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驱中转向折叠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801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驱中转向折叠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轮驱动中间转向可以折叠的三轮车,属于个人人力交通领域的一 种交通工具,同时也兼具休闲娱乐功能,对于无手臂或者手臂有伤残人士的出行也是一种选 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存在的自行车多为坐式结构,其座椅均为一个类似三角形的结构,人在骑行时 将身体的全部重量放在档部骨盆的三角结构上面,这样会对人体的三角区特别是会阴部造成 挤压,长时间骑行会对人体的健康不利。同时目前的传统自行车人在骑行时人体直立,双手 握把,长时间骑行会感觉腰酸背痛,手腕僵硬。类似的结构和弊端也同时存在于现有的三轮 车上面。而且目前存在的三轮车均多为载货和不可折叠型,缺少可以娱乐休闲的自行车。
已经申请专利的躺式自行车也因为各种原因如占地太大、不宜折叠、构造复杂、成本太 髙以及娱乐性不高等原因无法实施,本实用新型汲取以往的经验避免了上述缺点,择重点、 优点融合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自行车。此三轮车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 驱动前轮和两个相对较小的惰性后轮构成,整车由两个相对活动的车架构成,后半部分车架 固定两个后轮,前半部分固定前轮,车架的衔接部分是整车的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在前轮的 后方低于前轮的高度,转向机构的轴心在人体的臀部下方,轴线与水平方向呈80至40度的 夹角,沿轴线方向延伸至与地面接触点在前轮着地点后面。本车的车座由软性织物构成,软 性织物一端连接与车子后端相对固定的车架之上,另一端固定在与前轮固定的车架(车把) 上面,人的身体置于织物之上,可呈躺状或者坐立状。车子方向的控制可通过手控制与前轮 车架相连的车把完成,也可通过人的身体的左右倾斜改变车子行驶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自行车的弊端,实现了真正的健康锻炼和适宜长途出行 骑乘的目的,不会产生除劳累之外的身体的不适感觉。将交通工具的功能与休闲娱乐锻炼的 功能实现结合。同时也兼顾了肢体伤残人士的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是整车展开后的三视图
图2是整车个零部件构成的爆炸视图
图3是车子折叠之后的三视图
图4是车子折叠部分解剖视图
图5是后支架折叠并拢图
图中l.后轮2.后支架3.后支架与主梁连接销4.主梁5.头枕6.座网7.中轴8.中轴 上碗9.中轴钢珠圈10.中轴下碗11.车把12.前梁13.链轮轴碗14.链轮轴15.曲柄16. 脚踏17.链条防护支架18.链轮19.前轮20.后支架紧固套21.中轴衬22.扯紧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中显示整车的结构。其中1后轮、2后支架、3后支架与主梁连接销、4主梁、5头枕、 22扯紧钢丝绳构成车子的后半部分,ll车把、12前梁、13链轮轴碗、14链轮轴、15曲柄、 16脚踏、17链条防护支架、18链轮、19前轮构成车子的前半部分。6座网、7中轴、8中轴 上碗、9中轴钢珠圈、IO中轴下碗、20后支架紧固套、21中轴衬构成车子的中间部分,起连 接车子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作用。座网6与车把11、主梁4、及前梁12之间可用弹簧连 接,以起到减震的作用。人的重量落在座网6上面,臀部靠近中轴7,双腿越过车把ll,前 梁12夹在双腿之间。转向可通过手臂操控车把11上端的把手和身体的倾斜完成,也可通过
3身体的左右倾斜挤压座网6直接完成。
本车的折叠完成可通过解除两个后支架2与中轴7的固定实现。其方法见图4和图5。在车子 折叠时,两个后支架2分别通过图4中与后支架2—体的紧固半圆瓦A和B与中轴7紧密套接,其, 中后支架上面的半圆瓦A和B的外圆侧有螺纹,此螺纹与后支架紧固套的内螺纹相配合,然 后通过向上旋紧后支架紧固套20使两个后支架2紧密衔接。这样两个后支架2通过与后支架 与主梁连接销3构成的两个连接点,与下面和中轴7构成的一个固定连接点形成一个三角连 接方式,这样就限制了两个后支架2的活动。为了加强车子的承载力,在两个后支架2的下 面增加了两个连接销,扯紧钢丝绳22通过两个连接销把两个后支架再次相连。车子承载时扯 紧钢丝绳22处于绷紧受力状态,车子折叠后扯紧钢丝绳22处于松弛可弯曲状态。
车子折叠方式见图5和图3。图5是车子后半部分的折叠图。对于整车折叠来说第一步 先将车把11与前梁12分离放置以便,下一步是解除两个后支架2与中轴7的连接,也就是 将后支架紧固套20向下旋转使后支架上面的半圆瓦A和B分离,形成图5的状态,然后提 起主梁4使其与前梁12靠拢,再把两个后支架2通过上面的与后支架与主梁连接销3衔接的 两个点向里旋转使其与前轮19靠拢,最后再将车把11与前轮19紧密靠拢形成最终的折叠。 最终的折叠后视图见图3的折叠三视图。展开的过程是折叠的逆操作。
对于普通人的休闲娱乐及交通代步之用,本实用新型可选择使用手把刹车和脚刹两种制 动方式。对于面向上肢有残疾的残疾人而言,只能选择脚刹的制动方式,采用刹车花鼓或者 别的脚刹模式。
权利要求1、一种前驱中转向折叠三轮车,其特征是由两个相对活动的部分构成,一个相对活动的由前轮及固定架、链轮、飞轮、脚蹬和车把构成前半部分,一个由两个后轮及支架和扯紧钢丝绳构成的相对活动的后半部分,两个相对活动部分由软性织物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前驱中转向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两个相对活动的部分由一个旋 转轴连接,旋转轴也是本车的转向连接机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前驱中转向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两个相对活动的部分之间悬吊 一个软质织物,前面也就是靠近前轮方向与两个车把对称衔接,中间部分与前梁衔接,后 面也就是靠近后轮方向与主梁突出的两个支架衔接。此织物也是承载人体重量的坐垫。
4、 根据权利要求l中所述前驱中转向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随意形变的由纤维、金 属丝等构成的软性编织物。人体乘坐其上可以随人的体型产生形变。
5、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前驱中转向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人体可以通过身体的扭动或者 摆动通过此织物控制车子的前半部分改变方向。
6、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前驱中转向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前半部分由一个整体的固定前轮的固定车架和一个可以拆卸的车把组成。当整车折叠之后车把可以与前轮并拢以减少占 地地方。
7、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前驱中转向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后半部分由一个与中轴衔接的主梁和两个与主梁衔接并可以相对活动的后支架构成。展开时后支架与旋转轴下方的套筒 可以通过扣件固定衔接。
8、 根据权利要求l中所述前驱中转向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其支架车子展开的时候,两个后支架与主梁衔接的部分成一定角度张开,下面与中轴下方衔接的地方紧密相连并以后支架紧固套套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前驱中转向折叠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支架紧固套与中轴下端通过螺纹衔接,并用螺丝与后支架衔接。
专利摘要一种前驱中转向折叠三轮车。此三轮车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驱动前轮和两个相对较小的惰性后轮构成,整车由两个相对活动的车架构成,后半部分车架固定两个后轮,前半部分固定前轮,车架的衔接部分是整车的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在前轮的后方低于前轮的高度,转向机构的轴心在人体的臀部下方,轴线与水平方向呈80至40度的夹角,沿轴线方向延伸至与地面接触点在前轮着地点后面。本车的车座由软性织物构成,软性织物一端连接与车子后端相对固定的车架之上,另一端固定在与前轮固定的车架(车把)上面,人的身体置于织物之上,可呈躺状或者坐立状。车子方向的控制可通过手控制与前轮车架相连的车把完成,也可通过人的身体的左右倾斜改变车子行驶的方向。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300941SQ200820172658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0日
发明者刘宇思 申请人:刘宇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