齿轮差速装置是在驱动电机13无后轮负荷的情况下换向的,具有换向快,换向阻力小,机械损耗小等优点。
从图3中可以看到前转向装置中的转向转盘6、总承8的Z轴向两短轴是由上下固定架21固定的;横连杆7位于转向转盘6与前齿轮减速箱5(或双层转盘)之间,以增强前轮的稳固性;还可看到转向转盘6上的转向开关K0的触点簧片22的位置。
图4所示为后轴15、后轮16、轴销18及轮档19的位置关系。
图5所示为操纵器1和车体动作的指示——伴音系统的电原理。操纵器1的电源输出可由内置电池或外接稳压电源两种方式供给,其输出电缆为四芯电缆20,其中两根线为转向电机3提供电源及电极切换信号,另两根为驱动电机13提供电源及电极切换信号。
操纵器1内部设有两套5号、3伏电池ε1、ε2,分别用于电机D1,D2的直流供电,两只三档开关K1、K2分别与转向电源接口和驱动电源接口相连。转向电源接口、滤波电容C1、转向电机D1以及发光二极管D1′~D6′并联,与转向开关K0联组成前转向、指示电路,K0固定在转向转盘6上,能与之联动,可增强指示效果及同步性;驱动电源接口、滤波电容C2、驱动电机D2、发光二极管D7′~D10′并联,与前后两套电子音乐伴音装置串联组成后差速、驱动、指示、伴音电路。当操纵器K1处0位,转向电机D1、发光二极管D1′~D6′处静态;当K1处1位,前轮左转,K0随转向转盘6左转,触点簧片22(见图3)与K0弧形簧片(a)接触,车左侧三只发光二极管D1′、D2′、D3′亮;当K1处2位,前轮右转,K0随转向转盘6右转,触点簧片22与K0弧形簧片(b)接触,车右侧三只发光二极管D4′、D5′、D6′亮。当操纵器K2处0位,驱动电机D2、发光二极管D7′~D10′、伴音装置处于静态;当K2处2位,车前端两只发光二极管D9′、D10′亮,前伴音装置发音;当K2处1位,车后端两只发光二极管D7′、D8′亮,后伴音装置发音。电路中C1、C2滤过电流中的交流部分。
图6是为全功能可控电动车设计的配套稳压电源2的电原理图。220伏交流电经变压器B降压后双路输出,经两套整流桥电路转变为直流,再经三次电容(C2′、C4′;C1′、C3′;C0′、C5′)滤波后,以适合电动车的直流电(6伏)输出,电路工作状态由发光二极管D11、D12指示。该配套稳压电源采取双输出供电方式,能始终保证前转向电机3和后驱动电机13正常工作,并能以较高电流输出。采用稳压电源供电,经济方便。
图7、图8为全功能可控双轮摩托车的结构示意图,图9、
图10为全功能可控三轮摩托车的结构示意图,其后驱动差速装置及指示——伴音系统与上述四轮电动车同理,前转向装置稍作改进,省去了横连杆7、总承8及转角限制轮11,直接由齿轮23带动半圆齿轮转盘6,再由半圆齿轮转盘6带动前轮9转向,双轮摩托车转角控制在70°以内,三轮摩托车控制在90°以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全功能可控电动车,它由操纵器(1)有线控制、交直流电源两用、车体由外壳、底盘组成,底盘由前转向装置、后驱动差速装置及指示——伴音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A)前转向装置以微型直流转向电机(3)为动力源,转向电机(3)、皮带轮(4)、前齿轮减速箱(5)、转向转盘(6)依次相连,转向转盘(6)的下面、两根横连杆(7)之间设有转角限制轮(11),两根横连杆(7)位于转向转盘(6)与前齿轮减速箱(5)或双层转盘之间,其中间部位对称固定在转向转盘(6)上,两端分别与两只总承(8)相连,总承(8)连接前轮(9),横连杆(7)上还设有回位簧(10);(B)后驱动差速装置以微型直流驱动电机(13)为动力源,驱动电机(13)、后齿轮减速箱(14)、后轴(15)依次相连,后轴(15)的两端分别垂直固定有互成180°角的两轴销(18),两后轮(16)分别套在后轴(15)的两端、用后轮支架(17)和轴销(18)稳固后轮(16),后轮室内设计有轮档(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可控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操纵器(1)中的两只三档开关K1、K2分别与电池组ε1、ε2及转向电源接口、驱动电源接口相连;转向电源接口、滤波电容C1、转向电机D1以及发光二极管D1′~D6′并联,与转向开关K0串联组成前转向、指示电路,K0固定在转向转盘(6)上;驱动电源接口、滤波电容C2、驱动电机D2、发光二极管D7′~D10′并联,与两套电子音乐伴音装置串联组成后差速、驱动、指示、伴音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可控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总承(8)在三维空间中的y轴向是前轮轴的轴架,x轴向对称有两个短板、其端部分别与两根横连杆(7)相联,Z轴向对称有两短轴,分别与上、下固定架(2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功能可控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双轮或三轮摩托车的前转向装置中省去了横连杆(7)、总承(8)以及转角限制轮(11),直接由齿轮(23)带动半圆齿轮转盘(6)、转盘(6)带动前轮(9)转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功能可控电动车,该电动车由操纵器有线控制、交直流电源两用,车体由外壳、底盘组成,底盘由前转向装置、后驱动无齿轮差速装置及指示——伴音系统组成,前转向装置采取转盘带动横连杆、横连杆牵引总承、使前轮作与转盘同步无级转动;后驱动差速装置采取后轮套在后轴两端、轴销与轮挡相配合的方式,实现驱动与无齿轮差速功能。该电动车机动性能好、抗冲击力强、操作灵活,是用来模拟驾驶机动车辆的模型,也是儿童喜爱的仿真玩具。
文档编号B60K1/00GK2224113SQ9521039
公开日1996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11日
发明者李宽庆 申请人:李宽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