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重力放置不均用运输配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3906发布日期:2020-03-24 20:2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重力放置不均用运输配送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物流重力放置不均用运输配送车。



背景技术:

现在的物流运输车大部分使用三轮车进行运输,后面两轮上方有装配物流的箱体,其箱体与座椅衔接时有一定的活动性,方便其行走的过程中拖动后箱。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物流用运输车配送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当装配在箱体内的物流重心不均匀或者不存于箱体中部时,所衔接的座椅会由于重心过近被往后压动,重心过远被翘起,加上行进的速度与外界的阻力抖动,较容易让箱体与座椅之间的衔接弯折影响后续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物流重力放置不均用运输配送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当装配在箱体内的物流重心不均匀或者不存于箱体中部时,所衔接的座椅会由于重心过近被往后压动,重心过远被翘起,加上行进的速度与外界的阻力抖动,较容易让箱体与座椅之间的衔接弯折影响后续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物流重力放置不均用运输配送车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结构包括调控车头、衔座体、双摆中体、托轮、物流置箱。

所述调控车头与衔座体相连接,所述衔座体内部贯穿有双摆中体,所述双摆中体远离衔座体的一端与物流置箱相连接,所述物流置箱下端安装有托轮。

所述双摆中体包括主卡块、中固夹角、回绷角、托渐层、固头,所述主卡块与固头相连接,所述回绷角抵在中固夹角外表面,所述回绷角远离中固夹角的一端与托渐层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绷角包括定位角、粘绷条、外粘层,所述外粘层与定位角相连接,所述粘绷条嵌入于外粘层内部,所述粘绷条设有四个,所述外粘层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回型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绷条包括延固杆、内卡条、粘头、外护弧,所述内卡条嵌入于延固杆内部,所述延固杆外表面抵有外护弧,所述内卡条远离延固杆的一端与粘头相连接,所述粘头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内卡条设有两个,所述外护弧呈半弧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头包括中球、撑弧芯、摆回芯条、缓软层,所述撑弧芯贴合于中球外表面,所述撑弧芯安装于摆回芯条内部,所述摆回芯条与缓软层相连接,所述中球为球体结构,所述撑弧芯设有四个且两个为一组,所述摆回芯条设有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固夹角包括弧兜底、固三角、外环角、内隔条、撑冲角,所述弧兜底安装于内隔条底端,所述固三角嵌入于外环角内部,所述撑冲角抵在内隔条内壁,所述固三角设有八个且四个为一组,所述弧兜底呈半弧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卡条包括椭压球、托附层、兜层、隔球、总托球体,所述椭压球与托附层相连接,所述隔球嵌入于兜层内部,所述托附层远离椭压球的一端与总托球体相连接,所述隔球为球体结构,所述椭压球呈椭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货物的重心有所偏侧时,其衔接在中固夹角内部的主卡块,将会根据重力的倾向而产生偏动,其托渐层将会兜住主卡块所实施的力,其总托球体衔接住粘头,当粘头对内部进行挤压时,由托附层对其隔球进行挤压,在中端传递力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内部的椭压球将会对其所实施的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缓冲,使其延固杆的形态,自身的形态给予外界的硬力一定的反力,让其在一定力下是不会产生形变,由撑弧芯将其摆回芯条兜住,让其中球给予其固定的受力端,由撑冲角对其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主卡块不会过分的摆动,能够在物流货物置入内部重力偏动时,对其衔接的部位起到缓冲回位的作用,让其不会由于重力的倾斜而让两者有所翘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物流重力放置不均用运输配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双摆中体的左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回绷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粘绷条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固头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中固夹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内卡条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调控车头-11、衔座体-22、双摆中体-33、托轮-44、物流置箱-55、主卡块-aa1、中固夹角-aa2、回绷角-aa3、托渐层-aa4、固头-aa5、定位角-tt01、粘绷条-tt02、外粘层-tt03、延固杆-qwe1、内卡条-qwe2、粘头-qwe3、外护弧-qwe4、中球-zx1、撑弧芯-zx2、摆回芯条-zx3、缓软层-zx4、弧兜底-g01、固三角-g02、外环角-g03、内隔条-g04、撑冲角-g05、椭压球-www1、托附层-www2、兜层-www3、隔球-www4、总托球体-www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流重力放置不均用运输配送车,其结构包括调控车头11、衔座体22、双摆中体33、托轮44、物流置箱55。

所述调控车头11与衔座体22相连接,所述衔座体22内部贯穿有双摆中体33,所述双摆中体33远离衔座体22的一端与物流置箱55相连接,所述物流置箱55下端安装有托轮44。

所述双摆中体33包括主卡块aa1、中固夹角aa2、回绷角aa3、托渐层aa4、固头aa5,所述主卡块aa1与固头aa5相连接,所述回绷角aa3抵在中固夹角aa2外表面,所述回绷角aa3远离中固夹角aa2的一端与托渐层aa4相连接。

其中,所述回绷角aa3包括定位角tt01、粘绷条tt02、外粘层tt03,所述外粘层tt03与定位角tt01相连接,所述粘绷条tt02嵌入于外粘层tt03内部,所述粘绷条tt02设有四个·,所述外粘层tt03由橡胶材质所制成,具有一定回型性,所述定位角tt01拖住整体的位置,让其有一个固定的受力点,粘绷条tt02根据外界所抵触的力,产生所需的形变与摆动,外粘层tt03跟随内部部位的形变对其起到防护的作用。

其中,所述粘绷条tt02包括延固杆qwe1、内卡条qwe2、粘头qwe3、外护弧qwe4,所述内卡条qwe2嵌入于延固杆qwe1内部,所述延固杆qwe1外表面抵有外护弧qwe4,所述内卡条qwe2远离延固杆qwe1的一端与粘头qwe3相连接,所述粘头qwe3为椭圆形结构,所述内卡条qwe2设有两个,所述外护弧qwe4呈半弧形结构,所述延固杆qwe1自身的形态给予外界的硬力一定的反力,让其在一定力下是不会产生形变,内卡条qwe2在衔接部位活动时,呈反力的作用,在失去阻力时将其拉扯归位,粘头qwe3扩大整体的受力面积。

其中,所述固头aa5包括中球zx1、撑弧芯zx2、摆回芯条zx3、缓软层zx4,所述撑弧芯zx2贴合于中球zx1外表面,所述撑弧芯zx2安装于摆回芯条zx3内部,所述摆回芯条zx3与缓软层zx4相连接,所述中球zx1为球体结构,所述撑弧芯zx2设有四个且两个为一组,所述摆回芯条zx3设有两个,所述中球zx1固定住中端的受力点,撑弧芯zx2让衔接部位能够更好的受力,摆回芯条zx3跟随所受到的力进行摆动,对其外界抵触的力产生一定的反力,缓软层zx4对其内部的部位起到防护的作用。

其中,所述中固夹角aa2包括弧兜底g01、固三角g02、外环角g03、内隔条g04、撑冲角g05,所述弧兜底g01安装于内隔条g04底端,所述固三角g02嵌入于外环角g03内部,所述撑冲角g05抵在内隔条g04内壁,所述固三角g02设有八个且四个为一组,所述弧兜底g01呈半弧形结构,所述弧兜底g01用来兜住整体的大致形态,撑冲角g05让两侧所抵触的力有一定的反力推动,内隔条g04用来隔分开内部与外侧,固三角g02让其外界的力能够均匀的往内实施输送,外环角g03在外层受力时能够起到防护的作用。

其中,所述内卡条qwe2包括椭压球www1、托附层www2、兜层www3、隔球www4、总托球体www5,所述椭压球www1与托附层www2相连接,所述隔球www4嵌入于兜层www3内部,所述托附层www2远离椭压球www1的一端与总托球体www5相连接,所述隔球www4为球体结构,所述椭压球www1呈椭圆形结构,所述椭压球www1兜住大部分的力,进行一定的缓冲,隔球www4在中端传递力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兜层www3让其内部的部位不会过分的活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将其物流货物放置于物流置箱55内部,工作人员坐于衔座体22上,其之间由双摆中体33对两者进行衔接,主卡块aa1固定在物流置箱55与衔座体22内部,其货物的重心有所偏侧时,其衔接在中固夹角aa2内部的主卡块aa1,将会根据重力的倾向而产生偏动,其托渐层aa4将会兜住主卡块aa1所实施的力,往回绷角aa3上抵触,由外粘层tt03承受住对粘绷条tt02进行受力,由内卡条qwe2对粘头qwe3进行一定力的抵触,其总托球体www5衔接住粘头qwe3,当粘头qwe3对内部进行挤压时,由托附层www2对其隔球www4进行挤压,其隔球www4将会受力产生形变,由兜层www3控制隔球www4不会过分的活动,内部的椭压球www1将会对其所实施的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缓冲,使其延固杆qwe1的形态,将其抵触的力进行兜住,当延固杆qwe1也有所摆动时,衔接在一起的缓软层zx4将会带动摆回芯条zx3摆动,呈一定的反力作用,由撑弧芯zx2将其摆回芯条zx3兜住,让其中球zx1给予其固定的受力端,让回绷角aa3对主卡块aa1能够有一定力的固定,如若还有些许余力将由固三角g02兜住,其外环角g03将会把固三角g02所施展的力往内隔条g04内部推动,由撑冲角g05对其起到缓冲的作用,使得主卡块aa1不会过分的摆动。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