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智能汽车后视镜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912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板、智能汽车后视镜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板,该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盒腔;所述盒腔至少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形成有电极;所述盒腔内填充有带电的反光微胶囊。本发明通过将后视镜本体设置为透光率可调的面板,可当光强分布大于预设阈值时,增大强光区域对应的面板的透光率,从而减少反射光,达到防眩的效果,降低了对驾驶员的影响,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专利说明】
一种面板、智能汽车后视镜和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板、智能汽车后视镜和汽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已经逐渐成为家庭中的必备装备。后视镜在机动车的配件中虽是辅助工具,使用频率却非常高。特别是超车、倒车和转弯时,都是需要使用的。它的功能就是对汽车后面的情况进行观察。但是如果由于某种情况有强烈的光照在非防眩的后视镜上,就会导致司机视觉眩晕,严重影响到司机的驾驶,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经过研究,眩晕会造成司机的反应比平时正常情况下的反应迟缓1.4秒钟,极有可能引发交通安全事故。而在驾驶车辆并线或者超车时,白天太阳的反射以及夜晚后车的大灯照射造成强烈的眩光,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这种情况下并线或者超车都非常容易引发事故。
[0003]另外,后视镜的角度直接决定了驾驶员的视野区域及大小。在行车过程中,尤其是在变道、拐弯、倒车时,现有的汽车由于不能随时调整后视镜角度,所以驾驶员的视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盲区(俗称死角),这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研制一种高效、准确的汽车后视镜调整系统显得尤为必要。
[0004]后视镜表面灰尘聚集同样严重影响驾驶者的视线,目前只能通过洗车的方法解决,浪费时间且不环保。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强光情况下后视镜的眩光现象。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板、智能汽车后视镜和汽车,以达到防眩光的效果。
[0007]—种面板,该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0008]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
[0009]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
[0010]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盒腔;所述盒腔至少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形成有电极;
[0011]所述盒腔内填充有带电的反光微胶囊。
[0012]可选地,所述盒腔内还填充有带电的透明微胶囊;
[0013]所述透明微胶囊和所述反光微胶囊所带电荷极性相反。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层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衬底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
[0016]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层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0017]可选地,所述盒腔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电极,所述多个电极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将所述盒腔分割为多个子盒腔。
[0018]可选地,各个电极间隔施加电压。
[0019]可选地,相邻两个电极施加的电压极性相反。
[0020]可选地,所述子盒腔内包括微胶囊容置腔体;
[0021 ]所述微胶囊容置腔体内容置有所述反光微胶囊。
[0022 ]可选地,所述微胶囊容置腔体内还包括带电的透明微胶囊;
[0023 ]所述透明微胶囊和反光微胶囊所带电荷极性相反。
[0024]可选地,所述微胶囊容置腔体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0025]可选地,该面板还包括透明太阳能面板层;
[0026]所述透明太阳能面板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盒腔的一侧。
[0027]—种智能汽车后视镜,该智能汽车后视镜包括:上述面板、光强检测装置和控制器;
[0028]所述光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面板的光强分布;
[0029]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光强分布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增大强光区域对应的面板的透光率。
[0030]可选地,该智能汽车后视镜还包括测距传感器和后视镜驱动件;
[0031]所述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预设区域内是否有物体;
[0032]相应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所述预设区域内存在物体后向所述后视镜驱动件发送调整指令;
[0033]所述后视镜驱动件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进行驱动,以调整面板的曲率以使所述预设区域可视;
[0034]其中,所述面板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为柔性衬底。
[0035]可选地,所述后视镜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转动件;
[0036]所述转动件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0037]所述第一驱动件和转动件通过传动件连接。
[0038]可选地,所述后视镜驱动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驱动件和可伸缩传动件。
[0039]可选地,该智能汽车后视镜还包括复位装置;
[0040]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弹簧和固定结构;
[0041]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面板与所述固定结构之间,用于在所述面板的显示范围调整后对所述面板曲率复位。
[0042]可选地,该智能汽车后视镜还包括:灰尘检测传感器和灰尘去除装置;
[0043]所述灰尘检测传感器位于所述面板的表面,用于检测所述面板表面的灰尘浓度;
[0044]相应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灰尘浓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灰尘去除装置发送开启指令,以使所述灰尘去除装置去除所述面板的灰尘。
[0045]可选地,所述灰尘去除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离子风发生器、主风道和双向阀门;
[0046]所述双向阀门远离所述主风道的一侧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
[0047]所述第一风道的端口设有风扇;
[0048]其中,所述主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主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
[0049]可选地,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位于后视镜本体的边框内。
[0050]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智能汽车后视镜。
[0051]本发明通过将后视镜本体设置为透光率可调的面板,可当光强分布大于预设阈值时,增大强光区域对应的面板的透光率,从而减少反射光,达到防眩的效果,降低了对驾驶员的影响,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52]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0053]图la、图lb、图1c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3不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的结构不意图;
[0056]图4不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的结构不意图;
[0057]图5a、图5b不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的结构不意图;
[0058]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汽车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0059]图7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汽车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0060]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汽车后视镜减小盲区的原理图;
[0061]图9a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后视镜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62]图9b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后视镜驱动件调整后视镜曲率的原理图;
[0063]图1Oa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后视镜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64]图1Ob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后视镜驱动件调整后视镜曲率的原理图;
[0065]图11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汽车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0066]图1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灰尘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67]图1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灰尘去除装置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69]图la、图lb、图1c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la、图lb、图1 c所示,本实施例的面板包括:
[0070]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0071 ]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I,第一衬底上I设置有第一电极层11;
[0072]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2;
[0073]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盒腔;盒腔至少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形成有电极3;
[0074]盒腔内填充有带电的反光微胶囊4。
[007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层11上设置的绝缘层6是为了避免第一电极层11与电极3接触而设置的,绝缘层6不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
[0076]参照图la、图1b和图1c所示,以反光微胶囊4带有正电荷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面板的工作原理:如图1a所示,当外界光强度较小时,可控制第一电极层11施加负电压,电极3不施加电压。此时带正电的反光微胶囊4受第一电极层11的吸引,分布在靠近第一电极层11的一侧,外界光线照射在面板上对应位置时,光线无法透射,全部光线都反射,减小了面板的透光率。
[0077]如图1b所示,当外界光强较大时,可控制第一电极层11不施加电压,左、右两个电极3施加负电压。此时带正电的反光微胶囊4受左、右两个电极3的吸引,分布在靠近左电极或靠近右电极的一侧,外界光线照射照射在面板上时,没有反光微胶囊4分布的对应面板位置的光透射,有反光微胶囊4分布的对应面板位置的光反射,使部分光透过面板,部分光反射,增大了面板强光区域对应的面板的透光率,从而减少反射光,达到防眩的效果。
[0078]如图1c所示,当外界光强适中时,可控制第一电极层11施加负电压,左、右两个电极3施加负电压,且左、右两个电极3上施加的负电压大于第一电极层11上施加的负电压。此时带正电的反光微胶囊4受左、右两个电极3和第一电极层11的吸引,由于电极3上施加的负电压大于第一电极层11上施加的负电压,因而较多的反光微胶囊4靠近左、右两个电极3分布,较少的反光微胶囊4靠近第一电极层11分布,外界光线照射到面板上时,透过面板的光比图1b中的少、比图1a中的多。
[0079]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电极3和第一电极层11从而控制反光微胶囊4的运动,进而改变面板的透光率。
[0080]将本实施例的透光率可调的面板应用于智能汽车后视镜上,当光强分布大于预设阈值时,增大强光区域对应的面板的透光率,从而减少反射光,达到防眩的效果,降低了对驾驶员的影响,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0081]在本发明面板的另外一种实施例中,盒腔内还填充有带电的透明微胶囊5(如图2所示);透明微胶囊5和反光微胶囊4所带电荷极性相反。透明微胶囊5和反光微胶囊4相互配合,在电极的作用下改变面板的透光率。为了避免第一电极层11与电极3接触,第一电极层上11设置有第一绝缘层6。另外,电极3可以固定在绝缘的隔垫物上,而电极3的两端均与第一电极层不接触,在本实施方案中并不需要第一绝缘层6。
[0082]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外一种实施例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面板的结构与图1中的类似,其主要区别在于:
[0083]第二衬底2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21。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电极层21作为参考电极。为了避免第一电极层11与电极3接触,第一电极层上11设置有第一绝缘层6;为了避免第二电极层21与电极3接触,第二电极层21上设有第二绝缘层7。
[0084]图4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面板包括:
[0085]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0086]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1,第一衬底上I设置有第一电极层11;第一电极层上11设置有第一绝缘层6;
[0087]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2,第二衬底2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1上设有第二绝缘层7;
[0088]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盒腔;盒腔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电极3,多个电极3垂直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将盒腔分割为多个子盒腔。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面板的强光区域会发生变化,将盒腔分割为多个子盒腔,可以根据强光区域的位置通过各个电极3分别控制面板各个区域的透光率,实时调整面板上强光区域所在位置的透过率,从而随强光区域位置变化动态调整各个区域的透光率,达到动态防眩的效果。
[0089]进一步地,每个子盒腔内包括微胶囊容置腔体8;微胶囊容置腔体8内容置有反光微胶囊4。微胶囊容置腔体8内还包括带电的透明微胶囊5;透明微胶囊5和反光微胶囊4所带电荷极性相反。
[0090]如图4所示,以反光微胶囊4带有正电荷、透明微胶囊5带有负电荷为例,当外界光强度较小时,可控制第一电极层11施加负电压,电极3和第二电极层21不施加电压。此时带正电的反光微胶囊4受第一电极层11的吸引,均布在靠近第一电极层11的一侧;带负电的透明微胶囊5在电极层11的电场作用下分布在(远离电极层11)靠近第二电极层21的一侧。即微胶囊容置腔体8的靠近第一电极层11的一侧均匀分布有反光微胶囊4,微胶囊容置腔体8的远离第一电极层11的一侧均匀分布有透明微胶囊5。外界光线照射在面板上的该微胶囊容置腔体的8的对应位置时,光线无法透射,全部光线都反射,减小了面板的透光率。当然可以理解,为了使带正电的反光微胶囊4和带负电的透明微胶囊5更均匀稳定分布,避免微胶囊容置腔体8内生产生静电的影响,在第二电极层21施加与第一电极层11相反的电压,使带正电的反光微胶囊4在电极层11的电场作用下分布在靠近第一电极层11的一侧。带负电的透明微胶囊5在电极层21的电场作用下分布在靠近第二电极层21的一侧。
[0091]如图5a所示,当外界光强度较大时,可控制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不施加电压,第一电极31和第三电极33为施加负电压,第二电极32施加正电压。此时图5中左侧的微胶囊容置腔体8中带正电的反光微胶囊4受第一电极31的吸引,均布在靠近第一电极31的一侧,带负电的透明微胶囊5受第二电极32的吸引,均布在靠近第二电极32的一侧。图5a中左侧的微胶囊容置腔体8的左半部分均匀分布有反光微胶囊4,微胶囊容置腔体8的右半部分均匀分布有透明微胶囊5。类似地,图5a中右侧的微胶囊容置腔体8的左半部分均匀分布有透明微胶囊5,右半部分均匀分布有反光微胶囊4。当外界光线照射在面板上的该微胶囊容置腔体的8的对应位置时,照射在透明微胶囊5上的光线透过,而照射在反光微胶囊4上的光线反射。使部分光透过面板,部分光反射,增大了面板强光区域对应的面板的透光率,从而减少反射光,达到防眩的效果。
[0092]同理,当外界光强度较大时,可控制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不施加电压,第一电极31和第三电极33施加正电压,第二电极32施加负电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具体可以参考图5a所示的实施例,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0093]当然可以理解,第一电极31和第三电极33为施加负电压,第二电极32不施加电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微胶囊容置腔体8中带有正电荷的反光微胶囊4在第一电极31和第三电极33的电场作用下分别靠近第一电极31和第三电极33,而带有负电荷的透明微胶囊5在第一电极31和第三电极33的电场作用下受到排斥,分别远离第一电极31和第三电极33为。相对于第二电极32不施加电压的方案在第二电极32施加正电压的方案可以避免微胶囊容置腔体8内生产生的静电对微胶囊容置腔体8内影响带有正电荷的反光微胶囊4与带有负电荷的透明微胶囊5的分布。综上可知,当外界光强度较大时,可控制电极3中间隔施加的负电压。施加了负电压的两个电极31、33之间的电极32可以施加正电压或不施加电压。
[0094]如图5b所示,当外界光强度适中时,可控制第一电极层11施加负电压,第二电极层21不施加电压,第一电极31和第三电极33为施加负电压,第二电极32施加正电压,且第一电极层11上施加的负电压小于第一电极31和第三电极33施加的负电压。此时图5中左侧的微胶囊容置腔体8中带正电的反光微胶囊4受第一电极31和第一电极层11的吸引,由于电极31上施加的负电压大于第一电极层11上施加的负电压,因而较多的反光微胶囊4靠近电极31分布,较少的反光微胶囊4靠近第一电极层11分布。图5a中左侧的微胶囊容置腔体8的左半部分分布有反光微胶囊4,微胶囊容置腔体8的右半部分分布有透明微胶囊5。类似地,图5a中右侧的微胶囊容置腔体8的左半部分分布有透明微胶囊5,右半部分分布有反光微胶囊4。当外界光线照射到面板上时,透过面板的光比图5a中的少、比图4中的多。
[0095]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电极和第一电极层11从而控制反光微胶囊4和透明微胶囊5的运动,进而改变面板的透光率。
[0096]进一步地,微胶囊容置腔体8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微胶囊容置腔体8的横截面的形状优选为圆形,当外界光线照射至横截面为圆形的微胶囊容置腔体8的表面时,光线会产生漫反射,进而更好地达到防眩的效果。
[0097]图5a和图5b不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的结构不意图。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实施例的面板与图4中的结构类似,其主要区别在于,该面板还包括透明太阳能面板层9;透明太阳能面板层9位于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盒腔的一侧。通过设置透明太阳能面板层9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对面板供电。
[0098]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汽车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智能汽车后视镜包括:上述面板I’、光强检测装置2’和控制器3’ ;
[0099]光强检测装置2’用于检测面板I’的光强分布;
[0100]控制器3’用于当光强分布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增大强光区域对应的面板的透光率。
[0101]本实施例通过将后视镜本体设置为透光率可调的面板,可当光强分布大于预设阈值时,增大强光区域对应的面板的透光率,从而减少反射光,达到防眩的效果,降低了对驾驶员的影响,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0102]在本发明智能汽车后视镜的另外一种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为了实现智能汽车后视镜自动减小盲区的效果,该智能汽车后视镜还包括测距传感器4’和后视镜驱动件5 ’ ;
[0103]测距传感器4’用于检测预设区域内是否有物体;
[0104]相应地,控制器3’还用于在测距传感器4’检测所述预设区域内存在物体后向后视镜驱动件5’发送调整指令;
[0105]后视镜驱动件5’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进行驱动,以调整面板的曲率以使所述预设区域可视;
[0106]为了保证面板的曲率在后视镜驱动件5的驱动下可调,面板I’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为柔性衬底。柔性衬底可使面板I’的曲率在后视镜驱动件5’的驱动下发生变化,进而使预设区域可视,减小后视镜的盲区。
[0107]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预设区域为视角盲区。
[0108]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汽车后视镜减小盲区的原理图,如图8所示,汽车A中的驾驶员B在驾驶座位上通过后视镜C查看汽车A后方物体时存在盲区。该实施例的智能汽车后视镜,测距传感器检测到视角盲区内存在物体时,控制器向后视镜驱动件发送调整指令,后视镜驱动件根据调整指令调整面板的曲率,使视角盲区可视,从而减小后视镜的盲区。
[0109]具体地,如图9a所示,后视镜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件51,和转动件52,;
[0110]转动件5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第一驱动件51,和转动件52,通过传动件53,连接,靠转动件52 ’的离心率变化调整后视镜的曲率。
[0111]进一步地,为了反复调整面板的显示范围,如图9b所示,该智能汽车后视镜还包括复位装置;
[0112]复位装置包括弹簧54’和固定结构55’;
[0113]弹簧54’位于面板I’与固定结构55’之间。当需要对面板的显示范围进行调整时,转动件52’在第一驱动件51’的驱动下转动,以使转动件52’从图9a的位置变到图9b的位置,面板的曲率在弹簧54’的作用下发生变化,从而减小后视镜的盲区。当需要恢复面板的显示范围时,转动件52’从图9b的位置回到图9a的位置后,已经发生曲率改变的面板在弹簧54’的作用下复位,使面板的显示范围恢复到调整前。
[0114]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Oa所示,后视镜驱动件5’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驱动件51”和可伸缩传动件52”,靠传动件的伸缩调整后视镜的曲率。可伸缩传动件52”包括两端,其中第一端固定在第二驱动件51”上,远离第二驱动件51”的第二端与面板I’接触。在需要对面板的显示范围进行调整时,第二驱动件51”驱动可伸缩传动件52’,改变驱动可伸缩传动件52”的长度,使第二驱动件51”驱动可伸缩传动件52’与面板I’接触的第二端推动面板I’,改变面板的曲率(如图10b)。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驱动件51”可采用电机驱动丝杠,从而改变可伸缩传动件52”的长度。在需要恢复面板的显示范围时,反转第二驱动件51”使可伸缩转动件52”从图1Ob的位置回到图1Oa的位置,已发生曲率改变的面板在弹簧54’的作用下复位,使面板的显示范围恢复到调整前。
[0115]图10a、图1Ob中的弹簧54’和固定结构55’的作用与图9a、图9b中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116]在本发明智能汽车后视镜的另外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为了实现智能汽车后视镜自动清洁的效果,该智能汽车后视镜还包括灰尘检测传感器6’和灰尘去除装置7’ ;
[0117]灰尘检测传感器6’位于面板的表面,用于检测面板表面的灰尘浓度;
[0118]相应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灰尘浓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向灰尘去除装置7’发送开启指令,以使灰尘去除装置7’去除面板的灰尘。
[0119]具体地,如图12所示,灰尘去除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离子风发生器61’、主风道62’和双向阀门63’ ;
[0120]双向阀门63’远离主风道62’的一侧设有第一风道64’和第二风道65’;
[0121]第一风道64’的端口设有风扇66’;
[0122]其中,主风道62 ’与第一风道64 ’连通,主风道62 ’与第二风道65 ’连通。
[0123]在实际应用中,在汽车运动时,通过双向阀门63’将第一风道64’关闭,利用外界的空气运动,引导到离子风发生器61’处,产生去离子风。当汽车停止时,利用双向阀门63’将第二风道65’关闭,将风扇66’产生的风引导到离子风发生器61’处,产生去离子风。
[0124]优选地,如图13所示,离子风发生器61’位于后视镜本体的边框内,离子风从后视镜本体的边框吹出,并且离子风的出风方向平行于面板表面,从而去除面板表面的灰尘。
[0125]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智能汽车后视镜。
[0126]本发明通过将后视镜本体设置为透光率可调的面板,可当光强分布大于预设阈值时,增大强光区域对应的面板的透光率,从而减少反射光,达到防眩的效果,降低了对驾驶员的影响,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01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128]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呈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01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层;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 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盒腔;所述盒腔至少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形成有电极; 所述盒腔内填充有带电的反光微胶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腔内还填充有带电的透明微胶囊; 所述透明微胶囊和所述反光微胶囊所带电荷极性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衬底上设置有第二电极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腔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电极,所述多个电极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将所述盒腔分割为多个子盒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各个电极间隔施加电压。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电极施加的电压极性相反。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盒腔内包括微胶囊容置腔体; 所述微胶囊容置腔体内容置有所述反光微胶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容置腔体内还包括带电的透明微胶囊; 所述透明微胶囊和反光微胶囊所带电荷极性相反。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容置腔体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太阳能面板层; 所述透明太阳能面板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盒腔的一侧。13.—种智能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光强检测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光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面板的光强分布; 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光强分布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增大强光区域对应的面板的透光率。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距传感器和后视镜驱动件; 所述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预设区域内是否有物体; 相应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所述预设区域内存在物体后向所述后视镜驱动件发送调整指令; 所述后视镜驱动件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进行驱动,以调整面板的曲率以使所述预设区域可视; 其中,所述面板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为柔性衬底。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智能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转动件; 所述转动件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所述第一驱动件和转动件通过传动件连接。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智能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驱动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驱动件和可伸缩传动件。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智能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装置;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弹簧和固定结构; 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面板与所述固定结构之间,用于在所述面板的显示范围调整后对所述面板曲率复位。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灰尘检测传感器和灰尘去除装置; 所述灰尘检测传感器位于所述面板的表面,用于检测所述面板表面的灰尘浓度; 相应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当所述灰尘浓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向所述灰尘去除装置发送开启指令,以使所述灰尘去除装置去除所述面板的灰尘。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去除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离子风发生器、主风道和双向阀门; 所述双向阀门远离所述主风道的一侧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 所述第一风道的端口设有风扇; 其中,所述主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主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智能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发生器位于后视镜本体的边框内。2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20所述的智能汽车后视镜。
【文档编号】B60R1/08GK106004678SQ20161042585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5日
【发明人】李太亮, 关红涛, 黄国东, 高涛, 张忆非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