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轴承飞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0714发布日期:2020-04-17 17:0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润滑轴承飞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轮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轴承飞轮。



背景技术:

飞轮是自行车上重要的零部件之一,目前市场上除卡式飞轮(本身不能转动,借用塔基才能转动)外,基本都靠钢珠来转动的,钢珠与钢珠以及钢珠与产品之间相对缝隙较大,容易进雨水,进尘土,砂子,造成飞轮卡死,且钢珠本身容易生锈,后期影响转动和增加噪音,甚至锈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轴承飞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轴承飞轮,包括内芯和外壳,所述外壳内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自润滑轴承ⅰ和自润滑轴承ⅱ,所述自润滑轴承ⅰ与外壳内套设的内芯的一端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内芯的中段外壁上设有千斤槽,千斤槽内活动设有千斤,所述千斤槽内还安装有用于卡住千斤的千斤簧,所述外壳的内壁上相对于千斤所在的一周上设有节齿,所述自润滑轴承ⅱ的内周上间隙配合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螺纹与内芯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盖板与内芯之间还设有调节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自润滑轴承ⅰ和自润滑轴承ⅱ与飞轮零件的配合尺寸设计得很小,防止雨水和尘土砂子进入飞轮内,密封效果好,同时可以防止钢珠生锈带来的不良后果,良好的密封性又可增加飞轮内部的防锈和润滑时间,减少噪音,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润滑轴承ⅰ、2千斤、3千斤簧、4盖板、5内芯、6调节垫圈、7外壳、8自润滑轴承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自润滑轴承飞轮,包括内芯5和外壳7,所述外壳7内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自润滑轴承ⅰ1和自润滑轴承ⅱ8,所述自润滑轴承ⅰ1与外壳7内套设的内芯5的一端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内芯5的中段外壁上设有千斤槽,千斤槽内活动设有千斤2,所述千斤槽内还安装有用于卡住千斤2的千斤簧3。

所述外壳7的内壁上相对于千斤2所在的一周上设有节齿。

所述自润滑轴承ⅱ8的内周上间隙配合有盖板4,所述盖板4通过螺纹与内芯5的一端螺纹连接。

所述盖板4与内芯5之间还设有调节垫圈6。

当外壳7受链条拉力需要车辆前进时,外壳7内缘的节齿会顶住千斤2,通过千斤2驱动内芯5,内芯5带动车轮转动。此时自润滑轴承ⅰ1会承受外壳7向内芯5传导的压力,当飞轮空转时,外壳7两端的自润滑轴承ⅱ8分别与内芯5的大端和盖板4相对转动。

通过自润滑轴承ⅰ1和自润滑轴承ⅱ8与飞轮零件的配合尺寸设计得很小,防止雨水和尘土砂子进入飞轮内,密封效果好,同时可以防止钢珠生锈带来的不良后果,良好的密封性又可增加飞轮内部的防锈和润滑时间,减少噪音,延长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润滑轴承飞轮,包括内芯(5)和外壳(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内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自润滑轴承ⅰ(1)和自润滑轴承ⅱ(8),所述自润滑轴承ⅰ(1)与外壳(7)内套设的内芯(5)的一端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内芯(5)的中段外壁上设有千斤槽,千斤槽内活动设有千斤(2),所述千斤槽内还安装有用于卡住千斤(2)的千斤簧(3),所述外壳(7)的内壁上相对于千斤(2)所在的一周上设有节齿,所述自润滑轴承ⅱ(8)的内周上间隙配合有盖板(4),所述盖板(4)通过螺纹与内芯(5)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盖板(4)与内芯(5)之间还设有调节垫圈(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润滑轴承飞轮,包括内芯和外壳,所述外壳内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自润滑轴承Ⅰ和自润滑轴承Ⅱ,所述自润滑轴承Ⅰ与外壳内套设的内芯的一端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内芯的中段外壁上设有千斤槽,千斤槽内活动设有千斤,所述千斤槽内还安装有用于卡住千斤的千斤簧。本实用通过自润滑轴承Ⅰ和自润滑轴承Ⅱ与飞轮零件的配合尺寸设计得很小,防止雨水和尘土砂子进入飞轮内,密封效果好,同时可以防止钢珠生锈带来的不良后果,良好的密封性又可增加飞轮内部的防锈和润滑时间,减少噪音,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岑迪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岑迪庆
技术研发日:2019.06.25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