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2367发布日期:2020-05-22 22:26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推车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折叠推车。



背景技术:

手推车是一种方便短途运输少量货物的小车,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休闲、旅游、购物、送货、甚至出差中常用的一种工具。但手推车作为方便短途运输少量货物的小车,却并不方便存放和携带。

针对此问题,市面上已经出现许多可折叠推车。其中有一种折叠推车是通过两并排设置的折叠框架分别铰接于中部的固定框上,通过向上提固定框可使折叠推车处于折叠状态,通过将折叠框架展开并向下按压可使折叠推车处于使用状态,这样折叠推车的折叠方式简单,但这种折叠推车在展开时,的两折叠框架之间通常是紧密接触的,因此在展开的时候存在夹手的风险。而如果将两折叠框架之间相隔一定间距设置,该折叠推车在展开使用时存在晃动的问题,稳定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折叠推车,以解决现有的折叠推车展开时存在晃动稳定性不好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推车,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框架单元、设置于框架单元底部的移动轮以及位于两框架单元之间的固定杆,定义两框架单元相向设置的一侧为第一端、背离设置一侧为第二端,所述框架单元都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边框架,所述上、下框架的第二端分别枢设于所述边框架的上、下端上,所述上、下框架的第一端分别枢设于固定杆的上、下端上,两框架单元的第一端上分别固设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的其一,当折叠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两框架单元的第一端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对顶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的一端均固设于上框架和/或下框架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固定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片的自由端端面为第一抵止端面,所述第二固定片的自由端往外弯折而形成一台阶面,该台阶面为第二抵止端面,当该折叠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片的自由端伸入至第二固定片的折弯区域内,以使第一固定片的自由端端面与第二固定片的台阶面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片的自由端延伸至另一框架单元外侧面上,且该第一固定片的内侧面与另一框架单元外侧面外侧面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上还具有一水平设置的挡板,当折叠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该挡板的底面与两框架单元的上框架的顶面均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上还设置有活动套设在该固定杆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还具有两连接件,两连接件的一端均枢接于所述滑块上,另一端分别枢接于两框架单元的上框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上还设置有一压扣,该压扣以使该滑块具有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的第一状态以及能够在所述固定杆上滑动的第二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推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推车的两框架单元在展开状态下,两者之间并非密缝拼接,而是在两框架单元之间留存处一定的间隙,因此在该折叠推车展开时,间隙形成手操作时的让位空间,可以防止夹手。而为了解决因两框架单元非密缝拼接而导致的晃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推车在两框架单元的第一端上分别固设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的其一,在折叠推车展开状态下,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对顶设置,以加强该折叠推车的稳定性,防止晃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折叠推车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对顶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第一固定片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第二固定片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对顶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固定杆上的滑块和框架单元连接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压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推车,该折叠推车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第一框架单元10和第二框架单元20、设置于第一框架单元10和第二框架单元20底部的移动轮30以及位于第一框架单元10和第二框架单元20之间的固定杆40。定义第一框架单元10和第二框架单元20相向设置的一侧为第一端、背离设置一侧为第二端。

其中,第一框架单元10包括第一上框架100、第一下框架101和第一边框架102,第二框架单元20包括第二上框架200、第二下框架201和第二边框架202,固定杆为两根竖直布设在第一框架单元10和第二框架单元20前后两侧的中间的固定杆40。第一框架单元10的第一上框架100和第一下框架101的第二端分别枢设于第一边框架102的上端和下端上,第一框架单元10的第一上框架100和第一下框架101的第一端分别枢设于固定杆40的上端和下端上,第二框架单元20的第二上框架200和第二下框架201的第二端分别枢设于第二边框架202的上端和下端上,第二框架单元20的第二上框架200和第二下框架201的第一端分别枢设于固定杆40的上端和下端上,使得第一框架单元10和第二框架单元20均能够相对于固定杆40收折和展开。

第一框架单元10的第一上框架100的第一端上固设有第一固定片50,第二框架单元20的第二上框架200的第一端上固设有第二固定片51,其中第一固定片50上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抵止端面500,第二固定片51上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抵止端面510,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片50和第二固定片51仅设置在第一上框架100和第二上框架200的一侧上,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设置第一下框架101和第二下框架201的一侧上,或者同时设置在第一上框架100和第二上框架200的两侧、第一下框架101和第二下框架201的两侧上,又或者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上框架100和第二上框架200、第一下框架101和第二下框架201的一侧或者两侧上。

当折叠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框架单元10的第一上框架100的第一端和第二框架单元20的第二上框架200的第一端之间具有间隙,第一框架单元10的第一下框架101的第一端和第二框架单元20的第二下框架201的第一端之间也具有间隙,因此在展开该折叠推车的时候,第一框架单元10的第一端和第二框架单元20的第一端之间的间隙形成手操作时的让位空间,可以防止夹手。而第一框架单元10上的第一固定片50的第一抵止端面500与第二框架单元20上的第二固定片51的第二抵止端面510相抵,使得第一固定片50和第二固定片51对顶,能够增加该折叠推车展开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参考图1和图2,第一固定片50和第二固定片51分别固设于第一上框架100和第二上框架200的外侧面上,而不是处于第一上框架100和第二上框架200之间,其也可以防止操作时第一固定片50和第二固定片51。

更优选的,参考图1-图4,第一固定片50为直板状,该第一固定片50的板身固设在第一上框架100外侧面上,该第一固定片50的自由端端面为第一抵止端面500。第二固定片51也为板状,该第二固定片51的板身固设在第二上框架200外侧面上,但该第二固定片51的自由端往外弯折而形成一台阶面,该台阶面为第二抵止端面510。当该折叠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固定片50的自由端伸入至第二固定片51的折弯区域内,且第一固定片50的自由端端面与第二固定片51的台阶面相抵,以使第一固定片50和第二固定片51对顶。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固定片50的自由端延伸至第二上框架200外侧面上,且该第一固定片50的内侧面与第二上框架200的外侧面相抵,即第一固定片50的第一抵止端面500和第二固定片51的第二抵止端面510相抵是防止第一框架单元10和第二框架单元20左右方向上的晃动,而该第一固定片50的内侧面与第二上框架200的外侧面相抵是防止第一框架单元10和第二框架单元20在前后方向上的晃动,以增加该折叠推车展开时的稳定性。

另外,固定杆40的底部还设置有辅助轮,当该折叠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该辅助轮可支承于地面上,使得固定杆40和第一边框架102、第二边框架202的底部离地面的高度是相一致的,可以防止该折叠推车中部受压而凹陷。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参考图1,固定杆40的顶部上还具有一水平设置的挡板42,当折叠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该挡板42的底面与第一上框架100和第二上框架200的顶面都相抵。因此该挡板42可以限制该折叠推车的第一框架单元10和第二框架单元20相互展开时的角度,防止第一框架单元10和第二框架单元20过渡展开而导致枢接件损坏,而且该挡板42还可以作为防止该折叠推车中部受压而凹陷的阻挡件,还也起到防止该折叠推车中部受压而凹陷的作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参考图1和图6,固定杆40上还设置有活动套设在该固定杆40上的滑块43,滑块43可在该固定杆40上滑动,滑块43左右两侧上还分别连接有一连接件44,两连接件44的一端均枢接在滑块43上,另一端则分别枢接于第一上框架100和第二上框架200上。在该折叠推车收折的时候,滑块43在固定杆40上滑动的同时,第一上框架100和第二上框架200也会随着连接件44而被收折,因此滑块43能够起到同步收折第一上框架100和第二上框架200的作用。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滑块43上还设置有一压扣,该压扣以使该滑块43具有固定于固定杆40上的第一状态以及能够在固定杆40上滑动的第二状态,即该压扣使得该滑块43具有锁止状态和松脱状态,在锁止状态下,滑块43固定在固定杆40上,可以防止该折叠推车受外力而意外收折导致的风险,而且也可以通过连接件44对第一上框架100和第二上框架200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压扣如图7所示,其通过一枢接轴450枢接在滑块43上,该压扣上具有以该枢接轴450为轴的凸轮部451以及与凸轮部451连接的压把部452,当该压把部452与固定杆40处于大致平行状态时,凸轮部451上的凸起和固定杆40的外壁过紧配合,通过凸轮部451和固定杆40之间的摩擦力而使该滑块43固定在固定杆40上,而当该压把部452与固定杆40处于大致垂直状态时,凸轮部451不与固定杆40的外壁接触,因此滑块43能够沿固定杆40滑动。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