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装置及其带有驻车装置的车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648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驻车装置及其带有驻车装置的车子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子驻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驻车装置及其带有驻车装置的车子。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批成包的物料进入仓库存储时,一般采用叉车人工堆包、移动胶带输送机人工堆包等劳动强度大、效率的作业方式,现有的叉车及可移动的堆机的驻车装置结构简单,驻车效果不好,驻车效果好的驻车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驻车装置驻车效果差、结构复杂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驻车装置驻车效果好、结构简单的驻车装置及其带有驻车装置的车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驻车装置,还包括右端与驻车片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左端设有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的推板,推板的下方设有挡块,驻车片锁紧时,挡块的右侧与推板的左侧下端相抵。通过推板推动驻车片与前轮锁紧,并将挡片抵住推板实现驻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还包括支架,支架的下端设有右端与支架铰接的第一踏板,挡块对称设在第一踏板上,第一踏板转动带动挡块上下移动。转动第一踏板控制挡块卡住推板的下端,提高推板驻车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杆和驻车片的数量均为两个,支架上设有通孔,第一连接杆贯穿于通孔,第一连接杆均与推板连接,推板横向立在第一连接杆的左端。支架支撑第一连接杆,对第一连接杆的移动起导向作用,方便第一连接杆的安装,提高了第一连接杆在推板推动作用下移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驻车片上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一端与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杆通过推动第二连接杆带动驻车片移动。

作为优选,推板上端设有与推板连接的第二踏板,第一踏板的左端设有与第一踏板固定连接的拉紧弹簧,第二踏板下压推动第一踏板向下转动,使推板的下端卡入挡块的内侧。在第一踏板向下转动时,拉紧弹簧提供第一踏板向上转动的拉力,同时也防止第一踏板松动而向下转动,使挡块卡住推板,避免挡块卡住推板时发生松动。

一种带有驻车装置的车子,包括以上所述的驻车装置,还包括与支架连接的车体和与车体连接的前轮,第一连接杆和支架均设在车体的下方,驻车片设在前轮的后侧。驻车时,第一连接杆推动驻车片卡住前轮,实现车体的驻车。

作为优选,第一踏板上对称设有拉钩,拉钩设在挡块的外侧,拉紧弹簧的左侧与拉钩连接,拉紧弹簧的右侧与车体固定连接。设置拉钩与拉紧弹簧连接,方便弹簧的安装和拆卸,拉紧弹簧与车体连接,提高第一踏板在向下转动过程中的弹簧连接的稳定性,提高拉紧弹簧另一端的受力。

作为优选,车体的下端还设有与车体连接的后轮,后轮设在车体左端的中部,前轮设在车体右端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推板推动驻车片与前轮锁紧,并将挡片抵住推板实现驻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支架支撑第一连接杆,对第一连接杆的移动起导向作用,方便第一连接杆的安装,在第一踏板向下转动时,拉紧弹簧提供第一踏板向上转动的复位力,避免挡块卡住推板时发生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M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时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驻车片、2—第一连接杆、3—推板、4—挡块、5—支架、6—第一踏板、7—连接部、8—第二连接杆、9—第二踏板、10—车体、11—前轮、12—拉紧弹簧、13—后轮、14—拉钩、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驻车装置及其带有驻车装置的车子,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驻车片1,还包括右端与驻车片1连接的第一连接杆2,第一连接杆2的左端设有与第一连接杆2连接的推板3,推板3的下方设有挡块4,驻车片1锁紧时,挡块4的右侧与推板3的左侧下端相抵,还包括支架5,支架5的下端设有右端与支架5铰接的第一踏板6,挡块4对称设在第一踏板6上,第一踏板6转动带动挡块4上下移动,第一连接杆2和驻车片1的数量均为两个,支架5上设有通孔15,第一连接杆2贯穿于通孔15,第一连接杆2均与推板3连接,推板3横向立在第一连接杆2的左端,驻车片1上设有连接部7,连接部7上设有一端与连接部7连接的第二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连接,第二连接杆8和第一连接杆2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杆2通过推动第二连接杆8带动驻车片1移动,推板3上端设有与推板3连接的第二踏板9,第一踏板6的左端设有与第一踏板6固定连接的拉紧弹簧12,第二踏板9下压推动第一踏板6向下转动,使推板3的下端卡入挡块4的内侧。

一种带有驻车装置的车子,包括以上所述的驻车装置,还包括与支架5连接的车体10和与车体10连接的前轮11,第一连接杆2和支架5均设在车体10的下方,驻车片1设在前轮11的后侧,第一踏板6上对称设有拉钩14,拉钩14设在挡块4的外侧,拉紧弹簧12的左端与拉钩14连接,拉紧弹簧12的右端与车体10固定连接,车体10的下端还设有与车体10连接的后轮13,后轮13设在车体10左端的中部,前轮11设在车体10右端的两侧。

驻车时,踩下第二踏板9使第二踏板9下压,使推板3挤入到挡块4内,推板3推动第一连接杆2向前移动,第一连接杆2推动驻车片1向前轮11移动,驻车片1与前轮11紧密贴合;松开时,踩下第一踏板6,第一踏板6向下转动并带动挡块4向下移动,使挡块4与推板3分离,第一连接杆2向后移动,驻车片1与前轮11分离,第一踏板6在拉紧弹簧12的作用下拉紧,防止第一踏板6向下转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