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降噪功能的高铁用内饰板的拼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7045发布日期:2022-02-08 02:3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具有降噪功能的高铁用内饰板的拼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铁附属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具有降噪功能的高铁用内饰板的拼接结构。


背景技术:

2.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可供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列车运营速度在200km/h以上,随着我国高铁的大力发展,高铁制造相关产业也逐渐兴起,高铁内部的高铁用装饰板技术也亟待开发。
3.高铁用内饰板的连接方式主要使用螺钉的方式进行安装,然而内饰板为整体结构,造成装饰板不能进行部分更换,进而造成资源浪费,且传统内饰板的降噪效果差,导致其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降噪功能的高铁用内饰板的拼接结构,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高铁用内饰板降噪功能差且为整体结构,进而不方便进行局部更换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降噪功能的高铁用内饰板的拼接结构,包括内饰板一和内饰板二,所述内饰板一与内饰板二之间通过插接机构连接,内饰板一和内饰板二均包括内板一、铝塑复合板和阻尼材料层,铝塑复合板安装于内板一的顶端,阻尼材料层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内部设有降噪组,阻尼材料层的一侧与高分子发泡层二连接,阻尼材料层的另一侧设有高分子发泡层一,高分子发泡层一的顶端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顶端设有装饰板,内板一、铝塑复合板、阻尼材料层、高分子发泡层一、高分子发泡层二和保温层的两端之间均通过支撑板连接。
6.优选的,所述装饰板的顶端设有与支撑板连接的自润滑层,自润滑层为金属氟化物薄膜。
7.优选的,所述降噪组包括吸音垫、空腔、内板二和降噪孔,吸音垫安装于容纳槽顶端,内板二安装于容纳槽底端,内板二与吸音垫之间设有空腔,内板二上等距离开设有降噪孔。
8.优选的,所述降噪孔的内部均设有降噪棉。
9.优选的,所述阻尼材料层为橡胶,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板,高分子发泡层一和高分子发泡层二均为聚乙烯材质。
10.优选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拼接板、卡板、卡槽、衔接板、凹槽、安装板和凸块,内饰板一和内饰板二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接槽和插接板,且插接槽与插接板卡接,内饰板一和内饰板二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拼接板,两个拼接板相靠近一侧均设有卡板,内饰板一和内饰板二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与卡板卡接的卡槽,内饰板一和内饰板二的一侧对称设有位于两个拼接板内部的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相靠近一侧均设有凸块,内饰板二的一端设有位于
两个安装板之间的衔接板,衔接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凸块卡接的凹槽。
11.优选的,所述饰板一和内饰板二的两侧分别均设有插接槽和插接板,且插接槽与插接板卡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在工作中,通过设置有内饰板一、内饰板二和插接机构,方便实现内饰板一与内饰板二的拼装,进而为内饰板一和内饰板二的更换带来便利,有效的实现资源的节约,通过降噪组的设计,提高了对噪音的吸收功能,并配合高分子发泡层一和高分子发泡层二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内饰板一和内饰板二的降噪性能,进而提高了内饰板一和内饰板二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5.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饰板一或内饰板二的剖面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饰板一或内饰板二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饰板一与内饰板二的部分连接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饰板一与内饰板二的侧视图;
20.图中:1、内饰板一;2、内饰板二;3、插接机构;4、内板一;5、铝塑复合板;6、阻尼材料层;7、高分子发泡层一;8、高分子发泡层二;9、保温层;10、装饰板;11、支撑板;12、自润滑层;13、吸音垫;14、空腔;15、内板二;16、降噪孔;17、降噪棉;18、降噪组;19、插接槽;20、插接板;21、拼接板;22、卡板;23、卡槽;24、衔接板;25、凹槽;26、安装板;27、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内饰板一1与内饰板二2之间通过插接机构3连接,通过插接机构3的设计,便于为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的拼装带来方便,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均包括内板一4、铝塑复合板5和阻尼材料层6,铝塑复合板5安装于内板一4的顶端,阻尼材料层6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内部设有降噪组18,通过装饰板10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的降噪性,阻尼材料层6的一侧与高分子发泡层二8连接,阻尼材料层6的另一侧设有高分子发泡层一7,高分子发泡层一7的顶端设有保温层9,保温层9的顶端设有装饰板10,内板一4、铝塑复合板5、阻尼材料层6、高分子发泡层一7、高分子发泡层二8和保温层9的两端之间均通过支撑板11连接,通过支撑板11的设计,提高了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的复合稳定性。
23.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装饰板10的顶端设有与支撑板11连接的自润滑层12,自润滑层12为金属氟化物薄膜,通过金属氟化物薄膜提高内饰板一1和内
饰板二2的自清洁能力,有效防止细菌滋生和灰尘粘附。
24.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降噪组18包括吸音垫13、空腔14、内板二15和降噪孔16,吸音垫13安装于容纳槽顶端,内板二15安装于容纳槽底端,内板二15与吸音垫13之间设有空腔14,内板二15上等距离开设有降噪孔16,吸音垫13和降噪孔16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噪音的吸收,进而提高了降噪性能。
25.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降噪孔16的内部均设有降噪棉17,通过降噪棉17的设计,可以对噪音进行吸收,进而提高了内饰板一1与内饰板二2的降噪性能。
26.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阻尼材料层6为橡胶,保温层9为聚氨酯保温板,高分子发泡层一7和高分子发泡层二8均为聚乙烯材质,通过高分子发泡层一7和高分子发泡层二8的设计,使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具有隔音、隔热以及阻燃功能,通过阻尼材料层6的设计,可以实现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的减振降噪功能。
27.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至图4给出,插接机构3包括拼接板21、卡板22、卡槽23、衔接板24、凹槽25、安装板26和凸块27,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接槽19和插接板20,且插接槽19与插接板20卡接,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拼接板21,两个拼接板21相靠近一侧均设有卡板22,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与卡板22卡接的卡槽23,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的一侧对称设有位于两个拼接板21内部的安装板26,两个安装板26相靠近一侧均设有凸块27,内饰板二2的一端设有位于两个安装板26之间的衔接板24,衔接板24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凸块27卡接的凹槽25,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的两侧分别均设有插接槽19和插接板20,且插接槽19与插接板20卡接,工作人员将内饰板一1与内饰板二2之间进行收尾插接,并使内饰板一1一端的衔接板24延伸至内饰板二2一端的两个安装板26之间,并使凸块27位于凹槽25中,同时使拼接板21上的卡板22卡接在内饰板二2上的卡槽23中,进而推动内饰板二2,使内饰板一1与内饰板二2平齐,进而完成内饰板一1与内饰板二2的首尾连接,接着将内饰板一1上的插接板20与内饰板二2上的插接槽19进行插接,进而实现与内饰板二2的横向组装,进而完成内饰板一1与内饰板二2的拼装。
28.工作原理:工作时,工作人员在内板二15上的降噪孔16中安装降噪棉17,接着在阻尼材料层6的容纳槽中顶端安装吸音垫13,在容纳槽的底端安装内板二15,进而完成降噪组18的安装,接着将内板一4、铝塑复合板5、高分子发泡层二8、阻尼材料层6、高分子发泡层一7、保温层9、装饰板10按顺序复合,并在内板一4的两端安装支撑板11,使支撑板11分别与铝塑复合板5、高分子发泡层二8、阻尼材料层6、高分子发泡层一7、保温层9和装饰板10的端部连接,接着在装饰板10的顶端粘贴与支撑板11连接的自润滑层12,进而完成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的生产,当需要将内饰板一1和内饰板二2进行拼接时,将工作人员将内饰板一1与内饰板二2之间进行收尾插接,并使内饰板一1一端的衔接板24延伸至内饰板二2一端的两个安装板26之间,并使凸块27位于凹槽25中,同时使拼接板21上的卡板22卡接在内饰板二2上的卡槽23中,进而推动内饰板二2,使内饰板一1与内饰板二2平齐,进而完成内饰板一1与内饰板二2的首尾连接,接着将内饰板一1上的插接板20与内饰板二2上的插接槽19进行插接,进而实现与内饰板二2的横向组装,进而完成内饰板一1与内饰板二2的拼装。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