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0619发布日期:2018-09-18 22:3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设备,具体是用于物流运输的转运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商品订单数量、重量越来越多,同时客户对商品质量、送货时效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商品在库房批量出库后,一般用运输车辆发送到各个区域的配送站点,抵达配送站点后,人工将车辆上的商品分批量卸到金属转运车上,然后将转运车上的商品按照小区号进行分批存放到相应的货架上。需要人工重复的弯腰将商品放到转运小车的底部,然后再将商品搬运出去,因转运车底层相对较低,需要人员多次重复弯腰搬运,劳动强度较大。

目前传统的金属结构转运车,由金属型材焊接而成,一般包括整体金属框架、扶手、脚轮等结构。传统的转运车一般设置有一层结构,设置有凹槽结构,针对拣选完成的商品,防止商品破损等,需要将商品弯腰轻放到凹槽底部,重复高强度的劳动作业,费时费力,降低作业效率。

中国专利申请201620320343.0中公开了一种转运车,其通过在载货架上固定设置丝杠、螺母及与其配合的电机来实现对载货架的控制,实现载货架的上下滑动,但其控制通过对载货空间的控制是通过动力系统来控制,同时需要人为去调整升降空间,不能很好的适用多订单、快运输的节奏。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转运车,其能够减轻拣选货物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转运车,其能够减轻取货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运车,其包括车架、储货部及自动升降机构。储货部设置于车架,用于放置货物。自动升降机构包括弹性部和支撑部,弹性部可弹性变形的连接于车架与支撑部之间,支撑部通过弹性部的弹力支撑储货部的底部,弹性部的弹性形变量根据储货部及其内部的货物的重量而改变,使得支撑部的高度能够随着储货部及其内部的货物的重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自动调节储货部底部的高度。

根据一实施例,车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及车轮,自动升降机构设置于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随着储货部及其内部的货物的重量的变化,支撑部能够沿着转运车的高度方向,在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上下移动,车轮设置于下框架。

根据一实施例,自动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一导向部,第一轨道沿纵向设置于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支撑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板和竖直板,水平板与弹性部连接,且支撑储货部的底部,第一导向部设置于竖直板的中部,并能够与第一轨道配合,使得支撑部沿第一轨道运动。

根据一实施例,自动升降机构还包括一对第二轨道和一对第二导向部,第二轨道设置于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且第一轨道位于该对第二轨道之间,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行;该对第二导向部设置于竖直板的两侧,并分别能够与该对第二轨道配合,使得支撑部沿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运动。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导向部为滚轮,其能够在第一轨道内滚动,第二导向部为滚轮,其能够在第二轨道内滚动。

根据一实施例,车架还包括压套,其可活动的连接于上框架,储货部的开口处能够压设于压套与上框架之间,储货部的内部空间具有伸缩性,随着货物重量的增加,储货部的内部空间增大,直至支撑部下降至最低位置。

根据一实施例,压套由橡胶材料制成,储货部由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

根据一实施例,弹性部为拉伸弹簧,其一端连接于上框架,另一端连接于支撑部。

根据一实施例,自动升降机构还包括限位板,其连接于该对第二轨道之间,第一轨道垂直的连接于上框架与限位板之间,支撑部下降至抵顶限位板时,支撑部处于最低位置。

根据一实施例,弹性部为压缩弹簧,其一端连接于下框架,另一端连接于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车通过设置自动升降机构,能够在拣选货物过程中减小弯腰次数,减轻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弹性部的弹力根据货物的重量调节,向储货部内放置货物时,弹性部能够提供缓冲,可以避免暴力卸货,减小货物与地面之间的撞击。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升降机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车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车的自动升级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自动升级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车放置商品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较低”或“底部”及“较高”或“顶部”,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较低”侧的组件将会成为在“较高”侧的组件。此外,当某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时,有可能是指“直接”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某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其它层或基板之间夹设其它层。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运车,如图1、3所示,其包括车架10、储货部20及自动升降机构30。储货部20设置于车架10,用于放置货物100。自动升降机构30包括弹性部31和支撑部32,弹性部31可弹性变形的连接于车架10与支撑部32之间,支撑部32通过弹性部31的弹力支撑储货部20的底部,弹性部31的弹性形变量根据储货部20及其内部的货物100的重量而改变,使得支撑部32的高度能够随着储货部20及其内部的货物100的重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而自动调节储货部20底部的高度。

使用时,将货物100放置在储货部20内,随着货物100重量的增加,弹性部31进行弹性变形,支撑部32相应下降,使得储货部20的底部自动下降。

由于在未放入货物100时,储货部20并未下降,其底部距离手臂较近,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在不弯腰,或大幅度弯腰的情况即可将货物100放置在储货部20的底部。

将货物100从储货部20取出的过程中,由于储货部20内货物100逐渐减小,弹性部31的弹力逐渐减小,支撑部32相应上升,使得储货部20的底部自动上升,使得储货部20内的货物100始终与工作人员接近。因此,工作人员取货过程中,也可减小弯腰次数。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车通过设置自动升降机构,能够在拣选货物过程中减小弯腰次数,减轻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弹性部的弹力根据货物的重量调节,向储货部内放置货物时,弹性部能够提供缓冲,可以避免暴力卸货,减小货物与地面之间的撞击。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升降机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车架10可包括上框架11、下框架12及车轮13,自动升降机构30设置于上框架11与下框架12之间,随着储货部20及其内部的货物100的重量的变化,支撑部32能够沿着转运车的高度方向,在上框架11与下框架12之间上下移动,车轮13设置于下框架12。

如图2、3所示,自动升降机构30还可包括第一轨道33和第一导向部34,第一轨道33沿纵向设置于上框架11与下框架12之间,支撑部32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板321和竖直板322。本实施例中,水平板321和竖直板322之间还可设置多个加强筋323,以提高支撑部32的强度,防止变形。

水平板321与弹性部31连接,且支撑储货部20的底部,第一导向部34设置于竖直板322的中部,并能够与第一轨道33配合,使得支撑部32沿第一轨道33运动,从而避免支撑部32运动时晃动。

自动升降机构30还可包括一对第二轨道35和一对第二导向部36,第二轨道35设置于上框架11与下框架12之间,且第一轨道33位于该对第二轨道35之间,第一轨道33与第二轨道35平行。该对第二导向部36设置于竖直板322的两侧,并分别能够与该对第二轨道35配合,使得支撑部32沿第一轨道33和第二轨道35运动,从而避免支撑部32运动时晃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34和第二导向部36均为滚轮,第一轨道33和第二轨道35具有凹槽,滚轮可滚动的容纳于凹槽,使得支撑部32的运动更加流畅。并且,设置在竖直板322的中部的第一导向部34与设置在竖直板322的两侧的第二导向部36能够分别从两个方向(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限定支撑部32的运动,保证支撑部32沿着高度方向稳定的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车架10还可包括压套14,其可活动的连接于上框架11,储货部20的开口处能够压设于压套14与上框架11之间,使得储货部20与车架10可拆卸的安装,通过设置的可拆卸的储货部20,货物100装满后,可直接搬运储货部20,从而实现快速方便运输货物100。

储货部20的内部空间具有伸缩性,随着货物100重量的增加,储货部20的内部空间增大,直至支撑部32下降至最低位置。

其中,压套14可由橡胶材料制成,储货部20可由塑料或橡胶材料制成。

使用时,首先将储货部20通过压套14固定在上框架11上,底部放置在支撑部32上,在进行拣选货物100时,将货物100放置在储货部20内,随着货物100重量的增加,弹性部31进行变形,支撑部32下降,储货部20内的空间逐渐增加,直至支撑部32下降至最低处,如图4所示。

当装满储货部20后,可将压套14从上框架11上拆卸下,此时在进行货物100搬运时,可直接搬运伸缩袋,快速方便运输货物100,此时弹簧复位,支撑部32回升。

本实施例中,弹性部31为弹簧。在具体实施时,弹簧可根据车架10的高度及承载量进行选择。对选定的车架10高度来说,选择劲度系数偏大的弹簧,承载量增大,同时,在拣选货物100时,尤其在装卸货物100时,当货物100从一定高度下落,带有一定速度并与支撑部32进行接触,在劲度系数偏大的弹簧时,可以对货物100与车架10底面或者地面的接触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了传统拣货车中可能产生的暴力卸货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弹性部31为拉伸弹簧,其一端连接于上框架11,另一端连接于支撑部32。随着支撑部32下降,弹簧拉伸。自动升降机构30还可包括限位板37,其连接于该对第二轨道35之间,第一轨道33垂直的连接于上框架11与限位板37之间,支撑部32下降至抵顶限位板37时,支撑部32处于最低位置。可根据车架10的高度设置限位板37的高度,使得储货部20的底部下降至适当的高度。

弹性部31的形式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部31可为压缩弹簧,其一端连接于下框架12,另一端连接于支撑部32。随着支撑部32下降,弹簧压缩。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部31的结构仅为示例性说明,任意能够产生弹性变形的结构均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并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车通过设置自动升降机构,能够在拣选货物过程中减小弯腰次数,减轻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弹性部的弹力根据货物的重量调节,向储货部内放置货物时,弹性部能够提供缓冲,可以避免暴力卸货,减小货物与地面之间的撞击。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升降机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