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1080发布日期:2020-09-15 18:4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



背景技术:

婴幼儿推车在车架构造的设计上,为了满足消费者携带的方便性,一般都会将推车车架设计成可折叠的结构,使得婴幼儿推车在使用状态时可以张开成可乘坐的型态,而不使用时则可以折叠成较小体积以方便收藏或携带。

现有的婴幼儿推车的折叠方式繁琐,联动方式不连贯,折叠不够方便快捷,而且折叠后体积较大,难以放置在狭窄空间,不便于存放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折叠方式简单快捷,且折叠后体积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包括后轮支架、一端均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连接的前轮支架和侧扶手杆组件,与所述侧扶手杆组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推杆组件,与所述推杆组件转动连接的后撑杆组件,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连接的座杆,与所述座杆以及所述后撑杆组件均转动连接的座杆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轮支架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后撑杆组件的十字撑杆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前轮支架且可折叠的踏杆组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十字撑杆组件且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踏杆组件的踏杆连杆,所述十字撑杆组件能带动所述踏杆连杆折叠。

作为优选,所述后轮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后轮支架和右后轮支架,所述后撑杆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后撑杆和右后撑杆,所述十字撑杆组件包括交叉且转动连接的上十字撑杆和下十字撑杆,所述上十字撑杆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左后轮支架和所述右后撑杆,所述下十字撑杆位于所述上十字撑杆下方且所述下十字撑杆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右后轮支架和所述左后撑杆。

作为优选,所述踏杆连杆的一端固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上十字撑杆以及所述下十字撑杆同轴销接。

作为优选,所述前轮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前轮支架和右前轮支架,所述踏杆组件包括左踏杆、右踏杆以及第二连接座,所述左踏杆、所述右踏杆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同轴销接,所述踏杆连杆的另一端滑动穿设于第二连接座内,所述左踏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左前轮支架,所述右踏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右前轮支架。

作为优选,还包括父子撑杆组件,所述父子撑杆组件包括交叉且转动连接的上父子撑杆和下父子撑杆,所述上父子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右短父子撑杆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左后撑杆的端部,所述右短父子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右后撑杆上;所述下父子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左短父子撑杆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右后撑杆的端部,所述左短父子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左后撑杆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前轮支架连杆,所述前轮支架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前轮支架以及所述后撑杆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组件包括左推杆和右推杆,所述左推杆一端转动连接有左推把,所述右推杆一端转动连接有右推把,所述左推把和所述右推把之间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后撑杆组件以及所述推杆组件之间的锁定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左推把和所述右推把之间的解锁件。

作为优选,还包括靠背杆组件,所述靠背杆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座杆连杆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前轮支架转动连接有前轮组件,所述后轮支架转动连接有后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座杆、座杆连杆以及十字撑杆组件,同时通过踏杆连杆连接十字撑杆组件以及踏杆组件,使得整个可折叠推车车架的联动方式更加连贯,且使得可折叠推车车架的折叠方式更加简单,折叠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并且折叠后的体积小,便于存放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推车车架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推车车架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推车车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推车车架显示十字撑杆组件以及父子撑杆组件的一个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推车车架显示十字撑杆组件以及父子撑杆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推车车架的显示有踏杆连杆的限位块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推车车架处于初步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推车车架处于中间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推车车架处于折叠完成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

11、左后轮支架;12、右后轮支架;13、后轮组件;21、左前轮支架;22、右前轮支架;23、前轮组件;31、左侧扶手杆;32、右侧扶手杆;41、左推杆;42、右推杆;51、左后撑杆;52、右后撑杆;61、上十字撑杆;62、下十字撑杆;71、左踏杆;72、右踏杆;73、第二连接座;74、第四连接座;81、上父子撑杆;82、下父子撑杆;83、右短父子撑杆;84、左短父子撑杆;91、左推把;92、右推把;101、座杆;102、座杆连杆;20、第三连接座;30、踏杆连杆;301、第一连接座;302、限位块;40、前轮支架连杆;50、靠背杆组件;60、前蓬杆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推车车架,如图1-5所示,该可折叠推车车架包括后轮支架、前轮支架、侧扶手杆组件、推杆组件、后撑杆组件、座杆101、座杆连杆102、十字撑杆组件、踏杆组件、父子撑杆组件、靠背杆组件50、前蓬杆组件60以及锁定机构,其中:上述后轮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后轮支架11和右后轮支架12,且左后轮支架11和右后轮支架12上均转动设有后轮组件13;前轮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前轮支架21和右前轮支架22,且左前轮支架21和右前轮支架22上均转动设有前轮组件23;上述侧扶手杆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扶手杆31和右侧扶手杆32;上述推杆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推杆41和右推杆42;后撑杆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后撑杆51和右后撑杆52;十字撑杆组件包括交叉且转动连接的上十字撑杆61和下十字撑杆62;上述踏杆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踏杆71和右踏杆72,以及与左踏杆71、右踏杆72同轴销接的第二连接座73;上述父子撑杆组件包括交叉且转动连接的上父子撑杆81和下父子撑杆82,一端与上父子撑杆81转动连接的右短父子撑杆83,以及一端与下父子撑杆82转动连接的左短父子撑杆84。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述左前轮支架21转动转动连接于左后轮支架11,左侧扶手杆31转动连接于左后轮支架11,上述左侧扶手杆31还转动连接有上述左推杆41,左推杆41转动连接于上述左后撑杆51。相对应的,上述右前轮支架22转动转动连接于右后轮支架12,右侧扶手杆32转动连接于右后轮支架12,上述右侧扶手杆32还转动连接有上述右推杆42,右推杆42转动连接于上述右后撑杆52。

上述左推杆41的一端端部转动连接有左推把91,右推杆42的一端端部转动连接有右推把92,上述左推把91和右推把92之间转动连接。上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后撑杆组件以及推杆组件之间的锁定件,以及设置于左推把91和右推把92之间的解锁件。其中上述解锁件滑动设置于左推把91和右推把92的连接处,上述锁定件可以设置在左推杆41和左后撑杆51之间,也可以设置在右推杆42和右后撑杆52之间,还可以在左推杆41和左后撑杆51之间、右推杆42和右后撑杆52之间均设置该锁定件。通过该锁定件,能够在可折叠推车车架展开后,对整车进行锁定。而解锁件则能够实现对左推把91与右推把92之间以及整车的解锁,以便后续的折叠。上述解锁件和锁定件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常见的结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上述座杆101和座杆连杆102对称设置有两组,上述座杆101转动连接于座杆连杆102,且上述座杆101与上述后轮支架转动连接,座杆连杆102还转动连接于上述后撑杆组件(即左侧的座杆101与左后轮支架11转动连接,左侧的座杆连杆102转动连接于左后撑杆51;右侧的座杆101与右后轮支架12转动连接,右侧的座杆连杆102转动连接于右后撑杆52)。通过该座杆101以及座杆连杆102的设置,能够实现后轮支架与后撑杆组件的连接,同时也实现折叠过程中,后撑杆组件、座杆101以及座杆连杆102联动的效果。

可参照图4和图5,上述上十字撑杆61位于下十字撑杆62上方,且上十字撑杆61和下十字撑杆62的中间位置交叉且转动销接。上述上十字撑杆6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左后轮支架11以及右后撑杆52,下十字撑杆6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右后轮支架12和左后撑杆51。通过该十字撑杆组件的设置,其能够将后轮支架与后撑杆组件连接起来,同时交叉设置的上十字撑杆61和下十字撑杆62,其能够进一步使得折叠更加顺畅快捷。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可以在左后轮支架11、右后轮支架12、左后撑杆51以及右后撑杆52上安装第三连接座20,上十字撑杆61的两端通过第三连接座20分别转动连接左后轮支架11以及右后撑杆52,下十字撑杆62的两端通过第三连接座20分别转动连接右后轮支架12和左后撑杆51。

在上述上十字撑杆61和下十字撑杆62交叉的位置还转动连接有踏杆连杆30,具体的,如图5所示,在踏杆连杆30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座301,该第一连接座301与上十字撑杆61以及下十字撑杆62同轴销接。上述踏杆连杆30的另一端滑动穿过踏杆组件的第二连接座73。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述踏杆连杆30的端部以及非端部位置处设置有限位块302,两个限位块302分别位于上述第二连接座73的两端,来对踏杆连杆30进行限位。位于端部的限位块302能够防止踏杆连杆30脱离第二连接座73,位于非端部位置的限位块302则能够抵接在第二连接座73处并带动左踏杆71和右踏杆72转动,以实现左踏杆71和右踏杆72的折叠。本实施例中,上述限位块302可以是凸起,也可以是螺钉帽,只要能够实现对踏杆连杆30的限位即可。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述左踏杆71和右踏杆72分别通过一个第四连接座74转动连接于左前轮支架21以及右前轮支架22。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上父子撑杆81未连接右短父子撑杆8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左后撑杆51的端部,右短父子撑杆83转动连接于右后撑杆52上;下父子撑杆82未连接左短父子撑杆8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右后撑杆52的端部,左短父子撑杆84转动连接于左后撑杆51上。通过设置上父子撑杆81、右短父子撑杆83、下父子撑杆82、左短父子撑杆84,能够进一步将左后撑杆51和右后撑杆52连接起来,进而使得整个可折叠推车车架的结构更加稳定。

可选地,在前轮支架和后撑杆组件之间还连接有前轮支架连杆40,具体的,左前轮支架21和左后撑杆51分别转动连接于一个前轮支架连杆40的两端,同样的,右前轮支架22和右后撑杆52分别转动连接于另一个前轮支架连杆40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上述靠背杆组件5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座杆连杆102的一端上。

上述前蓬杆组件60呈u形结构,其左侧一端与左侧扶手杆31以及左推杆41同轴销接,其右侧一端与右侧扶手杆32以及右推杆42同轴销接。

本实施例的上述可折叠推车车架在折叠时,首先按压解锁件,使得左推把91和右推把92之间解锁,随后将左推把91和右推把92向下并同时向前压,此时锁定件对左推杆41与左后撑杆51之间、右推杆42与右后撑杆52之间的锁定被解除,之后继续下压左推把91和右推把92,形成图7所示的初步折叠状态。

之后继续下压左推把91和右推把92,此时左推把91和右推把92会带动推杆组件、侧扶手组件以及后撑杆组件向下转动,形成图8所示的中间折叠状态。

之后继续折叠整车,后撑杆组件最终贴合后轮支架,并最终使得整车被完成折叠,形成图9所示的折叠完成的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得整个可折叠推车车架的联动方式更加连贯,且使得可折叠推车车架的折叠方式更加简单,折叠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并且折叠后的体积小,便于存放携带。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