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开关装置及基座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1755发布日期:2019-12-14 00:2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手把开关装置及基座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性、生产性能、小型化及可维护性能提高的手把开关装置及基座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用于摩托车的手把开关的类型有将线束用焊接连接在开关上的焊接型(专利文献1)、及将线束用耦合器连接在开关上的耦合器连接型(专利文献2)两种类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1-914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1-9272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就专利文献1记载的手把开关而言,安装开关的手把开关壳体的、开关安装部分的形状复杂。因此,只能作为与双轮车的车型对应的专用产品,手把开关的通用性低。

并且,将开关组装到开关壳体时,需要在线束连接的状态进行开关的组装。因此,组装操作变复杂、生产性能差。

再者,开关上通过焊接连接有线束,因而如更换开关时,从开关壳体拆卸开关、或将开关安装在开关壳体的操作尤为不易。因此,可维护性能差。

另一方面,就专利文献2记载的手把开关而言,开关与线束的连接采用了耦合器,因而通用性、生产性能及可维护性能要好于专利文献1的手把开关。

但将开关固定在开关壳体时,需要在开关的外周部设置夹持开关的承接部件,利用在该承接部件设置的安装钩固定在开关壳体。因此,开关壳体的外形尺寸变大、小型化变得困难。

近些年随着摩托车搭载的电子设备的多样化,出现了将多个开关配置在一个手把开关中的倾向。因此,市场上对于手把开关的通用性、生产性能、小型化及可维护性能提出了要求。

鉴于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性、生产性能、小型化及可维护性能提高的手把开关装置及基座部件。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多个开关的手把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手把开关装置具备安装有多个开关的开关模块,开关模块具备可安装多个开关的一个基座部件,在各开关和基座部件的至少任意一方设置有在基座部件中接触式保持各开关的保持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具备开关的手把开关装置,并安装开关来形成开关模块的基座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基座部件具有与在开关中设置的开关一侧保持机构对应设置且用于接触式保持开关的保持机构,及用于将与开关连接的线束朝向指定的位置布线的线束引导部及线束放出部,线束引导部是为了将线束引导至线束汇集位置设置的引导件,线束放出部是为了避开与开关连接的线束的布设区域设置的切口。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手把开关装置及基座部件,利用保持机构可以将多个开关接触式保持在一个基座部件中,手把开关装置的通用性、生产性能、小型化及可维护性能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手把开关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手把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图1的灯光开关的正视图。

图3b是图1的灯光开关的立体图。

图3c是基座部件的安装灯光开关部分的立体图。

图3d是表示将灯光开关安装在基座部件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a是从左下方观察图1的喇叭开关时的立体图。

图4b是从右下方观察图1的喇叭开关时的立体图。

图4c是基座部件的安装喇叭开关部分的立体图。

图4d是表示将喇叭开关安装在基座部件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a是从左侧观察图1的转向开关时的立体图。

图5b是从右侧观察图1的转向开关时的立体图。

图5c是基座部件的安装转向开关部分的立体图。

图5d是表示将转向开关安装在基座部件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从右侧观察开关模块时的立体图。

图7是从右下方观察开关模块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把开关装置的组装工序(工序1)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把开关装置的组装工序(工序2)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把开关装置的组装工序(工序3)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把开关装置的组装工序(工序4)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把开关装置的组装工序(工序5)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把开关装置的组装工序(工序6)的图。

图14是表示手把开关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

符号的说明

100手把开关装置、110灯光开关、112,114卡止片、116,116a,116b,116c端子、120喇叭开关、122,124卡合部、126端子、130转向开关、140开关壳体、140a上壳体、140b下壳体、150基座部件、151,152卡合部、153,154卡止片、155插入孔、158收容部、160a,160b安装螺丝、170,180,190线束、200,210,220线束放出部、230线束引导部、240线束汇集位置、250开关模块、310,320,330耦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手把开关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此外,附图中相同部件使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手把开关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手把开关装置100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手把开关装置100具备多个开关。具体地说,具备切换车辆即双轮车的车头灯的低光束及高光束的灯光开关110,鸣响喇叭的喇叭开关120,及表示右转向、左转向的转向开关130。灯光开关110、喇叭开关120及转向开关130从安装在双轮车的手把(未图示)上的开关壳体140露出。开关壳体140由分割成两部分的上壳体140a和下壳体140b构成,安装在双轮车的手把上。

图2是图1的手把开关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所示,手把开关装置100具备上壳体140a、灯光开关110、喇叭开关120、转向开关130、基座部件150、安装螺丝160a,160b及下壳体140b。

灯光开关110、喇叭开关120及转向开关130接触式安装在一个框架型的基座部件150中。灯光开关110、喇叭开关120及转向开关130通过安装在基座部件150中来形成开关模块250。开关模块250借助安装螺丝160a,160b被安装在上壳体140a中。上壳体140a上安装有下壳体140b。

灯光开关与基座部件的结构

图3a是图1的灯光开关110的正视图。图3b是图1的灯光开关110的立体图。如这些图所示,灯光开关110的侧面设置有卡止片112,其前面设置有卡止片114。在与设置有卡止片112的侧面相反一侧的侧面设置有三个端子116a,116b,116c。各端子116a,116b,116c通过焊接与线束(未图示)连接。

图3c是基座部件150的安装灯光开关110部分的立体图。图3d是表示将灯光开关110安装在基座部件150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3c所示,基座部件150具有灯光开关110插入的插入孔157。并且,形成插入孔157的基座部件150上设置有与灯光开关110的卡止片112卡合的卡合部151及与灯光开关110的卡止片114卡合的卡合部152。灯光开关110的卡止片112与基座部件150的卡合部151、及灯光开关110的卡止片114与基座部件150的卡合部152分别构成保持机构。

将灯光开关110的底面侧从基座部件150的插入孔157插入,并将灯光开关110向基座部件150的方向按压时,灯光开关110的卡止片112和114分别与基座部件150的卡合部151和152卡合。由此,如图3d所示,灯光开关110通过卡合固定方式坚固地接触保持在基座部件150中。这里,卡合固定方式是指在卡止片112和114在卡合部151和152卡合时,卡止片112和114弹性变形并嵌入到卡合部151和152的固定方式。此外,向基座部件150的方向按压灯光开关110时,施加在灯光开关110的按压载荷由基座部件150承受。并且,操作灯光开关110时的操作力也由基座部件150承受。用基座部件150承受作用在灯光开关110的按压载荷和操作力时,无需在灯光开关110的外周部设置用于夹持灯光开关110的承接部件。其结果,开关壳体140的外形能够小型化。

并且,如图3c所示,在基座部件150形成有线束放出部200,从而在灯光开关110的端子116与线束连接的状态也无需将该线束埋入到基座部件150的内部,利用接触方式即可以将灯光开关110安装在基座部件150。这里,线束放出部200是在基座部件150的壁部设置的切口,用来避开与灯光开关110连接的线束的布设区域。设置线束放出部200时,可以在线束不会形成妨碍的前提下在基座部件150上拆装灯光开关110。

喇叭开关与基座部件的结构

图4a是从左下方观察图1的喇叭开关120时的立体图。图4b是从右下方观察图1的喇叭开关120时的立体图。如这些图所示,在喇叭开关120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卡合部122,在相反一侧的侧面设置有卡合部124。在喇叭开关120的底面设置有在外部露出的端子126和不在外部露出的内置端子(未图示)。端子126及内置端子利用焊接与线束(未图示)连接。

图4c是基座部件150的安装喇叭开关120部分的立体图。图4d是表示将喇叭开关120安装在基座部件150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4c所示,在基座部件150上设置有与喇叭开关120的卡合部122卡合的卡止片153、及与喇叭开关120的卡合部124卡合的卡止片154。喇叭开关120的卡合部122与基座部件150的卡止片153、及喇叭开关120的卡合部124与基座部件150的卡止片154分别构成保持机构。

向基座部件150的方向按压喇叭开关120,从而使喇叭开关120的卡合部122,124与基座部件150的卡止片153,154卡合时,如图4d所示,喇叭开关120通过卡合固定方式坚固地接触保持在基座部件150中。此外,向基座部件150的方向按压喇叭开关120时,施加在喇叭开关120的按压载荷由基座部件150承受。并且,操作喇叭开关120时的操作力也由基座部件150承受。用基座部件150承受作用在喇叭开关120的按压载荷和操作力时,无需在喇叭开关120的外周部设置用于夹持喇叭开关120的承接部件。其结果,开关壳体140的外形能够小型化。

并且,如图4c所示,在基座部件150形成有线束放出部210,从而在喇叭开关120的端子126与线束连接的状态也无需将该线束埋入到基座部件150的内部,利用接触方式即可以将喇叭开关120安装在基座部件150。这里,线束放出部210是在基座部件150的壁部设置的切口,用于避开与喇叭开关120连接的线束的布设区域。设置线束放出部210时,可以在线束不会形成妨碍的前提下在基座部件150上拆装喇叭开关120。

转向开关与基座部件的结构

图5a是从左侧观察图1的转向开关130时的立体图。图5b是从右侧观察图1的转向开关130时的立体图。如这些图所示,转向开关130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卡止片132,在相反一侧的侧面设置有卡止片134。在转向开关130的底面设置有三个端子136a,136b,136c。各端子136a,136b,136c通过焊接与线束(未图示)连接。

图5c是基座部件150的安装转向开关130部分的立体图。图5d是表示将转向开关130安装在基座部件150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5c所示,基座部件150具有收容转向开关130的收容部158。并且,在形成收容部158的基座部件150中设置有与转向开关130的卡止片132卡合的卡合部155、及与转向开关130的卡止片134卡合的卡合部156。转向开关130的卡止片132与基座部件150的卡合部155、及转向开关130的卡止片134与基座部件150的卡合部156分别构成保持机构。

将转向开关130插入到基座部件150的收容部158,并沿着基座部件150按压转向开关130时,转向开关130的卡止片132和134与基座部件150的卡合部155和156分别卡合。由此,如图5d所示,转向开关130通过卡合固定方式坚固地接触保持在基座部件150中。此外,沿着基座部件150按压转向开关130时,施加在转向开关130的按压载荷由基座部件150承受。并且,操作转向开关130时的操作力也由基座部件150承受。用基座部件150承受作用在转向开关130的按压载荷和操作力时,无需在转向开关130的外周部设置用于夹持转向开关130的承接部件。其结果,开关壳体140的外形能够小型化。

并且,如图5c所示,在基座部件150形成有线束放出部220,从而在转向开关130的端子136与线束连接的状态也无需将该线束埋入到基座部件150的内部,利用接触方式即可以将转向开关130安装在基座部件150。这里,线束放出部220是在基座部件150的壁部设置的切口,用于避开与转向开关130连接的线束的布设区域。设置线束放出部220时,可以在线束不会形成妨碍的前提下在基座部件150上拆装转向开关130。

开关模块的结构

图6是从右上方观察开关模块250时的立体图。图7是从右下方观察开关模块250时的立体图。开关模块250是在基座部件150中安装灯光开关110、喇叭开关120及转向开关130来构成。

如这些图所示,线束170与灯光开关110连接,但在基座部件150形成有线束放出部200,因而在线束170无需埋入到基座部件150的内部的前提下即可以将灯光开关110安装在基座部件150。同样,通过在基座部件150形成的线束放出部210,220,也可以在线束180,190无需埋入到基座部件150的内部的前提下将喇叭开关120与转向开关130安装在基座部件150。此外,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将图6及图7所示的线束170,180,190的布设方向设为右侧方向,但这些布设方向与实际布设方向不同。以下,会说明线束170,180,190的布设方式及布线。

由此,通过将灯光开关110、喇叭开关120及转向开关130安装在基座部件150来使之模块化,能够将各开关110,120,130的外形小型化。由此,无需如现有技术般在各开关110,120,130的外周部设置用于夹持灯光开关110、喇叭开关120及转向开关130的承接部件。同时,通过使灯光开关110、喇叭开关120及转向开关130小型化,开关模块250变小型化,能够实现开关壳体140(参照图1)的外形的小型化。

并且,各开关110,120,130安装在基座部件150中,因而各开关110,120,130可以采用不依赖于开关壳体140的形状的安装结构。因此,各开关110,120,130的通用性得以提高。

再者,通过将各开关110,120,130和基座部件150模块化,开关模块250与开关壳体140的生产性能(例如,组装操作性)得以提高。

再者,在基座部件150形成有线束放出部200,210,220,因此在基座部件150中安装灯光开关110、喇叭开关120及转向开关130时的生产性能得以提高。并且,更换各开关110,120,130时的操作性也得以提高,可维护性能得以提高。

手把开关装置的组装工序

图8~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把开关装置100的组装工序(工序1~工序6)的图。

首先,如图8所示,操作人员利用焊接在灯光开关110连接3根线束170、在喇叭开关120连接2根线束180、及在转向开关130连接3根线束190(工序1)。

其次,如图9所示,无需顾忌线束170,180,190的缠绕,利用接触方式将连接有线束170,180,190的灯光开关110、喇叭开关120及转向开关130安装在基座部件150(工序2)中,从而形成图10所示的开关模块250(工序3)。

其次,如图11及图12所示,将与灯光开关110连接的3根线束170和与喇叭开关120连接的2根线束180自线束放出部200,210以沿着基座部件150的壁部布设的方式进行布线。使5根线束170,180经过线束引导部230的下侧(纸面的背面方向)。此外,线束引导部230是在基座部件150的至少任意一个位置设置的凸状的引导件,用于将线束170,180引导至基座部件150中的线束汇集位置240。另一方面,与转向开关130连接的3根线束190自线束放出部220以沿着基座部件150的壁部布设的方式进行布线。其次,将开关模块250用安装螺丝160a,160b(参照图2)安装在上壳体140a(工序4)。其次,将经过线束引导部230的5根线束170,180及3根线束190汇集在线束汇集位置240,进而导向上壳体140a的外部(工序5)。随后,如图13所示,将下壳体140b安装在上壳体140a(工序6)上。

如上所述,操作人员按照上述工序的顺序将各部件进行组装即可以完成手把开关装置100的组装。并且,更换手把开关装置100的任意一个开关时,也只需按照与上述工序相反的顺序进行拆解,拆卸所需更换的开关并更换成新开关后,按照上述工序进行组装即可以完成开关的更换操作。因此,生产性能和可维护性能非常优异。

手把开关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手把开关装置100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该实施方式为采用耦合器连接线束的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灯光开关110经由耦合器310连接有线束170。喇叭开关120经由耦合器320连接有线束180。转向开关130经由耦合器330连接有线束190。

除了利用耦合器310,320,330连接线束170,180,190以外,本实施方式与利用焊接连接线束170,180,190的实施方式相同。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手把开关装置100能够适用于通过焊接连接线束的焊接型和通过耦合器安装线束的耦合器连接型中的任意一种类型。因此,本发明的手把开关装置100能够消除现有的焊接型和耦合器连接型各自存在的缺点,同时还能够整合以上两者的优点。具体地说,可以实现与现有焊接型同等程度以上的小型化,同时实现与耦合器连接型同等程度以上的通用性、生产性能及可维护性能。其结果,本发明的手把开关装置100具备通用性、生产性能、小型化及可维护性能,商品性能得以提高。

此外,为了具备通用性、生产性能、小型化及可维护性能,基座部件150的形状非常重要。具体地说,基座部件150的形状为可以实施接触式安装、且适应焊接型、耦合器连接型中任意一种类型的形状。并且,所采用的形状需使得基座部件150能够承受安装开关时的按压载荷和操作开关时的操作力。进而,需要考虑线束放出部200,210,220来设置形状,从而使得安装在开关的线束不妨碍开关的组装。进而,所采用的形状需使得线束170,180,190在不埋入到基座部件150的前提下经由线束引导部230即可以引导至线束汇集位置240,从而使得与开关连接的线束170,180,190的布设变得容易。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手把开关装置100的两种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例如,以上说明了开关的数量为3个的例子,但只要是2个以上均可以采用本发明。

并且,本发明的基座部件150的形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形状,在考虑开关的数量和形状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各种形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