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水陆两栖车上车脚踏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1607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全地形水陆两栖车上车脚踏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全地形水路两栖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全地形水陆两栖车上车脚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陆两栖特种车是一种能够实现在各种特殊地形如水上、沙漠、雪地、沼泽等地形行驶的车型,它广泛应用于空投作战、边疆巡逻、科考探险、森林防护、治安防暴、抢险救灾、水上营救等特殊作业,同时在工农作业、户外休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3]这种车型有一个独特的车体,如专利CN 200720111367.6公开的一种水陆两栖车车体,采用了船体上周边口成空腔状的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车体上在岸离岸时和在崎岖路面时的越野能力问题,还解决了水中浮性和稳性的问题,尤其是解决了动态中纵向稳性的问题;增加了车体能适应全地形行程的越野能力。当乘坐着需要进入车体内时,因为车体比较高,所以需要借助脚踏装置。
[0004]专利CN201120065297.1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特种车的自动翻转脚踏装置,因为这款脚踏装置需要一个空旷的翻转空间,所以只能置于车体尾部的下方位置,而在驾驶室旁的车体上没有足够的空间够其架设,即使能够使其在轮胎以上的位置架设起来,但因为这款脚踏装置是水平向外伸出的,所以它实质上并没有降低人们脚踏高度,总归一句它只适合于车体下方空旷的部位。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水陆两栖特种车没有合适的踏脚装置能够布置在车体驾驶室两侧以方便人们上下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操作方便、收展容易、稳定可靠的全地形水陆两栖车上车脚踏装置。
[000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全地形水陆两栖车上车脚踏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而成,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处形成有向外伸出并围绕所述车体一周的裙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上于驾驶室两侧的裙边下侧沿处各设置有一脚踏装置,所述脚踏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下方水平设置有一槽钢,所述槽钢内空设置有一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一斜支撑,所述斜支撑的上自由端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滑销,所述槽钢的滑道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滑销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斜支撑的下自由端垂直相接有一踏板,所述踏板侧方与槽钢下底部中心之间连接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与斜支撑位于同一竖向面上。
[0007]本发明根据全地形水路两栖车的特殊车身构造,在车体的裙边下侧沿安装脚踏装置,脚踏装置设计为斜向下方并向外侧打开,在避开车轮降低人们脚踏高度的结构设计,同时增加了回收功能的结构设计,使其不影响正常车辆通行。
[0008]作为优选,所述踏板外罩设有一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0009]为了保证人们上下车辆的安全,以及脚踩踏板的舒适度,在踏板外包覆软质结构的防滑套,可以由塑料、橡胶等材料制作而成。
[0010]作为优选,基座与裙边下侧沿之间垫设有一加强片。
[0011]裙边虽然由两块贴合而成,强度能够得到保证,但是为了结构更可靠一点,在此增加加强片。
[0012]有益效果:本发明根据全地形水路两栖车的特殊车身构造,在车体的裙边下侧沿安装脚踏装置,脚踏装置设计为斜向下方并向外侧打开,在避开车轮降低人们脚踏高度的结构设计,同时增加了回收功能的结构设计,使其不影响正常车辆通行。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脚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裙边,4-脚踏装置,5-基座,6-槽钢,7-斜支撑,8-踏板,9-滑道,10-滑销,11-滑槽,12-弹簧,13-加强片,14-防滑套,15-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6]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全地形水陆两栖车上车脚踏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由上壳体I和下壳体2连接而成,在上壳体I和下壳体2连接处形成有向外伸出并围绕车体一周的裙边3,在车体上于驾驶室两侧的裙边3下侧沿处各设置有一脚踏装置4。
[0017]如图2所示,脚踏装置4进一步包括一基座5,基座5通过螺丝安装在裙边3下侧沿上,基座5与裙边3下侧沿之间垫设有一加强片13。基座5下方水平设置有一槽钢6,槽钢6内空设置有一滑道9,滑道9内设置有一斜支撑7,斜支撑7的上自由端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滑销10,槽钢6的滑道9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滑销10相适配的滑槽11,斜支撑7的下自由端垂直相接有一踏板8,踏板8侧方与槽钢6下底部中心之间连接有一弹簧12,弹簧12与斜支撑7位于同一竖向面上。踏板8外罩设有一防滑套14,防滑套1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防滑纹15。
[0018]实用:克服弹簧力,向外侧拉出斜支撑,使得踏板缓缓下降,滑销到达滑槽最外侧后,弹簧的拉力作用点由斜支撑上方慢慢转向下方,从而变成了保证斜支撑张开角度的稳定力,然后人们可以借助踏板上下车,不用时,反向推进斜支撑即可。
[001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全地形水陆两栖车上车脚踏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而成,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处形成有向外伸出并围绕所述车体一周的裙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上于驾驶室两侧的裙边下侧沿处各设置有一脚踏装置,所述脚踏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下方水平设置有一槽钢,所述槽钢内空设置有一滑道,所述滑道内设置有一斜支撑,所述斜支撑的上自由端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滑销,所述槽钢的滑道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滑销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斜支撑的下自由端垂直相接有一踏板,所述踏板侧方与槽钢下底部中心之间连接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与斜支撑位于同一竖向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水陆两栖车上车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外罩设有一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防滑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地形水陆两栖车上车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与裙边下侧沿之间垫设有一加强片。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形水陆两栖车上车脚踏装置,包括车体,在车体周向上形成有裙边,在裙边下侧沿设置脚踏装置,脚踏装置进一步包括基座,基座下方水平设置有槽钢,槽钢内空设置有滑道,滑道内设置有斜支撑,斜支撑的上自由端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销,槽钢的滑道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滑销相适配的滑槽,斜支撑的下自由端垂直相接有踏板,踏板侧方与槽钢下底部中心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与斜支撑位于同一竖向面上。本发明根据全地形水路两栖车的特殊车身构造,在车体的裙边下侧沿安装脚踏装置,脚踏装置设计为斜向下方并向外侧打开,在避开车轮降低人们脚踏高度的结构设计,同时增加了回收功能的结构设计,使其不影响正常车辆通行。
【IPC分类】B60F3/00, B60R3/02
【公开号】CN105034728
【申请号】CN201510402674
【发明人】贾文良
【申请人】贾文良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