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管后移的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528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零件领域,具体为中管后移的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粤语通常都这么称呼);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在自行车零件的生产中,目前还没有一款中管设置在五通后侧的车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款中管设置在五通后侧的车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中管后移的车架,包括车架后上叉、车架后下叉、车架中管、车架上管、车架下管、五通、坐垫块、坐垫后架、连接块、连接杆,其特征在于车架后下叉至于整个车架的最下部,车架后下叉通过一个连接块连接车架后上叉,车架后下叉前方连接一根车架下管,车架下管中后部的内部安装一个五通,五通后方位置向上连接一根车架中管,车架中管中下部向前连接一根车架上管,所述车架中管顶部连接坐垫块,坐垫块后方连接一个坐垫架,所述车架上管与车架下管的前端通过一个连接杆连接。车架上开叉、车架下开叉均为稍有弧度的圆形细杆,五通为小圆块,车架上管、车架下管均为尾部有一弯曲的长圆管,车架中管为圆柱形管,连接杆为短圆管,坐垫后架为“U”字形圆管,坐垫块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车架后下叉与车架下管支撑上部的结构,车架下管与车架上管通过连接杆可以连接自行车车头,车架中管与车架后上叉配合坐垫后架支撑坐垫块以及安装在坐垫块上的坐垫,连接块可以使车架后上叉与车架后下叉相连,一般的自行车五通与车架中管相连,本实用新型车架中管后移,增强了整个车架的稳定性的同时又能保证其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

1—车架后上叉,2—车架后下叉,3—车架中管,4—车架上管,5—车架下管,6—五通,7—坐垫块,8—坐垫后架,9—连接块,1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中管后移的车架,包括车架后上叉1、车架后下叉2、车架中管3、车架上管4、车架下管5、五通6、坐垫块7、坐垫后架8、连接块9、连接杆10,其特征在于车架后下叉2至于整个车架的最下部,车架后下叉2通过一个连接块9连接车架后上叉1,车架后下叉2前方连接一根车架下管5,车架下管5中后部的内部安装一个五通6,五通6后方位置向上连接一根车架中管3,车架中管3中下部向前连接一根车架上管4,所述车架中管3顶部连接坐垫块7,坐垫块7后方连接一个坐垫后架8,所述车架上管4与车架下管5的前端通过一个连接杆10连接。车架上开叉、车架下开叉均为稍有弧度的圆形细杆,五通6为小圆块,车架上管4、车架下管5均为尾部有一弯曲的长圆管,车架中管3为圆柱形管,连接杆10为短圆管,坐垫后架8为“U”字形圆管,坐垫块7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车架后下叉2与车架下管5支撑上部的结构,车架下管5与车架上管4通过连接杆10可以连接自行车车头,车架中管3与车架后上叉1配合坐垫后架8支撑坐垫块7以及安装在坐垫块7上的坐垫,连接块9可以使车架后上叉1与车架后下叉2相连,一般的自行车五通6与车架中管3相连,本实用新型车架中管3后移,增强了整个车架的稳定性的同时又能保证其功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