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索道换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3131发布日期:2019-05-07 21:1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索道换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索道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索道换轨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交通对高速公路、铁路极为依赖,然而高速公路铁路却有着很多缺陷难以克服。高速公路能灵活满足人们的出行自由,但高速公路堵车,因天气等各种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难以避免,此外高速公路修建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铁路可以大批、大量、快速且廉价的实现人员、物资的运送,但却需要预先安排车次,时间上受限制,相对之不够灵活,同样对土地资源占用巨大,而且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都耗资巨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需要更多的道路资源,而各种道路的建设无疑会争夺我们的宝贵土地资源,这种趋势无疑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压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架设在空中的索道运输系统可实现用于输送物料或运载人员,具有对地形的适应性强、爬坡能力大;一般的风、雨、雪、雾天气均能照常工作;占地面积小,几乎不占农田等优点,以期待改善传统运输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架空的索道运输系统中设有承重绳,穿梭机可沿着承重绳所引导的方向行走,实现人员或者货物输送的目的,但是其运输线路受到一定限制,线路设置要相对平直,中途如要切换线路,需另行设置中转站进行转运,或者遇到大型障碍物时,需绕圈转换线路,切换线路不方便,运输弹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解决钢丝绳轨道转换线路的索道换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索道换轨装置,包括若干段轨道钢丝绳、固定支架、转向架以及驱动组件,各所述钢丝绳均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支架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向架相连接,各所述固定支架到所述转向架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相一致,所述转向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控制驱动下可转动且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对接,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板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接驳组件,所述支撑板架设于立柱杆上,所述接驳组件包括用于改变所述钢丝绳方向的滑轮、与所述钢丝绳对接的接驳件以及设于所述接驳件上的第一硬轨条,所述滑轮、所述接驳件与所述第一硬轨条依次相连接,

所述转向架设有第二硬轨条,所述第一硬轨条的一端设于所述接驳件上,所述第一硬轨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硬轨条相对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丝绳为双向轨道,所述接驳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于所述立柱杆上,所述第二硬轨条设于所述转向架的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驳件在靠近所述滑轮的一侧设有向下倾斜的导向槽,所述接驳件的顶部设有圆弧面以及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硬轨条的接驳槽,所述圆弧面的一端与所述接驳槽相连接,所述圆弧面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槽相交。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若干条呈向下倾斜且八字型设置的拉力杆,所述拉力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柱杆相连接,所述拉力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向架还包括两条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杆以及若干条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连接于两条所述第一横杆之间,所述硬轨条与所述第一横杆相平行且设于所述第一横杆或者第二横杆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转动轴以及轴承座,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所述轴承座和所述转向架设于所述转动轴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轴承座设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所述转向架设于所述转动轴的中部,所述轴承座上设有用于固定于所述立柱杆上的第一框架,所述驱动件上设有用于固定于所述立柱杆上的第二框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框架包括若干条第一连接杆以及若干条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立柱杆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杆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所述轴承座通过第一固定杆跨设于不同的所述第一加强杆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框架包括若干条第二连接杆以及若干条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立柱杆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杆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所述驱动件通过第二固定杆跨设于不同的所述第二加强杆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框架的下方还设有呈X型排布的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相连接,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杆的底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索道换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支撑板架设于空中,所述接驳组件上的滑轮改变所述钢丝绳的方向,使其向下收拢,所述接驳件和所述钢丝绳对接,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硬轨条与所述钢丝绳平顺对接,所述转向架的第二硬轨条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可转换方向,使其可与不同的所述第一硬轨条对接,实现线路转换功能,当用于运输的穿梭机通过所述接驳组件进入到第二硬轨条上时,停止在所述第二硬轨条上一定时间,再根据所需切换的目的地的方向和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下,所述转向架连接到正确的路线轨道上,所述穿梭机再进行运输,线路切换方便快捷,使得线路运输弹性大,能够让穿梭机弹性地更换服务运输路线,让服务路线扩大,增加运输效能,而且当遇上障碍物时,不需要绕圈才到达目的地,减少建造索道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降低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索道换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索道换轨装置的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索道换轨装置的转向架和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索道换轨装置的接驳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钢丝绳;

20.立柱杆;

30.固定支架;31.支撑板;32.滑轮;33.接驳件;331.导向槽;332.圆弧面;333.接驳槽;334.第一通孔;335.第二通孔;336.安装槽;34.第一硬轨条;35.延伸杆;36.拉力杆;37.半圆箍板;

40.转向架;41.第二硬轨条;42.第一横杆;43.第二横杆;44.第三横杆;45.第一承载板;46.支承板;47.调节杆;48.调节螺母;49.连接板;

50.驱动组件;51.驱动件;52.分割器;53.第二承载板;54.第一固定杆;55.转动轴;56.轴承座;57.第三承载板;58.第二固定杆;

60.第一框架;61.第一连接杆;62.第一加强杆;

70.第二框架;71.第二连接杆;72.第二加强杆;

80.斜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索道换轨装置,包括若干段轨道钢丝绳10、固定支架30、转向架40以及驱动组件50,各所述钢丝绳10均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支架30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50与所述转向架40相连接,各所述固定支架30到所述转向架40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相一致,所述转向架40在所述驱动组件50的控制驱动下可转动且与所述固定支架30相对接,

所述固定支架30包括支撑板31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31上的接驳组件,所述支撑板31架设于立柱杆20上,所述接驳组件包括用于改变所述钢丝绳10方向的滑轮32、与所述钢丝绳10对接的接驳件33以及设于所述接驳件33上的第一硬轨条34,所述滑轮32、所述接驳件33与所述第一硬轨条34依次相连接,

所述转向架40设有第二硬轨条41,所述第一硬轨条34的一端设于所述接驳件33上,所述第一硬轨条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硬轨条41相对接。

基于上述特征的索道换轨装置,所述固定支架30通过所述支撑板31架设于空中,所述接驳组件上的滑轮32改变所述钢丝绳10的方向,使其向下收拢,所述接驳件33和所述钢丝绳10对接,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硬轨条34与所述钢丝绳10平顺对接,所述转向架40的第二硬轨条41在驱动组件50的驱动下,可转换方向,使其可与不同的所述第一硬轨条34对接,实现线路转换功能,当用于运输的穿梭机通过所述接驳组件进入到第二硬轨条41上时,停止在所述第二硬轨条41上一定时间,再根据所需切换的目的地的方向和所述驱动组件50的驱动下转动下,所述转向架40连接到正确的路线轨道上,所述穿梭机再进行运输,线路切换方便快捷,使得线路运输弹性大,能够让穿梭机弹性地更换服务运输路线,让服务路线扩大,增加运输效能,而且当遇上障碍物时,不需要绕圈才到达目的地,减少建造索道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降低建造成本。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轨装置是应用于十字型线路切换的索道运输系统上,但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换轨装置还可以应用于L字型、Y字型、T字型、米字型等多种方向切换的索道运输系统上,这些结构设计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换轨装置优先应用于所述钢丝绳10为双向轨道上,所述接驳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板31的两侧,所述支撑板31的中部设于所述立柱杆20上,所述第二硬轨条41设于所述转向架40的两侧,实现其双向轨道的对接,也保持了所述固定支架30和所述转向架40的平衡性。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接驳件33在靠近所述滑轮32的一侧设有向下倾斜的导向槽331,所述接驳件33的顶部设有圆弧面332以及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硬轨条34的接驳槽333,所述接驳件33的底部设有安装槽336,所述圆弧面332的一端与所述接驳槽333相连接,所述圆弧面332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槽331相交,所述接驳件33在靠近所述接驳槽333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硬轨条34的第一通孔334,所述第一硬轨条34通过第一通孔334与所述接驳件33固定连接,且放置于所述接驳槽333内,使得所述圆弧面332与所述硬轨条呈对接状态,所述导向槽331用于引导所述钢丝绳10往下收拢,使得所述钢丝绳10与所述圆弧面332可平顺对接,所述接驳件33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接驳板的第二通孔335,所述接驳板可用于覆盖所述第一硬轨条34和所述圆弧面332的缝隙,从而实现所述钢丝绳10、所述圆弧面332和所述第一硬轨条34三者依次顺滑对接,便于穿梭机上的导向轮平稳行驶,同时也避免过大的间隙对钢丝绳10和导向轮造成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固定支架30还包括若干条呈向下倾斜且八字型设置的拉力杆36,所述拉力杆36位于所述支撑板31的上方,所述拉力杆36的一端与所述立柱杆20相连接,所述拉力杆36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31相连接,实现所述支撑板31的固定支撑作用,具体的,所述支撑板31在靠近所述钢丝绳10的一侧还设有三条延伸杆35,所述延伸杆35相交于顶部,所述拉力杆36的数量的为三条,其中两条设于所述支撑板31的两侧,另外一条设于所述延伸杆35的相交点上,所述拉力杆36的顶部通过半圆箍板37固定于所述立柱杆20上,所述拉力杆36呈多个三角形结构对所述支撑板31起到稳固的作用。

如图4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架40还包括第一横杆42、第二横杆43、第三横杆44以及第一承载板45,所述第一横杆42的数量为两条且呈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横杆43用于连接两条所述第一横杆42之间,所述第二硬轨条41与所述第一横杆42相平行且设于所述第二横杆43的端部,所述第三横杆44设于两条所述第一横杆42之间,所述第三横杆44的中部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板45,所述第一承载板45固定设于所述转动轴55上,所述第二硬轨条41用于对接所述钢丝绳10,所述第一横杆42和所述第二横杆43组合呈一个框架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硬轨条41,所述第一承载板45中间设有供所述转动轴55通过的孔位,将其焊接在所述转动轴55上,所述第三横杆44与所述第二横杆43相平行,且所述第三横杆44作为安装杆设在所述第一横杆42的中部,所述第三横杆44的中部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板45上,从而保证了所述转向架40的平衡性。

所述第二硬轨条41通过L型的支承板46设于所述第二横杆43上,所述支承板46的一侧面设于所述第二硬轨条41上,所述支承板46的另一侧面设于所述第二横杆43上,对所述第二硬轨条41起到支撑架空作用,可避免所述第一横杆42、第二横杆43和第三横杆44对所述第二硬轨条41在运行过程中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55与所述第一横杆42之间还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47、调节螺母48和连接板49,所述调节杆47呈倾斜设置于所述转动轴55与所述第一横杆42之间,所述连接板49设于所述第一横杆42的端部上,所述连接板49设有供所述调节杆47穿过的通孔,所述调节杆47的一端设于所述转动轴55相连接,所述调节杆47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母48之间为螺纹配合,且所述调节螺母48与所述连接板49相抵接,所述调节杆47的数量为4条,所述连接板49的数量为4个,所述连接板49分别设于两条所述第一横杆42的端部,使得所述调节杆47的稳固面积更大,呈三角形状对所述转向架40起到稳固作用。所述调节杆47呈向下倾斜设置,起到稳固作用,所述调节杆47通过调节螺母48固定设于所述连接板49上,其可通过所述调节螺母48调整所述调节杆47的安装长度,实现其调整所述转向架40平衡状态的功能,具有调节平衡和稳固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母48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板49的两侧面上,也就是两个所述调节螺母48中间夹着所述连接板49,提高所述调节杆47与所述连接板49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50包括驱动件51、转动轴55以及轴承座56,所述驱动件51与所述转动轴55相连接,所述轴承座56和所述转向架40设于所述转动轴55上,实现带动所述转向架40的转动功能,具体的,所述轴承座56设于所述转动轴55的一端,所述驱动件51设于所述转动轴55的另一端,所述转向架40设于所述转动轴55的中部,所述驱动件51设于所述第二承载板53上,所述轴承座56设于所述第三承载板57上,所述轴承座56上设有用于固定于所述立柱杆20上的第一框架60,所述驱动件51上设有用于固定于所述立柱杆20上的第二框架70,所述第一框架60可对各条所述立柱杆20的顶部起到连接作用,所述第二框架70可对各条所述立柱杆20的中部起到作用,所述第一框架60和所述第二框架70进一步提高了所述转向架40与所述固定支架30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对接精度,避免了所述固定支架30架设高度过高,造成一定程度的摇晃。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件51包括凸轮分割器52,具体的,当所述分割器52设定每转动一圈,可以将所述转向架40绕所述转动轴55转动一定角度,使其与另外的线接通,起到换轨功能,所述转向架40两边的所述第二硬轨条41通过同一方向的所述固定支架30与钢丝绳10轨道形成直线,线路接通,可保障穿梭机顺利通过,同理再旋转一周所述转向架40将于另一条线路接通,起到了换轨改变线路的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框架60包括若干条第一连接杆61以及若干条第一加强杆62,所述第一连接杆61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立柱杆20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杆62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杆61之间,所述轴承座56通过第二固定杆58跨设于不同的所述第一加强杆62上,也就是所述第二固定杆58设于所述第三承载板57的两侧,实现所述第一框架60的连接固定功能,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杆20的数量为4条,所述第一连接杆61呈框型连接各所述立柱杆20的顶端,所述第一加强杆62呈“#”字型设于四条所述第一连接杆61上,组合成稳定的结构,所述轴承座56再通过第二固定杆58跨设于两条平行的所述第一加强杆62的中部上,对所述轴承座56起到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框架70包括若干条第二连接杆71以及若干条第二加强杆72,所述第二连接杆71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立柱杆20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杆72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杆71之间,所述驱动件51通过第一固定杆54跨设于不同的所述第二加强杆72上,也就是所述第一固定杆54设于所述第二承载板53的两侧,实现所述第二框架70的连接固定功能,具体的,由上述可知,所述立柱杆20的数量设置为4条,所述第二连接杆71呈框型连接各所述立柱杆20的中部,所述第二加强杆72同样呈“#”字型设于四条所述第二连接杆71上,组合成稳定的结构,所述驱动件51再通过第一固定杆54跨设于两条平行的所述第二加强杆72的中部上,对所述驱动件51起到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框架70的下方还设有两对呈X型排布的斜撑杆80,所述斜撑杆80呈互相交叉倾斜设置,所述斜撑杆8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70相连接,所述斜撑杆80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杆20的底端相连接,对所述第二框架70在竖直方向上起到支撑稳固作用,可避免了箍紧在立柱杆20上的组件下滑,保证了所述转向架40与所述固定支架30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对接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杆61、所述第二连接杆71和所述斜撑杆80可通过半圆箍板37箍紧于所述立柱杆20上,所述第一连接杆61和所述第一加强杆62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杆62与所述第二固定杆58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71和所述第二加强杆72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杆72与所述第一固定杆54之间均可通过螺栓相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索道换轨装置所述接驳组件上的滑轮32改变所述钢丝绳10的方向,使其向下收拢,所述接驳件33和所述钢丝绳10对接,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硬轨条34与所述钢丝绳10平顺对接,所述转向架40的第二硬轨条41在驱动组件50的驱动下,可转换四个不同的方向,使其可与不同的所述第一硬轨条34对接,实现线路转换功能,通过所述调节杆47一方面可对所述转向架40起到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可对所述转向架40起到平衡调节,所述第一框架60和所述第二框架70可连接于各条所述立柱杆20上,起到对所述转向架40和所述固定支架30的稳固作用,保证了对接精度,当用于运输的穿梭机通过所述接驳组件进入到第二硬轨条41上时,停止在所述第二硬轨条41上一定时间,再根据所需切换的目的地的方向和所述驱动组件50的驱动下转动下,所述转向架40连接到正确的路线轨道上,所述穿梭机再进行运输,线路切换方便快捷,使得线路运输弹性大,能够让穿梭机弹性地更换服务运输路线,让服务路线扩大,增加运输效能,而且当遇上障碍物时,不需要绕圈才到达目的地,减少建造索道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降低建造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