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把护罩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9306发布日期:2019-05-15 22:5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手把护罩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手把护罩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摩托车的车头转向杆两端设有控制摩托车方向的手把,手把前设有控制摩托车刹车的手刹杆,手刹杆上方一般设有用于安装后视镜的螺纹固定柱,螺纹固定柱通过螺纹连接可拆卸地固定在车头上。

摩托车在草木茂盛的环境中行驶时,草木有可能刮伤驾驶人的手部,使驾驶人由于应激反应而缩回手部,而失去对摩托车手把的控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手把护罩安装结构,可减小外物损伤驾驶人手部的可能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手把护罩安装结构,包括设在车头上的手把、设在手把前的手刹杆、用于固定后视镜的螺纹固定柱和与螺纹固定柱连接的罩体,罩体上设有连接耳板,连接耳板上设有通孔,连接耳板套设在螺纹固定柱上,螺纹固定柱上套设有可夹紧连接耳板的若干螺母,罩体遮盖手把和手刹杆。

作为改进,罩体外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与罩体的边缘之间设有沿罩体的边缘布置的第一过渡面。

作为改进,第一凹槽的槽底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底与第一凹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二过渡面,第二过渡面布置在罩体的顶面。

作为改进,罩体为塑料材质,连接耳板、第一凹槽、第一过渡面、第二凹槽、第二过渡面和罩体本体是一体成型的。

作为改进,罩体上设有手刹孔,手刹杆可穿过手刹孔并在手刹孔内完成刹车动作。

作为改进,罩体的边缘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卡口,定位卡口可抵靠在手把上。

作为改进,定位卡口是圆弧形的。

有益效果:罩体通过连接耳板与螺纹固定柱连接,其结构简单且便于装拆。罩体保护驾驶人的手部免受外物刮伤,有利于提高驾驶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与说明书附图涉及的名词与标号包括:车头1、手把2、手刹杆3、后视镜4、螺纹固定柱5、罩体6、连接耳板7、通孔8、螺母9、第一凹槽10、第一过渡面11、第二凹槽12、第二过渡面13、手刹孔14、定位板15、定位卡口16。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3,一种新型手把2护罩安装结构,包括设在车头1上的手把2、设在手把2前的手刹杆3、用于固定后视镜4的螺纹固定柱5和与螺纹固定柱5连接的罩体6,罩体6上设有连接耳板7,连接耳板7上设有通孔8,连接耳板7套设在螺纹固定柱5上,螺纹固定柱5上套设有可夹紧连接耳板7的若干螺母9,罩体6遮盖手把2和手刹杆3。罩体6通过连接耳板7与螺纹固定柱5连接,其结构简单且便于装拆。罩体6保护驾驶人的手部免受外物刮伤,有利于提高驾驶过程的安全性。

为了加强罩体6的结构强度,罩体6外设有第一凹槽10,第一凹槽10的槽底与罩体6的边缘之间设有沿罩体6的边缘布置的第一过渡面11。第一凹槽10和第一过渡面11可加强罩体6边缘的结构强度,使罩体6的边缘不易卷曲和凹陷。

为了进一步加强罩体6的结构强度,第一凹槽10的槽底设有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的槽底与第一凹槽10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二过渡面13,第二过渡面13布置在罩体6的顶面。第二凹槽12和第二过渡面13可加强罩体6顶面的结构强度,使罩体6的顶面不易凹陷。

为了简化罩体6的结构,罩体6为塑料材质,连接耳板7、第一凹槽10、第一过渡面11、第二凹槽12、第二过渡面13和罩体6本体是一体成型的。

为了使罩体6可更全面地保护驾驶人手部的前方和上方,罩体6上设有手刹孔14,手刹杆3穿过手刹孔14并伸入罩体6内,手刹杆3可在罩体6内动作,罩体6可遮盖驾驶人的手掌和手指,使驾驶人可在罩体6内使用手刹杆3在罩体6内完成刹车动作。

为了防止罩体6错位,罩体6的边缘设有定位板15,定位板15上设有定位卡口16,定位卡口16可抵靠在手把2上,可防止罩体6绕螺纹固定柱5转动。

为了防止罩体6上下错位,定位卡口16是圆弧形的,使手把2可嵌入定位卡扣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