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车防呆牙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9269阅读:1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地车防呆牙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山地车防呆牙盘。



背景技术:

随着低碳环保生活理念的流行,如今的自行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热衷于骑车健身,尤其喜欢在山地进行骑行,牙盘作为山地车的必要配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山地车的价值。

现有技术中用于山地车的牙盘包括左曲柄、右曲柄、中轴和齿盘,齿盘铆接在右曲柄上,中轴的一端安装在左曲柄上,另一端安装在右曲柄上,在齿盘的外周面上设有与链条相配合的多个齿,在骑行过程中,设置在齿盘外周面上的齿极易被链条磨损,但使用者难以判断齿的磨损量,不能使磨损后的齿盘得到及时更换,给使用者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使使用者准确的判断出齿的磨损量,能够使磨损后的齿盘得到及时更换,给使用者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的山地车防呆牙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使使用者准确的判断出齿的磨损量,能够使磨损后的齿盘得到及时更换,给使用者带来了较大的便利的山地车防呆牙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山地车防呆牙盘,包括左曲柄、右曲柄、齿盘以及中轴,所述右曲柄的一端设置在齿盘的中部,所述中轴的一端设置在左曲柄上,另一端设置在右曲柄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盘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与山地车的链条相啮合的第一齿和第二齿,所述第一齿与第二齿交错设置且厚度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的厚度大于第二齿的厚度,在所述第一齿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磨损量观察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右曲柄的一端设有安装爪,所述安装爪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齿盘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齿盘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与山地车的链条相啮合的第一齿和第二齿,第一齿的厚度大于第二齿的厚度,在第一齿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磨损量观察槽,使用者通过观察磨损量观察槽的磨损量,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第一齿和第二齿的磨损量,能够使磨损后的齿盘得到及时更换,给使用者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所示,图中给出的一种山地车防呆牙盘,包括左曲柄100、右曲柄200、齿盘300以及中轴400。

右曲柄200的上端铆接在齿盘300的中部,在右曲柄200的上端设有安装爪220,安装爪220通过螺栓500固定安装在齿盘300上,在安装爪220与螺母之间还设有垫片600,垫片600的设置能够防止螺母在锁紧过程中压伤安装爪220。

在中轴400的一端设有第一外连接齿410,在中轴40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外连接齿420,在左曲柄100的下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0,在第一连接孔110内设有与第一外连接410齿相配合的第一内连接齿,在右曲柄200的上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10,在第二连接孔210内设有与第二外连接齿420相配合的第二内连接齿。

在齿盘300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与山地车的链条相啮合的第一齿310和第二齿320,第一齿310与第二齿320交错设置,并且第一齿310与第二齿320厚度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310的厚度大于第二齿320的厚度,在第一齿310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磨损量观察槽311。

当齿盘300上的第一齿310与第二齿320磨损时,使用者通过观察磨损量观察槽311的磨损量,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第一齿310和第二齿320的磨损量,能够使磨损后的齿盘300得到及时更换,给使用者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组成过程如下:

首选将右曲柄200的上端铆接在齿盘的中心位置,然后通过螺栓500与螺母配合将安装爪220安装在齿盘300上,然后使中轴400的第一外连接齿410与第一内连接齿相配合,再通过螺栓700、800将中轴400的一端牢牢的固定安装在左曲柄100的下端上,最后使中轴400的第二外连接齿420与第二内连接齿相配合,使中轴400的另一端固定在右曲柄200的上端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齿盘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与山地车的链条相啮合的第一齿和第二齿,第一齿的厚度大于第二齿的厚度,在第一齿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磨损量观察槽,使用者通过观察磨损量观察槽的磨损量,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第一齿和第二齿的磨损量,能够使磨损后的齿盘得到及时更换,给使用者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