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掉码自动分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65241发布日期:2022-05-11 10:07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掉码自动分析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维护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掉码自动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2.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实现把站内轨道电路的占用信息和地面信号状态通过钢轨上传至列车的车载设备,根据这些信息车载设备实现列车的超速防护和防止信号冒进等功能,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符合“故障导向安全”的安全原则。
3.在现场运用中时常发生由于地面设备或者车载设备故障,导致车载设备无法正确接收到地面设备的数据信息,俗成“掉码”。
4.发生“掉码”时,需要及时找到故障原因和位置,而当前的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在掉码分析方面无法解决区分地面设备故障还是车载设备故障的问题。
5.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解决了地面设备故障引起的掉码定位问题,弥补了传统掉码分析过程中无法确定掉码位置的空白的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掉码自动分析方法。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掉码自动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信号采集设备对发车发码继电器、接车发码继电器、传递继电器和轨道继电器的吸起、落下状态进行实时采集;步骤2)根据电码化电路的工作原理,对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发码时机进行计算;步骤3)获取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发码时机后,分析在发码时机时间段内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采集到的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变化,并进行判断;步骤4)判断在发码时机的时间段内是否有电码化发送电流,若是,进行步骤5),若否,判定掉码位置为地面设备,并发出电码化掉码报警;步骤5)判断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大小是否在正常的工作值范围以内,若是,判断结束,若否,判定掉码位置为地面设备,并发出电码化掉码报警。
8.基上所述,步骤3)中,获取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发码时机后,分析在发码时机时间段内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采集到的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变化。
9.基上所述,所述的信号采集设备为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10.基上所述,步骤2)中,电码化电流的获取以及发码时机的计算均通过自动获取和分析。
11.基上所述,它还包括步骤6),若判断结束,当有掉码故障时,如果集中监测系统没有掉码报警需对车载设备进行排查。
12.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本发明根据电码化电路的原理,通过发车发码继电器、接车发码继电器、传递继电器、轨道继电器等关键继电器吸起、落下状态的采集,实现对电码化发送电流发码时机的判断。在应该发码的时间段内,分析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采集的电码化电流,一是确认电码化发送通道中是否有电码化发送电流,二是确认这些电流是否在正常的工作值范围之内,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则进行电码化掉码报警。
13.通过这种方法,有效解决了掉码定位分析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中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掉码自动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6.如图1所示,一种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掉码自动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信号采集设备对发车发码继电器、接车发码继电器、传递继电器和轨道继电器的吸起、落下状态进行实时采集,信号采集设备采用原系统自带的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可以对各继电器的吸起、落下状态进行采集。
17.步骤2)根据电码化电路的工作原理,对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发码时机进行计算,该过程依赖于计算机,本实施例中,当接车发码继电器或者发车接码继电器吸起时,电码化电路开始进行工作;当本轨道电路的传递继电器吸起,会按照列车行进方向提前一个轨道电路对本轨道电路进行提前预发码,或者当本轨道电路被占用时(轨道继电器会落下),进行占用发码,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带来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发码,按照如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检测。
18.步骤3)获取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发码时机后,分析在发码时机时间段内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采集到的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变化并进行判断,由于发码过程实质上是通过电流的变化进行传播的,所以获取该信号是相对容易的。
19.步骤4)判断在发码时机的时间段内是否有电码化发送电流,若是,进行步骤5),若否,判定掉码位置为地面设备,并发出电码化掉码报警,即确定了掉码的可能范围,有利于工作人员快速的定位排查。
20.步骤5)判断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大小是否在正常的工作值范围以内,若是,判断结束,若否,判定掉码位置为地面设备,并发出电码化掉码报警。
21.步骤6),若判断结束,发现地面设备没有掉码问题,如果现场有掉码故障,则需要现场工作人员对车载设备进行排查。
22.通过上述各步骤的操作,实现了地面故障和车载故障的区分,为排查检修工作降低了难度,提高了效率。
23.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掉码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信号采集设备对发车发码继电器、接车发码继电器、传递继电器和轨道继电器的吸起、落下状态进行实时采集;步骤2)根据电码化电路的工作原理,对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发码时机进行计算;步骤3)获取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发码时机后,分析在发码时机时间段内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采集到的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变化,并进行判断;步骤4)判断在发码时机的时间段内是否有电码化发送电流,若是,进行步骤5),若否,判定掉码位置为地面设备,并发出电码化掉码报警;步骤5)判断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大小是否在正常的工作值范围以内,若是,判断结束,若否,判定掉码位置为地面设备,并发出电码化掉码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掉码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获取电码化发送电流发码时机后,对电码化发送电流进行判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掉码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采集设备为信号集中监测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掉码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电码化电流的获取以及发码时机的计算均自动分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掉码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步骤6),若判断结束,当有掉码故障时,如果集中监测系统没有掉码报警需对车载设备进行排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掉码自动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信号采集设备对发车发码继电器、接车发码继电器、传递继电器和轨道继电器的状态进行实时采集;步骤2)根据电码化电路的工作原理,对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发码时机进行计算;步骤3)分析在发码时机时间段内的电流变化;步骤4)判断在发码时机的时间段内是否有电码化发送电流;步骤5)判断电码化发送电流的大小是否在正常的工作值范围以内。该方法解决了地面设备故障引起的掉码定位问题,弥补了传统掉码分析过程中无法确定掉码位置的空白。法确定掉码位置的空白。法确定掉码位置的空白。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译 孙宇飞 石成 刘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4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