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7498发布日期:2018-07-17 23:51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特别是一种能代步、能十分方便固定行李箱、能折叠、便于存放、方便携带的一种行李箱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一种常见的代步工具,使用滑板车有利于老百姓的日常出行。但一般滑板车携带行李箱时很不方便,影响了滑板车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箱滑板车,能十分方便地固定、携带行李箱,有助于人们的出行。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一种行李箱滑板车包括丁字杆,锁扣,转向杆,前板,后板,前轮组件,固定组件,后轮组件,锁紧螺丝和转动轴。

所述转向杆有转向杆圆柱,转向杆扁柱和转向杆螺纹。

所述前板有转动孔,前勾,后勾,丝杆安装孔和前T型槽。

所述后板有后T型槽和条形槽。

所述转向杆圆柱与所述转动孔配合。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外卡簧,左固定端子,内卡簧,双头丝杆和右固定端子。所述左固定端子有左旋螺孔,所述右固定端子有右旋螺孔。所述双头丝杆有左螺纹和右螺纹,所述双头丝杆的两头各有一个六角形的盲孔。所述左螺纹与所述左固定端子的左旋螺孔配合,所述右螺纹与所述右固定端子的右旋螺孔配合。

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右前叉螺丝,右前叉,右前轮螺丝,右前轮,右转向臂,左转向臂,转向板,转向板螺丝,左前叉螺丝,左前叉,左前轮螺丝和左前轮。

所述转向板有转向板圆孔和转向板扁孔。所述转向板扁孔与所述转向杆扁柱配合。安装时,所述转向杆依次插入所述转动孔、所述转向板扁孔,然后旋入防松螺母。

所述转向板螺丝依次插入所述转向板圆孔、所述右转向臂的左端孔、所述左转向臂的右端孔,然后旋入防松螺母。

所述右前叉螺丝依次插入所述右前叉、所述右转向臂的右端孔,然后旋入防松螺母。

所述左前叉螺丝依次插入所述左前叉、所述左转向臂的左端孔,然后旋入防松螺母。

用所述右前轮螺丝和一枚防松螺母将所述右前轮固定于所述右前叉。用所述左前轮螺丝和一枚防松螺母将所述左前轮固定于所述左前叉。

所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调节螺丝,上板,后叉,后轮螺丝和后轮。所述后叉有两个凸起,凸起内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所述后轮调节螺丝配合。所述上板有两个圆柱套,圆柱套的内孔与所述后叉的凸起的外圆配合。用所述后轮螺丝和一枚防松螺母将所述后轮固定于所述后叉。所述上板的宽度与所述前T型槽、所述后T型槽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行李箱滑板车能十分方便固定、携带行李箱,有助于人们的出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图形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固定组件的爆炸图。

图6是所述双头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后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后轮组件的爆炸图。

图9是所述前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所述前轮组件的爆炸图。

图11是所述转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所述转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4是所述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所述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丁字杆,2.锁扣,3.转向杆,4.前板,5.后板,6.前轮组件,7.固定组件, 8.后轮组件,9.外卡簧,10.左固定端子,11.内卡簧,12.双头丝杆,13.左螺纹,14.右螺纹,15.后轮调节螺丝,16.上板,17.后叉,18.后轮螺丝,19.后轮,20.右前叉螺丝,21.右前叉, 22.右前轮螺丝,23.右前轮,24.右转向臂,25.左转向臂,26.转向板,27.转向板螺丝,28. 锁紧螺丝,29.转动轴,30.转向板圆孔,31.转向板扁孔,32.转向杆扁柱,33.转向杆螺纹,34. 转动孔,35.前勾,36.后勾,37.丝杆安装孔,38.前T型槽,39.后T型槽,40.条形槽,41. 弹簧绳,42.右固定端子,43.左前叉螺丝,44.左前叉,45.左前轮螺丝,46.左前轮,47.转向杆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述一种行李箱滑板车包括所述丁字杆1,所述锁扣2,所述转向杆3,所述前板4,所述后板5,所述前轮组件6,所述固定组件7,所述后轮组件8,所述锁紧螺丝28和所述转动轴29。所述锁紧螺丝28有一个六角形的盲孔。

如图12,所述转向杆3有所述转向杆圆柱47,所述转向杆扁柱32和所述转向杆螺纹33。

如图1,3、图14,所述前板4有所述转动孔34,所述前勾35,所述后勾36,所述丝杆安装孔37和所述前T型槽38。

如图15,所述后板5有所述后T型槽39和所述条形槽40。

所述转向杆圆柱47与所述转动孔34配合。

如图4、图5,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两枚所述外卡簧9,所述左固定端子10,两枚所述内卡簧11,所述双头丝杆12和所述右固定端子42。所述左固定端子10有左旋螺孔,所述右固定端子42有右旋螺孔。所述双头丝杆12安装于所述丝杆安装孔37,两枚所述内卡簧11 分别卡在所述双头丝杆12的中间圆柱的两头并位于所述丝杆安装孔37的两端。

如图6,所述双头丝杆12有所述左螺纹13和所述右螺纹14,所述双头丝杆12的两头各有一个六角形的盲孔,利用内六角扳手能旋动所述双头丝杆12。所述左螺纹13与所述左固定端子10的左旋螺孔配合,所述右螺纹14与所述右固定端子42的右旋螺孔配合。

如图9、图10,所述前轮组件6包括所述右前叉螺丝20,所述右前叉21,所述右前轮螺丝22,所述右前轮23,所述右转向臂24,所述左转向臂25,所述转向板26,所述转向板螺丝27,所述左前叉螺丝43,所述左前叉44,所述左前轮螺丝45和所述左前轮46。

如图11,所述转向板26有所述转向板圆孔30和所述转向板扁孔31。所述转向板扁孔31与所述转向杆扁柱32配合。安装时,所述转向杆3依次插入所述转动孔34、所述转向板扁孔31,然后旋入防松螺母。

所述转向板螺丝27依次插入所述转向板圆孔30、所述右转向臂24的左端孔、所述左转向臂25的右端孔,然后旋入防松螺母。

所述右前叉螺丝20依次插入所述右前叉21、所述右转向臂24的右端孔,然后旋入防松螺母。

所述左前叉螺丝43依次插入所述左前叉44、所述左转向臂25的左端孔,然后旋入防松螺母。

用所述右前轮螺丝22和一枚防松螺母将所述右前轮23固定于所述右前叉21。用所述左前轮螺丝45和一枚防松螺母将所述左前轮46固定于所述左前叉44。

如图7、图8,所述后轮组件8包括两枚所述后轮调节螺丝15,所述上板16,所述后叉17,所述后轮螺丝18和所述后轮19。所述后叉17有两个凸起,凸起内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所述后轮调节螺丝15配合。所述上板16有两个圆柱套,圆柱套的内孔与所述后叉17 的凸起的外圆配合。用所述后轮螺丝18和一枚防松螺母将所述后轮19固定于所述后叉17。所述上板16的宽度与所述前T型槽38、所述后T型槽39配合。

使用时,将行李箱放在所述前板4上面,将所述弹簧绳41的一头勾于所述前勾35,将所述弹簧绳41的另一头穿过行李箱位于顶端的手柄,然后勾于所述后勾36。

由于所述左螺纹13和所述右螺纹14的螺纹旋向相反,因此,用内六角扳手旋动所述双头丝杆12时,所述左固定端子10和所述右固定端子42能一起向里或向外移动。用内六角扳手旋动所述双头丝杆12,使所述左固定端子10和所述右固定端子42一起向外移动,将行李箱的底部四个轮子撑住。

折叠时,取下行李箱,用内六角扳手轻轻旋松两枚所述后轮调节螺丝15,将所述上板16连同整个所述后轮组件8沿着所述后T型槽39、所述前T型槽38滑行T型槽最前端,用内六角扳手旋松所述锁紧螺丝28,将所述后板5绕着所述转动轴29向上转动约90度。松开所述锁扣2,将所述丁字杆1压向所述转向杆3,按住按钮,将左右手柄向下折叠。所述一种行李箱滑板车所占空间的体积变得最小。见图16。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