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手把竖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77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手把竖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竖管,尤其涉及一种可前、后调整手把位置的多功
能手把竖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竖管,如中国台湾证书号第M349882号「自行车竖管结构改良」新
型专利案,设有一车架束套,于车架束套朝前伸设一连接管,再于连接管前端结合一手把束
套,前述竖管是以车架束套结合于前叉顶端,再于手把束套结合一手把。 前述现有的竖管虽可达到结合手把的效果,然而由于其前后的长度是固定的尺
寸,因此结合于自行车使用时无法调整改变手把前后的位置,如此一来手把的位置就不能
够适应不同身高手长的个人,无法提供更舒适的骑乘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自行车竖管是固定的长度,因此所结合的手把无法适应个人的身高 手长位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把竖管,其可改变手把的前、后位置而具有 更佳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把竖管,包括 —固定座,设有一束管,该束管是直管体并且于顶部结合一套管,于该套管内部形
成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孔,于该套管内面的底侧朝下开设一上剖沟,对应上剖沟前端的
左、右两侧,于该束管顶部的前缘与该套管之间形成两个上束耳,于两上束耳之间穿设一上
锁孔,对应上剖沟后端的左、右两侧,于该束管顶部的后缘与该套管之间形成两个锁固束
耳,于两锁固束耳之间穿设一锁固孔;以及 —调整管,设有一直管,该直管是形状配合该插孔的直管体,并且该直管以后端部 插设定位于该插孔,于该直管的前端设有一操纵构造。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束管是直向设置且顶端为封端的直管体,该束管的内 部形成于底端开口的套孔,对应该束管的中间,于所述套管内面的底侧朝下穿设一螺栓置 孔,该螺栓置孔是沉头孔,并且底端与该套孔相通; 所述上剖沟是贯穿该螺栓置孔的中间,并且该上剖沟的底端与该套孔相通,又于 该束管前面的中间贯穿一沿直向延伸的前剖沟,前剖沟的顶端与上剖沟相通,对应前剖沟 底部的左、右两侧,于该束管的前面朝前凸设两个下束耳,于两下束耳之间穿设一下锁孔。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于所述套管中间的顶部开设一凹口,该凹口贯穿该套管的 左、右两侧,借此于该套管位于该凹口前侧与后侧的部分各形成一前束环以及一后束环。 较佳的,于所述直管的后端塞设结合一端盖,又于所述上锁孔、所述下锁孔以及所 述锁固孔分别穿置螺锁一螺栓螺帽组,所述操纵构造可为手把结合座或者手把,借此提供 设置手把的操纵方向功能。 当本实用新型装设于自行车时,是先将束管套设定位于前叉的顶端,接着将调整
3管的直管由前朝后插设于插孔,配合螺栓螺帽组锁紧上束耳以及锁固束耳后,即可将套管 束紧直管定位,而操纵构造可为提供手把结合的手把结合座,或者亦可直接将操纵构造设 为手把。
由于每个骑乘者的身高手长不同,因此适合的操纵构造的前、后位置也不同,当需
要调整前、后的位置以适合个人使用时,是将上束耳以及锁固束耳处配合的螺栓螺帽组松
开,此时可以调整直管前、后的位置,当调整完毕之后再度锁上螺栓螺帽组即可。 借由前述可将操纵构造位置前、后伸縮调整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提供个人化的
竖管长度供使用者利用,增加使用者骑乘自行车的舒适度以及操纵的灵活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裁切直管后端的调整实施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改变调整管位置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IO固定座 11束管 111套孔 112上剖沟 113前剖沟 114上束耳 1141上锁孔 115下束耳 1151下锁孔 116锁固束耳 1161锁固孔 117螺栓螺帽组 12套管 121插孔 122凹口 123前束环 124后束环 125螺栓置孔 20调整管 21直管 22端盖 23手把结合座 231螺锁板 232前盖板 233手把孔 A螺栓 23A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手把竖管,请参看
图1至图3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 —固定座IO,设有一束管ll,束管11是直向设置的直管体,其顶端是封端,并且于 内部形成于底端开口的套孔111,于束管11的顶部结合一套管12,套管12是圆管体,并且 于内部形成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孔121,于套管12中间的顶部开设一凹口 122,凹口 122 贯穿套管12的左、右两侧,借此,令套管12位于凹口 122前侧与后侧的部分各形成一前束环123以及一后束环124 ; 对应束管11的中间于套管12内面的底侧朝下穿设一螺栓置孔125,螺栓置孔125 是沉头孔,其位于凹口 122下方并且底端与套孔111相通,又于套管12内面的底侧朝下开 设一上剖沟112,上剖沟112是贯穿螺栓置孔125的中间,并且底端与套孔111相通,又于束 管11前面的中间贯穿一沿直向延伸的前剖沟113,前剖沟113的顶端与上剖沟112相通; 对应上剖沟112前端的左、右两侧,于束管11顶部的前缘与套管12之间形成两个 上束耳114,于两上束耳114之间穿设一上锁孔1141,对应前剖沟113底部的左、右两侧,于 束管11前面朝前凸设两个下束耳115,于两下束耳115之间穿设一下锁孔1151,又对应上 剖沟112后端的左、右两侧,于束管11顶部的后缘与套管12之间形成两个锁固束耳116,于 两锁固束耳116之间穿设一锁固孔1161,于上锁孔1141、下锁孔1151以及锁固孔1161分 别穿置螺锁一螺栓螺帽组117。 —调整管20,设有一直管21,直管21形状配合插孔121的圆形直管体,并且以后 端部插设于插孔121,借由各个螺栓螺帽组117螺锁两上束耳114以及两锁固束耳116,令 前束环123以及后束环124将直管21紧束定位,于直管21后端塞设一软质的端盖22,又于 直管21的前端设有一作为操纵构造的手把结合座23,手把结合座23是于直管21的前端 形成一螺锁板231,于螺锁板231的前面螺锁结合一前盖板232,再于前盖板232与螺锁板 231之间形成一横向贯穿的手把孔233,该手把孔233供手把穿置结合。 本实用新型除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是将插孔121与配合的直管21设为圆形以 外,亦可将插孔121设为例如六角、八角等其它形状,借此供配合形状的直管21插入定位, 如此形状的改变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 当本实用新型装设于自行车时,请参看图2、图3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先将固定 座10与调整管20拆开,借由套孔111将束管11套设于前叉的顶端,令束管11的底缘抵靠 于车头碗的上碗后,螺锁下束耳115处的螺栓螺帽组117,将束管11束合固定于前叉的顶 端,同时又将螺栓A置入螺栓置孔125,以螺栓A螺锁于前叉定位。 接着将调整管20的直管21由前朝后插设于插孔121,经前、后调整,令手把结合座 23到达适当的位置后,螺锁上束耳114以及锁固束耳116处的螺栓螺帽组117,以套管12 的前束环123以及后束环124紧束于直管21的周围,借此将调整管20的位置定位。螺锁 上束耳114处的螺栓螺帽组117除了能够紧束前束环123夕卜,还同时能够束紧束管11的顶 部,进一步令束管11紧密地束套于前叉的顶端。 当本实用新型将调整管20结合于固定座10后,即可于调整管20前端的手把孔 233结合手把,借由手把向使用者提供握持操纵的效果,然而由于每个骑乘者的身高手长不 同,因此适合的手把前、后位置也不同,当需要调整手把前、后的位置以适合个人使用时,是 将上束耳114以及锁固束耳116处的螺栓螺帽组117松开,令前束环123以及后束环124 释放直管21,此时可以调整直管21前、后的位置,当调整完毕之后再度锁上螺栓螺帽组117 即可。 进一步,由于在直管21后端设有可拆卸的端盖22,因此当直管21调整到适合个人 使用的长度后,可选择将直管21朝后凸出的多余部分裁切去除,再将端盖22塞回直管21 的后端定位,如图4、图5所示,如此除了能将本实用新型调整为适合个人身高手长的状态 以外,还能增加调整之后的外观美感,同时避免向后凸出部分可能造成碰撞的危险,达到更佳的使用效果。 并且,本实用新型除了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是以可结合手把的手把结合座23作 为操纵构造以外,如图6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可直接于所述直管21的前端结合一手把23A, 以该手把23A的中间结合于直管21的前端作为操纵构造,借此向使用者提供控制方向的另 种构造选择。由于第二较佳实施例所能达到的可调整手把23A前、后位置的实施方式以及 功效皆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相同,故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手把竖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座,设有一束管,该束管是直管体并且于顶部结合一套管,该套管内部形成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孔,该套管内面的底侧朝下开设一上剖沟,对应上剖沟前端的左、右两侧,于该束管顶部的前缘与该套管之间形成两个上束耳,两上束耳之间穿设一上锁孔,对应上剖沟后端的左、右两侧,于该束管顶部的后缘与该套管之间形成两个锁固束耳,两锁固束耳之间穿设一锁固孔;以及一调整管,设有一直管,该直管形状配合该插孔的直管体,该直管以后端部插设定位于该插孔,该直管的前端设有一操纵构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把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管是直向设置且顶端 为封端的直管体,该束管的内部形成于底端开口的套孔,对应该束管的中间,所述套管内面 的底侧朝下穿设一螺栓置孔,该螺栓置孔是沉头孔,并且底端与该套孔相通;所述上剖沟是贯穿该螺栓置孔的中间,并且该上剖沟的底端与该套孔相通,于该束管 前面的中间贯穿一沿直向延伸的前剖沟,前剖沟的顶端与上剖沟相通,对应前剖沟底部的 左、右两侧,该束管的前面朝前凸设两个下束耳,两下束耳之间穿设一下锁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手把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中间的顶部开设一 凹口,该凹口贯穿该套管的左、右两侧,借此于该套管位于该凹口前侧与后侧的部分各形成 一前束环以及一后束环。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手把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的后端塞设结 合一端盖,又于所述上锁孔、所述下锁孔以及所述锁固孔分别穿置螺锁一螺栓螺帽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手把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构造是一手把结合 座,其是于所述直管的前端形成一螺锁板,该螺锁板的前面螺锁结合一前盖板,该前盖板与 该螺锁板之间形成一横向贯穿的手把孔。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手把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构造是一手把,该手 把以中间结合于所述直管的前端。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手把竖管,是设有套设于前叉顶端的束管,于束管顶部结合一套管,于该套管内面的底侧朝下开设一上剖沟,对应上剖沟前、后端的左、右两侧,于束管顶部的周缘与套管之间形成两上束耳以及两锁固束耳,又设有插设于套管的调整管,于调整管的前侧形成一操纵构造;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以螺栓螺帽组配合锁紧两上束耳以及两锁固束耳,以使套管束紧调整管定位,由于调整管可于套管调整前伸的位置,因此操纵构造能配合使用者身材改变远近,调整为适合个人所需的长度使用。
文档编号B62K21/16GK201501494SQ20092014606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6日
发明者赖武赐 申请人:骏镒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