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的移动保温式后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5858发布日期:2019-04-29 12:51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的移动保温式后尾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动车的移动保温式后尾箱。



背景技术:

总所周知,EPP是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是一种性能卓越的高结晶型聚合物/气体复合材料,以其独特而优越的性能成为目前增长最快的环保新型抗压缓冲隔热材料。EPP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使用温度在130度,保温性能好。EPP还是一种环保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可以自然降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

目前,在电动车的尾部一般设置有起放置小物品、工具作用的后尾箱,起转向提醒作用的后转向灯以及起提醒、警示功能的后尾灯,后尾箱、后转向灯和后尾灯分别独立布置在电动车尾部。但是,现在电动车市场上的后尾箱,都不够人性化设计,没有缓冲、隔热、保温功能,并且储藏空间又小,全盔都无法放进去,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从材料和结构方面着手,设计一款满足人们需求的后尾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移动保温式后尾箱,利用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独特而优越的性能,使得发泡EPP造型与尾箱内部结构相配合,在尾箱内胆形成一层隔热材料,食物能起到保温作用,俨然一个移动式的保温箱,为外卖小哥提供了方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的移动保温式后尾箱,包括后尾箱本体,所述后尾箱本体由尾箱上盖和尾箱下盖组成,尾箱上盖和尾箱下盖均通过注塑成型,尾箱上盖表面设有ABS涂层,形成一层“坚韧、质硬、刚性”的保护层,提高尾箱上盖的抗冲击性、耐热性和耐低温性,尾箱下盖表面设有PP表面皮纹,使得尾箱下盖表面光泽好,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且不受湿度影响,提高尾箱下盖的使用寿命,后尾箱本体内部设有内胆,内胆由发泡EPP 经模具成型制成,发泡EPP制成的内胆与后尾箱本体内部结构相配合,并通过螺钉安装,所述内胆与后尾箱本体内部相连接的局部和边缘处设有涂胶层,内胆通过涂胶层固定在后尾箱本体内壁上,牢固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箱上盖和尾箱下盖为一端通过螺栓铰接相连,另一端通过卡接方式相连接,尾箱下盖顶部敞口与尾箱上盖底部敞口相适配且扣装为一个整体组成后尾箱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箱上盖和尾箱下盖的敞口扣合处安装有密封胶条,提高了后尾箱本体的密封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箱上盖底部敞口扣合在尾箱下盖顶部敞口的外侧,利用雨水等沿尾箱上盖底侧向外滑落,避免沿两者之间敞口缝隙流入后尾箱本体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尾箱本体的尾箱下盖底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固定于电动车的尾部车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箱上盖由ABS塑料注塑而成并且在其表面形成 ABS涂层,利于ABS涂层的形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的移动保温式后尾箱,通过在后尾箱本体内壁上安装发泡EPP成型的内胆,形成一层隔热材料,食物能起到保温作用,俨然一个移动式的保温箱,为外卖小哥提供了方便,并且,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EPP)独特而优越的抗压、缓冲、隔热性能以及优良的耐热性能使得后尾箱本体实现缓冲、隔热、保温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安装方便,牢固可靠。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尾箱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尾箱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后尾箱本体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A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尾箱上盖、2-ABS涂层、3-尾箱下盖、4-PP表面皮纹、5-后尾箱本体、 6-螺钉、7-涂胶层、8-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电动车的移动保温式后尾箱,包括后尾箱本体5,所述后尾箱本体5由尾箱上盖1和尾箱下盖3组成,尾箱上盖1和尾箱下盖3均通过注塑成型,尾箱上盖1和尾箱下盖3为一端通过螺栓铰接相连,另一端通过卡接方式相连接,尾箱下盖3顶部敞口与尾箱上盖1底部敞口相适配且扣装为一个整体组成后尾箱本体5,尾箱上盖1和尾箱下盖3的敞口扣合处安装有密封胶条,优选的,所述尾箱上盖1底部敞口扣合在尾箱下盖3顶部敞口的外侧,利用雨水等沿尾箱上盖1底侧向外滑落,避免沿两者之间敞口缝隙流入后尾箱本体5内部。

所述尾箱下盖3表面设有PP表面皮纹4,使得尾箱下盖3表面光泽好,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热性以及化学稳定性,易于成型,也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且不受湿度影响,提高尾箱下盖3的使用寿命。

所述后尾箱本体5内部设有内胆8,内胆8由发泡EPP经模具成型制成,发泡EPP内胆8与后尾箱本体5内部结构相配合,并通过螺钉6安装,所述内胆8与后尾箱本体5内部相连接的局部和边缘处设有涂胶层7,涂胶层7使内胆8固定在后尾箱本体5内壁上,牢固可靠。

固定在所述后尾箱本体5内壁上的内胆8形成一层隔热材料,食物能起到保温作用,俨然一个移动式的保温箱,为外卖小哥提供了方便,并且,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EPP) 独特而优越的抗压、缓冲、隔热性能以及优良的耐热性能使得后尾箱本体5实现缓冲、隔热、保温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的移动保温式后尾箱的生产过程如下:

步骤1、通过电动车后尾箱注塑成型模具分别将尾箱上盖1和尾箱下盖3注塑成型;

步骤2、对步骤1注塑成型的尾箱上盖1表面涂装ABS涂层2,对尾箱下盖3表面进行PP表面皮纹4处理,备用;

步骤3、将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EPP)通过模具成型工艺进行造型制成内胆8,使得其发泡EPP造型的内胆8分别与尾箱上盖1和尾箱下盖3相适配;

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内胆8与步骤2加工后的尾箱上盖1和尾箱下盖3相配合,再通过螺钉6安装,并且局部和边缘处通过涂胶层7粘接,使其固定在后尾箱本体5内壁上;

步骤5、将步骤4加工后的尾箱上盖1和尾箱下盖3通过螺栓相连接,另一侧通过两者一体成型的扣件相扣合即组成后尾箱本体5。

为了便于后尾箱本体5的装配,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尾箱本体5的尾箱下盖3底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固定于电动车的尾部车架上。

为了便于尾箱上盖1表面的ABS涂层2涂装,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尾箱上盖 1由ABS塑料注塑而成并且在其表面形成ABS涂层2,利于ABS涂层2的形成。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