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秸秆运输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100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作物秸秆运输车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作物秸杆运输车厢,属于车辆工程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用于运输作物秸杆的车厢。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运输作物秸杆的工具一般采用拖拉机牵引的厢式挂车,卸载作物秸杆吋,车厢是整体侧翻或者后翻,将秸杆从车厢内倒出卸下。其存在以下不足ー是牵引车采用的拖拉机速度比较慢,平均时速在十几公里,运输效率低;ニ是目前市场上的作物秸杆运输车厢都是整体侧翻,但是由于运输作物秸杆的流动性能差,所以厢体必须翻转到相当大的角度75°才能把物料卸掉,这样操作时极易造成整车侧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整车侧翻、安全稳定的作物稻杆运输车厢。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作物秸杆运输车厢,包括厢体,厢体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厢板和后厢板,其特征在干所述厢体安装在由汽车牵引的车架上方,厢体内部中间位置固装平行于前厢板和后厢板的中间隔板,厢体ー侧为固定的固定侧板,另ー侧为可开闭的活动侧板,厢体下部安装可翻转的底板,活动侧板和底板下方分别设置有可将其顶起的液压支撑装置。厢体的一侧壁设置活动侧板,底板为可翻转活动式,在卸载作物秸杆时,通过液压支撑装置顶起活动侧板和底板,厢体的前厢板、后厢板、中间隔板及ー侧的固定侧板固定,防止了重心偏移。所述的液压支撑装置包括活动侧板液压油缸和底板液压油缸,活动侧板液压油缸支撑在活动侧板下方,底板液压油缸支撑在底板下方,底板与活动侧板对应的ー侧通过销轴连接车架,底板中 部连接底板液压油缸。所述的活动侧板的两侧和中间部位的顶端均设置“L”型固定支架,三个“L”型固定支架一端固定在活动侧板上,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前厢板、后厢板和中间隔板顶部,前厢板、后厢板端部分别设置并联的液压油缸和顶杆,顶杆与“L”型固定支架通过销轴连接。三个“L”型固定支架通过液压油缸和顶杆可使活动侧板开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物秸杆运输车厢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厢体的一侧壁设置成活动侧板,底板为可翻转活动式,在卸载作物秸杆时,通过活动侧板液压油缸和底板液压油缸分别顶起活动侧板和底板,厢体的前后厢板、中间隔板及ー侧固定侧板固定,防止了重心偏移,提高了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卸载时车厢的倾倒;
2、牵引车由原来的拖拉机改为汽车,动カ强劲,驾乘舒适,操作方便,最高时速能达到200公里/小吋,为普通拖拉机运输效率的4飞倍,大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減少了环境污染。


图1是该作物秸杆运输车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作物秸杆运输车厢左视图。图3是活动侧板、底板打开状态示意图。图4是活动侧板、底板打开状态下液压支撑装置工作示意图。其中1、汽车2、车架3、前厢板4、厢体5、后厢板6、“L”型固定支架7、销轴8、活动侧板9、固定侧板10、中间隔板11、底板12、活动侧板液压油缸13、底板液压油缸。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广4是该作物秸杆运输车厢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广4对该作物秸杆运输车厢做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广4 :作物秸杆运输车厢,包括前厢板3、厢体4和后厢板5。厢体4安装在由汽车I牵引的车架2上方,厢体4内部中间位置固装平行于前厢板3和后厢板5的中间隔板10,厢体4 一侧为固定的固定侧板9,另一侧为可开闭的活动侧板8,厢体4下部安装可翻转的底板11,活动侧板8和底板11分别与设置在车架2上的液压支撑装置相连接。液压支撑装置包括活动侧板液压油缸12和底板液压油缸13,活动侧板液压油缸12支撑在活动侧板8下方,底板液压油缸13支撑在底板11下方。活动侧板8的两侧和中间部位的顶端设置“L”型固定支架6,三个“L”型固定支架6 一端固定在活动侧板8上,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7连接在前厢板3、后厢板5和中间隔板10顶部,前厢板3、后厢板5端部分别设置并联的液压油缸和顶杆,顶杆与“L”型固定支架6通过销轴7连接。底板11与活动侧板8对应的一侧通过销轴7连接车架2,底板11中部连接底板液压油缸13。工作原理如下开动汽车I到收购秸杆装货地点装好作物秸杆后,运输到指定地点,通过控制活动侧板液压油缸12把活动侧板8开启到超过厢体4高度500mm 1000mm的高度,然后操纵底板液压油缸13的控制手柄,将底板11顶起,底板11翻转75°角倾斜,把作物秸杆倾斜到指定地点。卸料完毕后,将底板11、活动侧板8恢复到初始状态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作物秸杆运输车厢,包括厢体(4),厢体(4)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厢板(3)和后厢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4)安装在由汽车(I)牵引的车架(2)上方,厢体(4)内部中间位置固装平行于前厢板(3 )和后厢板(5 )的中间隔板(10 ),厢体(4 ) 一侧为固定的固定侧板(9),另一侧为可开闭的活动侧板(8),厢体(4)下部安装可翻转的底板(11),活动侧板(8)和底板(11)下方分别设置有可将其顶起的液压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杆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支撑装置包括活动侧板液压油缸(12)和底板液压油缸(13),活动侧板液压油缸(12)支撑在活动侧板(8)下方,底板液压油缸(13)支撑在底板(11)下方,底板(11)与活动侧板(8)对应的一侧通过销轴(7 )连接车架(2 ),底板(11)中部连接底板液压油缸(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秸杆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侧板(8)的两侧和中间部位的顶端均设置“L”型固定支架(6),三个“L”型固定支架(6)—端固定在活动侧板(8)上,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7)连接在前厢板(3)、后厢板(5)和中间隔板(10)顶部,前厢板(3)、后厢板(5)端部分别设置并联的液压油缸和顶杆,顶杆与“L”型固定支架(6)通过销轴(7)连接。
全文摘要
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属于车辆工程领域。包括厢体(4),厢体(4)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厢板(3)和后厢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4)安装在由汽车(1)牵引的车架(2)上方,厢体(4)内部中间位置固装平行于前厢板(3)和后厢板(5)的中间隔板(10),厢体(4)一侧为固定的固定侧板(9),另一侧为可开闭的活动侧板(8),厢体(4)下部安装可翻转的底板(11),活动侧板(8)和底板(11)分别与设置在车架(2)上的液压支撑装置相连接。该作物秸秆运输车厢可以防止整车侧翻、安全稳定并且大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62D33/04GK103057602SQ2013100450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薛兴震, 高永光, 吴经业, 马清芝, 车胜新 申请人: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