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045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骑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年轻妈妈出门,小孩只能靠抱、靠手推婴儿车,但是这两者方式只能去一些离家里比较近的地方,无法实现远距离的自我出行,如果要去比较远的地方只能靠借助他人驾驶交通工具实现远距离购物、买菜、郊游、走亲访友等生活内容。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款简易的交通工具来携带宝宝出门。

例如:国家局就公开了一款专利名称为:两用自行车,专利号为:201420605911.2的专利,其主要是包括一左、右两个各枢接有前轮的前车身架、脚踏曲柄传动组、一把手架、带有后轮的后车身架、脚踏车座垫和婴儿座椅架;在前车身架上方设有用于可拆卸式装设供脚踏车座垫的衔接管,在前车身架的后侧具有一内套管用于可拆卸式连接后车身架,后车身架的上方设有上衔接管,该上衔接管的上方可拆卸式装设有脚踏车座垫,在后车身架的前侧设有一外套管用来对应可拆卸式插套前车身架的内套管;所述的脚踏曲柄传动组组接于后车身架,所述脚踏曲柄传动组的两侧各包括一曲柄,各曲柄各设有脚踏板以供使用踩踏,通过上述的结构能够实现,由前车身架、一把手架、婴儿座椅架、衔接管构成的婴儿推车,当需要出远门时,通过将后车身架上的外套管与前车身架与前车身架上的内套管插接固定,从而将推车变成了三轮的自行车,这样方便带宝宝出行,但是这样的结构虽然解决了年轻妈妈带宝宝出行的问题,但是该结构比较复杂,安装复杂,而且一旦宝宝长大后无需该婴儿推车时,导致整个设备就易被闲置,因此该产品虽然能够两用,但是使用寿命比较短,一旦宝宝变大无需婴儿推车时该产品就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上述骑行车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宝宝长大后又能便捷快速的恢复成普通骑行车,使得产品能够长期使用,降低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包括用于支撑车辆各部件装配的车架,在车架的中心设有座垫,在车架的后端设有后轮,在车架上设有带动后轮旋转的驱动机构,在车架的前端可拆卸式铰接有绕车架上的左侧旋转中心点旋转的左前轮支架以及绕右侧旋转中心点旋转的右前轮支架,在左前轮支架或右前轮支架上设有一个定位轴,在无定位轴的前轮支架上设有与定位轴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轴、左侧旋转中心点及右侧旋转中心点在空间位置上呈三角形状分布,优选等腰三角形状分布,更符合空间力学要求,在左前轮支架和右前轮支架上均连接有一个前轮,在两个前轮之间设有一个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式固定至其对应的前轮上,在左前轮支架和右前轮支架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有幼儿座椅,在左前轮支架和右前轮支架上均可拆卸式连接有一个车把,上述骑行车还包括一个能够连接至左前轮支架与右前轮支架上的第二连接轴,且上述一对车把能够可拆卸式固定在第二连接轴的两侧轴端部上。

通过上述设计,当需要带着儿童出行时,通过在车架前端的左侧上插接左前轮支架,在车架前端的右侧上插接右前轮支架,然后使得两者分别绕着对应的旋转中心点旋转到当定位轴能够插接在定位孔上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定位轴、左侧旋转中心点及右侧旋转中心点在空间位置上呈三角形状分布,使得右前轮支架、左前轮支架以及车架构成一辆前轮为两个,后轮为一个的三轮骑行车,同时在两个前轮支架之间可拆卸式连接一个幼儿座椅,从而构成一个能够携带宝宝出行的骑行车,此时第二连接轴为闲置件,可独立收纳储藏;而当宝宝长大后无需安装幼儿座椅时,可以将其中的一个前轮支架以及两个前轮支架之间的第一连接轴拆卸下来,并将另一个前轮支架绕着其对应的旋转中心点旋转,然后旋转到该前轮支架上的定位孔或定位轴能够插接在车架前端上另一侧用于插接被拆卸下来的前轮支架的位置,同时,将第二连接轴组装至未拆卸下来的一个前轮支架上,并将两个前轮支架上的一对车把拆卸下来,并组装至第二连接轴上,从而前述中的一个能够携带宝宝出行的骑行车瞬间就变回普通的骑行车,整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宝宝长大后又能便捷快速的恢复成普通骑行车,使得产品能够长期使用,从而降低浪费。

作为优选,便于拆卸,在左前轮支架的内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安装孔,在右前轮支架内侧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互对称的多个第二安装孔,在幼儿座椅的两侧均设有插接在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上进行固定的定位销。

为了提高安装强度,在上述定位轴、左侧旋转中心点及右侧旋转中心点三者共同构成的三角形状空间内设有一个加强件,且加强件分别与定位轴、左侧旋转中心点及右侧旋转中心点相固定。

作为优选,方便幼儿座椅拆卸后,直接变成儿童推车,所述的幼儿座椅为儿童推车。工作时,儿童推车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于车架上,到达目的地后,可方便摘取,以推行的方式进入超市、医院等特殊场所。

为了起到对儿童的有效固定作用,在幼儿座椅前设有幼儿扶手。

为了既能够实现结构的多样化,所述驱动机构既可以是通过轴连接在车架两侧的两个脚踏板,又或者是由充电电源供电的电机,且所述的电机通过变速机构与充电电源连接,在车把上设有控制车速及开、关的档位开关。

本发明得到的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整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降低浪费;能实现年轻妈妈从孩子出生满月起至小孩长大期间,不借助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实现轻松购物、走亲访友以及出外郊游;通过本产品的三轮平衡定位、幼儿座椅等保护下,年轻妈妈可以轻松安全的远距离出行;将婴幼儿座椅安排在车子前端,可以让孩子时时处在妈妈的监督之下,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孩子长大后,上述一种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可以通过摘除一套前轮机构从而恢复成普通骑行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的整体结构主视图(状态一);

图2是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的整体结构俯视图(状态一);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的在无幼儿座椅状态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的整体结构俯视图(状态二);

图8是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一种第二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一种前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中所描述的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11是实施例4中所描述的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12是实施例5中所描述的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中:车架1、座垫2、轴3、脚踏板4、后轮5、驱动机构6、左前轮支架7、右前轮支架8、定位轴9、定位孔10、幼儿座椅11、车把12、第一连接轴13、第一安装孔14、第二安装孔15、定位销16、幼儿扶手17、变速机构18、电机19、加强件20、左侧旋转孔21、第一旋转轴22、右侧旋转孔23、第二旋转轴24、前轮25、充电电源26、档位开关27、第二连接轴28、螺纹孔29、插接孔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4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包括用于支撑车辆各部件装配的车架1,在车架1的中心设有座垫2,在车架1的后端设有后轮5,在车架1上设有带动后轮5旋转的驱动机构6,为了实现手动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机构6是通过轴3连接在车架1两侧的两个脚踏板4,如图5和图6所示,在车架1前端的左侧设有左侧旋转孔21,在左前轮支架7上设有绕左侧旋转孔21旋转的第一旋转轴22,左前轮支架7通过第一旋转轴22铰接至车架1上,在车架1前端的右侧设有右侧旋转孔23,在右前轮支架8上设有绕右侧旋转孔23旋转的第二旋转轴24,右前轮支架8则是通过第二旋转轴24铰接至车架1上,在左前轮支架7上设有定位轴9,在右前轮支架8的相对应位置设有与定位轴9配合的定位孔10,左前轮支架7上的定位轴9插接至右前轮支架8的定位孔10内,所述定位轴9、第一旋转轴22及第二旋转轴24在空间位置上呈等腰三角形状分布,在左前轮支架7和右前轮支架8上均转动连接有一个前轮25,两个前轮的中心均设有一个螺纹孔29,在两个前轮25之间设有一个第一连接轴13,第一连接轴13的两侧轴端部上均设有螺纹,且分别螺纹连接至其对应前轮25的螺纹孔29上,在左前轮支架7和右前轮支架8之间设有幼儿座椅11,如图3所示,在左前轮支架7的内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安装孔14,在右前轮支架8内侧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4逐个对称的多个第二安装孔15,在幼儿座椅11的两侧均设有插接在第一安装孔14与第二安装孔15上进行固定的定位销16,幼儿座椅11是通过定位销16对应插接至第一安装孔14与第二安装孔15从而固定至车架1上,在左前轮支架7和右前轮支架8上均可拆卸式连接有一个车把12。上述骑行车还包括一个能够连接至左前轮支架7与右前轮支架8上的第二连接轴28,且上述一对车把12能够可拆卸式固定在第二连接轴28的两侧轴端部上。

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其车架前端左、右前轮支架7、8的具体安装方式如下:首选将第一旋转轴22套于左侧旋转孔21上,将第二旋转轴24套于右侧旋转孔23上,然后分别向内侧旋转直至定位轴9套入定位孔10内从而实现三方的定位,从而构成三轮骑车。

如图7所示,当需要变成普通骑行车时,先将右前轮支架8拆卸下来,接着将左前轮支架7绕着左侧旋转孔21旋转到左前轮支架7上的定位轴9插入到右侧旋转孔23上,然后将第二连接轴28组装至左前轮支架7上,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轴28为一个螺柱,其能够方便的螺纹旋接至前轮25的螺纹孔29内,同时上述第二连接轴28的两侧轴端部上均设有插接孔30,可将两个前轮支架上的一对车把12拆卸下来,分别插接至第二连接轴28的两个插接孔30上,从而普通骑行车就组装完成了。

上述实施例中对左前轮支架7、右前轮支架8、定位轴9、定位孔10与车架1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是作为本实施例方式中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方式,当然,在实际应用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左前轮支架7以及右前轮支架8两者与车架1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通过在车架1前端的左右分别设置旋转轴,在左前轮支架7以及右前轮支架8上分别设置与对应旋转轴配合的旋转孔,然后将定位轴9设于右前轮支架8,将定位孔10设于左前轮支架7上实现。

实施例2: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为了提高安装强度,在上述定位轴9、第一旋转轴22及第二旋转轴24三者共同构成的三角形状空间内设有一个加强件20,且加强件20分别与定位轴9、第一旋转轴22及第二旋转轴24相固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的是,方便幼儿座椅11拆卸后,直接变成儿童推车,所述的幼儿座椅11为儿童推车。工作时,儿童推车通过插接的方式固定于车架1上,到达目的地后,可方便摘取,以推行的方式进入超市、医院等特殊场所。

实施例4: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的是,为了起到对儿童的有效固定作用,在幼儿座椅11前设有幼儿扶手17。

实施例5: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便携带婴幼儿的骑行车的大致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的是,为了实现自动变速的功能,使得自行车变成电动骑车,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是由充电电源26供电的电机19,且所述的电机19通过变速机构18与充电电源26连接,在车把12上设有控制车速及开、关的档位开关2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