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汽车生产线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3241发布日期:2020-08-25 19:04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汽车生产线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属于汽车生产线传送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汽车生产线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生产厂家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同时降低自身投入,会采用统一总装生产流水线同时共用生产两款或多款车型,但不同车型一般尺寸、造型及结构相差都很大,对于不同车型无法采用同一支撑结构对其进行支撑,目前主机厂多采用不同车型支撑共同存在,采用可折叠的方式进行转换,保证不同车型的共线生产;但这种方式转换繁琐,不利于操作,且会额外增加主机厂的资本投入,同时一款车型进行生产时,另一车型的支撑结构会对操作人员产生妨碍和干涉,给汽车生产造成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汽车生产线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的旋转式支撑结构可旋转并调节高度,以适应于不同车型、不同高度的车身支撑,操作简单便捷。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柔性汽车生产线的支撑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汽车生产线的支撑结构,包括旋转式支撑结构和固定式支撑结构,旋转式支撑结构和固定式支撑结构间隔设置;所述旋转式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托,支撑底托竖向设置,支撑底托顶部与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横向设置,支撑臂底部通过竖向杆与支撑底托连接,支撑臂可旋转且上下可调。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底托顶部设置为筒体结构,竖向杆插入筒体结构内设置,且竖向杆可上下移动并固定于不同位置以调节支撑臂的高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杆与支撑底托的筒体结构通过锁止销进行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筒体结构侧部设置锁止孔,竖向杆侧部设置通孔,锁止销插入筒体结构的锁止孔和竖向杆的通孔将二者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臂端部固定设置竖向的侧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式支撑结构包括底部底托,底部底托顶部固定设置竖杆,竖杆顶部固定设置支撑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式支撑结构和固定式支撑结构底部均固定于板链输送线上。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本公开采用的旋转式支撑结构,可减少支撑数量,降低内饰生产线板链本体重量,同时减少了结构,操作便利;

本公开采用的旋转式支撑结构,相比每种车型均配备独立支撑采用反倒式转换更方便,更便捷;

本公开采用的旋转式支撑结构,可减少每种车型独立支撑时造成的多余或者闲置支撑对作业人员的干涉和阻碍;

本公开采用的旋转式支撑结构,同时可以实现生产线的柔性化扩展,再增加尺寸及结构不同的车型时可通过增加锁止孔或微改支撑臂的方式实现更多车型的共线生产;

本公开的支撑结构,采用旋转式支撑结构和固定式支撑结构共同支撑车身,可对车身进行牢固支撑,且对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汽车车身均能有效固定和支撑。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锁止销的示意图;

图中,1.车身ⅱ;2.车身ⅰ;3.板链输送线;4.支撑底托;5.支撑臂;6.竖向杆;7.锁止销;8.固定式支撑结构;9.锁止孔;10.锁止孔;11.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公开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存在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柔性汽车生产线的支撑结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汽车生产线的支撑结构,包括旋转式支撑结构和固定式支撑结构,旋转式支撑结构和固定式支撑结构间隔设置;所述旋转式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托,支撑底托竖向设置,支撑底托顶部与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横向设置,支撑臂底部通过竖向杆与支撑底托连接,支撑臂可旋转且上下可调。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实施例公开的支撑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附图1所示,柔性汽车生产线的支撑结构,包括旋转式支撑结构和固定式支撑结构8,旋转式支撑结构和固定式支撑结构间隔设置,旋转式支撑结构位于前侧,固定式支撑结构8位于后侧,旋转式支撑结构和固定式支撑结构8底部均固定于板链输送线3上。

旋转式支撑结构支撑汽车车身的前部,旋转式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底托4,支撑底托4底部设有平板固定连接于板链输送线3,支撑底托4竖向设置,且支撑底托4顶部与支撑臂5固定连接;

支撑臂5横向设置,支撑臂5底部通过竖向杆6与支撑底托4连接,支撑臂5可旋转且上下可调。

支撑底托4顶部设置为筒体结构,竖向杆6插入筒体结构内设置,且竖向杆6可上下移动并固定于不同位置以调节支撑臂5的高度。

竖向杆6与支撑底托4的筒体结构通过锁止销7进行固定,筒体结构侧部设置锁止孔,调整竖向杆6在支撑底托4筒体结构内高度后,将锁止销7由支撑底托4筒体结构侧部插入其锁止孔将竖向杆固定;竖向杆侧部设置通孔可供锁止销插入以锁止。

支撑臂5端部固定设置竖向的侧板11,可方便对车身进行固定且限位。

本公开的旋转式支撑结构通过手动调节高度和角度,其还可以通过增加伺服电机和气缸等方式控制支撑臂的高度及角度,实现车型转换调整的自动化操作,本方案采用手动方式,这一方式不再赘述。

固定式支撑结构8支撑汽车车身的后部,固定式支撑结构8包括底部底托,底部底托固定于板链输送线3,底部底托顶部固定设置竖杆,竖杆顶部固定设置支撑板,支撑板对车身后部进行支撑。固定式支撑结构在车身后部不用调节,对不同车身进行共用。

以车身ⅰ2、车身ⅱ1的支撑使用为例对本方案支撑结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车身ⅱ1为三轮观光车型,其前后尺寸较小,车身ⅰ2为货车车型,其前后尺寸较大,二者结构差异很大;

在支撑车身ⅰ2时,车身ⅰ2的后部支撑在固定式支撑结构8,旋转式支撑结构的支撑臂5旋转并调高至a位置,而后将锁止销7插入到锁止孔9中,实现对车身ⅰ2的支撑;

在支撑车身ⅱ1时,车身ⅱ1的后部支撑在固定式支撑结构8,旋转式支撑结构的支撑臂5旋转并调低至b位置,而后将锁止销7插入到锁止孔10中,实现对车身ⅱ1的支撑。

本公开通过固定在板链输送线上的旋转支撑结构在不同角度、高度的调节实现不同尺寸及形状的汽车车身有效固定与运输,同时实现不同车型共线生产时能够实现轻松转换。旋转支撑结构和固定式支撑结构共同支撑车身,使车身有效固定。

本公开的支撑结构可以解决两款尺寸、造型及结构相差很大的两款车型的共线生产问题,保证总装生产线的柔性化生产,同时减少主机厂的资本投入。本公开主要实现两款车在生产线内饰生产段的共线支撑运输,同时保证两款车型支撑点实现轻松转换,一款车型生产时,另一款车型的支撑对操作人员无妨碍和干涉。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