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履复合涨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2752发布日期:2018-11-23 20:5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轮履复合涨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适用性好,而且适应性强,同时轮式、履带式能够快速切换的轮履复合涨紧机构,属于车辆配件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轮式行走与履带式行走分开使用,不能有效的适用于各种复杂的道路情乱,当使用轮式结构的时候,不能够有效的适用于地面复杂的情况,当使用履带式结构的时候,不能满足速度上较快的要求。如CN 104802691 A、名称“一种游艇拖车”,包括钢架和万向轮,所述的钢架的一端下侧安装有履带底盘,另一端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的履带底盘上安装有一端 转动相连的液压油缸和支撑梁,所述的液压油缸和支撑梁的上端与钢架相连,所述的钢架的上端两侧相对称安装有若干个支承座,所述的钢架上还布置有与液压油缸相连的液压控制箱。所述的钢架由两根平行布置的钢梁组成,每根钢梁的下端均安装有履带底盘和万向轮。所述的支承座左右对称布置在钢梁的上端面,其包括支撑板、垂直于支承座上端面的调节螺杆以及拉簧, 所述的调节螺杆的上端通过关节轴承与支撑板的下端相连,所述的调节螺杆的一侧布置有连接支撑板和钢梁的拉簧。所述的调节螺杆上套接有锁紧螺母。所述的液压控制箱安装在钢架另一端的设备平台上,该设备平台通过斜向支撑杆与钢架相连。两根钢梁的两端之间均通过横梁杆相连。所述的支撑梁的侧壁上沿长度 方向布置有若干根加强板。所述的万向轮采用大尺寸的橡胶轮胎,并在万向轮的上端两侧对称安装有限位挡块。所述的钢梁采用工字钢、槽钢及若干 加强板焊接而成。所述的液压控制箱内安装有无线信号接收器。该种游艇拖车的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其在平整路面上不仅行走较慢,且易对路面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适用性好,而且适应性强,同时轮式、履带式能够快速切换的轮履复合涨紧机构。

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所述两个液压驱动轮的两只轮胎间套设有履带且两个液压驱动轮中至少一个液压驱动轮通过移动安装座安装在大梁外侧面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两个液压驱动轮的两只轮胎间套设有履带且两个液压驱动轮中至少一个液压驱动轮通过移动安装座安装在大梁外侧面,由于移动安装座能够调整两个液压驱动轮之间的间距,在需要安装履带时通过调整移动安装座增大两个液压驱动轮之间的间距使得履带涨紧在两个液压驱动轮的轮胎间,在需要卸下履带时通过调整移动安装座缩小两个液压驱动轮之间的间距使得履带松弛在两个液压驱动轮的轮胎间,实现履带的装卸,这样使用者可以根据路况采用轮式行走机构,或履带式行走机构,从而提高了轮履复涨紧机构的适用性和适应性。2、所述移动安装座由液压马达安装座、移动板、多枚紧固螺栓、多枚螺母、涨紧螺栓、涨紧螺栓旋座和涨紧螺栓固定板构成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移动安装座由液压马达安装座、移动板、多枚紧固螺栓、多枚螺母、涨紧螺栓、涨紧螺栓旋座和涨紧螺栓固定板构成,液压马达安装座中的固定板的上端面横向开有两排条形通孔且两排条形通孔间开有通孔,所述移动板上端面开有两排螺栓孔且移动板在两排螺栓孔与两排条形通孔一一对通后通过多枚紧固螺栓及螺母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端面,该移动板上端面开有液压马达动力输出轴通孔,所述固定板上端面一侧设有涨紧螺栓旋座且涨紧螺栓旋座的左侧面开有贯通涨紧螺栓旋座左右两侧面的螺纹孔,所述移动板上端面靠近涨紧螺栓旋座一侧设有涨紧螺栓固定板,所述涨紧螺栓旋设在螺纹孔中且涨紧螺栓的螺栓杆端头抵触涨紧螺栓固定板;这样通过对涨紧螺栓旋动和紧固螺栓的松紧(如,需要涨紧履带时,先松开紧固螺栓,在旋动涨紧螺栓使两个液压驱动轮相对远离直至履带被两个液压驱动轮的轮胎涨紧,之后拧紧紧固螺栓,实现履带安装),从而使得两个液压驱动轮之间的间距能够快速、省力的实现调整。3、所述履带两侧设有限位挡板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履带两侧设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对安装在两个液压驱动轮的轮胎间的履带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履带在使用过程中从两条轮胎间滑出。4、所述履带内表面纵向设有多块橡胶条且多块橡胶条等距分布在履带内表面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履带内表面纵向设有多块橡胶条且多块橡胶条等距分布在履带内表面,橡胶条的设置能够增加轮胎与履带间的接触摩擦力,从而提高轮履复涨紧机构载重能力。

技术方案:一种轮履复合涨紧机构,包括大梁,所述大梁上设有两个液压驱动轮,所述两个液压驱动轮的两只轮胎间套设有履带且两个液压驱动轮中至少一个液压驱动轮通过移动安装座安装在大梁外侧面;所述移动安装座由液压马达安装座、移动板、多枚紧固螺栓、多枚螺母、涨紧螺栓、涨紧螺栓旋座和涨紧螺栓固定板构成,液压马达安装座中的固定板的上端面横向开有两排条形通孔且两排条形通孔间开有通孔,所述移动板上端面开有两排螺栓孔且移动板在两排螺栓孔与两排条形通孔一一对通后通过多枚紧固螺栓及螺母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端面,该移动板上端面开有液压马达动力输出轴通孔,所述固定板上端面一侧设有涨紧螺栓旋座且涨紧螺栓旋座的左侧面开有贯通涨紧螺栓旋座左右两侧面的螺纹孔,所述移动板上端面靠近涨紧螺栓旋座一侧设有涨紧螺栓固定板,所述涨紧螺栓旋设在螺纹孔中且涨紧螺栓的螺栓杆端头抵触涨紧螺栓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轮履复合涨紧机构能够有效的把轮式与履带式行走结合起来,使得轮履复合涨紧机构不仅适应强,而且适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轮履复合涨紧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轮履复合涨紧机构(部分液压驱动轮去除轮胎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移动安装座与去除轮胎后的液压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液压马达安装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图4。一种轮履复合涨紧机构,包括大梁1,所述大梁1上设有两个液压驱动轮2,所述两个液压驱动轮2的两只轮胎23间套设有履带3且两个液压驱动轮2中至少一个液压驱动轮2通过移动安装座4安装在大梁1外侧面;所述移动安装座4由液压马达安装座41、移动板42、多枚紧固螺栓43、多枚螺母44、涨紧螺栓45、涨紧螺栓旋座46和涨紧螺栓固定板47构成,液压马达安装座41中的固定板的上端面横向开有两排条形通孔48且两排条形通孔48间开有通孔,所述移动板42上端面开有两排螺栓孔且移动板42在两排螺栓孔与两排条形通孔48一一对通后通过多枚紧固螺栓43及螺母44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端面,该移动板42上端面开有液压马达动力输出轴通孔,所述固定板上端面一侧设有涨紧螺栓旋座46且涨紧螺栓旋座46的左侧面开有贯通涨紧螺栓旋座46左右两侧面的螺纹孔,所述移动板42上端面靠近涨紧螺栓旋座46一侧设有涨紧螺栓固定板47,所述涨紧螺栓45旋设在螺纹孔中且涨紧螺栓45的螺栓杆端头抵触涨紧螺栓固定板47。所述履带3两侧设有限位挡板31。所述履带3内表面纵向设有多块橡胶条32且多块橡胶条32等距分布在履带3内表面。所述液压驱动轮2由液压马达21、液压马达转接盘22和轮胎构成且液压马达21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液压马达转接盘22且液压马达转接盘22上安装有轮胎;所述移动安装座4安装在大梁1外侧面上且移动安装座4的固定板的板面与大梁1外侧面平行,所述液压马达21横向固定安装在移动板42内侧面且液压马达21的动力输出轴通过液压马达动力输出轴通孔,所述液压马达转接盘22位于移动板42外侧面外侧,在移动板42相对固定板平移时液压驱动轮2与移动板42一起移动。所述轮胎的轮面上设有凹纹。所述条形通孔48贯通固定板上下两端面,所述通孔贯通固定板上下两端面且通孔为条形孔,该条形孔的宽度与液压马达的直径匹配、长度大于液压马达的直径,所述两排螺栓孔贯通移动板上下两端面,所述液压马达动力输出轴通孔贯通移动板上下两端面。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