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生用多功能智能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4390发布日期:2019-03-27 12:2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生用多功能智能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学生用多功能智能自行车。



背景技术:

智能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智能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粤语通常都这么称呼);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智能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智能自行车,双人智能自行车还有多人智能自行车。

智能自行车的作用多种多样,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智能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智能自行车出游;智能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智能自行车赛、山地智能自行车赛、场地智能自行车赛、特技智能自行车比赛等。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智能自行车的使用是很平凡的。骑智能自行车上学的中学生背书包上学时,书包是非常沉重的,长期负重对青少年健康产生危害,严重的会引起脊柱侧弯。如何实现中学生在上学的路途中骑智能自行车轻松上学,书包不再成为沉重的负担,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学生用多功能智能自行车,解决现有智能自行车不能很好支撑学生书包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学生用多功能智能自行车,包含有托架,该托架包括托板、底板、套管、支撑架,所述的托板一端固定连接竖杠,所述的托板两侧通过两对副支撑杆固定连接后轮,所述的托板上表面通过复数个安装条固定连接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套管,所述的套管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的套管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架的拧紧螺母,所述的套管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竖杠用于辅助支撑套管的副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为“l”形,所述的套管为烟囱状,所述的安装条通过螺母调节松紧度;托板,其载置车辆且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具备:托板主体,其载置车辆;道牙部,其设置在托板主体中的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两端处,沿第一方向形成,且第二方向的端部朝向下方折回;以及第一引导部,其具有卡合部,卡合部装配在道牙部中的第一方向的两端部,且与一对臂的前端部卡合,一对臂具备沿第一方向排列而设置的基部以及连接于基部的前端部,且能够以基部为中心而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一引导部形成为卡合部的下侧端部与托板主体的底部在高度方向上平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支撑架为“s”状;所述的支撑架和套管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的安装条个数为两个;所述的套管为倒置漏斗状;所述的托板为铸铁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学生用多功能智能自行车,通过设置底板、套管、支撑架等装置减轻了学生上、下学骑行途中背着书包的负担,节省了学生的体力同时避免学生肩颈酸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板,2.底板,3.套管,4.支撑架,5.副支撑杆,6.安装条,7.拧紧螺母,8.副支撑架,9.竖杠,10.后轮,11.书包。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图1图2所示的一种学生用多功能智能自行车,包含有托架,该托架包括托板1、底板2、套管3、支撑架4,托板1一端固定连接竖杠9,托板1两侧通过两对副支撑杆5固定连接后轮10,托板1上表面通过复数个安装条6固定连接底板2,底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套管3,套管3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架4,套管3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架4的拧紧螺母7,套管3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竖杠9用于辅助支撑套管3的副支撑架8,支撑架4为“l”形,套管3为烟囱状,安装条6通过螺母调节松紧度;托板1,其载置车辆且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具备:托板主体,其载置车辆;道牙部,其设置在托板主体中的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两端处,沿第一方向形成,且第二方向的端部朝向下方折回;以及第一引导部,其具有卡合部,卡合部装配在道牙部中的第一方向的两端部,且与一对臂的前端部卡合,一对臂具备沿第一方向排列而设置的基部以及连接于基部的前端部,且能够以基部为中心而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一引导部形成为卡合部的下侧端部与托板主体的底部在高度方向上平齐。

作为优选方案,支撑架4为“s”状;支撑架4和套管3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安装条6个数为两个;套管3为倒置漏斗状;托板1为铸铁材料制成。

实施例1:学生在骑行时使用托架支撑书包时,一种学生用多功能智能自行车,包含有托架,该托架包括托板1、底板2、套管3、支撑架4,托板1一端固定连接竖杠9,托板1两侧通过两对副支撑杆5固定连接后轮10,托板1上表面通过复数个安装条6固定连接底板2,底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套管3,套管3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架4,套管3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架4的拧紧螺母7,套管3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竖杠9用于辅助支撑套管3的副支撑架8,支撑架4为“l”形,套管3为烟囱状,安装条6通过螺母调节松紧度。

作为优选方案,支撑架4为“s”状,作为优选方案,支撑架4和套管3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安装条6个数为两个;套管3为倒置漏斗状;托板1为铸铁材料制成。

通过拧紧螺母7调节支撑架4的高度到支撑架4刚好着力支撑书包。骑行智能自行车时,将书包架于支撑架4上,双肩卸力,学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道路情况的处理。

实施例2:使用托架摆放书包时,一种学生用多功能智能自行车,包含有托架,该托架包括托板1、底板2、套管3、支撑架4,托板1一端固定连接竖杠9,托板1两侧通过两对副支撑杆5固定连接后轮10,托板1上表面通过复数个安装条6固定连接底板2,底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套管3,套管3内活动设置有支撑架4,套管3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架4的拧紧螺母7,套管3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竖杠9用于辅助支撑套管3的副支撑架8,支撑架4为“l”形,套管3为烟囱状,安装条6通过螺母调节松紧度。

作为优选方案,支撑架4为“s”状;支撑架4和套管3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安装条6个数为两个;套管3为倒置漏斗状;托板1为铸铁材料制成。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智能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学生用多功能智能自行车,包含有托架,该托架包括托板、底板、套管、支撑架,托板一端固定连接竖杠;托板,其载置车辆且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具备:托板主体,其载置车辆;道牙部,其设置在托板主体中的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两端处,沿第一方向形成,且第二方向的端部朝向下方折回;以及第一引导部,其具有卡合部,卡合部装配在道牙部中的第一方向的两端部,且与一对臂的前端部卡合,一对臂具备沿第一方向排列而设置的基部以及连接于基部的前端部,且能够以基部为中心而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一引导部形成为卡合部的下侧端部与托板主体的底部在高度方向上平齐。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金天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6
技术公布日:2019.03.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