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9366发布日期:2020-07-10 15:4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减轻车身重量的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及环境保护意见是全球化的难题,而我国对这个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越来越成为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电动汽车领域最大的难题就是电动汽车蓄电池续航里程以及充电设施有限,驾驶电动汽车耗光电路半路抛锚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购买及使用的欲望,也限制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因此,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续航里程,一方面可以解决产品最大的痛点,完善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更重要的是更大地发挥电动汽车对环境保护及新能源方面的贡献。现今的电动汽车在关于增大续航里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形式:

一、增加蓄电池容量,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这是最直观的,电池容量直接影响汽车的续航里程,这也是衡量电动汽车性能的最核心参数,所以基本每个电动汽车厂在生产电动汽车时,都会搭载不同容量的蓄电池对应不同续航里程的汽车,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二、减轻汽车车身重量,这也是各大车厂重点研究的问题。大部分的车厂在研究如何减轻车身重量,着重点主要是在更换更轻的材料或者对车身架构做重新设计方面做工作,达到车的最佳轻量化标准。

但是这两种形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增加蓄电池容量影响汽车的续航里程,是最直观也是最难达到的,因为以现今的电池技术瓶颈,无限制的增加蓄电池容量对电动汽车的性能和成本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而且电池容量和汽车的重量之间是有一定的最佳比例,当增加电池容量的同时也会增加了汽车的重量,有时相反还会得不偿失;减轻汽车车身重量,更换更轻的材料和对车身架构重新设计做一些取舍,但是汽车毕竟是一个关乎民生安全的产品,一些主要必要的安全架构是不能做舍弃的,所以单纯减轻车身重量也关系到安全性问题,对续航来说也只能做有限的细节性优化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充气装置,以减轻车身重量来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气囊、框架和盖板,所述气囊设置在框架中,所述气体发生装置设置在框架前方,所述前方指车辆前进的方向,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与气囊相连,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产生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所述气体充入气囊中,所述盖板将气囊封闭在框架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装置,通过气体发生装置产生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并将气体冲入气囊中,产生浮力抵消车身的一部分重量,从而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

优选地,所述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为氦气。

优选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冷却压缩机、吸附装置和气泵,气泵将空气吸入所述气体发生装置,所述空气通过冷却压缩机后分为粗氦混合气体和其他杂质混合气体,所述其他杂质混合气体通过第一排气口排出,所述粗氦混合气体经过吸附装置提炼出纯度较高的氦气,所述氦气通过气泵从第二排气口排出充入气囊。

优选地,所述吸附装置为活性炭吸附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与气囊相连,当气囊内气压达到设定值时,所述排气装置将多余的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充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充气装置设置在车辆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充气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四周保险杠。

优选地,所述充气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底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充气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气体发生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有充气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0、充气装置;10、其他发生装置;20、气囊;30、框架;40、盖板;50、排气装置;11、冷却压缩机;12、吸附装置;13、气泵;14、第一排气口;15、第二排气口;16、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充气装置,包括:气体发生装置10、气囊20、框架30和盖板40,所述气囊20设置在框架30中,所述气体发生装置10设置在框架30前方,所述前方指车辆前进的方向,所述气体发生装置10与气囊30相连,所述气体发生装置10产生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所述气体充入气囊30中,所述盖板40将气囊20封闭在框架30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为氦气,因为氦气的密度远小于空气,冲入气囊20中可以产生一定浮力以抵消车身的一部分重量,而且氦气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较氢气安全。如图2所示,气体发生装置10包括:冷却压缩机11、吸附装置12和气泵13,在气泵13的作用下,空气从进气口16进入所述气体发生装置10,所述空气通过冷却压缩机11,利用冷凝分离法,空气分为粗氦混合气体和其他杂质混合气体,所述其他杂质混合气体通过第一排气口14排出,所述粗氦混合气体经过吸附装置12提炼出纯度较高的氦气,所述氦气通过气泵13从第二排气口15排出充入气囊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吸附装置12为活性炭吸附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排气装置50,所述排气装置50与气囊20相连,当气囊20内的气压达到设定值时,所述排气装置50将多余的气体排出。

当用户驾驶新能源汽车,所剩余电量无法到达目的地或充电地点时,可开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装置以减轻车身重量,来达到增加续航里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充气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充气装置100设置在车辆的顶部。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充气装置100还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四周保险杠或车辆的底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