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行李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498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车顶行李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顶行李架结构。一种车顶行李架结构可包括车顶纵梁和垫;所述车顶纵梁为中空的,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在车顶纵梁的下部部分的一个端部部分或两个端部部分处形成的钩状联接部分,并一体形成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垫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在垫的一个侧部部分或两个侧部部分处形成的垫钩部,使得车顶纵梁的钩状联接部分插入垫钩部,所述垫形成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专利说明】车顶行李架结构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5年4月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049107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顶行李架结构,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包括一体形成的车顶纵梁的车顶行李架结构。
【背景技术】
[0004]通常,车顶行李架安装于车身的车顶的上部部分的两侧,车顶行李架包括两个支柱和在两个支柱之间联接的侧杆,由此可在必要时携带物品。
[0005]两个支柱通常由塑料材料制得,形成车顶行李架的两个端部部分,并起到支撑侧杆的作用。
[0006]侧杆形成车顶行李架的本体,并通常由强度和轻质优良的铝制得。
[0007]此外,由塑料材料制得的支柱盖被分开制得并与支柱组合,由此实现外部美学特征。
[0008]由于车顶行李架结构由相当多个部件形成,组装时间变长且组装步骤繁琐,因此这需要改进。
[0009]例如,在现有技术中,用于车顶行李架结构的部件数量为每个车辆32个,每个车辆的组装位置数量达到14个。
[0010]因此,需要一种车顶行李架结构,其车顶行李架组装通过降低部件数量而得以改进,且同时使其具有外部美感。
[0011]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车顶行李架结构,其降低部件数量、改进组装并实现外部美学特征。
[0013]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一种车顶行李架结构可包括车顶纵梁和垫;所述车顶纵梁为中空的,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在车顶纵梁的下部部分的一个端部部分或两个端部部分处形成的钩状联接部分,并一体形成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垫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在垫的一个侧部部分或两个侧部部分处形成的垫钩部,使得车顶纵梁的钩状联接部分插入垫钩部,所述垫形成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0014]所述车顶纵梁还可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孔以及第一螺栓孔;所述两个安装孔在车顶纵梁的上部部分处形成,所述第一螺栓孔设置在对应于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的位置并在车顶纵梁的下部部分处形成。
[0015]所述垫还包括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螺栓孔的位置处的第二螺栓孔。
[0016]所述车顶行李架结构还可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固定地安装于车身的车顶上,使得螺栓分别连续地穿过垫的第二螺栓孔和车顶纵梁的第一螺栓孔;所述螺母联接至螺栓,并由此将车顶纵梁和垫固定至车身的车顶。
[0017]所述车顶行李架结构还可包括安装盖,所述安装盖插入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中,使得所述安装盖封闭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
[0018]所述垫钩部的上端部分可设置于所述钩状联接部分的上侧,所述垫钩部的下部部分可在所述车顶行李架结构的横截面上相对于所述钩状联接部分在车顶纵梁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内侧,该横截面垂直于所述车顶纵梁的长度方向。
[0019]所述钩状联接部分可在所述车顶行李架结构的横截面上在所述车顶纵梁的宽度方向上向内侧突出,该横截面垂直于所述车顶纵梁的长度方向。
[0020]所述垫钩部可包括至少两个钩部,所述至少两个钩部朝向垫的上侧突出并在垫的长度方向上形成。
[0021]所述车顶行李架结构还可包括间隔件,每个间隔件具有穿过其形成的第三螺栓孔并通过相应的第三螺栓孔联接至所述螺栓中的每一个,从而调节或填充所述垫与所述车顶之间的间隙。
[0022]所述间隔件可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孔和所述第一螺栓孔分别安装至所述车顶纵梁的下部部分。
[0023]下部凹槽可在车顶纵梁的下部部分的上表面上形成,所述下部凹槽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间隔件钩部可分别在间隔件的上部部分上形成,所述间隔件钩部各自通过穿过第一螺栓孔中的每一个而安装于所述下部凹槽上。
[0024]所述间隔件钩部中的每一个可包括两个突出钩部,所述两个突出钩部分别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在对应的第三螺栓孔的两侧朝向上侧突出。
[0025]至少两个联接孔可在车顶纵梁的下部部分上形成,联接至所述至少两个联接孔的联接突出部可从垫的上表面突出。
[0026]两个联接台阶可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在至少两个联接孔中的每一个的两侧处形成,钩头部可在联接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处形成,钩头部通过穿过至少两个联接孔中的每一个而安装于两个联接台阶上。
[0027]所述车顶纵梁还可包括钩状部分,每个钩状部分为钩状形状,并从车顶纵梁的宽度方向上的车顶纵梁的两个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下部部分的两个侧面端部在车顶纵梁的宽度方向上朝向内侧形成,所述垫还可包括在垫的两个端部部分处形成并在垫的长度方向上从外侧向内侧倾斜的锁定翼,从而通过在垫的长度方向上从内侧向外侧放置钩状部分而将钩状部分安装并锁定至锁定翼中。
[0028]所述垫还可包括在垫的长度方向上从内侧向外侧倾斜的支撑部分,以支撑锁定翼。
[0029]所述车顶纵梁的两端可分别从顶部至底部放置并锁定至在所述垫的两个端部部分处形成的安装部分中。
[0030]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他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大客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可插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石油的能源的燃料)。正如此处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力动力两者的车辆。
[0031]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
【附图说明】
[0032]图1A和图1B为比较现有技术车顶行李架结构和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图。
[0033]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34]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截面图。
[0035]图4A、图4B和图4C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横截面图的图。
[0036]图5A、图5B和图5C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横截面图的图。
[0037]图6A和图6B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安装部分的透视图。
[0038]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下部联接部分的立体图。
[0039]图8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垫的立体图。
[0040]图9A和图9B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车顶纵梁的一个端部部分的截面以及形成切割表面的方法的图。
[0041]图10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车顶纵梁的一个端部部分的切割表面和钩状部分的安装方向的立体图。
[0042]图11为联接至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纵梁的一个端部部分的垫的联接部分的立体图。
[0043]图12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纵梁的一个端部部分和示例性垫的联接情况的图。
[0044]应当了解,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显示了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表示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说明。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45]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所述实施方案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如下描述。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他实施方案。
[0046]图1为比较现有车顶行李架结构和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图。
[0047]图1A显示了现有车顶行李架结构,并清楚地示出了端部部分的支柱和本体部分的侧杆联接之处的部分。
[0048]相反,参照图1B,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中,通过一体形成支柱和侧杆,现有技术中的部件的分割部分消失。
[0049]参照图2、图3、图4A、图4B和图4C,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可包括车顶纵梁10和垫30 ;所述车顶纵梁10为中空的,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在车顶纵梁10的下部部分1b的一个端部部分或两个端部部分处形成的钩状联接部分15,并一体形成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垫30包括在其宽度方向上在垫30的一个侧部部分或两个侧部部分处形成的垫钩部31,使得车顶纵梁10的钩状联接部分15插入垫钩部31,垫30形成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0050]车顶纵梁10还可包括在车顶纵梁10的上部部分处形成的至少两个安装孔11,以及在车顶纵梁10的下部部分处形成的对应于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11的第一螺栓孔13。[0051 ] 垫30还可包括对应于第一螺栓孔13的第二螺栓孔33。
[0052]根据本发明的车顶行李架结构还可包括螺栓40和螺母50 ;所述螺栓40固定地安装于车身的车顶5上,使得螺栓40分别连续地穿过垫30的第二螺栓孔33和车顶纵梁10的第一螺栓孔13 ;所述螺母50联接至螺栓40,并由此将车顶纵梁10和垫30固定至车身的车顶5。
[0053]另外,车顶行李架结构还可包括安装盖20,所述安装盖20插入至少两个安装孔11中,使得安装盖20封闭至少两个安装孔11。
[0054]参照图4C,螺栓40通过分别连续地穿过第二螺栓孔33和第一螺栓孔13而联接至螺母50,使得车顶纵梁10和垫30安装至车身的车顶5。
[0055]尽管未示出螺栓40的下端安装至车身的车顶5的情况,但螺栓40可为焊接至车顶5的焊接螺栓。
[0056]在图2的各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两个安装孔11由四个组成,且存在对应于四个安装孔11的四个第一螺栓孔13、四个安装盖20和四个第二螺栓孔33。
[0057]然而,各个实施方案并不限于图2的情况。
[0058]在图3的各个实施方案中,钩状联接部分15仅在车顶纵梁10的宽度方向上在车顶纵梁10的下部部分1b的左端部分处形成。
[0059]相应地,垫钩部31也仅在垫30的宽度方向上在垫30的左部处形成。
[0060]然而,各个实施方案不限于图3的情况,参照图5A和5C,垫钩部31可在垫30的宽度方向上在垫30的两个侧部部分处形成,并可联接至在车顶纵梁10的宽度方向上在车顶纵梁10的下部部分1b的两个端部部分处形成的钩状联接部分15。
[0061]参照图5A、图5B和图5C,垫钩部31的上端部分可设置于钩状联接部分15的上侧,垫钩部31的下部部分可在车顶行李架结构的横截面上相对于钩状联接部分15在车顶纵梁10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内侧,所述横截面垂直于车顶纵梁10的长度方向。
[0062]这是因为垫钩部31可相对于钩状联接部分15在车顶纵梁10的宽度方向上在内侧形成,并可从钩状联接部分15的下侧插入至钩状联接部分15的上侧。
[0063]在图5A、图5B和图5C的各个实施方案中,当在车顶纵梁10的宽度方向上的钩状联接部分15的端部部分滑下垫钩部31的上端部分的倾斜表面的时候,钩状联接部分15的端部部分与在倾斜表面的端部处的垫钩部31的上端部分的下表面接触,并变为被所述下表面锁定。
[0064]另外,钩状联接部分15可在车顶行李架结构的横截面上在车顶纵梁10的宽度方向上向内侧突出,所述横截面垂直于车顶纵梁10的长度方向。
[0065]这些各种实施方案良好地显示于图5A、图5B和5C中。
[0066]图6A和图6B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安装部分的立体图。
[0067]参照图2、图6A和图6B,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还可包括间隔件60,每个间隔件具有穿过其形成的第三螺栓孔63,并通过第三螺栓孔63联接至螺栓40中的每一个,从而调节或填充垫30与车顶5之间的间隙。
[0068]参照图6A和图6B,间隔件60可通过第二螺栓孔33和第一螺栓孔13分别安装至车顶纵梁10的下部部分10b。
[0069]在图6A中,显示了不包括垫30的结构的图,以更好地示出间隔件60的安装方法。
[0070]如图3、图6A和图6B所示,下部凹槽17可在车顶纵梁10的下部部分1b的上表面上形成,下部凹槽17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间隔件钩部65可分别在间隔件60的上部部分上形成,所述间隔件钩部65各自通过穿过第一螺栓孔13中的每一个而安装于下部凹槽17上。
[0071]此外,间隔件钩部65中的每一个可由两个突出钩部65a和65b组成,所述两个突出钩部65a和65b分别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在第三螺栓孔63的两侧朝向上侧突出。
[0072]在图6A的各个实施方案中,显示了两个突出钩部65a中的一个安装于下部凹槽17上的图。
[0073]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下部联接部分的立体图。
[0074]图7的各个实施方案可适当地用于防止垫30的松弛,特别是当钩状联接部分15在其宽度方向上在车顶纵梁10的下部部分1b的仅一个端部部分处形成的时候,因此垫钩部31也在其宽度方向上仅在垫30的一个侧部部分处形成。
[0075]这用于图3、图4A、图4B和图4C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0076]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当车顶纵梁10和垫30在宽度方向上在两侧联接时,也可使用图7的各个实施方案。
[0077]参照图7,至少两个联接孔18可在车顶纵梁10的下部部分1b上形成,联接至所述至少两个联接孔18的联接突出部35可在垫30的上表面上突出。
[0078]图7示出了联接至彼此的联接突出部35和联接孔18。
[0079]此外,两个联接台阶19可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在至少两个联接孔18中的每一个的两侧处形成,钩头部35a可在联接突出部35中的每一个处形成,钩头部35a通过穿过至少两个联接孔18中的每一个而安装于两个联接台阶19上。
[0080]两个联接台阶19中的一个在示于图7的上侧的车顶纵梁10的下部透视图中显示,穿过联接孔18的钩头部35a安装于两个联接台阶19上。
[0081]图8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垫的立体图。
[0082]参照图8,垫钩部31可由至少两个钩部31a组成,所述至少两个钩部31a朝向垫30的上侧突出,并在垫30的长度方向上形成。
[0083]多个钩部31a示于图8中。
[0084]另外,也示出了对应于多个联接孔18的多个联接突出部35。
[0085]图8的各个实施方案对应于车顶纵梁10和垫30在宽度方向上仅在一侧联接的情况。
[0086]这是因为钩部31a在垫30的宽度方向上仅在一侧形成。
[0087]图9A和图9B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车顶横梁的一个端部部分的横截面以及形成切割表面的方法的图。
[0088]图10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车顶纵梁的一个端部部分的切割表面和钩状部分的安装方向的立体图。
[0089]图11为联接至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纵梁的一个端部部分的垫的联接部分的立体图。
[0090]参照图9A和图9B,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纵梁10的一个端部部分可沿着车顶5的弯曲表面弯曲,并可沿着图9A和图9B中的虚线切割,使得切割表面接触弯曲表面。
[0091]在此情况中,在车顶纵梁10的一个端部部分的横截面(即垂直于车顶纵梁10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上,切割表面可如同图9A和图9B的虚线显示。
[0092]参照图9A、图9B、图10和图11,车顶纵梁10还可包括钩状部分12,每个钩状部分12为钩状形状,并从车顶纵梁10的宽度方向上的车顶纵梁10的两个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下部部分的两个侧部端部在车顶纵梁10的宽度方向上朝向内侧形成,垫30还可包括在垫30的两个端部部分处形成,并在垫30的长度方向上从外侧向内侧倾斜的锁定翼37,从而通过在垫30的长度方向上从内侧向外侧放置钩状部分12而将钩状部分12安装并锁定至锁定翼37中。
[0093]在图10的各个实施方案中,钩状部分12由下部部分1b形成,所述下部部分1b具有车顶纵梁10的两个端部部分,并切割为使得切割表面对应于车顶5的弯曲表面的形状,切割方向为在车顶纵梁10的长度方向上从外侧至内侧,因此钩状部分12在车顶纵梁10的长度方向上从外侧向内侧倾斜。
[0094]参照图11,锁定翼37形成为使得钩状部分12在图10所示的安装方向上安装至锁定翼37中。
[0095]锁定翼37几乎在钩状部分12的倾斜方向上倾斜,因此钩状部分12被平滑地安装。
[0096]车顶纵梁10的两端可分别从顶部至底部放置并锁定至在垫30的两个端部部分处形成的安装部分39中。
[0097]因此,车顶纵梁10和垫30可牢固地联接。
[0098]另外,垫30还可包括在垫30的长度方向上从内侧向外侧倾斜的支撑部分38,以支撑锁定翼37。
[0099]车顶纵梁10的两端和垫30的两个端部部分的联接的强度可由支撑部分38适当地保持。
[0100]图12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顶纵梁和示例性垫的端部部分的联接情况的图。
[0101]图12示出了在支撑部分38的倾斜方向上联接车顶纵梁10和垫30的端部部分的情况中,切割车顶纵梁10和垫30的结果。
[0102]在图12中,示出了钩状部分12中的一个联接至锁定翼37中的一个的下表面,且车顶纵梁10的一个端部部分安装于安装部分39中的一个中的情况。
[0103]如详细解释,根据本发明,降低了示例性车顶行李架结构的部件数量,改进了所述车顶行李架结构的组装,并且也可实现所述车顶行李架结构的外部美学特征。
[0104]此外,通过删减联接结构,换言之,通过实现一体形成的车顶纵梁,改进了车顶行李架结构的强度,也降低了结构的成本。
[0105]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主权项】
1.一种车顶行李架结构,包括: 车顶纵梁,其为中空的,所述车顶纵梁包括在车顶纵梁的宽度方向上在车顶纵梁的下部部分的一个端部部分或两个端部部分处形成的钩状联接部分,并一体形成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以及 垫,其包括在所述垫的宽度方向上在垫的一个侧部部分或两个侧部部分处形成的垫钩部,使得所述车顶纵梁的钩状联接部分插入垫钩部,所述垫形成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中所述车顶纵梁还包括: 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在车顶纵梁的上部部分处形成;以及 第一螺栓孔,其设置在对应于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的位置处并在车顶纵梁的下部部分处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中所述垫还包括在对应于所述第一螺栓孔的位置处的第二螺栓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还包括: 螺栓,其固定地安装于车身的车顶上,使得所述螺栓分别连续地穿过所述垫的第二螺栓孔和所述车顶纵梁的第一螺栓孔;以及 螺母,其联接至所述螺栓并由此将所述车顶纵梁和所述垫固定至车身的车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还包括: 安装盖,其插入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中,使得所述安装盖封闭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中: 所述垫钩部的上端部分设置于所述钩状联接部分的上侧,所述垫钩部的下部部分在所述车顶行李架结构的横截面上相对于所述钩状联接部分在车顶纵梁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于内侧,该横截面垂直于所述车顶纵梁的长度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中: 所述钩状联接部分在所述车顶行李架结构的横截面上在所述车顶纵梁的宽度方向上向内侧突出,该横截面垂直于所述车顶纵梁的长度方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中所述垫钩部包括至少两个钩部,所述至少两个钩部朝向所述垫的上侧突出并在所述垫的长度方向上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还包括: 间隔件,每个间隔件具有穿过其形成的第三螺栓孔,并通过相应的第三螺栓孔联接至所述螺栓中的每一个,从而调节或填充所述垫与所述车顶之间的间隙。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中: 所述间隔件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孔和所述第一螺栓孔分别安装至所述车顶纵梁的下部部分。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中: 下部凹槽在所述车顶纵梁的下部部分的上表面上形成,所述下部凹槽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且 间隔件钩部分别在所述间隔件的上部部分上形成,所述间隔件钩部各自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中的每一个而安装于所述下部凹槽上。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中所述间隔件钩部中的每一个包括 两个突出钩部,所述两个突出钩部分别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在对应的第三螺栓孔的两侧朝向上侧突出。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中至少两个联接孔在所述车顶纵梁的下部部分上形成,联接至所述至少两个联接孔的联接突出部从所述垫的上表面突出。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中: 两个联接台阶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在至少两个联接孔中的每一个的两侧处形成,且钩头部在所述联接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处形成,所述钩头部通过穿过所述至少两个联接孔中的每一个而安装于所述两个联接台阶上。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中: 所述车顶纵梁还包括钩状部分,每个钩状部分为钩状形状,并从所述车顶纵梁的宽度方向上的车顶纵梁的两个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下部部分的两个侧部端部在车顶纵梁的宽度方向上朝向内侧形成; 所述垫还包括在所述垫的两个端部部分处形成并在所述垫的长度方向上从外侧向内侧倾斜的锁定翼,从而通过在垫的长度方向上从内侧向外侧放置所述钩状部分而将所述钩状部分安装并锁定至所述锁定翼中。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中所述垫还包括在所述垫的长度方向上从内侧向外侧倾斜的支撑部分,以支撑所述锁定翼。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顶行李架结构,其中: 所述车顶纵梁的两端分别从顶部至底部放置并锁定至在所述垫的两个端部部分处形成的安装部分中。
【文档编号】B60R9/04GK106043141SQ201510590611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发明人】金南哲, 文赞周, 李正浩, 郑义翰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株)真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