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地登山索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5546阅读:1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贴地登山索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钢丝绳牵引的登山装置,钢丝绳与人都是贴地运行的。
目前,公知的钢丝绳牵引的登山装置主要有架空索道和有轨缆车,此外还有较为少用的拖牵索道,它们各有其独特的适用范围。架空索道特别适合于长距离地跨越高山深谷,能够按照地形条件上下起伏,左右转弯,整条无极索道可以连续不停顿地双向运送人员和物资;而有轨缆车则适于在直线山坡上平稳地作单向往返运输,载重量大是其最大优点。这两种方法都能使乘客舒适地“坐着”上到山顶。拖牵索道主要使用在高山滑雪场,沿着直线山坡把滑雪者送上滑道顶端。然而它们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显露出其难以克服的缺点。
其一,前两种方法都是有固定的乘客上落点,无法让乘客在他所突然需要时,在其线路上的任意地点方便地上下。架空索道的吊篮悬停在半途时无法做到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有轨缆车原则上虽可做到,但却必须使整个系统停下来,让全车人等这一两个人上落完了,再重新启动开行,这也是极不方便的。如何能使整个系统完全不停顿地运行,所有乘客都在被向前运送时,其中某些乘客能够分别在他各自所需要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方便地上下而不影响其他乘客,则是这两种方法所无法做到的。
其二,有轨缆车不易顺着地形转弯;架空索道也不便作太小半径的转弯。
其三,架空索道存在着高空坠落的危险。近年来,意大利、法国及贵州马岭河峡谷均发生过架空索道的吊篮从高空坠下,乘客惨死的重大事故,令人谈之色变。遇到停电,游客被困在半空,风雨交加、饥寒交迫达一个多昼夜的事在我国也曾发生过。有轨缆车因停电卡在半途上,乘客的疏散也不是都那么方便的。
其四,造价高昂。架空索道动辄千万元。成本太高,影响到商业利润。建设成本转嫁到游客身上,变成高昂的票价,减低了游客乘坐的积极性。
其五,游人不能领略步行浏览风光、遇有引人入胜处即可随意驻足观赏的那种乐趣——对于这一点,几乎所有乘坐过架空索道上山的游人都有同感。
其六,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这已是人们的普遍共识。
其七,拖牵索道不易顺着地形上下左右蜿蜒盘旋并长距离地运送人员和物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贴地登山索道,它不仅可以正常地运送游客上山,而且能够避免上述那些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动力机械带动的无极钢丝绳作不停的贴地循环运动,登山者用一个随身携带的联绳器将自己与向上运动着的钢丝绳联接起来,依靠钢丝绳的拖曳,带着自己向山上走去,实现上山不费力。当他想要停下来时,使联绳器脱离钢丝绳,就可随时停下,而钢丝绳运动如常。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的示意图。
图中 1.驱动装置 2.转向器 3.钢丝绳 4.联绳器 5.张紧装置图2是转向器。
图中 7.转向器轴 8.主滑轮 9.压索轮 10.托索轮 11.普通滑轮图3是联绳器 12.手柄 13.活动绳卡在
图1所示的实施例示意图中,除了没有高支架,其余的驱动装置1、张紧装置5等与架空索道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转向器2,它同时起着托索压索与转角的作用。而且钢丝绳3同时起着牵引索与承载索的作用。登山者用一个随身携带的联绳器(图3)将自己与向上运动着的钢丝绳3联接起来,依靠钢丝绳的拖曳,带着自己向山上走去。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向器的轴7上串装着两个转向滑轮,上面的一个滑轮供上行钢丝绳用,下面的一个滑轮11供下行钢丝绳用。上行滑轮做成多截式的,当中的一截8是钢丝绳通过的主滑轮。上下两截9、10是起压索和托索作用的。为了使活动绳卡(图3)能顺利而平稳地通过,其轮缘作成棘轮形状,开齿的间距适合于活动绳卡的尺寸。转向器的轴7固定埋没于地下,使钢丝绳3在贴近于地面的高度上运行。当需要通过悬崖或深沟时,转向器的轴7就固定在栈、桥等的横梁上。转向器的构造,可以使钢丝绳作0°~10°角的转向或上下俯仰。当需要作小半径急速转弯时(不论是平曲线还是竖曲线),多用几个转向器连续转向就可实现。在较长的直线段上,转向器在钢丝绳的左右两侧交互设置,相邻两个转向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0m。
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联绳器的作用如下手持手柄12,使其头部向下时,活动绳卡13自动张开,能很顺利地套着钢丝绳3,将手柄12向后扳动,活动绳卡13将钢丝绳3卡紧,登山的人在下坡方向借助联系绳与手柄12的末端相连,由于人体重量向下拉紧手柄,使活动绳卡13以相应的夹持力夹紧钢丝绳3,人向下坡的重力越大,其夹持力也越大,绝无松脱之虞。这样就可借助向上运动着的钢丝绳3的力量拖带上山,实现上山不费力。当走到某处自己想停下时,就快走几步,赶上联绳器,将手柄12向上提起呈垂直状态,活动绳卡自动张开,将其提离开钢丝绳3,人就可停下,而钢丝绳3运动如常。
联绳器(图3)的另一端以一个绳扣与登山者身上的腰带相连,使双手得以解放,可以拿其他的物品。沿着整条上行钢丝绳的长度上每隔几米就可拖曳一个人,钢丝绳运动速度可以与人步行速度相近,这样,每条钢丝绳每小时可运送500~700人上山,假定上下两端的垂直高差为300m,只要八分钟即可不费力地上到山顶。联系绳的长度根据地形需要而定,可在2m~5m之间。钢丝绳经过处的两侧一两米宽的地带,就是被拖曳着的人步行上山的道路,它可以是山坡的自然草皮地面,也可以是经过铺砌、硬化的路面,视需要而定。
当两个转向器之间的钢丝绳段悬空通过一个不太深的凹地时,人虽处在钢丝绳的下方,仍然可以靠联系绳的拖曳继续前进。
处于整个系统最高处的驱动轮的绳槽,可以设计成多道,以放置多条钢丝绳。这些钢丝绳就像章鱼的触手似的,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经过不同的地形,通向山下不同的地点,以满足不同方向登山者的要求。当然,每条钢丝绳在山下的末端,仍然需要各自的张紧、坠重等装置。
整个系统的设计计算,与架空索道基本相同。
贴地登山索道造价低廉,约相当于相同长度架空索道的十分之一。
造价低廉的原因,除了省去许多昂贵的支架以及鞍座导轨等复杂的配套设施外,还由于人与钢丝绳都是贴地运行,不存在高空坠落的危险。即使万一钢丝绳断裂,依附于其上的人员顶多是一屁股跌坐在山坡上,不会发生伤亡事故。因此对于钢丝绳寿命、绳轮直径等的计算,都不必像架空索道那样严格。绳轮直径可按绳径的十五至二十倍进行设计——说明白了,因为钢丝绳的价格在整个系统的造价及运营费用中只估极小部分,因此本系统设计思想的核心,就是以较短的钢绳寿命换取较大的经济利益。也正因为不存在高空坠落的危险,显然也不能以《架空索道用钢丝绳报废标准》来衡量本系统的钢丝绳使用寿命。这样,相应的机械设备尺寸、重量都要小很多,不但制造成本低,搬运上山的安装费用也低。而且一套动力机械可以带动多条钢丝绳,减少了动力机械的重复设置,也可相应地降低投资。
正是由于低造价、低成本、低运营费用,最终体现为游客消费的低价位。只要花上相当于一趟公共汽车的票价,就可借助贴地登山索道上到山顶,比乘坐架空索道便宜得多,满足了广大低收入群体的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它也有比架空索道优越之处。
钢丝绳可以顺着地形蜿蜒盘旋,甚至可以跨越不太长的沟壑及悬崖,以便通过建设单位希望到达的任何地点。例如优美风景的观赏点,游人避雨、休息处,山坡滑翔伞的起飞场,滑雪基地的滑道出发点等,都可以使游客既不费力,又可依靠自己的双脚亲临其地,随时想停就停下,何时想走,一卡住运行着的钢丝绳,又可继续往前。这种身临其境,尽情游览的乐趣,是坐在车里一晃而过享受不到的。
除了风景名胜区以外,某些高山峡谷、地势艰险的地区,作为开辟交通的初始手段,贴地登山索道更有其无法比拟的优点。
在人力搬运物资上山的固定线路上,这种索道更能显出其效率与经济的优点。
相对于架空索道与有轨缆车而言,贴地登山索道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更是微不足道。人们不会注意在树荫下、草丛中的一条钢丝绳;涂上伪装的转向器也不过像是地上的一只乌龟;山顶的动力机房也可伪装得与环境相协调,显得不碍眼。
综上所述,贴地登山索道所具有的优点,恰好弥补了架空索道与有轨缆车以及拖牵索道的不足。诚然,这种方法也有相对的弱点,主要是不能“坐着”上山,也无法大跨度地跨越高山深谷。钢丝绳的仰角大于40°也不太适合。
如何取舍,决定于其所适用的具体情况和建设目的、消费层次等。
权利要求1.一种贴地登山索道,其一端是带动钢丝绳的动力装置(1),另一端是张紧、坠重等设施(5),中间是带动登山者上山的无极钢丝绳(3),其特征是该钢丝绳是套在一系列贴近地面固定着的转向器(2)上,以使该钢丝绳可以顺着地形上下左右蜿蜒盘旋;转向器(2)的轴(7)固定在地面上,其上串装着上、下两个转向滑轮,上面的一个是三截式的上行滑轮,除当中的一截(8)是供上行钢丝绳通过的主滑轮外,上、下两截(9)和(10)是起压索和托索作用的,他们均作成棘轮形状,棘齿间空隙的宽度适合于活动绳卡(图3)通过;下面的一个普通滑轮(11)供下行钢丝绳通过;登山者将活动绳卡(图3)卡住不停运动着的上行钢丝绳,即可被其拖带着走上山去;当自己想停下时,把活动绳卡脱离开钢丝绳即可。
专利摘要一种登山用的新型贴地索道,它是由动力机械带动的无极钢丝绳作贴地循环运动,钢丝绳是套在一系列贴近地面固定着的转向器(2)上,登山者用一个随身携带的联绳器与向上运动着的钢丝绳联接起来,被钢丝绳拖曳着向上走去,实现上山不费力。钢丝绳运动速度可以与人步行相近,每条钢丝绳每小时可运送500~700人上山,假定上下两端的垂直高差为300m,只要八分钟即可上到山顶。
文档编号B61B12/00GK2506508SQ0122041
公开日2002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9日
发明者熊绍裕 申请人:熊绍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