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轨框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302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滑轨框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轨框体,由腹板以及连接于腹板上下两侧的侧边部构成,两侧边部结构对称,所述侧边部为三层板材折叠而成。所述侧边部从所述腹板连接处开始依次为衔接部、内滑槽、第一回转部、第二回转部、外滑槽,所述第一回转部自所述衔接部向外翻折并与所述衔接部相叠合,所述第二回转部自第一回转部向外翻折并与第一回转部相叠合。侧边部的三层板材折叠的结构以及腹板的突出部的结构使滑轨框体的承载能力提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滑轨框体的滑轨能够在承载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较现有滑轨厚度减小20%-30%。
【专利说明】滑轨框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轨框体。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技术的进步,滑轨作为一种重要的组件,对其承载能力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减少滑轨体积、提高滑轨承载能力是行业内不断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滑轨框体,减小滑轨体积、提高滑轨承载能力。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滑轨框体,由腹板以及连接于腹板上下两侧的侧边部构成,两侧边部结构对称,所述侧边部为三层板材折叠而成。
[0006]进一步的,所述侧边部从所述腹板连接处开始依次为衔接部、内滑槽、第一回转部、第二回转部、外滑槽,所述第一回转部自所述衔接部向外翻折并与所述衔接部相叠合,所述第二回转部自第一回转部向外翻折并与第一回转部相叠合。
[0007]优选的,所述外滑槽还连接有一折弯头,所述折弯头向第一回转部翻折。
[0008]进一步的,所述侧边部从所述腹板连接处开始依次为衔接部、内滑槽、第三回转部、外滑槽、第四回转部,所述第三回转部自所述衔接部向外翻折,所述第四回转部向第三回转部内部翻折并与第三回转部相叠合。
[0009]优选的,所述第四回转部端部向内延伸至所述第三回转部内侧。
[0010]优选的,所述第四回转部腹板方向一侧延伸至所述衔接部。
[0011]优选的,所述腹板中间为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通过其两侧的斜板与所述腹板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腹板中间为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通过其两侧的曲板与所述腹板连接。
[0013]一种滑轨,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滑轨框体,所述的滑轨框体作为内轨、中轨或外轨。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侧边部的三层板材折叠的结构以及腹板的突出部的结构使滑轨框体的承载能力提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滑轨框体的滑轨能够在承载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较现有滑轨厚度减小 20%-30%。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实施例1滑轨框体剖视图;
[0019]图2为实施例2滑轨框体剖视图;
[0020]图3为实施例3滑轨框体剖视图;
[0021 ]图4为实施例4滑轨框体剖视图;
[0022]图5为实施例5滑轨框体剖视图;
[0023]图6为滑轨框体作为外轨示意图;
[0024]图7为滑轨框体作为内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图1所示,一种滑轨框体,由腹板10以及连接于腹板10上下两侧的侧边部20构成,两侧边部20结构对称,所述侧边部20为三层板材折叠而成。所述侧边部20从所述腹板10连接处开始依次为衔接部21、内滑槽22、第一回转部23、第二回转部24、外滑槽25,所述第一回转部23自所述衔接部21向外翻折并与所述衔接部相叠合,所述第二回转部24自第一回转部23向外翻折并与第一回转部23相叠合。
[0028]实施例2
[0029]参照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外滑槽25还连接有一折弯头26,所述折弯头26向第一回转部23翻折。
[0030]实施例3
[0031]参照图3所示,一种滑轨框体,由腹板10以及连接于腹板10上下两侧的侧边部20构成,两侧边部20结构对称,所述侧边部20为三层板材折叠而成。所述侧边部20从所述腹板10连接处开始依次为衔接部21、内滑槽22、第三回转部27、外滑槽25、第四回转部28,所述第三回转部27自所述衔接部21向外翻折,所述第四回转部28向第三回转部27内部翻折并与第三回转部27相叠合。
[0032]实施例4
[0033]参照图4所示,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四回转部28端部向内延伸至所述第三回转部27内侧。
[0034]实施例5
[0035]参照图5所不,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四回转部28腹板方向一侧延伸至所述衔接部21。
[0036]实施例6
[0037]参照图1、图2所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腹板10中间为突出部11,所述突出部11通过其两侧的斜板12与所述腹板10连接。
[0038]实施例7
[0039]参照图3、图5所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腹板10中间为突出部11,所述突出部11通过其两侧的曲板13与所述腹板10连接。[0040]进一步结合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来看,一种滑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滑轨框体,参照图7所示,所述滑轨框体作为内轨;
[0041]参照图1所示,所述滑轨框体作为中轨;或者,
[0042]参照图6所示,所述滑轨框体作为外轨。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滑轨框体,由腹板(10)以及连接于腹板(10)上下两侧的侧边部(20)构成,两侧边部(20)结构对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部(20)为三层板材折叠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部(20)从所述腹板(10)连接处开始依次为衔接部(21)、内滑槽(22)、第一回转部(23)、第二回转部(24)、外滑槽(25),所述第一回转部(23)自所述衔接部(21)向外翻折并与所述衔接部相叠合,所述第二回转部(24)自第一回转部(23)向外翻折并与第一回转部(23)相叠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轨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滑槽(25)还连接有一折弯头(26),所述折弯头(26)向第一回转部(23)翻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部(20)从所述腹板(10)连接处开始依次为衔接部(21)、内滑槽(22)、第三回转部(27)、外滑槽(25)、第四回转部(28),所述第三回转部(27)自所述衔接部(21)向外翻折,所述第四回转部(28)向第三回转部(27)内部翻折并与第三回转部(27)相叠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轨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回转部(28)端部向内延伸至所述第三回转部(27)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轨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回转部(28)腹板方向一侧延伸至所述衔接部(21)。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滑轨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10)中间为突出部(11),所述突出部(11)通过其两侧的斜板(12)与所述腹板(10 )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滑轨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10)中间为突出部(11),所述突出部(11)通过其两侧的曲板(13)与所述腹板(10)连接。
9.一种滑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滑轨框体,所述的滑轨框体作为内轨、中轨或外轨。
【文档编号】E01B23/10GK203729162SQ201420009215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7日
【发明者】张翔, 杨文明, 黄朝明 申请人:雅固拉国际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