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3309发布日期:2020-10-13 09:3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轮椅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的高速列车正在高铁机车的稳定性和道路的平顺程度这两个领域里创造着极致,机车在运行时纵向的加加速度、减减速度,以及左右两个方向的加速度均保持极高的稳定性。高速列车运行平稳且速度快,为旅客带来舒适及高效的体验,是越来越多的旅客出行的首选,包括轮椅出行者。在高速列车上,若仍采用传统的轮椅固定约束带,对出行者或对轮椅进行固定,有的会使得出行者体验感极差,有的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均无法与飞速发展的高速列车技术相匹配。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发明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车轮摆正即可使用、使用灵活适用性强、操作简单、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不影响安装部位原有使用功能及美观性、使用流畅且寿命高的轮椅固定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轮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盒,设有顶部开口的底盒,用于集成所述轮椅固定装置;

盖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底盒顶部,贯穿其两侧面,相对称开设两个卡块通孔;

两个卡块,相对应各贯穿一个所述卡块通孔,且顶部与对应的所述卡块通孔相配合,底部与所述底盒转动配合;

限位组件,控制两个所述卡块弹出与否;

以及扭动组件,控制两个所述卡块在弹出状态同步扭动。

使用时,通过控制限位组件将两个卡块从底盒内弹出,当轮椅的车轮开始缓慢驶入两个卡块之间时,在扭动组件的作用下,两个卡块随车轮的驶入方向发生扭转,至车轮的靠近着地点处与两个卡块配合时,车轮的运动受限,即实现轮椅在平稳运行的高速列车上的固定,使用结束后,用稍大的力度使车轮向前或向后驶离装置,待两个卡块回位后,将两个卡块同步下压,至其两者与限位组件配合即可,此状态下,两个卡块的顶面与盖板的顶面平齐或大致平齐,体积小集成度高。设置扭动组件,可以使车轮无需完全摆正即可使用,提高使用及固定效率,简化操作步骤,使用时,仅需将车轮驶入两个卡块之间进行配合即可进行固定,使用结束后,用稍大的力度使车轮向前或向后驶离装置即可脱离固定装置,操作简单;此外,装置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仅需将集成后的装置与地板固定或将底盒的盒体与地板集成,再进一步安装集成装置即可,实现模块化,且在收回状态时,装置顶面与地板平齐或大致平齐,完全不影响正常通行,不占据车厢内的空间,不影响车厢的使用功能及美观性。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卡块包括与所述卡块通孔相匹配的卡块本体,两个所述卡块本体内侧面包括平滑过渡的限位部和导向部,两个所述卡块本体的所述限位部相互靠近,两个所述卡块本体的所述导向部远离所述限位部的端部相互远离。

使用时,当装置处于弹出状态时,车轮从两个卡块的导向部相互远离的端部驶入,至限位部与车轮靠近着地点处配合时,实现轮椅在平稳运行的高速列车上的固定;设置导向部远离限位部的端部相互远离,方便车轮进入装置,设置限位部与导向部之间平滑过渡,使得车轮驶入的过程不发生卡顿,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卡块本体内侧面一端,所述导向部设置在所述卡块本体内侧面另一端;所述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卡块本体底面远离所述限位部的端部,与所述底盒转动配合的转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卡块本体底面靠近所述限位部的端部,与所述扭动组件相连接的同步柱。

使用时,当装置处于弹出状态时,卡块本体的底面高于所述盖板的顶面,车轮由卡块设置转动轴的一端驶入,两个卡块本体该端部之间的距离较大,方便车轮驶往,从而扩大车轮进入装置的角度范围,提高装置灵活性,在远离限位部的端部设置转动轴,可以增加限位部的摆动幅度,进一步提高装置的适用性;优选的,所述限位部设置为凸弧曲面,所述导向部设置为平直面,可以进一步扩大车轮进入装置的角度范围,同时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发生扭转的状态下,保证导向部具有较大的有效配合范围。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底盒的底壁上设有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转动轴外,且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转动轴转动配合的两个第一连接筒;所述扭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筒与相对应的所述同步柱之间的第二连杆,以及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同步柱远离所述卡块本体的端部转动配合的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外壁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同步柱外;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与其两者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筒的连接部位、与所述同步柱的连接部位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使用时,当其中一个卡块本体受车轮抵触沿转动轴卡块上的同步柱之间的距离恒定,从而保证两个限位部之间具有恒定的限位距离,确保装置对车轮有足够的固定范围,优选的,当所述限位部设置为凸弧曲面时,所述同步柱与所述第二连杆相配合的部位的轴线,与所述凸弧曲面的轴线共线。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扭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筒的端部,与所述底盒相对应的侧壁之间的拉簧。

当车轮驶离装置时,两个卡块本体在拉簧的作用下复位,简化操作步骤,方便装置收回。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筒相互靠近的侧面,相对应各开设一个贯穿其侧壁的滑槽,所述转动轴的圆周侧面上开设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贯穿相对应的所述滑槽,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楔块,如附图9所示,限位楔块的顶面设置为倾斜面,置于所述底盒内,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筒之间的转轮,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轮的边缘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限位楔块的另一端转动配合的第一连杆,以及在每一个所述转动轴端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筒底壁之间各设置一个弹簧,所述转轮由限位解除驱动部件控制。

当需要使用装置对轮椅进行固定时,操作限位解除驱动部件,使转轮发生转动,第一连杆的一端随转轮发生转动,另一端带动限位楔块沿滑槽滑动,解除限位楔块对转动轴的限位,在弹簧的作用下,卡块向上弹出,即可使用,同时,连接杆底面与第二连杆顶面发生接触,防止卡块完全弹出影响使用;使用完毕后,在卡块本体复位时,向下压卡块,弹簧发生形变,当限位楔块与限位槽配合时,实现对卡块的限位,此时,限位解除驱动部件确保转轮不发生转动,即可实现限位组件对卡块的持续限位。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筒之间的所述底盒的底壁上设有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筒的中心线相平行的第二连接筒,所述盖板上相对应开设贯穿其两侧面的旋钮通孔,所述盖板底壁上沿所述旋钮通孔边缘处设有回位筒;

所述限位解除驱动部件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筒内,且与所述第二连接筒转动配合,与所述转轮的转轴同轴的驱动轴,贯穿所述旋钮通孔,套接固定在所述驱动轴另一端的旋钮,以及设置在所述旋钮与所述回位筒之间的扭簧。

使用时,转动旋钮,与旋钮固定连接的驱动轴随其转动,进而带动转轮发生转动,即实现限位解除驱动部件对转轮的转动驱动;将限位解除驱动部件设置为转动施力,可以防止通行时的碰撞力等对旋钮进行误操作,避免发生夹伤等意外,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设置扭簧,一方面可以使旋钮自动复位,操作时,仅需在使用时对旋钮施加扭转力即可,进一步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旋钮抵抗误操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优选的,所述旋钮的最高处与盖板顶面大致平齐,一方面可以防止旋钮突出或凹陷影响通行,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转动轴的圆周侧面上还开设与所述限位楔块相配合的让位槽。

使用时,当卡块向上弹出时,随旋钮的复位,限位楔块的端部与让位槽配合,防止限位楔块与转动轴之间发生磨损,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让位槽与所述转动轴的底端之间设有挡板,当卡块向上弹出时,限位楔块底面与挡板的顶面配合,对卡块本体靠近转动轴的端部进行限位,防止卡块设置弹簧的端部受弹簧弹力撬起,影响装置正常使用。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转轮底面两端各设有一个铰接柱,每一个所述铰接柱与所述第一连杆相对应的端部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筒顶面上设有与所述铰接柱端部相配合的凸块,设置凸块,当铰接柱转动至与凸块抵触时,无法再继续转动,可以防止在转轮的作用下,第一连杆带动限位楔块滑出滑槽。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盖板四角处各开设一个贯穿其两侧面的连接孔,所述底盒内壁四角处各设有一个连接凸台,所述轮椅固定装置还包括分别贯穿每一个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凸台之间的连接件,方便盖板的安装及拆卸,便于进行装置的检修及维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置两个卡块及控制两个卡块在弹出状态同步扭动的扭动组件,可以实现两个卡块随待固定车轮驶入方向发生同步扭转,直到车轮的运动受限实现装置对车轮的固定,可以使车轮无需完全摆正即可使用,提高使用及固定效率,简化操作步骤,使用结束后,用稍大的力度使车轮向前或向后驶离装置即可脱离固定装置,操作简单;设置限位组件,可以使装置在收回状态时,装置顶面与地板平齐或大致平齐,完全不影响正常通行,不占据车厢内的空间,不影响车厢的使用功能及美观性,与飞速发展的高速列车技术相匹配,同时设置底盒及盖板,实现装置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实现装置的模块化使用;设置限位部与导向部之间平滑过渡,使得车轮驶入的过程不发生卡顿,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率;在远离限位部的端部设置转动轴,车轮由卡块设置转动轴的一端驶入,两个卡块本体该端部之间的距离较大,方便车轮驶往,从而扩大车轮进入装置的角度范围,提高装置灵活性,同时可以增加限位部的摆动幅度,进一步提高装置的适用性;设置平行四边形结构,可以保证两个限位部之间具有恒定的限位距离,确保装置对车轮有足够的固定范围;设置拉簧,可以实现两个卡块的自动复位,简化操作步骤,方便装置收回;将限位解除驱动部件设置为转动施力,可以防止通行时的碰撞力等对旋钮进行误操作,避免发生夹伤等意外,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设置扭簧,一方面可以使旋钮自动复位,操作时,仅需在使用时对旋钮施加扭转力即可,进一步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旋钮抵抗误操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设置让位槽,可以防止限位楔块与转动轴之间发生磨损,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设置凸块,可以防止在转轮的作用下,第一连杆带动限位楔块滑出滑槽,保证装置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收回状态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收回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弹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弹出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卡块;1-1、卡块本体;1-1-1、导向部;1-1-2、限位部;1-2、转动轴;1-3、同步柱;1-4、限位槽;1-5、让位槽;1-6、挡板;2、盖板;2-1、盖板本体;2-2、卡块通孔;2-3、旋钮通孔;2-4、回位筒;2-5、连接孔;3、旋钮;4、底盒;4-1、盒体;4-2、第一连接筒;4-3、凸块;4-4、滑槽;4-5、第二连接筒;4-6、连接凸台;5、车轮;6、驱动轴;7、转轮;7-1、铰接柱;8、第一连杆;9、限位楔块;10、扭簧;11、弹簧;12、第二连杆;13、连接杆;14、拉簧;15、地板;16、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至图9,本发明是:一种轮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盒4,设有顶部开口的底盒4-1,用于集成轮椅固定装置;

盖板2,水平设置在底盒4顶部,贯穿其两侧面,相对称开设两个卡块通孔2-2;

两个卡块1,相对应各贯穿一个卡块通孔2-2,且顶部与对应的卡块通孔2-2相配合,底部与底盒4转动配合;

限位组件,控制两个卡块1弹出与否;

以及扭动组件,控制两个卡块1在弹出状态同步扭动。

使用时,通过控制限位组件将两个卡块1从底盒4内弹出,当轮椅的车轮开始缓慢驶入两个卡块1之间时,在扭动组件的作用下,两个卡块1随车轮的驶入方向发生扭转,至车轮的靠近着地点处与两个卡块1配合时,车轮的运动受限,即实现轮椅在平稳运行的高速列车上的固定,使用结束后,用稍大的力度使车轮向前或向后驶离装置,待两个卡块1回位后,将两个卡块1同步下压,至其两者与限位组件配合即可,此状态下,两个卡块1的顶面与盖板2的顶面平齐或大致平齐,体积小集成度高。设置扭动组件,可以使车轮无需完全摆正即可使用,提高使用及固定效率,简化操作步骤,使用时,仅需将车轮驶入两个卡块1之间进行配合即可进行固定,使用结束后,用稍大的力度使车轮向前或向后驶离装置即可脱离固定装置,操作简单;此外,装置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仅需将集成后的装置与地板15固定或将底盒4的盒体4-1与地板15集成,再进一步安装集成装置即可,实现模块化,且在收回状态时,装置顶面与地板15平齐或大致平齐,完全不影响正常通行,不占据车厢内的空间,不影响车厢的使用功能及美观性。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卡块1包括与卡块通孔2-1相匹配的卡块本体1-1,两个卡块本体1-1内侧面包括平滑过渡的限位部1-1-2和导向部1-1-1,两个卡块本体1-1的限位部1-1-2相互靠近,两个卡块本体1-1的导向部1-1-1远离限位部1-1-2的端部相互远离。

使用时,当装置处于弹出状态时,车轮从两个卡块1的导向部1-1-1相互远离的端部驶入,至限位部1-1-2与车轮靠近着地点处配合时,实现轮椅在平稳运行的高速列车上的固定;设置导向部1-1-1远离限位部1-1-2的端部相互远离,方便车轮进入装置,设置限位部1-1-2与导向部1-1-1之间平滑过渡,使得车轮驶入的过程不发生卡顿,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限位部1-1-2设置在卡块本体1-1内侧面一端,导向部1-1-1设置在卡块本体1-1内侧面另一端;卡块1还包括设置在卡块本体1-1底面远离限位部1-2的端部,与底盒4转动配合的转动轴1-2,以及设置在卡块本体1-1底面靠近限位部1-2的端部,与扭动组件相连接的同步柱1-3。

使用时,当装置处于弹出状态时,卡块本体1-1的底面高于盖板2的顶面,车轮由卡块1设置转动轴1-2的一端驶入,两个卡块本体1-1该端部之间的距离较大,方便车轮驶往,从而扩大车轮进入装置的角度范围,提高装置灵活性,在远离限位部1-2的端部设置转动轴1-2,可以增加限位部1-2的摆动幅度,进一步提高装置的适用性;优选的,限位部1-1-2设置为凸弧曲面,导向部1-1-1设置为平直面,可以进一步扩大车轮进入装置的角度范围,同时使得装置在使用时发生扭转的状态下,保证导向部1-1-1具有较大的有效配合范围。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底盒4的底壁上设有分别套设在两个转动轴1-2外,且分别与相对应的转动轴1-2转动配合的两个第一连接筒4-2;扭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筒4-2与相对应的同步柱1-3之间的第二连杆12,以及两端分别与两个同步柱1-3远离卡块本体1-1的端部转动配合的连接杆13;第二连杆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筒4-2的外壁转动配合,第二连接杆12的另一端套接在同步柱1-3外;两个第二连杆12与其两者分别与第一连接筒4-2的连接部位、与同步柱1-3的连接部位之间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使用时,当其中一个卡块本体1-1受车轮抵触沿转动轴1-2卡块1上的同步柱1-3之间的距离恒定,从而保证两个限位部1-1-2之间具有恒定的限位距离,确保装置对车轮有足够的固定范围,优选的,当限位部1-1-2设置为凸弧曲面时,同步柱1-3与第二连杆12相配合的部位的轴线,与凸弧曲面的轴线共线。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扭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杆12远离第一连接筒4-2的端部,与底盒4相对应的侧壁之间的拉簧14。

当车轮驶离装置时,两个卡块本体1-1在拉簧14的作用下复位,简化操作步骤,方便装置收回。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两个第一连接筒4-2相互靠近的侧面,相对应各开设一个贯穿其侧壁的滑槽4-4,转动轴1-2的圆周侧面上开设与滑槽4-4相配合的限位槽1-4;限位组件包括贯穿相对应的滑槽4-4,一端与相对应的限位槽1-4相配合的限位楔块9,如附图9所示,限位楔块9的顶面设置为倾斜面,置于底盒4内,位于两个第一连接筒4-2之间的转轮7,一端转动连接在转轮7的边缘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限位楔块9的另一端转动配合的第一连杆8,以及在每一个转动轴1-2端面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筒4-2底壁之间各设置一个弹簧11,转轮7由限位解除驱动部件控制。

当需要使用装置对轮椅进行固定时,操作限位解除驱动部件,使转轮7发生转动,第一连杆8的一端随转轮7发生转动,另一端带动限位楔块9沿滑槽4-4滑动,解除限位楔块9对转动轴1-2的限位,在弹簧11的作用下,卡块1向上弹出,即可使用,同时,连接杆13底面与第二连杆12顶面发生接触,防止卡块1完全弹出影响使用;使用完毕后,在卡块本体1-1复位时,向下压卡块1,弹簧11发生形变,当限位楔块9与限位槽1-4配合时,实现对卡块1的限位,此时,限位解除驱动部件确保转轮7不发生转动,即可实现限位组件对卡块1的持续限位。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位于两个第一连接筒4-2之间的底盒4的底壁上设有中心线与第一连接筒4-2的中心线相平行的第二连接筒4-5,盖板2上相对应开设贯穿其两侧面的旋钮通孔2-3,盖板2底壁上沿旋钮通孔2-3边缘处设有回位筒2-4;

限位解除驱动部件一端穿设于第二连接筒4-5内,且与第二连接筒4-5转动配合,与转轮7的转轴同轴的驱动轴6,贯穿旋钮通孔2-3,套接固定在驱动轴6另一端的旋钮3,以及设置在旋钮3与回位筒2-4之间的扭簧10。

使用时,转动旋钮3,与旋钮3固定连接的驱动轴6随其转动,进而带动转轮7发生转动,即实现限位解除驱动部件对转轮7的转动驱动;将限位解除驱动部件设置为转动施力,可以防止通行时的碰撞力等对旋钮3进行误操作,避免发生夹伤等意外,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设置扭簧10,一方面可以使旋钮3自动复位,操作时,仅需在使用时对旋钮3施加扭转力即可,进一步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旋钮抵抗误操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优选的,旋钮3的最高处与盖板2顶面大致平齐,一方面可以防止旋钮3突出或凹陷影响通行,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转动轴1-2的圆周侧面上还开设与限位楔块9相配合的让位槽1-5。

使用时,当卡块1向上弹出时,随旋钮3的复位,限位楔块9的端部与让位槽1-5配合,防止限位楔块9与转动轴1-2之间发生磨损,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让位槽1-5与转动轴1-2的底端之间设有挡板1-6,当卡块1向上弹出时,限位楔块9底面与挡板1-6的顶面配合,对卡块本体1靠近转动轴1-2的端部进行限位,防止卡块1设置弹簧11的端部受弹簧弹力撬起,影响装置正常使用。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转轮7底面两端各设有一个铰接柱7-1,每一个铰接柱7-1与第一连杆8相对应的端部转动配合;第二连接筒4-5顶面上设有与铰接柱7-1端部相配合的凸块4-3,设置凸块4-3,当铰接柱7-1转动至与凸块4-3抵触时,无法再继续转动,可以防止在转轮7的作用下,第一连杆8带动限位楔块9滑出滑槽4-4。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盖板2四角处各开设一个贯穿其两侧面的连接孔2-5,底盒4内壁四角处各设有一个连接凸台4-6,轮椅固定装置还包括分别贯穿每一个连接孔2-5,设置在盖板2与连接凸台4-6之间的连接件16,方便盖板2的安装及拆卸,便于进行装置的检修及维护。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