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轨道交通多站运营协同应用平台的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8961589发布日期:2022-02-19 13:1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轨道交通多站运营协同应用平台的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协同管理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轨道交通多站运营协同应用平台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2.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3.为了方便进行轨道交通管理,会构建轨道交通运营平台进行管理,但是现有的运营平台,存在以下问题:
4.1)信息孤岛、信息壁垒:每个系统都是孤立的,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轨道交通行业中的各个专业系统,由于对其安全性、可靠性、寿命等要求高,导致各个专业系统之间存在壁垒;
5.2)系统独立、功能孤立:在车站的站务工作,由于每个专业系统独立建设,独立运行,导致呈现在最终用户面前的是一堆相互独立、孤立的功能单元,无法按照客运组织尤其是车站的客运组织来使用。完全依赖于运营管理人员凭借自身的经验,决定使用哪个系统的哪个功能。并不能按照业务需要,场景化的组织相关的功能。
6.综上所述,研发一种实现轨道交通多站运营协同应用平台的方法及其装置,仍是协同管理平台技术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轨道交通多站运营协同应用平台的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站区之间相互作业协同、相互支援的站区间高效协作的效果,同时,由控制台系统实现站区内各项资源按需动态实时调度、灵活调配,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科学化的效果,此外,通过专业设备,提供多维度交互通信的手持终端,避免信息出现断层,避免引发谣传事件,现场执行人员与指挥人员间实时录音录像,记录完整性,信息交互及时,解决跨站、线路、层级、工种间信息互通性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实现轨道交通多站运营协同应用平台的装置,包括控制台系统、专业设备和专用模块单元,其中:
10.所述控制台系统用于实现生产网系统对接、实现站区调度业务、实现业务逻辑电子化以及驱动专业设备;
11.所述专业设备能够与控制台系统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专业设备与控制台系统连接;
12.所述专用模块单元提供实时准实的客流信息,并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台系统,所述
专用模块单元与控制台系统连接。
1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台系统包括后台系统、it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
14.所述后台系统用于实现办公网、生产网的数据贯通融合,形成数据中台实现通用功能的整合,形成功能中台以及对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15.所述it系统用于实现与集团既有相关it用系统的对接以及客运公司对站务管理,所述it系统与后台系统连接;
16.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实现站区站务相关业务的集中指挥、站区物资集中调配以及与其它站区的协同配合,所述控制系统与后台系统连接。
1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专业设备包括穿戴设备和固定岗位终端,其中:
18.所述穿戴设备为车站内工作人员随身装备的设备,与后台系统连接,实现信息通讯;
19.所述固定岗位终端固定部署于车站售票厅内,与后台系统连接,实现信息交互。
2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岗位终端还用于为售票员提供售票、问路、寻物的帮助,以及为售票员提供闲余时间学习资讯。
2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专用模块单元包括客流监测模块、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和单兵通讯包,其中:
22.所述客流监测模块与既有的车辆客流数据相结合,对站台区域形成数字化的客流监测,提供实时准实时的客流情况,为客运组织提供数据基础;
23.所述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用于提供智能分析连接接口;
24.所述单兵通讯包在无wifi条件下利用lte网络传输数据。
2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客流监测模块由摄像机和后台算法模块。
2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兵通讯包为单兵便携式lte转wifi设备。
2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轨道交通多站运营协同应用平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1)专用模块单元采集站台区域内数据信息,将数据采集信息传输给控制台系统;
29.(2)站内工作人员随身的穿戴设备和固定岗位终端将获取的相关数据传给控制台系统;
30.(3)通过it系统和控制系统对站区站务相关业务的集中指挥、站区物资集中调配以及及时与其它站区进行协调配合,同时将相关信息传输给后台系统;
31.(4)后台系统将办公网、生产网的数据贯通融合,达到通用功能的整合,对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3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1)中,在无wifi条件下利用lte网络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台系统。
3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4)中,固定岗位终端同时采集售票员工作情况,将信息传输给后台系统,用于对售票员考核以及提供工作量统计。
34.有益效果
35.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6.本发明专业设备专用模块单元能够采集相关数据,将相关数据传输给控制台系统,能够实现站区之间相互作业协同、相互支援的站区间高效协作的效果,同时,由控制台
系统实现站区内的统一管理、统一运作、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处置,实现站区内各项资源按需动态实时调度、灵活调配,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科学化的效果,此外,通过专业设备,提供多维度交互通信的手持终端,避免信息出现断层,避免引发谣传事件,现场执行人员与指挥人员间实时录音录像,记录完整性,信息交互及时,解决跨站、线路、层级、工种间信息互通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37.图1为一种实现轨道交通多站运营协同应用平台的装置的系统图;
38.图2为一种实现轨道交通多站运营协同应用平台的装置中控制台系统的示意图;
39.图3为一种实现轨道交通多站运营协同应用平台的装置中专业设备的示意图;
40.图4为一种实现轨道交通多站运营协同应用平台的装置中专用模块单元的示意图。
41.图中标号说明:
42.100、控制台系统;110、后台系统;120、it系统;130、控制系统;200、专业设备;210、穿戴设备;220、固定岗位终端;300、专用模块单元;310、客流监测模块;320、智能视频分析系统;330、单兵通讯包。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6.实施例:
47.请参照图1-4所示,一种实现轨道交通多站运营协同应用平台的装置,包括控制台系统100、专业设备200和专用模块单元300,其中:控制台系统100用于实现生产网系统对接、实现站区调度业务、实现业务逻辑电子化以及驱动专业设备200;专业设备200能够与控制台系统100进行信息交互,专业设备200与控制台系统100连接;专用模块单元300提供实时准实的客流信息,并将信息传输给控制台系统100,专用模块单元300与控制台系统100连接。
48.在本实施例中,专业设备200和专用模块单元300能够采集相关数据,将相关数据传输给控制台系统100,实现新线运营单位接管、数字图书馆、数据管理、档案管理、报表电子化、质量管理、工作管理以及物资发放等方面的智能化多站运营协同管理效果。
49.在本发明中,控制台系统100包括后台系统110、it系统120和控制系统130,其中:后台系统110用于实现办公网、生产网的数据贯通融合,形成数据中台实现通用功能的整合,形成功能中台以及对终端设备提供服务;it系统120用于实现与集团既有相关it用系统的对接以及客运公司对站务管理,it系统120与后台系统110连接;控制系统130用于实现站区站务相关业务的集中指挥、站区物资集中调配以及与其它站区的协同配合,控制系统130与后台系统110连接。
50.在本实施例中,it系统120为客运公司的管理服务,属于客运公司级系统,若各客运公司管理一致也可共用,it系统120能够将信息传输给后台系统110,控制系统130部署于生产网,通过安全防护实现与后台系统110对接,属于站区内的系统,将相关信息传输给后台系统110,由后台系统110将办公网和生产网的数据进行贯通融合,形成数据中台,达到通用功能的整合效果。
51.在本发明中,专业设备200包括穿戴设备210和固定岗位终端220,其中:穿戴设备210为车站内工作人员随身装备的设备,与后台系统110连接,实现信息通讯;固定岗位终端220固定部署于车站售票厅内,与后台系统110连接,实现信息交互;固定岗位终端220还用于为售票员提供售票、问路、寻物的帮助,以及为售票员提供闲余时间学习资讯。
52.在本实施例中,车站内的工作人员通过穿戴设备210能够实现实时的与后台系统110的信息交互,能够易于工作人员快速的解决工作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售票员能够通过固定岗位终端220向后台系统110需求帮助,以便解决售票、问路、寻物的问题,同时,后台系统110还能够在售票员闲余时间内,向售票员提供学习资料,以便提高售票员的业务能力。
53.在本发明中,专用模块单元300包括客流监测模块310、智能视频分析系统320和单兵通讯包330,其中:客流监测模块310与既有的车辆客流数据相结合,对站台区域形成数字化的客流监测,提供实时准实时的客流情况,为客运组织提供数据基础;智能视频分析系统320用于提供智能分析连接接口;单兵通讯包330在无wifi条件下利用lte网络传输数据;客流监测模块310由摄像机和后台算法模块;单兵通讯包330为单兵便携式lte转wifi设备。
5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客流监测模块310实时的监测客流量,将相关数据传给控制台系统100,通过广播、pis等手段引导,通过限流、封站等手段控制客流,实时监测通过算法实现关键换乘通道的客流监控及预警,实现流量、流速、存量等监控,实现冲突告警的效果,在无wifi条件下,可以通过单兵通讯包330,利用lte网络传实现数据传输,进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5.实施例2:
5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轨道交通多站运营协同应用平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7.(1)专用模块单元300采集站台区域内数据信息,将数据采集信息传输给控制台系统100。
58.在无wifi条件下利用lte网络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台系统100。
59.(2)站内工作人员随身的穿戴设备210和固定岗位终端220将获取的相关数据传给
控制台系统100。
60.(3)通过it系统120和控制系统130对站区站务相关业务的集中指挥、站区物资集中调配以及及时与其它站区进行协调配合,同时将相关信息传输给后台系统110。
61.(4)后台系统110将办公网、生产网的数据贯通融合,达到通用功能的整合,对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62.固定岗位终端220同时采集售票员工作情况,将信息传输给后台系统110,用于对售票员考核以及提供工作量统计。
63.本发明能够实现站区之间相互作业协同、相互支援的站区间高效协作的效果,同时,由控制台系统100实现站区内的统一管理、统一运作、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处置,实现站区内各项资源按需动态实时调度、灵活调配,进而实现资源配置科学化的效果,此外,通过专业设备200,提供多维度交互通信的手持终端,避免信息出现断层,避免引发谣传事件,现场执行人员与指挥人员间实时录音录像,记录完整性,信息交互及时,解决跨站、线路、层级、工种间信息互通性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