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防水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4210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汽车内饰防水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内饰防水膜。
【背景技术】
[0002]车门防水密封膜是一种安装在汽车车门内面钣金和门装饰板之间以保证防水的门孔密封装置,其上设有线束穿过的缝机构。
[0003]通常,为了保证车门防水密封膜良好的防水性,如图1所示,在门孔密封装置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线缝,当线束布线从驾驶室外侧拉到驾驶室内侧,为防止水从直线缝中进入车内,故在防水密封膜上焊接有止水挡板。
[0004]设有直线缝的车门防水密封膜当布线从驾驶室外侧拉到驾驶室内侧的过程中,阻力大,操作困难,容易将防水膜穿线处的直线缝撕破,导致雨水和洗车水从直线缝进入驾驶室内侧,造成车辆隐患。为此,需要重新设计一种门孔密封装置,既能很好的防止水进入驾驶室,又能使布线操作变得容易。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能很好的保证在将布线从驾驶室外侧拉到驾驶室内侧过程中不会将防水膜扯破的汽车内饰防水膜。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现由以下方面构成:
[0007]汽车内饰防水膜,包括有防水膜本体,止水挡板,焊接线,直线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水挡板为一长方形塑料搭片,通过焊接线采用热板焊固定在防水膜本体上;所述的直线缝为一对,开设于防水膜本体上,正对止水挡板的上下两个边缘,并被止水挡板覆盖,直线缝是沿水平方向的直线开口,开口的两端为分别有两个圆型孔。
[000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止水挡板为塑料薄膜,其左端和右端通过热板焊固定在防水膜本体上,在上下端各留一个开口。
[000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直线缝两端的圆型孔的直径为直线缝宽度的三倍。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当雨水和洗车水经过带线束孔的车门防水膜时被上面焊接的止水挡板阻隔,防止雨水和洗车水进入车门驾驶室内侧,从而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另夕卜,由于在直线缝的两端分别冲切有两个圆型孔的作用,当线束从驾驶室外侧拉到驾驶室内侧时,防止由于穿线时阻力过大而直接撕裂直线缝。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作业实施面较小,很好的解决了当线束从驾驶室外侧拉到驾驶室内侧过程中将防水膜撕破的防水问题,保证了装配品质,提高了整车质量,产品设计概念得到客户认可,并在其他车型设计中得到应用,对于开拓此类产品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0014]图中:1防水膜本体、2止水挡板、3直线缝、4圆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实施例描述仅为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
[0016]如图1所示的汽车内饰防水膜,包括有防水膜本体1,止水挡板2,焊接线,直线缝3,所述的止水挡板2为一长方形塑料搭片,通过焊接线采用热板焊固定在防水膜本体1上;所述的直线缝3为一对,开设于防水膜本体1上,正对止水挡板2的上下两个边缘,并被止水挡板2覆盖,直线缝3是沿水平方向的直线开口,开口的两端为分别有两个圆型孔4。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止水挡板2为塑料薄膜,其左端和右端通过热板焊固定在防水膜本体1上,在上下端各留一个开口。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直线缝3两端的圆型孔4的直径为直线缝宽度的三倍。
[0019]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主权项】
1.汽车内饰防水膜,包括有防水膜本体,止水挡板,焊接线,直线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水挡板为一长方形塑料搭片,通过焊接线采用热板焊固定在防水膜本体上;所述的直线缝为一对,开设于防水膜本体上,正对止水挡板的上下两个边缘,并被止水挡板覆盖,直线缝是沿水平方向的直线开口,开口的两端为分别有两个圆型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防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水挡板为塑料薄膜,其左端和右端通过热板焊固定在防水膜本体上,在上下端各留一个开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防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缝两端的圆型孔的直径为直线缝宽度的三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防水膜。包括有防水膜本体,止水挡板,焊接线,直线缝,所述的止水挡板为一长方形塑料搭片,通过焊接线采用热板焊固定在防水膜本体上;所述的直线缝为一对,开设于防水膜本体上,正对止水挡板的上下两个边缘,并被止水挡板覆盖,直线缝是沿水平方向的直线开口,开口的两端为分别有两个圆型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能很好的保证在将布线从驾驶室外侧拉到驾驶室内侧过程中不会将防水膜扯破。
【IPC分类】B60J10/84
【公开号】CN205044504
【申请号】CN201520754108
【发明人】汤兵, 杨德才
【申请人】襄阳市鼎浩汽车内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