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9945发布日期:2018-06-15 22:1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



背景技术:

儿童车是一种为小孩子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兼顾安全以及使用方便的,主要供婴幼儿躺卧休息或靠坐玩乐,考虑到在使用时存在在后方推动儿童车以及在前方拖动儿童车的不同情形,因此市面上现有的儿童车不能满足多种场合的不同需求。

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3895682B所公开的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包括前轮和两个后轮,前轮嵌套于前轮支架内,每个后轮设置在一个后轮支架上,两个后轮支架之间通过圆筒短管连接,圆筒短管通过连接在其上的横梁与连接在前轮支架上的筒状竖管连接固定,每个后轮支架顶部设有一个可拆卸的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内置的旋转轴上穿接有推车扶手;该发明专利的儿童车不能同时满足推动行进以及拖动行进的需求。

又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06667379A所公开的一种多用婴儿车,其结构包括车身、坐垫、推手、前滚轮和后滚轮,坐垫与车身可拆卸连接,还包括一车头,所述车头由驱动轮、脚踏结构、立杆、横杆和斜杆组成,所述斜杆的一端与车身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一与立杆间隙配合的轴套实现同车头的连接,所述横杆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横杆间隙配合的连接套管和一端与连接套管螺纹连接的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中空型结构的车身侧杆间隙配合;该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婴儿车不能同时应用于自行车连接并带动拖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特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解决现有儿童车不能应用于不同场合的需求以及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解决现有儿童车避震效果差以及收纳转运时不能折叠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包括车体总成,车体总成还包括承重后轮部、转向前轮部、承载支架部和罩盖部,承重后轮部和转向前轮部分别固定在承载支架部底部的前后两端,罩盖部设置在承载支架部上部,承载支架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部和前后对称设置的连接部,并且依次连接,支撑部包括前活动杆一、前活动杆二、后活动杆一和后活动杆二,前活动杆一和前活动杆二呈X形铰接,后活动杆一和后活动杆二呈X形铰接,前活动杆一尾端与后活动杆一前端铰接,前活动杆二尾端与后活动杆二前端铰接,两个支撑部前部、中间和后部之间依次设有三个支杆作为加强杆;承载支架部的杆件设计能很好的分散该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所承受的震动对罩盖部内儿童的影响。

其中,罩盖部包括固定销杆、底座和罩体,固定销杆设置在底座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销杆固定在承载支架部上并固定,因此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更换不同的罩体,比如带窗口的全封闭式罩体,或者只设顶罩的通风遮阳式罩体。

其中,承重后轮部包括后轮和后轮支架套筒,后轮支架套筒连接后部的支杆,后轮支架套筒同时连接后活动杆一,并且后轮支架套筒内设有后缓震弹簧,并通过销杆等进行连接并定位;转向前轮部包括前万向轮和液压避震器,液压避震器设置在前万向轮上部,并且前活动杆一底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液压避震器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前端承受冲击力大,因此液压避震器效果更好,通过后缓震弹簧和液压避震器的双重设计,能很好的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缓解从而提升舒适程度。

其中,推杆设置在车体总成后部,并且通过后活动杆一和后活动杆二连接并固定,方便推动行进;设置在前部的支杆中间设有铰接部,铰接部与拖杆连接,方便拖动行进,两种使用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能适用于更多的场合。

其中,底座上设有压力感应报警装置,并根据儿童身体重量设置压力报警范围,当儿童放入儿童车后,压力感应报警装置产生压紧形变,经预先设置,该压紧形变下不触发报警,当压紧形变的大小发生变化后,会触发报警,考虑到儿童的安全问题,使用时设定报警范围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使得生命安全的到保障。

其中,承载支架部顶部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材质为橡胶,进一步增加缓冲效果,后轮材质为橡胶,前万向轮材质为橡胶,能使得本实用新型减震效果更为突出。

其中,支杆中间设有可拆卸的固定板,能起到方便拆卸折叠的作用。

其中,前万向轮前部设有铰接卡槽,所述铰接卡槽用于连接自行车连杆,自行车连杆与自行车连接,极大的提高的本实用新型儿童车的使用场合,能使其通过自行车牵引带动,便于家长带儿童游玩,同时结合压力感应报警装置以及报警功能,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以及实用性能。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既能应用于平时推着儿童散步,还能拖行使用,同时还具有连接自行车的功能,并且结合儿童车底座上的压力感应报警装置,大大提高了儿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驱动轮与转向轮立体结构图;

图中:1为车体总成;2为承重后轮部;3为转向前轮部;4为承载支架部;5为罩盖部;6为推杆;7为拖杆;8为自行车连杆;9为支撑部;10为连接部;11为后轮;12为后轮支架套筒;13为前万向轮;14为液压避震器;41为前活动杆一;42为前活动杆二;43为后活动杆一;44为后活动杆二;45为支杆;46为铰接部;47为铰接卡槽;51为固定销杆;52为底座;53为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总成1,车体总成1包括承重后轮部2、转向前轮部3、承载支架部4和罩盖部5,承重后轮部2和转向前轮部3分别固定在承载支架部4底部的前后两端,罩盖部5设置在承载支架部4上部,承载支架部4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撑部9和前后对称设置的连接部10,并且依次连接,支撑部9包括前活动杆一41、前活动杆二42、后活动杆一43和后活动杆二44,前活动杆一41和前活动杆二42呈X形铰接,后活动杆一43和后活动杆二44呈X形铰接,前活动杆一41尾端与后活动杆一43前端铰接,前活动杆二42尾端与后活动杆二44前端铰接,两个支撑部9前部、中间和后部之间依次设有三个支杆45作为加强杆,;承载支架部4的杆件设计能很好的分散该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所承受的震动对罩盖部内儿童的影响,同时承重后轮部2包括后轮11和后轮支架套筒12,后轮支架套筒12连接后部的支杆45,后轮支架套筒12同时连接后活动杆一43,并且后轮支架套筒12内设有后缓震弹簧;转向前轮部3包括前万向轮13和液压避震器14,液压避震器14设置在前万向轮13上部,并且前活动杆一41底端固定在液压避震器14上,并且前活动杆一41底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液压避震器14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前端承受冲击力大,因此液压避震器14能发挥更好的效果,然后通过后缓震弹簧和液压避震器14的双重设计,能很好的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缓解从而提升舒适程度。

并且在罩盖部5上设有压力感应报警装置,并根据儿童身体重量设置压力报警范围;罩盖部5包括固定销杆51、底座52和罩体53,固定销杆51设置在底座52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固定销杆51固定在承载支架部4上并固定,因此如图3所示,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更换不同的罩体53,比如带窗口的全封闭式罩体,或者只设顶罩的通风遮阳式罩体;同时,压力感应报警装置设置在底座52上,考虑到儿童的安全问题,使用时设定报警范围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使得生命安全的到保障。

如图2所示,推杆6设置在车体总成1后部,并且通过后活动杆一43和后活动杆二44连接并固定;设置在前部的支杆45中间设有铰接部46,铰接部46与拖杆7连接,两种使用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能适用于更多的场合。

并且,承载支架部4顶部设有缓冲垫,缓冲垫材质为橡胶,后轮11材质为橡胶,前万向轮13材质为橡胶,橡胶拥有良好的减震性能并且使用寿命较长。

同时,支杆45中间设有可拆卸的固定板,能起到方便拆卸折叠的作用。

如图3所示,前万向轮13前部设有铰接卡槽47,铰接卡槽47用于连接自行车连杆8,自行车连杆8通过通用的自行车拖架与自行车连接,极大的提高的本实用新型儿童车的使用场合,能使其通过自行车牵引带动,便于家长带儿童游玩,同时结合压力感应报警装置以及报警功能,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以及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在实际工作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儿童身体重量数据导入压力感应报警装置中,该压力感应报警装置采用膜片式压力传感器,通过将压力感应报警装置设置报警范围,用于提醒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采用推杆6工作的方式,推动该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前行,或者在其他场合使用拖杆7拖动行进,当需要在户外游玩时,还能通过自行车连杆8连接自行车,使得该具有多功能的减震儿童车同自行车一起行进,满足父母的更多使用需求,同时后轮11、前万向轮13以及底座52上的缓震设置能提供全面的缓震功能使得儿童拥有良好的舒适性,并且能很好的保证儿童的安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