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雷达测距的儿童安全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8149发布日期:2020-07-31 20:59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雷达测距的儿童安全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雷达测距的儿童安全电动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儿童电动车在儿童使用时,即使有家长看护,仍存在家长走神或暂时没有注意到的情况发生。而传统的儿童电动车往往缺少避障的功能,导致儿童电动车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传统的儿童电动车一般座椅为固定式的,儿童上下车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雷达测距的儿童安全电动车,该儿童安全电动车可通过均布在车体四周的雷达进行障碍物测距,当障碍物距离车体的距离过近时,控制刹车系统进行制动刹车,提高安全性,且座椅可旋转,方便儿童上下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雷达测距的儿童安全电动车,一种可雷达测距的儿童安全电动车,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底部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设置在驾驶位的座椅、用于驱动车体运动的驱动系统、用于制动的刹车系统以及控制驱动系统和刹车系统的控制器;所述车体的四周均布有探测障碍物的雷达,所述雷达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座椅包括底座和座椅本体,所述底座的底部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座椅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可旋转的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面以座椅本体的旋转轴为中心设有挡条,所述挡条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座椅本体的底面设有呈1/4圆形的挡块,所述挡块设于挡条的一侧,所述挡块上靠近车体尾端的直边上设有呈弧形的插销,所述挡条上设有与插销配合的销孔,所述插销的插入端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插销的底部,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条,所述卡条与挡条平行设置,所述卡条的横截面呈倒“t”字形,所述卡条设于挡条的另一侧,所述卡条与底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座椅主体的背面设有驱动卡条滑动以卡入或脱离卡槽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雷达的探测距离为30cm~50cm。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座椅主体背面顶端的卡套,所述卡套的底部设有底壁,所述卡套的轴心处设有卡销,所述卡套的底壁上开设有供卡销通过的通孔,所述卡销的顶端连接有卡盘,所述卡销与卡盘的中心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卡套的侧围顶部开设有以卡套的轴心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两卡口,所述卡盘的底面设有分别与两卡口对应的两卡块,所述卡销的底端与卡条靠近车体尾端的一端之间连接有钢绳,所述卡条靠近车体头端的一端与底座上与卡条配合的滑槽靠近车体头端的一端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座椅主体的背面与其底面的相交边处设有定滑轮,所述钢绳绕过定滑轮后连接卡销和卡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均布在车体四周的雷达进行障碍物测距,当障碍物距离车体的距离过近时,控制刹车系统进行制动刹车,提高安全性。

2、座椅可旋转,方便儿童上下车。

3、通过特制的驱动机构,座椅旋转前的解锁和旋转后的上锁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椅本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椅本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车体,20、雷达,30、座椅,40、底座,41、挡条,42、销孔,43、卡条,44、滑槽,50、座椅本体,51、挡块,52、插销,53、卡槽,54、卡销,55、卡套,56、卡盘,57、卡口,58、卡块,59、钢绳,60、弹簧,70、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可雷达测距的儿童安全电动车,包括车体10、设置在车体10底部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设置在驾驶位的座椅30、用于驱动车体10运动的驱动系统、用于制动的刹车系统以及控制驱动系统和刹车系统的控制器;所述车体10的四周均布有探测障碍物的雷达20,所述雷达20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座椅30包括底座40和座椅本体50,所述底座40的底部与车体10固定连接,所述座椅30的底部与底座40的顶部可旋转的连接,所述底座40的顶面以座椅本体50的旋转轴为中心设有挡条41,所述挡条41沿车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座椅本体50的底面设有呈1/4圆形的挡块51,所述挡块51设于挡条41的一侧,所述挡块51上靠近车体10尾端的直边上设有呈弧形的插销52,所述挡条41上设有与插销52配合的销孔42,所述插销52的插入端部设有卡槽53,所述卡槽53位于插销52的底部,所述底座40的顶面设有与卡槽53配合的卡条43,所述卡条43与挡条41平行设置,所述卡条43的横截面呈倒“t”字形,所述卡条43设于挡条41的另一侧,所述卡条43与底座4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座椅30主体的背面设有驱动卡条43滑动以卡入或脱离卡槽53的驱动机构。

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通过均布在车体10四周的雷达20进行障碍物测距,当障碍物距离车体10的距离过近时,控制刹车系统进行制动刹车,提高安全性。通过雷达20设置的探测距离,当雷达20探测到有障碍物时,即表示障碍物与车体10的距离达到了警界距离,控制器收到雷达20探测到障碍物的信号后即控制刹车系统进行制动刹车。

为便于儿童上下车,将座椅本体50与底座40可旋转的连接,通过1/4圆形的挡块51和挡条41的配合在旋转时对座椅本体50进行限位,使座椅本体50的旋转角度在正对车体10的头端和正对车门之间,即90度旋转。如在上车时,先将卡条43滑动,使卡条43从卡槽53中脱离(即解锁),此后即可旋转座椅30主体使座椅30主体朝向车门,儿童即可上车;在儿童上车后,再旋转座椅30主体朝向车体10的头端,然后滑动卡条43插入卡槽53中即可固定好旋转座椅30(即锁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雷达20的探测距离为30cm~50cm。

30cm~50cm的距离较为合适,距离过大可能造成电动车频繁刹车,而距离过小,可能导致刹车过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座椅30主体背面顶端的卡套55,所述卡套55的底部设有底壁,所述卡套55的轴心处设有卡销54,所述卡套55的底壁上开设有供卡销54通过的通孔,所述卡销54的顶端连接有卡盘56,所述卡销54与卡盘56的中心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卡套55的侧围顶部开设有以卡套55的轴心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两卡口57,所述卡盘56的底面设有分别与两卡口57对应的两卡块58,所述卡销54的底端与卡条43靠近车体10尾端的一端之间连接有钢绳59,所述卡条43靠近车体10头端的一端与底座40上与卡条43配合的滑槽44靠近车体10头端的一端之间设有弹簧60。

为便于家长操作座椅30主体的解锁或锁紧,采用如上特制的驱动机构,当需要解锁时,向上拉卡盘56,使卡盘56顶面的卡块58从卡口57中脱离,然后旋转卡盘56后放下卡盘56,使卡套55的顶部托住卡块58,上升的卡盘56依次通过卡销54、钢绳59拉动卡条43滑动,使卡条43从卡槽53中脱离。当需要上锁时,再次拉起卡盘56,并旋转卡盘56,使卡块58对准卡口57,弹簧60依次拉动卡条43、钢绳59、卡销54和卡盘56,卡条43在弹簧60拉动下插入卡槽53,卡块58在弹簧60拉动下插入卡口5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椅30主体的背面与其底面的相交边处设有定滑轮70,所述钢绳59绕过定滑轮70后连接卡销54和卡条43。

通过定滑轮70可减小钢绳59所受摩擦力,同时改变力的方向后,使卡条43的拉动更顺滑,还能避免座椅30主体被钢绳59磨损。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动车可以是电动汽车,也可以是电动摩托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