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盖装置、敞口车厢及货运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37255发布日期:2022-07-13 04:4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盖装置、敞口车厢及货运列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货运列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覆盖装置、敞口车厢及货运列车。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为避免铁路货运车厢内装载的煤炭等货物飘洒及防尘环保要求,一类车辆开始使用卷帘式顶盖技术。卷帘式车辆顶盖是在车厢顶部设置卷帘,卷帘有两个,分别为设置在车厢顶部前端和后端,在车厢前端外和后端外分别设置前收折导轨和后收折导轨,前收折导轨和后收折导轨能够分别在前端的覆盖帘的前端和后端的覆盖帘的后端对前端的卷帘和后端的卷帘进行收折。
3.但是,当覆盖帘完全收折时,上盖梁无法收至车体的端梁以下,造成装车过程中,筒仓磕碰上盖梁,导致上盖梁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覆盖装置、敞口车厢及货运列车,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覆盖帘完全收折时,上盖梁无法收至车体的端梁以下,造成装车过程中,筒仓磕碰上盖梁,导致上盖梁损坏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覆盖装置包括:覆盖组件、上盖梁、两个连杆机构、两个行走车及两个导杆;两个所述导杆相对设于所述上盖梁轴向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上盖梁轴向的两端铰接,两个所述连杆机构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行走车铰接;所述覆盖组件包括:第一覆盖机构及第二覆盖机构;所述第一覆盖机构与所述上盖梁连接;所述第二覆盖机构的第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导杆朝向所述上盖梁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二覆盖机构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式地设于两个所述导杆上。
6.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多个所述第一连杆中第一个第一连杆与所述上盖梁铰接,多个所述第一连杆中最后一个第一连杆与所述行走车铰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覆盖机构和第二覆盖机构均包括:两组伸缩连杆组,沿所述上盖梁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覆盖机构的两组伸缩连杆组的第一端与车体铰接,所述第二覆盖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导杆铰接。
8.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滑轮和多个依次铰接的连接杆,所述至少一个滑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连接杆的靠近于所述车体/所述导杆的铰接处;所述第一覆盖机构的所述滑轮与所述车体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覆盖机构的所述滑轮与所述导杆滑动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覆盖装置还包括:拉线盒、卷簧及拉线;所述拉线盒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卷簧设于所述拉线盒内;所述拉线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拉线盒与所述卷簧连接,所述拉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覆盖机构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车包括:支撑体、行走轮及触碰臂;所述触碰臂设于所述支撑体的顶部,用于接触拨杆;所述行走轮设于所述支撑体的底部。
11.进一步地,所述覆盖装置包括沿垂直于所述上盖梁的轴向的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覆盖单元,每个所述覆盖单元均包括所述覆盖组件、所述上盖梁、两个所述连杆机构、两个所述行走车及两个所述导杆。
12.进一步地,所述敞口车厢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及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和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相对设于所述车体的两侧;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分别与两个所述覆盖单元中一组相对的所述行走车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分别与两个所述覆盖单元中另一组相对的所述行走车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及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均包括:第一链条及两个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相对可转动式地设于所述车体的两端;所述第一链条套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上;两个所述覆盖单元中第一个覆盖单元的行走车与所述第一链条的顶部连接,两个所述覆盖单元中第二个覆盖单元的行走车与所述第一链条的底部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敞口车厢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轴、两个第二齿轮及两个第二链条;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相对可转动式地设于所述车体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齿条通过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链条套设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上。
16.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敞口车厢,包括车体和所述的覆盖装置,所述覆盖装置在展开状态下覆盖于所述车体的敞口,且所述覆盖装置在折叠状态下完全露出所述车体的敞口。
17.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货运列车,包括至少一节所述的敞口车厢。
18.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9.由于两个导杆相对设于上盖梁轴向的两端,两个连杆机构的第一端分别与上盖梁轴向的两端铰接,两个连杆机构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行走车铰接,覆盖组件包括:第一覆盖机构及第二覆盖机构,第一覆盖机构与上盖梁连接,第二覆盖机构的第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导杆朝向上盖梁的端部铰接,第二覆盖机构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式地设于两个导杆上,所以,当要合拢第一覆盖机构及第二覆盖机构时,行走车通过连杆机构拉动上盖梁由车体的侧部运行至车体的顶部,上盖梁拉动第一覆盖机构,将车体顶部覆盖,在上盖梁由车体的侧部到达车体的顶部过程中,上盖梁带动导杆进行翻转,导杆由与车体顶部垂直的状态转换为与车体顶部平行的状态,在惯性的作用下,第二覆盖机构的第二端在导杆上滑动至极限位置,使第二覆盖机构覆盖两个导杆之间的空隙,可以将车体的顶部完全覆盖,当要收折第一覆盖机构及第二覆盖机构时,行走车通过连杆机构推动上盖梁由车体的顶部运行至车体的侧部,在上盖梁由车体的顶部到达车体的侧部过程中,上盖梁带动导杆进行翻转,导杆由与车体顶部平行的状态转换为与车体顶部垂直的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覆盖机构的第二端在导杆上滑动至极限位置,使第二覆盖机构在导杆收折,上盖梁推动第一覆盖机构,使第一覆盖机构收折,当第一覆盖机构收折完毕时,上盖梁到达端梁以下,避免装车过程中,筒仓磕碰上盖梁,保证上盖梁安全,便于货物装卸。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覆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22.图3为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
23.图4为图1中覆盖装置的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1中覆盖装置的侧视图;
25.图6为图1中覆盖装置的俯视图;
26.图7为图6的c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参见图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覆盖装置包括:覆盖组件1、上盖梁3、两个连杆机构2、两个行走车4及两个导杆5。
28.两个导杆5相对设于上盖梁3轴向的两端,导杆5与第一覆盖机构1-1相对。
29.两个连杆机构2的第一端分别与上盖梁3轴向的两端铰接,两个连杆机构2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行走车4铰接。
30.覆盖组件1包括:第一覆盖机构1-1及第二覆盖机构1-2。
31.第一覆盖机构1-1与上盖梁3连接。
32.第二覆盖机构1-2的第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导杆5朝向上盖梁3的端部铰接,第二覆盖机构1-2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式地设于两个导杆5上。
33.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由于两个导杆5相对设于上盖梁3轴向的两端,两个连杆机构2的第一端分别与上盖梁3轴向的两端铰接,两个连杆机构2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行走车4铰接,覆盖组件1包括:第一覆盖机构1-1及第二覆盖机构1-2,第一覆盖机构1-1与上盖梁3连接,第二覆盖机构1-2的第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导杆5朝向上盖梁3的端部铰接,第二覆盖机构1-2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式地设于两个导杆5上,所以,当要合拢第一覆盖机构1-1及第二覆盖机构1-2时,行走车4通过连杆机构2拉动上盖梁3由车体6的侧部运行至车体6的顶部,上盖梁3拉动第一覆盖机构1-1,将车体6顶部覆盖,在上盖梁3由车体6的侧部到达车体6的顶部过程中,上盖梁3带动导杆5进行翻转,导杆5由与车体6顶部垂直的状态转换为与车体6顶部平行的状态,在惯性的作用下,第二覆盖机构1-2的第二端在导杆5上滑动至极限位置,使第二覆盖机构1-2覆盖两个导杆5之间的空隙,可以将车体6的顶部完全覆盖,当要收折第一覆盖机构1-1及第二覆盖机构1-2时,行走车4通过连杆机构2推动上盖梁3由车体6的顶部运行至车体6的侧部,在上盖梁3由车体6的顶部到达车体6的侧部过程中,上盖梁3带动导杆5进行翻转,导杆5由与车体6顶部平行的状态转换为与车体6顶部垂直的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覆盖机构1-2的第二端在导杆5上滑动至极限位置,使第二覆盖机构1-2在导杆5收折,上盖梁3推动第一覆盖机构1-1,使第一覆盖机构1-1收折,当第一覆盖机构1-1收折完毕时,上盖梁3到达端梁以下,避免装车过程中,筒仓磕碰上盖梁3,保证上盖梁3安全,便于货物装卸。
34.具体地,连杆机构2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2-1。
35.多个第一连杆2-1中第一个第一连杆与上盖梁3铰接,多个第一连杆2-1中最后一个第一连杆与行走车4铰接,以便于上盖梁3通过车体6顶部与车体6侧部之间的弧形过渡
段。
36.具体地,第一覆盖机构1-1和第二覆盖机构1-2均包括:覆盖帘1-22及两组伸缩连杆组。
37.两组伸缩连杆组沿上盖梁3的轴向相对设置,第一覆盖机构1-1的两组伸缩连杆组的第一端与车体6铰接,第二覆盖机构1-2的第一端与导杆5铰接。
38.覆盖帘1-22的两侧边分别与两组伸缩连杆组连接。
39.具体地,伸缩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滑轮1-232和多个依次铰接的连接杆,至少一个滑轮1-232分别设置于多个连接杆的靠近于车体6/导杆5的铰接处。
40.第一覆盖机构1-1的滑轮与车体6滑动配合,第二覆盖机构1-2的滑轮与导杆5滑动配合。
41.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依次铰接的连接杆包括:支撑杆1-21及多个连杆组件1-23。
42.覆盖帘1-22的侧边与支撑杆1-21和多个连杆组件1-23连接,多个连杆组件1-23中每相邻的连杆组件1-23铰接。
43.第一覆盖机构1-1的支撑杆的第一端与车体6铰接,第一覆盖机构1-1的支撑杆的第二端与第一覆盖机构1-1的多个连杆组件中第一个连杆组件铰接,第一覆盖机构1-1的多个连杆组件中最后一个连杆组件与上盖梁3铰接,第一覆盖机构1-1的多个连杆组件均可滑动式地设于车体6上。
44.第二覆盖机构1-2的支撑杆1-21的第一端与导杆5铰接,第二覆盖机构1-2的支撑杆1-21的第二端与第二覆盖机构1-2的多个连杆组件1-23中第一个连杆组件铰接,第二覆盖机构1-2的多个连杆组件1-23均可滑动式地设于导杆5上。
45.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要合拢第一覆盖机构1-1及第二覆盖机构1-2时,行走车4通过连杆机构2拉动上盖梁3由车体6的侧部运行至车体6的顶部,上盖梁3拉动第一覆盖机构1-1的多个连杆组件中最后一个连杆组件,使第一覆盖机构1-1的每两个相邻的连杆组件进行相对转动,第一覆盖机构1-1的覆盖帘展开,将车体6顶部覆盖,此时,第一覆盖机构1-1的支撑杆的第一端在车体6的侧部转动,第一覆盖机构1-1的支撑杆的第二端拉住第一覆盖机构1-1的多个连杆组件中第一个连杆组件,避免第一覆盖机构1-1脱离车体6。在上盖梁3由车体6的侧部到达车体6的顶部过程中,上盖梁3带动导杆5进行翻转,导杆5由与车体6顶部垂直的状态转换为与车体6顶部平行的状态,在惯性的作用下,第二覆盖机构1-2的多个连杆组件1-23均在导杆5上滑动,使第二覆盖机构1-2的每两个相邻的连杆组件进行相对转动,直至第二覆盖机构1-2的最后一个连杆组件1-23滑动到极限位置,使第二覆盖机构1-2的覆盖帘1-21展开,以覆盖两个导杆5之间的空隙,可以将车体6的顶部完全覆盖,此时,第二覆盖机构1-2的支撑杆1-21的第一端在导杆5上转动,第二覆盖机构1-2的支撑杆1-21的第二端拉住第二覆盖机构1-2的多个连杆组件1-23中第一个连杆组件,避免第二覆盖机构1-2脱离导杆5。
46.当要收折第一覆盖机构1-1及第二覆盖机构1-2时,行走车4通过连杆机构2推动上盖梁3由车体6的顶部运行至车体6的侧部,在上盖梁3由车体6的顶部到达车体6的侧部过程中,上盖梁3带动导杆5进行翻转,导杆5由与车体6顶部平行的状态转换为与车体6顶部垂直的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覆盖机构1-2的多个连杆组件1-23均在导杆5上滑动,使第二覆盖机构1-2的每两个相邻的连杆组件进行相对转动,直至第二覆盖机构1-2的最后一个连
杆组件滑动到极限位置,使第二覆盖机构1-2的覆盖帘1-21收折,此时,第二覆盖机构1-2的支撑杆1-21的第一端在导杆5上转动,第二覆盖机构1-2的支撑杆1-21抵住第二覆盖机构1-2的多个连杆组件1-23中第一个连杆组件,避免第二覆盖机构1-2脱离导杆5。上盖梁3推动第一覆盖机构1-1的多个连杆组件中最后一个连杆组件,使第一覆盖机构1-1的多个连杆组件在车体6的顶部滑动至车体6的侧部,使第一覆盖机构1-1的每两个相邻的连杆组件进行相对转动,使第一覆盖机构1-1的覆盖帘收折,此时,第一覆盖机构1-1的支撑杆的第一端在车体6的侧部转动,第一覆盖机构1-1的支撑杆抵住第一覆盖机构1-1的多个连杆组件中第一个连杆组件,避免第一覆盖机构1-1脱离车体6,当第一覆盖机构1-1收折完毕时,上盖梁3到达端梁以下,避免装车过程中,筒仓磕碰上盖梁3,保证上盖梁3安全,便于货物装卸。
47.具体地,连杆组件1-23包括:第二连杆1-231及第三连杆1-233。
48.第二连杆1-231与第三连杆1-233铰接,滑轮1-232可转动式地设于第二连杆1-231与第三连杆1-233的铰接处,便于第二连杆1-231与第三连杆1-233之间进行相对转动。
49.第一覆盖机构1-1的滑轮可滑动式地设于车体6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车体6上设有导轨,第一覆盖机构1-1的滑轮设于导轨内,对滑轮进行限位和导向。第二覆盖机构1-2的滑轮1-232可滑动式地设于导杆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杆5上设有导轨,第二覆盖机构1-2的滑轮1-233设于导轨内,对滑轮进行限位和导向。
50.具体地,覆盖装置还包括:拉线盒7、卷簧及拉线8。
51.拉线盒7设于导杆5上。
52.卷簧设于拉线盒7内。
53.拉线8的第一端穿设于拉线盒7与卷簧连接,拉线8的第二端与第二覆盖机构1-2连接。
5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盖梁3由车体6的侧部到达车体6的顶部过程中,上盖梁3带动导杆5进行翻转,导杆5由与车体6顶部垂直的状态转换为与车体6顶部平行的状态,在惯性的作用下,第二覆盖机构1-2的多个连杆组件1-23均在导杆5上滑动,但是,由于存在惯性产生的作用力无法使第二覆盖机构1-2的最后一个连杆组件1-23滑动到极限位置,所以,通过卷簧产生的回复力拉动拉绳8,拉绳8拉动第二覆盖机构1-2的连杆组件1-23,使第二覆盖机构1-2的每两个相邻的连杆组件进行相对转动,直至第二覆盖机构1-2的最后一个连杆组件1-23滑动到极限位置,使第二覆盖机构1-2的覆盖帘1-21完全展开,以覆盖两个导杆5之间的空隙,可以将车体6的顶部完全覆盖。
55.具体地,行走车4包括:支撑体4-1、行走轮4-2及触碰臂4-3。
56.触碰臂4-3设于支撑体4-1的顶部,用于接触拨杆。
57.行走轮4-2设于支撑体4-1的底部。
58.其中,通过操作触碰臂4-3以使支撑体4-1可以通过行走轮4-2在车体6上行走。
59.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要合拢第一覆盖机构1-1及第二覆盖机构1-2时,车体6在铁轨动作,直至运动到拨杆处,拨杆下降,与触碰臂4-3的侧部相抵触,然后,车体6继续在铁轨动作,拨杆与触碰臂4-3产生相对运动,推动触碰臂4-3,触碰臂4-3带动支撑体4-1动作,支撑体4-1通过连杆机构2带动上盖梁3动作,上盖梁3通过导杆5带动第二覆盖机构1-2动作,同时,上盖梁3带动第一覆盖机构1-1动作。当第一覆盖机构1-1及第二覆盖机构1-2合拢时,拨杆上升,与触碰臂4-3的侧部脱离,避免干扰车体6动作。当要收折第一覆盖机构1-1及第二
覆盖机构1-2时,车体6在铁轨动作,直至运动到拨杆处,使拨杆与触碰臂4-3的侧部相抵触,然后,车体6继续在铁轨动作,拨杆与触碰臂4-3的侧部产生相对运动,推动触碰臂4-3,触碰臂4-3带动支撑体4-1动作,支撑体4-1通过连杆机构2带动上盖梁3动作,上盖梁3通过导杆5带动第二覆盖机构1-2动作,同时,上盖梁3带动第一覆盖机构1-1动作,直至第一覆盖机构1-1到达车体6的侧部,导杆5由与车体6顶部平行的状态转换为与车体6顶部垂直的状态,拨杆与触碰臂4-3分离,实现第一覆盖机构1-1及第二覆盖机构1-2的收折。
60.具体地,覆盖装置包括沿垂直于上盖梁3的轴向的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覆盖单元,每个覆盖单元均包括覆盖组件1、上盖梁3、两个连杆机构2、两个行走车4及两个导杆5。
61.具体地,覆盖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9及第二传动装置。
62.第一传动装置9和第二传动装置相对设于车体6的两侧。
63.第一传动装置9分别与两个覆盖单元中一组相对的行走车4连接。
64.第二传动装置9分别与两个覆盖单元中另一组相对的行走车4连接。
65.具体地,第一传动装置9及第二传动装置均包括:第一链条9-2及两个第一齿轮9-1。
66.两个第一齿轮9-1相对可转动式地设于车体6的两端。
67.第一链条9-2套设于两个第一齿轮9-1上。
68.两个覆盖单元中第一个覆盖单元的行走车4与第一链条9-2的顶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覆盖单元中第一个覆盖装置的行走车4通过连接板9-3与第一链条9-2的顶部连接。两个覆盖单元中第二个覆盖装置的行走车与第一链条9-2的底部连接。
69.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覆盖单元中第一个覆盖单元的行走车4在车体6上行走时,两个覆盖单元第一个覆盖单元的行走车4带动第一链条9-2在两个第一齿轮9-1上动作,进而,通过第一链条9-2带动两个覆盖单元中第二个覆盖单元的行走车在车体6上行走,使两个覆盖单元的运动方向相反,以实现两个覆盖单元的对接和分离。
70.覆盖装置还包括:连接装置10。
71.第一传动装置9通过连接装置10与第二传动装置连接。
72.连接装置10包括:连接轴10-1、两个第二齿轮10-2及两个第二链条10-3。
73.两个第二齿轮10-2相对可转动式地设于车体6的两侧,两个第二齿条通过连接轴10-1连接。
74.第二链条10-3套设于第二齿轮10-2和第一齿轮9-1上。
75.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传动装置9的第一链条9-2带动两个第一齿轮9-1转动时,第一传动装置9中两个第一齿轮9-1中一个第一齿轮带动两个第二链条10-3中第一个第二链条动作,进而带动两个第二齿轮10-2中的第一个第二齿轮动作,两个第二齿轮10-2中的第一个第二齿轮通过连接轴10-2带动两个第二齿轮10-2中的第二个第二齿轮动作,两个第二齿轮10-2中的第二个第二齿轮带动两个第二链条10-3中第二个第二链条动作,两个第二链条10-3中第二个第二链条带动第二传动装置的两个第一齿轮中一个第一齿轮动作,进而,使第二传动装置的第一链条在第二传动装置的两个第一齿轮上转动,以实现第一传动装置9和第二传动装置同步动作,保证两个覆盖单元可以同步运动,避免发生偏移。
76.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敞口车厢,该敞口车厢采用了所述覆盖装置,该覆盖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覆盖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
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
77.具体地,敞口车厢包括车体6和覆盖装置,覆盖装置在展开状态下覆盖于车体6的敞口,且覆盖装置在折叠状态下完全露出车体6的敞口。
78.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货运列车,该货运列车采用了至少一列所述敞口车厢,该敞口车厢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敞口车厢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
79.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