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用机械增力部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9630发布日期:2019-02-22 21:0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用机械增力部件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部件,具体来说是基于杠杆原理骑行省力的链盘曲柄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自行车中,牙盘(即链盘)是自行车中轴和曲柄相连的部分。通过蹬踏、脚蹬板带动曲柄,进而带动牙盘的转动,最终通过链盘和飞轮,驱动后轮转动,提供动力,完成自行车的整个传动链。而普遍使用的都是右曲柄与链盘(即牙盘)为一整体部件。自行车的机械力是用脚蹬链杆(即曲柄)与链盘结合去驱动自行车运转。由于自行车只是采用单组杠杆增力,所以它的增力非常有限存在骑行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骑行省力的自行车用机械增力部件总成,旨在基于杠杆原理,通过多组杠杆达到递增式增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用机械增力部件总成,包括,中轴,链盘及右曲柄,所述链盘和右曲柄分别经键安装在中轴上;链盘中心处有供中轴安装的轴套;

第二杠杆由半圆弧形的力臂以及两个重臂组成,该力臂上有一根枢轴;第三杠杆上的铆固点五和铆固点六分别与第二杠杆上的铆固点三和铆固点四铆接而形成二三杠杆组件,第三、第四杠杆经第四杠杆上的中孔活动套装在链盘的轴套上,铆固点三和铆固点四的连线经过链盘的中心点,铆固点三该中心点的距离大于铆固点四到该中心点的距离,第二杠杆上的枢轴到该中心点的连线垂直于或几乎垂直于铆固点三、四的连线,且第二杠杆上的枢轴到该中心点的距离大于铆固点三到中心点的距离;第一杠杆的形状与第二杠杆的形状相同;第一杠杆经铆固点一和铆固点二固定在链盘上并与第二杠杆形成中心对称,第一杠杆的半圆弧形的力臂上固定有一个销柱;上述二三杠杆组件通过第三杠杆重力臂上的孔活动套装在第一杠杆的销柱上;右曲柄的近中轴端上固联有一给力片,给力片经其上的套孔套装在第二杠杆的枢轴上。

所述第二杠杆上铆固点三和铆固点四的连线垂直于或者几乎垂直于第二杠杆的力臂所在半圆弧的弦。

所述第二杠杆上铆固点三到链盘中心点的距离是铆固点四到链盘中心点的距离的2倍。

所述第一杠杆上销柱中心点与第二杠杆上枢轴中心点的连线穿过链盘中心点,该连线垂直于或几乎垂直于第二杠杆上铆固点三与铆固点四之间的连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结构较简单,对现有自行车改动不大,仅需将现有一体化的右曲柄和链盘拆分为两个单独零件,另配套杠杆传动机构即可。

2.骑行更省力。基于杠杆原理制作的三个杠杆,第一杠杆与链盘固联,第二杠杆与第三杠杆固联成一个三四杠杆组件,骑行时,脚踏板上的力传至左、右曲柄,右曲柄上的给力片将力传递至三四杠杆组件中第二杠杆的半圆形力臂,其支点在中轴上(即第三杠杆的中孔处),再经第一杠杆与链盘组件带动链盘转动,由于多级杠杆的力的传递,因此,最终输出的力增大不少。例如:链盘上各组杠杆“力”的传送关系:设定骑车人给“力”五公斤(不稳定力)踏在脚蹬上面,经脚蹬链杆(长170毫米)首次增力后传送至给力片去连接第三四杠杆组件中第二杠杆(长235毫米)力臂一端,两次杠杆增力后的合“力”传至其重力臂上(长60毫米),首先施压第一杠杆(长235毫米)力臂一端,三次增力的总合力传至第一杠杆重力臂一端去撬动自行车链盘,自行车开始运动起来。

设置杠杆重力臂一和二,这样可以省去杠杆“支点力”的耗损,重力臂一和二绕过轴心与链盘连接是对杠杆力的最大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链盘的立体图。

图2是链盘和第一、第二杠杆装配后的主视图(中轴应在链盘的轴套内)。

图3、图4是图2的不同视角的立体图(示出第一杠杆与链盘的两个铆固点以及销栓)。

图5、图6是图2所示第二杠杆与第三杠杆经两个铆固点固联的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图7、图8是链盘和第一、第二、第三杠杆装配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主视图。

图10是右曲柄上固联给力片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图6、图8示出,一种自行车用机械增力部件总成,包括,中轴2,链盘1及右曲柄6,其特征是,所述链盘1和右曲柄6分别经键安装在中轴2上;链盘1中心处有供中轴2安装的轴套1a;第二杠杆4由半圆弧形的力臂以及两个重臂组成,参见图2,该力臂左端上有枢轴4c,右端与两重臂连接,该两重臂位于链盘中心上、下位置,两重臂形状类似于一个右凸弧形。该力臂上有一根枢轴4c;第三杠杆5上的铆固点五5a和铆固点六5b分别与第二杠杆4上的铆固点三4a和铆固点四4b铆接而形成二三杠杆组件,第三、第四杠杆经第四杠杆上的中孔5d活动套装在链盘1的轴套1a上,铆固点三4a和铆固点四4b的连线经过链盘1的中心点,铆固点三4a该中心点的距离大于铆固点四4b到该中心点的距离,第二杠杆4上的枢轴4c到该中心点的连线垂直于或几乎垂直于铆固点三、四4a、4b的连线,且第二杠杆4上的枢轴4c到该中心点的距离大于铆固点三4a到中心点的距离;第一杠杆3的形状与第二杠杆4的形状相同;第一杠杆3经铆固点一3a和铆固点二3b固定在链盘1上并与第二杠杆4形成中心对称,第一杠杆的半圆弧形的力臂上固定有一个销柱3c;上述二三杠杆组件通过第三杠杆5重力臂上的孔5c活动套装在第一杠杆的销柱3c上;右曲柄6的近中轴2端上固联有一给力片7,给力片经其上的套孔7a套装在第二杠杆4的枢轴4c上。

现有右曲柄和链盘为一体化整体部件。枢轴4c为一钢质圆柱体。第一杠杆与第二杠杆呈180°中心对称设置(参见图1、图3、图4、图5、图7、图9、图10)。

第二杠杆4上铆固点三4a和铆固点四4b的连线垂直于或者几乎垂直于第二杠杆4的力臂所在半圆弧的弦。

第二杠杆4上铆固点三4a到链盘1中心点的距离是铆固点四4b到链盘1中心点的距离的2倍。

第一杠杆3上销柱3c中心点与第二杠杆4上枢轴4c中心点的连线穿过链盘1中心点,该连线垂直于或几乎垂直于第二杠杆4上铆固点三4a与铆固点四4b之间的连线。

即铆固点一、二、三、四共线。

实施例:链盘直径200mm,右曲柄170mm(左曲柄长度相同),给力片长60mm,中轴直径16mm,第二杠杆的两个重力臂分别长30mm和60mm,力臂长235mm。销栓3c和枢轴4c至链盘中心的距离均为190mm,铆固点三4a和铆固点四4b至链盘中心的距离分别为60mm和3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