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列车协同控制的节能优化方法

文档序号:4012602阅读:1301来源:国知局
多列车协同控制的节能优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列车运行控制【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多列车协同控制的节能优化方法。包括,在列车运行线路上以每一站的停站处作为列车的决策位置,以当前时刻经过所述决策位置的列车作为决策列车;决策列车获取当前时刻同一供电区间其他列车的信息;设定同一供电区间所有列车下一时刻的决策策略;计算同一供电区间所有列车的再生动能;根据再生动能确定下一时刻决策列车的决策策略。本发明实现再生制动能的利用,降低全线列车总能耗。
【专利说明】多列车协同控制的节能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列车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列车协同控制的节能优化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伴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人出行的 主要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 下,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线、客流运送的大动脉其能耗非常巨大,因此节 能技术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节能已成为列车优化的重要目标之一,主要从单 列车节能优化驾驶、多列车的协同控制进行研究和改善。
[0003] 单列车节能驾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节能优化驾驶的合理性的验证, 提出节能优化的控制模型以及工况构成;二是引入具体的约束条件,在原有的控制模型中 加入相应的参数因子;三是着重于算法的研究,设计具体的节能优化方案并利用算法求解, 提出了节能优化算法的原则。图1为单列车节能优化驾驶图。
[0004] 多列车协同控制主要是以再生制动能的利用为主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协同 多列车牵引和制动的顺序,实现对再生制动能的利用;二是从调整列车的发车间隔、站间运 行时间等提商再生制动能的利用率。
[0005] 目前对于单列车节能优化驾驶仅仅是从列车单独运行的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再生 制动能,对于全线的列车没有提出优化策略。然而对于多列车协同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对列车时刻表的调整上,并没有从改变列车运行控制序列来实现再生制动能的利用。据可 查资料发现几乎没有从调整全线列车驾驶策略的角度研究再生制动能的利用。图2为再生 制动能量流图。
[0006] 博弈论是种分析问题的思想框架。学术中的某些问题在符合博弈论基本要素的前 提下均可进行博弈分析,也就是说可以嵌套到博弈论当中来按照博弈论的思维方式将问题 逐一的剖析,但对于策略集的求解或最优结果的求解是需要其他数学方法的辅助。针对多 列车的运行过程发现,多列车间可构成对决关系,具备了博弈的基本条件。
[0007] 综上所述,将多列车系统控制与博弈论相结合的节能优化方法,可以将全线列车 的驾驶策略进行统筹权衡,将再生制动能合理的分配从而实现对再生制动能的充分利用。 通过将博弈论的引入使每一辆列车个体化做决策,打破了原有多列车在同一区间运行的运 行策略相同这一原则,根据所处的具体线路条件进行择优选取。这样可以使列车再生制动 能的利用增加,相对所需由接触网提供的电能就会减少,降低了列车整体的运营成本实现 节能。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列车协同控制的节能优化方法,从全线多列车的 驾驶策略出发,对多列车进行协同控制,从而达到全线整体运营能耗降低的目的。
[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列车协同控制的节能优化 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
[0010] 步骤1:在列车运行线路上以每一站的停站处作为列车的决策位置,以当前时刻 经过所述决策位置的列车作为决策列车;
[0011] 步骤2 :所述决策列车获取当前时刻同一供电区间其他列车的信息;
[0012] 步骤3 :设定同一供电区间所有列车下一时刻的决策策略;
[0013] 步骤4 :计算同一供电区间所有列车的再生动能;
[0014] 步骤5 :根据再生动能确定下一时刻决策列车的决策策略。
[0015] 所述决策策略为牵引过程、巡航过程、惰行过程以及制动过程。
[0016] 所述列车i的再生动能的计算公式为:
[0017]

【权利要求】
1. 一种多列车协同控制的节能优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在列车运行线路上以每一站的停站处作为列车的决策位置,以当前时刻经过 所述决策位置的列车作为决策列车; 步骤2 :所述决策列车获取当前时刻同一供电区间其他列车的信息; 步骤3 :设定同一供电区间所有列车下一时刻的决策策略; 步骤4 :计算同一供电区间所有列车的再生动能; 步骤5 :根据再生动能确定下一时刻决策列车的决策策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决策策略为牵引过程、巡航过程、惰行过 程以及制动过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列车i的再生动能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列车i当前时刻的速度,单位千米/小时;fi为列车当前时刻的牵引力; h为牵引力作用下的起始时间; t2为牵引力作用下的结束时间。
【文档编号】B61L27/04GK104401370SQ201410560342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步兵, 李坤妃, 唐涛, 郜春海 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