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踏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3668发布日期:2020-08-25 19:0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踏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踏板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踏板车。



背景技术:

在踏板车中,通常包括车头和车身,车身包括提供动力的轮子及遮挡轮子的挡泥板。

在现有的踏板车中,挡泥板通常用于遮挡轮子在行进过程中向驾驶者飞洒的路面污水或杂物,还可供驾驶者通过脚部按压挡泥板以达到刹车效果,但现有的挡泥板强度不足,导致频繁的刹车使得挡泥板易损坏,同时,挡泥板上通常具有连接线,例如挡泥板上的刹车指示灯,指示灯的电源线通常置于挡泥板一侧,没有对指示灯的电源线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现有踏板车挡泥板强度不足以及对连接线缺乏保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踏板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踏板车,所述踏板车包括轮子、挡泥板及踏板组件,轮子设于靠近所述踏板组件一端;所述挡泥板一端与所述踏板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挡泥板靠近所述轮子一侧设有一金属加强件,所述金属加强件背离所述轮子的一面与所述挡泥板围合形成一储线槽;所述挡泥板受力后所述金属加强件与所述轮子接触。

优选地,所述金属加强件覆盖于所述挡泥板靠近所述轮子一侧的表面,所述金属加强件与所述挡泥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泥板在背离所述轮子一侧设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为向背离所述轮子一侧的凸起结构。

优选地,所述踏板车还包括号码固定件,所述号码固定件设于轮子靠近踏板组件一侧,所述号码固定件与所述踏板组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踏板车还包括指示灯及连接线,所述指示灯设于所述挡泥板背离所述轮子一侧,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所述挡泥板在所述指示灯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指示灯的连接线依次经过所述通孔、所述储线槽延伸至所述踏板组件;所述踏板组件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踏板车还包括车头,所述车头与所述踏板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车头包括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及折叠组件,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分别与折叠组件的相对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件与第二折叠件,第一折叠件与所述第一撑杆固定连接,第二折叠件与第二撑杆固定连接,第一折叠件与第二折叠件转动连接,第一折叠件可相对于第二折叠件翻折预设角度。

优选地,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第一折叠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件设有与所述定位件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件可相对于第一折叠件翻折预设角度后卡固于所述定位槽中,以固定第一折叠件与第二折叠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第二撑杆为中空的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撑杆靠近轮子一侧上设有一挂钩,所述号码固定件上设有一扣环,所述挂钩可与所述扣环扣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踏板组件靠近第一撑杆一侧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所述踏板组件的侧面设有支撑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踏板车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所述挡泥板上设置金属加强件,提高了挡泥板的整体强度,使得挡泥板的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通过在金属加强件与所述挡泥板围合形成一储线槽,使得设置于所述挡泥板位置的线路可置于所述储线槽内,防止设置于所述挡泥板位置的线路受外力导致的磨损、脱落或断裂等问题,提高了连接线的保护效果。进一步,通过将设置所述金属加强件,提高了所述挡泥板刹车的耐磨性。

2、通过在所述轮子上设置所述号码固定件,所述号码固定件与所述踏板组件固定连接,可将号码牌固定于所述号码固定件上以进行号码标识。

3、通过在所述挡泥板上设置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为所述挡泥板背离所述轮子一侧的凸起结构,使得驾驶者可通过踩踏所述凸起的按压部对轮子进行刹车,方便了刹车操作。

4、通过设置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于所述挡泥板背离所述轮子一侧,所述踏板组件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使得所述指示灯的连接线可置入储线槽内,防止设置于所述挡泥板位置的连接线受外力导致的磨损、脱落或断裂等问题,提高了连接线的保护效果。

5、通过设置所述折叠组件,使得所述第一折叠件可相对于第二折叠件翻折预设角度,将第一折叠件相对于第二折叠件进行折叠,减小踏板车的体积,便于存放。

6、通过将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第二撑杆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使得所述车头的线路可内置与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第二撑杆内,防止线路外露,以保护所述线路,同时防止线路外露造成的线材混乱的问题,使得踏板车的更简洁和美观。

7、通过在所述踏板组件靠近第一撑杆一侧表面设置防滑纹,使得用户乘坐时可防止滑倒。所述踏板组件在与第二轮组相邻的一侧设有支撑脚,使得所述踏板车可基于所述支撑脚支撑于地面,避免了倾倒放置,提高使用体验。

8、通过在所述第一撑杆靠近第二轮组一侧上设有一挂钩,所述号码固定件上设有一扣环,所述挂钩可与所述扣环扣合固定,所述踏板车将所述第一撑杆相对于所述第二撑杆向所述号码固定件方向翻折,以将所述挂钩与所述扣环扣合固定,使得踏板车在用户搬运或存放时,减小踏板车的体积,方便用户抬动及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踏板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踏板车中第一撑杆与第二撑杆翻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所示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踏板车中第二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踏板车中挡泥板中金属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踏板车中挡泥板中挡泥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踏板车中挂钩和扣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踏板车;

11、车头;111、第一撑杆;1111、挂钩;112、第二撑杆;

12、车身;121、第一轮组;122、第二轮组;1221、轮子;1222、挡泥板;12221、金属加强件;12222、储线槽;12223、通孔;1223、号码固定件;1224、指示灯;1225、按压部;1226、扣环;123、踏板组件;1231、防滑纹;1232、支撑脚;

13、折叠组件;131、第一折叠件;132、第二折叠件;1321、定位槽;133、定位件;134、第一转动轴;135、第二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踏板车1,所述踏板车1包括车头11和车身12,所述车头11和车身12转动连接,所述车头11用于调整踏板车1的前进方向,所述车身12用于承载驾驶者并提供前进动力。

所述车头11包括第一撑杆111和第二撑杆112,第一撑杆111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撑杆112向所述车身12方向翻折预设角度(如图2中a方向翻折)。

具体地,所述踏板车1还包括折叠组件13,第一撑杆111与所述折叠组件13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撑杆112与所述折叠组件13的相对一端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撑杆111相对于第二撑杆112向所述车身12方向翻折预设角度。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车身12还包括第一轮组121、第二轮组122及踏板组件123,第一轮组121、第二轮组122设于所述踏板组件123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轮组121与所述第二撑杆112固定连接。

请结合图2和图3,所述折叠组件13包括第一折叠件131、第二折叠件132及定位件133,第一折叠件131可相对于第二折叠件132翻折预设角度。所述定位件133与第一折叠件13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件132设有与所述定位件133相匹配的定位槽1321,所述定位件133可相对于第一折叠件131翻折预设角度后卡固于所述定位槽1321中,以固定第一折叠件131与第二折叠件132。

可选地,所述第一撑杆111与所述第二撑杆112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使得所述车头11的线路(图未示)可内置与所述第一撑杆111与所述第二撑杆112内,防止线路外露,以保护所述线路,同时防止线路外露造成的线材混乱的问题,使得踏板车的更简洁和美观。

请继续结合图2和图3,具体地,所述折叠组件13还包括第一转动轴134及第二转动轴135,所述第一转动轴134设于所述第一折叠件131靠近所述第二轮组122一侧(如图3中虚线所示),所述第一折叠件131与第二折叠件132以所述第一转动轴134为轴心进行翻折,使得所述第一撑杆111可向第二轮组122方向翻折。

所述第二转动轴135设于所述第一折叠件131背离所述第一转动轴134一侧,所述定位件133可以所述第二转动轴135为轴心在第一折叠件131背离所述第一转动轴134一侧进行翻折。

请参阅图4,所述第二轮组122包括轮子1221、挡泥板1222及弹性件(图未示),所述挡泥板1222设于轮子1221靠近踏板组件123一侧。所述挡泥板1222一端与所述踏板组件123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于踏板组件123,弹性件相对一端固定于所述挡泥板1222,使所述挡泥板1222可相对于所述踏板组件123弹性转动,用户可通过对所述挡泥板1222施加向所述轮子1221方向的力,使得挡泥板1222与所述轮子1221接触,以实现刹车效果。

所述第二轮组122还包括号码固定件1223,所述号码固定件1223设于轮子1221靠近踏板组件123一侧,所述号码固定件1223与所述踏板组件123固定连接,可将号码牌固定于所述号码固定件1223上以进行号码标识。

可以理解,所述轮子1221可以为动力轮(也即提供所述踏板车1动力的轮子),也可以为从动轮,也即在所述踏板车1中具有至少两个所述轮子1221及对应的至少两个挡泥板1222,至少一个所述轮子1221为动力轮。

请继续参阅图4,所述踏板车1还包括指示灯1224,所述指示灯1224设于所述挡泥板1222背离所述轮子1221一侧。所述踏板组件123内设有蓄电池(图未示),所述蓄电池通过连接线(图未示)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

请结合图4、图5和图6,具体地,所述挡泥板1222设有一金属加强件12221,所述金属加强件12221设于所述挡泥板1222靠近所述轮子1221一侧,具体地,所述金属加强件12221覆盖于所述挡泥板1222靠近所述轮子1221一侧的表面,所述金属加强件12221与所述挡泥板1222可拆卸连接,例如,所述金属加强件12221与所述挡泥板1222通过螺纹螺杆固定,可通过拆卸螺杆将所述金属加强件12221与所述挡泥板1222分离,以更换所述金属加强件12221和/或所述挡泥板1222。所述金属加强件12221作用于所述轮子1221的表面并产生摩擦力,以实现刹车效果,增设所述金属加强件12221,以提高所述挡泥板1222的强度及耐磨度。

所述金属加强件12221与所述挡泥板1222围合形成一储线槽12222(如图5中虚线所述),所述储线槽12222可收纳外部线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指示灯1224的连接线内置于所述储线槽12222,且所述连接线一端穿过所述挡泥板1222与所述指示灯1224电连接,具体地,所述挡泥板1222在所述指示灯1224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12223,所述指示灯1224的连接线依次经过所述通孔12223、所述储线槽12222延伸至所述踏板组件123,所述蓄电池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指示灯1224电连接。通过设置储线槽12222,使得所述指示灯1224的连接线可内置于所述储线槽12222内,防止所述连接线受外力导致的磨损、脱落或断裂等问题,提高了连接线的保护效果。

进一步,所述金属加强件12221向所述轮子1221方向移动并与之接触时,可对所述轮子1221实现刹车效果。通过增设所述金属加强件12221,以提高所述挡泥板1222在刹车时的耐磨性,从而提高了挡泥板1222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所述金属加强件12222包括但不限于钢材、铝材的任一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加强件12222为钢材。

请继续结合图4和图5,可选地,所述挡泥板1222在背离所述轮子1221一侧设有按压部1225,所述按压部1225为所述挡泥板1222背离所述轮子1221一侧的凸起结构,使得驾驶者可通过踩踏所述凸起的按压部1225对轮子1221进行刹车,方便了刹车操作。

请继续参阅图4,可选地,所述踏板组件123靠近第一撑杆111一侧表面设有防滑纹1231,使得用户乘坐时可防止滑倒。所述踏板组件123侧面设有支撑脚1232,使得所述踏板车1可基于所述支撑脚1232支撑于地面,避免了倾倒放置,提高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踏板车1,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撑杆111靠近第二轮组122一侧上设有一挂钩1111,所述号码固定件1223上设有一扣环1226,所述挂钩1111可与所述扣环1226扣合固定。具体地,所述踏板车2可通过折叠组件13将所述第一撑杆111相对于所述第二撑杆112向所述号码固定件1223方向翻折,以将所述挂钩1111与所述扣环1226扣合固定,使得踏板车1在用户搬运或存放时,减小踏板车1的体积,方便用户抬动及存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踏板车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所述挡泥板上设置金属加强件,提高了挡泥板的整体强度,使得挡泥板的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通过在金属加强件与所述挡泥板围合形成一储线槽,使得设置于所述挡泥板位置的线路可置于所述储线槽内,防止设置于所述挡泥板位置的线路受外力导致的磨损、脱落或断裂等问题,提高了连接线的保护效果。进一步,通过将设置所述金属加强件,提高了所述挡泥板刹车的耐磨性。

2、通过在所述轮子上设置所述号码固定件,所述号码固定件与所述踏板组件固定连接,可将号码牌固定于所述号码固定件上以进行号码标识。

3、通过在所述挡泥板上设置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为所述挡泥板背离所述轮子一侧的凸起结构,使得驾驶者可通过踩踏所述凸起的按压部对轮子进行刹车,方便了刹车操作。

4、通过设置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于所述挡泥板背离所述轮子一侧,所述踏板组件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使得所述指示灯的连接线可置入储线槽内,防止设置于所述挡泥板位置的连接线受外力导致的磨损、脱落或断裂等问题,提高了连接线的保护效果。

5、通过设置所述折叠组件,使得所述第一折叠件可相对于第二折叠件翻折预设角度,将第一折叠件相对于第二折叠件进行折叠,减小踏板车的体积,便于存放。

6、通过将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第二撑杆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使得所述车头的线路可内置与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第二撑杆内,防止线路外露,以保护所述线路,同时防止线路外露造成的线材混乱的问题,使得踏板车的更简洁和美观。

7、通过在所述踏板组件靠近第一撑杆一侧表面设置防滑纹,使得用户乘坐时可防止滑倒。所述踏板组件在与第二轮组相邻的一侧设有支撑脚,使得所述踏板车可基于所述支撑脚支撑于地面,避免了倾倒放置,提高使用体验。

8、通过在所述第一撑杆靠近第二轮组一侧上设有一挂钩,所述号码固定件上设有一扣环,所述挂钩可与所述扣环扣合固定,所述踏板车将所述第一撑杆相对于所述第二撑杆向所述号码固定件方向翻折,以将所述挂钩与所述扣环扣合固定,使得踏板车在用户搬运或存放时,减小踏板车的体积,方便用户抬动及存放。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