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维修保养的动车组座椅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7195发布日期:2020-08-05 00:4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维修保养的动车组座椅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车装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易于维修保养的动车组座椅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动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动车投入使用,动车座椅是旅客乘坐动车出行时直接接触的动车服务设施。我国现有的各型动车组的一、二等座椅结构大致相同,出现的故障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由于传统结构原因,当座椅靠背螺栓折断或座椅旋转机构故障发生后,将至少需要两名以上维修人员一起配合,才能完成维修任务。在这种座椅基数大,故障处理难的情况下,急需对座椅安装结构进行优化,降低座椅故障率优化安装方式,提高维修工作效率。

为了降低运营动车组座椅故障,需要开发设计分解和组装更加简便的新型座椅,实现一人即可快速分解组装座椅,更换座椅上的任意故障部件,达到快速维修座椅,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变传统动车组座椅的固定连接结构,提高动车座椅的维修保养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供一种易于维修保养的动车组座椅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易于维修保养的动车组座椅连接结构包括旋转架、固定架、靠背和坐垫,所述旋转架与固定架之间构成定轴转动连接,靠背与旋转架之间构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架与固定架之间通过座椅轴承构成定轴转动连接,座椅轴承包括轴承上压板、滚珠中间板和轴承卡接固定板,所述轴承卡接固定板上设有圆柱凸台,圆柱凸台顶部设置有若干向外侧的翻边凸台,滚珠中间板通过中心孔套接于圆柱凸台上,轴承上压板通过中心孔套接于圆柱凸台上,轴承上压板压接于滚珠中间板上端,并可绕圆柱凸台转动,翻边凸台通过轴承上压板的中心孔均匀的卡接于轴承上压板上端面;所述轴承卡接固定板下端与固定架上端面构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轴承上压板与旋转架底部构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架上对称的设置有2组定位轴,每组定位轴均包括对称设置的2根定位轴;所述靠背的背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靠背支撑架a和靠背支撑架b;所述靠背支撑架a和靠背支撑架b底部均设置有u形卡槽,u形卡槽的斜上方设置有定位孔;每根定位轴上套接有可沿定位轴转动的定位块,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u形卡槽可插接固定于对应位置定位轴上,每个定位块上的定位孔分别与靠背支撑架a、靠背支撑架b的定位孔通过销轴插接固定;所述靠背支撑架b设置有加长支臂,加长支臂的端部设置有铰连接孔,椅背调节油缸的定端与旋转架的架体固定,动端通过销轴与靠背支撑架b的铰连接孔构成铰连接。

所述滚珠中间板为环形板,环形板的板面上均布有若干滚珠,滚珠中间板安装在轴承上压板和轴承卡接固定底板之间。

所述旋转架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块,定位轴通过串销插接在支撑板及支撑块上的孔内固定。

所述旋转架上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上在座椅轴承安装螺栓所处相应位置设置拆装螺栓的圆孔。

所述旋转架底部设置有上座圆孔,翻边凸台可在上座圆孔内自由转动。

旋转架、固定架与座椅轴承之间的固定螺栓安装的相应位置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易于维修保养的动车组座椅连接结构通过对客室座椅靠背螺栓连接方式、座椅旋转机构模块化设计的创新研发的成功,实现了降低作业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现场通过分别对原型座椅和改进后座椅分解组装实验,计时对比,座椅改进后,实际维修作业时间仅为原来作业时间的八分之一实现了降低作业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并使工作效率平均提高了8倍以上。同时原先需要2人协同完成的座椅保养维护工作,现仅需一人即可快速分解组装座椅,更换座椅上的任意故障部件,达到快速维修座椅,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座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座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座椅轴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座椅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转架、2座椅轴承、3固定架、4靠背、5坐垫、6靠背支撑架a、7靠背支撑架b、8定位块、9定位轴、10支撑板、11支撑块、12定位孔、13u形卡槽、14加长支臂、15铰连接孔、16椅背调节油缸、17盖板、18上座圆孔、19座椅轴承、20轴承上压板、21滚珠中间板、22轴承卡接固底板、23翻边凸台、24圆柱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易于维修保养的动车组座椅连接结构包括旋转架1、固定架3、靠背4和坐垫5,所述旋转架2与固定架3之间构成定轴转动连接,靠背4与旋转架2之间构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架2与固定架3之间通过座椅轴承2构成定轴转动连接,座椅轴承2包括轴承上压板20、滚珠中间板21和轴承卡接固定板22,所述轴承卡接固定板22上设有圆柱凸台24,滚珠中间板21通过中心孔套接于圆柱凸台24上,轴承上压板20通过中心孔套接于圆柱凸台24上,轴承上压板20压接于滚珠中间板21上端,并可绕圆柱凸台24转动,翻边凸台23通过轴承上压板20的中心孔均匀的卡接于轴承上压板20上端面;所述轴承卡接固定板22下端与固定架3上端面构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轴承上压板20与旋转架1底部构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架1上对称的设置有2组定位轴9,每组定位轴9均包括对称设置的2根定位轴9;所述靠背4的背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靠背支撑架a6和靠背支撑架b7;所述靠背支撑架a6和靠背支撑架b7底部均设置有u形卡槽13,u形卡槽13的斜上方设置有定位孔12;每根定位轴9上套接有可沿定位轴9转动的定位块8,定位块8上设置有定位孔12;所述u形卡槽13可插接固定于对应位置定位轴9上,每个定位块8上的定位孔12分别与靠背支撑架a6、靠背支撑架b7的定位孔12通过销轴插接固定;所述靠背支撑架b7设置有加长支臂14,加长支臂14的端部设置有铰连接孔15,椅背调节油缸16的定端与旋转架1的架体固定,动端通过销轴与靠背支撑架b7的铰连接孔15构成铰连接。

所述滚珠中间板21为环形板,环形板的板面上均布有若干滚珠,滚珠中间板21安装在轴承上压板20和轴承卡接固定底板22之间。

所述旋转架1上固定有支撑板10、支撑块11,定位轴9通过串销插接在支撑板10及支撑块11上的孔内固定。

所述旋转架1上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有盖板17,盖板17上在座椅轴承2安装螺栓所处相应位置设置拆装螺栓的圆孔。

所述旋转架1底部设置有上座圆孔18,翻边凸台23可在上座圆孔18内自由转动。

旋转架1、固定架3与座椅轴承2之间的固定螺栓安装的相应位置设有安装孔。

在遇到座椅靠背损坏等故障发生时,可以将定位块8上的串销拆掉,同时将与椅背调节油缸16连接的串销拆掉,可直接将单侧的靠背4向上提起拆下,方便快捷。传统结构中由于没有采用u形卡槽13的结构,在拆卸时需要将螺栓取出才能将靠背4拆下,整个拆解过程需要两个人协同完成。

当遇到座椅旋转机构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仅需将旋转架1与座椅轴承2的轴承上压板之间的连接螺栓拆解,即可将旋转架1拆解;然后将固定架3与座椅轴承2的轴承卡接固底板之间的连接螺栓拆解,即可将固定架3与座椅轴承2拆解,整个过程方便快捷,非常适用于现场维修作业。

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种易于维修保养的动车组座椅连接结构的一些功能结构原理及控制方法,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的修改,因此本说明书并非要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易于维修保养的动车组座椅连接结构局限在所示或者所述的具体机构及适用范围内,故凡是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