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悬浮挡车器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1700发布日期:2022-06-21 23:0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悬浮挡车器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嵌式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磁悬浮挡车器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2.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由于自身特点,将在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将可能成为某些受地质条件限制不易建设地铁的城市的重要选择,必然成为城市市内、市域、短途城际、旅游景区交通连接最广泛应用的轨道公共交通工具,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3.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具有结构刚度高,运输能力高、运行速度快、综合能效低、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加速快、磁辐射和噪声小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地铁、轻轨、市域快轨、短途城际与旅游交通等90%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范围,可全面取代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革命。
4.磁悬浮挡车器是防止磁浮车辆蹓出轨道造成更严重后果的安全装置,能消耗失控车辆的惯性动能,使其停止运动,保护乘客及周边设施。当失控车辆以较低的速度冲击挡车器时,此时车辆的惯性动能很小,市场上常用液气缓冲器就能将其消耗掉,所以低速场合通常是采用液气缓冲的固定挡车器。但当失控车辆速度较高时,车辆惯性动能超出了缓冲器的容量,就需要采用摩擦阻尼装置来做补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磁悬浮挡车器阻尼装置,解决了现有固定挡车器无法实现高速车辆缓冲制动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磁悬浮挡车器阻尼装置,包括挡车器主体和轨道梁,挡车器主体上设有阻尼组件,轨道梁上设有滑轨组件,阻尼组件包括摩擦块,相对的两个摩擦块通过连接螺栓夹设固定在挡车器主体上,挡车器主体与摩擦块之间卡设有卡榫,相对的两个摩擦块之间连接有夹紧螺栓,相对的两个摩擦块分别与滑轨组件的两侧摩擦接触。
8.卡榫实现将挡车器主体所承受的冲击力传递给挡车器阻尼装置,连接螺栓和夹紧螺栓实现相对的两个摩擦块同时夹住挡车器主体与滑轨组件。通过调节夹紧螺栓的预紧力,可调节摩擦块与滑轨组件之间正压力,从而调节阻尼力。当挡车器主体受撞击向后运动时,带动挡车器阻尼装置工作。滑轨组件与摩擦块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反作用于挡车器主体,迫使其停止运动。
9.进一步的,所述的挡车器主体上设有至少两列阻尼组件,每列阻尼组件上设有至少两个阻尼组件。
10.进一步的,所述的挡车器主体的两侧均设有一列阻尼组件,轨道梁的两侧均设有一道滑轨组件,每列阻尼组件对应一道滑轨组件。
11.进一步的,所述的轨道梁为混凝土轨道梁。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摩擦块的上部通过至少两个连接螺栓与挡车器主体连接,摩擦块的下部通过至少两个夹紧螺栓实现对拉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的挡车器主体上设有穿孔,卡榫穿设在穿孔内,卡榫的端部卡设在摩擦块的盲孔内。
14.进一步的,所述的摩擦块的下部为向内的l形结构,两个摩擦块包裹住t形的滑轨组件。
15.进一步的,所述的滑轨组件为分段式结构。
16.进一步的,所述的滑轨组件包括滑轨,滑轨通过至少两个连接螺钉与滑轨底板连接,滑轨底板固定在轨道梁上。
17.进一步的,所述的滑轨和滑轨底板之间设有相对的止口。
18.进一步的,所述的滑轨的端面设有圆柱销。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1、阻尼力的大小可调节,可通过调整夹紧螺栓的预紧力,调节滑轨组件与摩擦块之间的阻尼力。
21.2、两个相对的摩擦块完全包裹住滑轨组件,能承受各个方向的作用力,无脱轨风险。
22.3、卡榫为主要传力部件,克服挡车器主体带来的剪切力,使螺栓可不承受剪切力,使用寿命得到保证。
23.4、分段式设计的滑轨组件,单根滑轨重量较轻,加工成本低、运输方便。
24.5、滑轨、滑轨底板均设有止口,配合设置在滑轨的圆柱销,保证拼接缝过渡平顺,且不会在横向力的作用下断开,也能克服滑轨组件所承受的纵向力。
25.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并且本实用新型,(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阻尼组件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图2的a-a向视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滑轨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挡车器主体、2-阻尼组件、3-轨道梁,4-滑轨组件、5-摩擦块、6-夹紧螺栓、7-卡榫、8-连接螺栓,9-滑轨、10-连接螺钉、11-圆柱销、12-滑轨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32.参考图1~图4所示,一种磁悬浮挡车器阻尼装置,包括挡车器主体1、阻尼组件2、轨道梁3和滑轨组件4。阻尼组件2包括:摩擦块5、夹紧螺栓6、卡榫7和连接螺栓8。滑轨组件4
包括:滑轨9、连接螺钉10、圆柱销11和滑轨底板12。
33.挡车器主体1的底部上设有阻尼组件2,轨道梁3顶部上通过螺栓安装设有滑轨组件4,通过阻尼组件2与滑轨组件4的摩擦接触,在车辆与挡车器主体1接触,推动挡车器主体1前进运动时,利用摩擦力对车辆进行缓冲制动。
34.挡车器主体1的两侧均设有一列阻尼组件2,每列阻尼组件2上设有四个阻尼组件2,轨道梁3的两侧均设有一道滑轨组件4,每列阻尼组件2对应一道滑轨组件4。利用两侧阻尼缓冲,保证作用时的稳定可靠。利用每列多个的阻尼组件,保证阻尼效果。
35.阻尼组件2包括摩擦块5,相对的两个摩擦块5的上部通过两个横向的连接螺栓8夹设固定在挡车器主体1上,实现摩擦块5在挡车器主体1上的固定安装。
36.挡车器主体1与摩擦块5之间卡设有横向的卡榫7,挡车器主体1上设有穿孔,卡榫7穿设在穿孔内,卡榫7的端部卡设在摩擦块5的盲孔内,利用卡榫作为主要的传力部件,避免螺栓受到较大的剪切力。
37.相对的两个摩擦块5下部之间连接有两个横向的夹紧螺栓6,通过夹紧螺栓6实现摩擦块5下部的对拉连接,相对的两个摩擦块5分别与滑轨组件4的两侧摩擦接触,从而可以通过旋转夹紧螺栓6,拉紧或放松摩擦块5,实现与滑轨组件4阻尼力的调节。
38.摩擦块5的下部为向内的l形结构,两个摩擦块5包裹住t形的滑轨组件4,能承受各个方向的作用力,无脱轨风险。滑轨组件4翼缘两侧为阻尼力产生面,利用摩擦块5内侧面与翼缘侧部的接触摩擦,实现阻尼缓冲。
39.滑轨组件4为分段式结构,拼接缝位于滑轨底板12处,各段之间可以相互替换,使得单根滑轨重量较轻,加工成本低、运输方便。滑轨9通过两个竖向的连接螺钉10与滑轨底板12连接,滑轨底板12通过螺栓固定在轨道梁3顶部上,轨道梁3为混凝土轨道梁。
40.滑轨9和滑轨底板12之间设有相对的止口,保证拼接缝过渡平顺且不会在横向力的作用下断开,也能克服滑轨组件所承受的纵向力。
41.滑轨9的端面设有圆柱销11。两段滑轨组件4在被圆柱销11导正对接后,用分别用两颗螺栓连接在滑轨底板12上。滑轨底板12上的止口,使滑轨不会横向滑移,滑轨上的止口使其不能纵向滑移。
42.前述本实用新型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例和选择例都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