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刹车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9000发布日期:2022-01-29 00:3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婴儿车刹车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婴儿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刹车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2.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幼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其早已得到广泛使用。目前,现有的婴儿车的底部均设有前轮及后轮,其中,后轮的数量一般为两个,两后轮分别对应设置一个刹车机构,在需要刹停婴儿车时,使用者需要分别脚踩两个后轮的刹车机构,才能将婴儿车完全制动。现有的婴儿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使用者需要分别脚踩两个后轮的刹车机构才能实现婴儿车的完全制动,该刹车方式较为麻烦,不够方便;第二,容易发生使用者只踩刹其中一边的后轮的刹车机构的现象,婴儿车未完全制动,婴儿车可能会发生溜动,存在极大的安全问题。
3.因此,急需一种操作简便、可同时刹停两侧车轮的婴儿车刹车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婴儿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可同时刹停两侧车轮的婴儿车刹车机构。
5.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具有婴儿车刹车机构,借由该婴儿车刹车机构实现同时刹停两侧的车轮,提高操作婴儿车刹车的简便性。
6.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婴儿车刹车机构,包括车架、刹车驱动组件、连动组件、刹车锁及车轮,刹车驱动组件设置于车架上,两连动组件分别呈可滑动地设置于车架的左右两侧,刹车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连动组件抵触连接,连动组件均固定连接有刹车锁,两车轮分别枢接于车架的左右两侧,借由驱使刹车驱动组件顶推连动组件连同刹车锁一起动作,以使两侧的刹车锁与车轮卡合。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通过驱使刹车驱动组件顶推两侧的连动组件滑动,使得两侧的连动组件分别带动两侧的刹车锁动作,从而使得两侧的刹车锁分别与两侧的车轮卡合,对两侧的车轮进行锁定。因此,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可同时刹停两侧车轮,且操作简便。
8.较佳地,刹车驱动组件包括刹车踏板及驱动件,刹车踏板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上,刹车踏板的两端分别与两驱动件抵触连接,驱动件可左右滑动地设置于车架,驱动件与连动组件抵触连接,借由驱使刹车踏板滑动,以推动两驱动件滑动,使得两驱动件分别驱使两连动组件动作。
9.较佳地,刹车踏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斜面,驱动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配合连接。
10.较佳地,刹车驱动组件还包括可弹性形变的定位件,刹车踏板设有第一轨迹槽及第二轨迹槽,第一轨迹槽位于第二轨迹槽的下方,第一轨迹槽的一端与第二轨迹槽的一端
连通,定位件的一端固定于车架内,借由驱使刹车踏板滑动,以使定位件的另一端交替卡设于第一轨迹槽的最下方和第二轨迹槽的最下方。
11.较佳地,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均呈下凹结构,第一轨迹槽的两端分别于第二轨迹槽的两端连通。
12.较佳地,第一轨迹槽和第二轨迹槽均呈v形。
13.较佳地,刹车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使刹车踏板复位的第一弹性复位件,第一弹性复位件设置于刹车踏板与车架之间。
14.较佳地,刹车踏板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一端插接于第一凹槽内。
15.较佳地,车架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二凹槽内。
16.较佳地,驱动件沿滑动方向设有第一限位槽,车架设有第一限位轴,第一限位轴可滑动地插接于第一限位槽内。
17.较佳地,刹车驱动组件包括刹车踏板及驱动件,刹车踏板与驱动件固定连接,驱动件与车架枢接,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连动组件抵触连接,借由驱使刹车踏板连同驱动件一起转动,以使驱动件顶推连动组件动作。
18.较佳地,驱动件包括驱动本体及驱动部,驱动本体与车架枢接,两驱动部分别凸设于驱动本体的两端,驱动部与连动组件抵触连接。
19.较佳地,驱动件沿其转动方向设有避让槽。
20.较佳地,刹车踏板与车架中的一者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槽,刹车踏板与车架中的另一者设有凸点,借由刹车踏板转动,以使凸点与其中一个定位槽卡合。
21.较佳地,连动组件包括顶推部及拉动部,顶推部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内,拉动部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内,拉动部与刹车锁固定连接,借由刹车驱动组件顶推顶推部滑动,以使顶推部顶推拉动部连同刹车锁一起滑动。
22.较佳地,刹车驱动组件设有第三斜面,顶推部设有第四斜面,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配合连接。
23.较佳地,顶推部包括顶推件及插销,顶推件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内,插销的一端与顶推件固定连接,插销的另一端与拉动部抵触连接。
24.较佳地,插销位于拉动部的上方。
25.较佳地,顶推件沿其滑动方向设有第二限位槽,车架设有第二限位轴,第二限位轴可滑动地插接与第二限位槽内。
26.较佳地,顶推部包括第一滚轮及插销,第一滚轮与插销枢接,第一滚轮与刹车驱动组件抵触连接,插销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内,插销与拉动部抵触连接。
27.较佳地,连动组件还包括用于使顶推部复位的第二弹性复位件,第二弹性复位件设置于顶推部与车架之间。
28.较佳地,拉动部包括第一固定件及第一牵引件,第一固定件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内,第一牵引件的一端与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第一牵引件的另一端与刹车锁固定连接,借由第一固定件滑动并拉动第一牵引件,以使第一牵引件拉动刹车锁,使得刹车锁与车轮卡合。
29.较佳地,第一牵引件的中部呈倒u形结构并支撑于车架,第一固定件可下滑并拉动第一牵引件。
30.较佳地,拉动部还包括换向件,换向件固定于车架内并位于第一固定件的一侧,第一牵引件的倒u形结构穿设于换向件内。
31.较佳地,换向件内枢接有第二滚轮,第一牵引件绕设于第二滚轮上。
32.较佳地,拉动部还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内,第二固定件的一端与第一牵引件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与刹车锁固定连接。
33.较佳地,拉动部还包括用于使第二固定件复位的第三弹性复位件,第三弹性复位件设置于第二固定件与车架之间。
34.较佳地,第一牵引件为钢线。
35.较佳地,车轮沿其转动方向设有若干个卡槽,刹车锁可与卡槽卡合或脱离。
36.较佳地,车轮包括车轮本体及轮毂,车轮本体与车架枢接,轮毂套设于车轮本体上,卡槽设置于轮毂上。
37.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婴儿车,包括乘坐部,还包括上述的婴儿车刹车机构,乘坐部设置于车架上。
38.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婴儿车设有婴儿车刹车机构,通过驱使刹车驱动组件顶推两侧的连动组件滑动,使得两侧的连动组件分别带动两侧的刹车锁动作,从而使得两侧的刹车锁分别与两侧的车轮卡合,对两侧的车轮进行锁定。因此,本发明的婴儿车通过操作婴儿车刹车机构,实现同时刹停两侧车轮,且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39.较佳地,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及旋转部,两旋转部分别枢接于车架本体的左右两侧,车轮与旋转部枢接。
40.较佳地,还包括推车漂移操作部及旋转定向组件,推车漂移操作部设置于车架本体上,旋转定向组件的一端与推车漂移操作部连接,旋转定向组件的另一端卡合于车架本体与旋转部之间,借由操作推车漂移操作部,以使旋转定向组件退出与旋转部的卡合。
41.较佳地,旋转定向组件包括第二牵引件及定向件,推车漂移操作部与第二牵引件的一端连接并可拉动第二牵引件,第二牵引件的另一端与定向件连接,定向件卡合于车架本体与旋转部之间。
42.较佳地,旋转定向组件还包括用于使定向件复位的第四弹性复位件,第四弹性复位件设置于定向件与车架本体之间。
43.较佳地,第二牵引件为钢线。
附图说明
44.图1是本发明的婴儿车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5.图2是本发明的婴儿车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3是本发明的推车漂移操作部与旋转定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7.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48.图5是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49.图6是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刹车踏板被踩压前的结构示意图。
50.图7是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刹车踏板被踩压后的结构示意图。
51.图8是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刹车踏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52.图9是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侧的驱动件与连动组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0是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侧的驱动件与连动组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54.图11是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连动组件与刹车锁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55.图12是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侧的连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6.图13是图12中换向件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57.图14是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侧的连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8.图15是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连动组件、刹车锁及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59.图16是本发明的婴儿车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60.图1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刹车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61.图18是图17中b处放大图。
62.图1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架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63.图2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动组件的顶推部的结构示意图。
64.图2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动组件的拉动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65.图2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刹车驱动组件在顶推连动组件前的结构示意图。
66.图2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刹车驱动组件在顶推连动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67.图2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动组件、刹车锁及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8.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69.请参阅图1、图2及图5,本发明的婴儿车200包括乘坐部201及婴儿车刹车机构100。
70.请参阅图5、图12及图15,在婴儿车刹车机构100的第一实施例中,婴儿车刹车机构100包括车架1、刹车驱动组件、连动组件4、刹车锁5及车轮6,刹车驱动组件设置于车架1上,两连动组件4分别呈可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的左右两侧,刹车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连动组件4抵触连接,连动组件4均固定连接有刹车锁5,两车轮6分别枢接于车架1的左右两侧,借由驱使刹车驱动组件顶推连动组件4连同刹车锁5一起动作,以使两侧的刹车锁5与车轮6卡合,从而可同时刹停两侧车轮;乘坐部201设置于车架1上,乘坐部201用于供婴儿乘坐。其中,刹车驱动组件包括刹车踏板2及驱动件3,刹车踏板2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的中部,具体地,刹车踏板2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的安装件13上;连动组件4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刹车踏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驱动件3抵触连接,驱动件3可左右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驱动件3与连动组件4抵触连接,具体地,驱动件3的一端可左右滑动地设置于安装件13内,驱动件3沿滑动方向设有第一限位槽32,车架1设有第一限位轴112,第一限位轴112可滑
动地插接于第一限位槽32内,即第一限位轴112与驱动件3的第一限位槽32可发生相对滑动,第一限位轴112可起限位作用,但不以此为限;借由驱使刹车踏板2滑动,以推动两驱动件3滑动,使得两驱动件3分别驱使两连动组件4动作,两连动组件4动作会分别带动两侧的刹车锁5运动,使得两侧的刹车锁5与车轮6卡合,从而同时刹停两侧车轮。
71.请参阅图5及图8,在本实施例中,刹车踏板2位于两驱动件3的上方,刹车踏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斜面21,驱动件3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31,第一斜面21与第二斜面31配合连接。在第一斜面21与第二斜面31的配合作用下,通过驱使刹车踏板2下滑,可使刹车踏板2推动驱动件3分别往左右两侧滑动。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刹车踏板2与驱动件3之间可采用现有的斜槽驱动的方式。具体地,刹车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使刹车踏板2复位的第一弹性复位件8,第一弹性复位件8设置于刹车踏板2与车架1之间。当驱使刹车踏板2下滑时,刹车踏板2会压缩第一弹性复位件8,当刹车踏板2不受约束时,刹车踏板2可在第一弹性复位件8的作用下向上滑动并复位。具体地,刹车踏板2设有第一凹槽24,第一弹性复位件8的一端插接于第一凹槽24内,车架1设有第二凹槽111,第一弹性复位件8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二凹槽111内,通过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111对第一弹性复位件8进行定位。但不以此为限。
72.请参阅图5至图7,在本实施例中,刹车驱动组件还包括可弹性形变的定位件7,刹车踏板2设有第一轨迹槽22及第二轨迹槽23,第一轨迹槽22位于第二轨迹槽23的下方,第一轨迹槽22的一端与第二轨迹槽23的一端连通,定位件7的一端固定于车架1内,借由驱使刹车踏板2滑动,以使定位件7的另一端交替卡设于第一轨迹槽22的最下方和第二轨迹槽23的最下方。具体地,第一轨迹槽22和第二轨迹槽23均呈下凹结构,第一轨迹槽22的两端分别于第二轨迹槽23的两端连通,第一轨迹槽22和第二轨迹槽23形成封闭的轨道。其中,第一轨迹槽22和第二轨迹槽23均呈v形。但不以此为限,如,第一轨迹槽22和第二轨迹槽23也可呈u形;又如,第一轨迹槽22和第二轨迹槽23可为斜向上的长槽。初始时,如图6所示,定位件7的另一端卡设于第一轨迹槽22的最下方(即第一轨迹槽22的中部),当踩压刹车踏板2下滑后,定位件7的另一端从第一轨迹槽22的一侧轨道滑动至第二轨迹槽23一侧,并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滑动至如图7所示的第二轨迹槽23的最下方(即第二轨迹槽23的中部),实现对刹车踏板2定位,使得两驱动件3分别驱使两连动组件4连同两刹车锁5动作后,两侧的刹车锁5与车轮6保持卡合状态,从而保持刹车踏板2对车轮6的锁定状态;当再次踩压刹车踏板2下滑后,定位件7的另一端沿第二轨迹槽23的另一侧轨道滑动,并在定位件7自身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以及第一弹性复位件8推动刹车踏板2复位的配合下,定位件7从第二轨迹槽23滑动至如图6所示的第一轨迹槽22的最下方,实现对刹车踏板2的再次定位,刹车踏板2不再驱使驱动件3滑动,驱动件3、连动组件4及刹车锁5复位,刹车锁5与车轮6脱离卡合,从而保持刹车踏板2对车轮6的释锁状态。
73.请参阅图9至图14,连动组件4包括顶推部41及拉动部42,顶推部41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内,拉动部42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内,拉动部42与刹车锁5固定连接,借由刹车驱动组件的驱动件3滑动,以推动顶推部41滑动,使得顶推部41顶推拉动部42连同刹车锁5一起滑动。具体地,刹车驱动组件的驱动件3设有第三斜面33,顶推部41设有第四斜面411,驱动件3的第三斜面33位于顶推部41的第四斜面411的上方,第三斜面33与第四斜面411配合连接,更具体地,顶推部41位于拉动部42的上方,顶推部41可下滑并顶推拉动部42滑动。通过驱使驱动件3分别往左右两侧滑动,在第三斜面33与第四斜面411的配合作用下,
驱动件3推动顶推部41下滑,顶推部41下滑可顶推拉动部42连同刹车锁5一起滑动,使得两侧的刹车锁5与车轮6卡合,进而对两侧的车轮6进行锁定。但不以此为限,如,驱动件3与顶推部41之间可采用现有的斜槽驱动的方式;又如,驱动件3的第三斜面33可位于顶推部41的第四斜面411的下方,通过驱动件3驱动顶推部41滑动,使得顶推部41向上顶推拉动部42上滑,从而使得拉动部42拉动刹车锁5并使刹车锁5与车轮6卡合。
74.请继续参阅图9至图14,在本实施例中,顶推部41包括顶推件412及插销413,顶推件412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内,插销413的一端与顶推件412固定连接,插销413的另一端与拉动部42抵触连接,插销413位于拉动部42的上方。具体地,顶推件412沿其滑动方向设有第二限位槽412a,车架1设有第二限位轴113,第二限位轴113可滑动地插接与第二限位槽412a内,即第二限位轴113与顶推件412的第二限位槽412a可发生相对滑动,第二限位轴113可起限位作用,但不以此为限。进一步地,连动组件4还包括用于使顶推部41复位的第二弹性复位件43,第二弹性复位件43设置于顶推部41与车架1之间。更具体地,第二弹性复位件43套设于插销413上,但不以此为限。其中,第二弹性复位件43可采用现有的压缩弹簧等弹性件。
75.再请继续参阅图9至图14,在本实施例中,拉动部42包括第一固定件421及第一牵引件422,第一固定件421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内并位于顶推部41的下方,第一牵引件422的一端与第一固定件421固定连接,第一牵引件422的另一端与刹车锁5固定连接,第一牵引件422的中部呈倒u形结构422a并支撑于车架1,借由第一固定件421下滑并拉动第一牵引件422,以使第一牵引件422向上拉动刹车锁5,使得刹车锁5与车轮6卡合。通过顶推部41的插销413顶推第一固定件421下滑,使得第一固定件421拉动第一牵引件422的一端下滑,由于第一牵引件422的中部呈倒u形结构422a并支撑于车架1,使得第一牵引件422的另一端上升并拉动刹车锁5,使得刹车锁5上升并与车轮6卡合,从而锁定车轮6。具体地,拉动部42还包括换向件423,换向件423固定于车架1内并位于第一固定件421的一侧,第一牵引件422的倒u形结构422a穿设于换向件423内并支撑于换向件423内。更具体地,拉动部42还包括第二固定件424,第二固定件424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内,第二固定件424的一端与第一牵引件42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424的另一端与刹车锁5固定连接。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一牵引件422可直接与刹车锁5固定连接。其中,第一牵引件422采用现有的钢线,但不以此为限,第一牵引件422也可采用现有的绳索等等。进一步地,拉动部42还包括用于使第二固定件424复位的第三弹性复位件425,第三弹性复位件425设置于第二固定件424与车架1之间。第一牵引件422拉动第二固定件424上滑时,第二固定件424压缩第三弹性复位件425,当释放第二固定件424时,第二固定件424可在第三弹性复位件425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下滑并复位,从而带动刹车锁5下滑并复位,使得刹车锁5与车轮6脱离卡合。
76.请参阅图15,车轮6沿其转动方向设有若干个卡槽621,刹车锁5可与卡槽621卡合或脱离。在本实施例中,车轮6包括车轮本体61及轮毂62,车轮本体61与车架1枢接,轮毂62套设于车轮本体61上,卡槽621设置于轮毂62上。但不以此为限。
77.结合图5至图15,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100的第一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78.当需要刹住车轮6时,踩压刹车踏板2,定位件7从第一轨迹槽22的最下方滑动至第二轨迹槽23的最下方,并对刹车踏板2进行定位,在此过程中,刹车踏板2顶推两侧的驱动件
3,使得驱动件3分别往左右两侧滑动,驱动件3滑动可顶推连动组件4的顶推件412连通插销413一起下滑,使得插销413顶推第一固定件421下滑,并拉动第一牵引件422的一端下降,而第一牵引件422的另一端上升,使得第一牵引件422拉动第二固定件424连同刹车锁5一起上滑,从而使得刹车锁5与车轮6的卡槽621卡合,进而锁定两侧的车轮6,实现婴儿车200后轮的一踩双刹,提高了操作婴儿车200刹车的简便性。
79.当需要释锁车轮6时,再次踩压刹车踏板2,定位件7从第二轨迹槽23的最下方滑动至第一轨迹槽22的最下方,刹车踏板2在第一弹性复位件8的作用下复位上滑,整个连动组件4在第二弹性复位件43和第三弹性复位件425的作用下复位,并带动刹车锁5复位,使得刹车锁5退出与车轮6的卡合,从而释锁两侧的车轮6。
80.请参阅图16、图22及图24,在婴儿车刹车机构100的第二实施例中,婴儿车刹车机构100包括车架1、刹车驱动组件、连动组件4、刹车锁5及车轮6,刹车驱动组件设置于车架1上,两连动组件4分别呈可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的左右两侧,刹车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连动组件4抵触连接,连动组件4均固定连接有刹车锁5,两车轮6分别枢接于车架1的左右两侧,借由驱使刹车驱动组件顶推连动组件4连同刹车锁5一起动作,以使两侧的刹车锁5与车轮6卡合,从而可同时刹停两侧车轮;乘坐部201设置于车架1上,乘坐部201用于供婴儿乘坐。其中,刹车驱动组件包括刹车踏板2及驱动件3,刹车踏板2与驱动件3固定连接,驱动件3与车架1枢接,驱动件3的两端分别与两连动组件4抵触连接,借由驱使刹车踏板2连同驱动件3一起转动,以使驱动件3顶推连动组件4动作;车轮6沿其转动方向设有若干个卡槽621,刹车锁5可与卡槽621卡合或脱离。
81.请参阅图16至图18,驱动件3包括驱动本体34及驱动部35,驱动本体34与车架1枢接,两驱动部35分别凸设于驱动本体34的两端,驱动部35与连动组件4抵触连接,连动组件4位于驱动部35的下方。通过驱使驱动件3转动,使得驱动部35转动顶推连动组件4下滑,连动组件4下滑会带动刹车锁5移动,使得两侧的刹车锁5与车轮6卡合。具体地,驱动件3沿其转动方向设有避让槽36,该避让槽36用于避让车架1内的凸起,同时可对驱动件3的转动起限位作用。
82.请参阅图18及图19,刹车踏板2两个定位槽25,但不以此为限,定位槽25的数量可为三个、四个等等;车架1中设有凸点114,借由刹车踏板2转动,以使凸点114与其中一个定位槽25卡合,从而可将刹车踏板2进行定位。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定位槽25可设置于车架上,凸点114可设置于刹车踏板2上。
83.请参阅图20至图23,连动组件4包括顶推部41及拉动部42,顶推部41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内,拉动部42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内,拉动部42与刹车锁5固定连接,借由刹车驱动组件顶推顶推部41滑动,以使顶推部41顶推拉动部42连同刹车锁5一起滑动。具体地,顶推部41包括第一滚轮414及插销413,第一滚轮414与插销413枢接,第一滚轮414与刹车驱动组件抵触连接,插销413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内,插销413与拉动部42抵触连接。通过驱使驱动件3转动,使得驱动件3的驱动部35顶推第一滚轮414,使得第一滚轮414连同插销413一起下滑,其中,第一滚轮414可减少驱动部35转动顶推第一滚轮414时受到的摩擦力。进一步地,插销413与车架1之间设有用于使插销413复位的第二弹性复位件43,其中,第二弹性复位件43采用现有的压缩弹簧,第二弹性复位件43套设于插销413上,但不此为限。
84.请继续参阅图20至图23,拉动部42包括第一固定件421及第一牵引件422,第一固定件421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内并位于顶推部41的下方,第一牵引件422的一端与第一固定件421固定连接,第一牵引件422的另一端与刹车锁5固定连接,第一牵引件422的中部呈倒u形结构422a并支撑于车架1,借由第一固定件421下滑并拉动第一牵引件422,以使第一牵引件422向上拉动刹车锁5,使得刹车锁5与车轮6卡合。通过顶推部41的插销413顶推第一固定件421下滑,使得第一固定件421拉动第一牵引件422的一端下滑,第一牵引件422的另一端上升并拉动刹车锁5,使得刹车锁5上升并与车轮6卡合,从而锁定车轮6。具体地,拉动部42还包括换向件423,换向件423固定于车架1内并位于第一固定件421的一侧,第一牵引件422的倒u形结构422a穿设于换向件423内并支撑于换向件423内。较佳地,换向件423内枢接有第二滚轮423a,第一牵引件422绕设于第二滚轮423a上,第二滚轮423a可减少第一牵引件422被拉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85.请参阅图24,拉动部42还包括第二固定件424,第二固定件424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车架1内,第二固定件424的一端与第一牵引件42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424的另一端与刹车锁5固定连接。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一牵引件422可直接与刹车锁5固定连接。其中,第一牵引件422采用现有的钢线,但不以此为限,第一牵引件422也可采用现有的绳索等等。进一步地,拉动部42还包括用于使第二固定件424复位的第三弹性复位件425,第三弹性复位件425设置于第二固定件424与车架1之间。第一牵引件422拉动第二固定件424上滑时,第二固定件424压缩第三弹性复位件425,当释放第二固定件424时,第二固定件424可在第三弹性复位件425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下滑并复位,从而带动刹车锁5下滑并复位,使得刹车锁5与车轮6脱离卡合。
86.结合图16至图24,本发明的婴儿车刹车机构100的第二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87.当需要刹住车轮6时,踩压刹车踏板2,使得刹车踏板2连同驱动件3一起转动,驱动件3的驱动部35顶推连动组件4的顶推部41的第一滚轮414,使得第一滚轮414连同插销413一起下滑,插销413下滑顶推拉动部42的第一固定件421下滑,并拉动第一牵引件422的一端下降,而第一牵引件422的另一端上升,使得第一牵引件422拉动第二固定件424连同刹车锁5一起上滑,从而使得刹车锁5与车轮6的卡槽621卡合,进而锁定两侧的车轮6,实现婴儿车200后轮的一踩双刹,提高了操作婴儿车200刹车的简便性。
88.当需要释锁车轮6时,反向驱使刹车踏板2转动,刹车踏板2带动驱动件3转动复位,整个连动组件4在第二弹性复位件43和第三弹性复位件425的作用下复位,并带动刹车锁5复位,使得刹车锁5退出与车轮6的卡合,从而释锁两侧的车轮6。
89.请参阅图1及图2,车架1包括车架本体11及旋转部12,两旋转部12分别枢接于车架本体11的左右两侧,车轮6与旋转部12枢接。
90.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的婴儿车200还包括推车漂移操作部202及旋转定向组件203,推车漂移操作部202设置于车架本体11上,旋转定向组件203的一端与推车漂移操作部202连接,旋转定向组件203的另一端卡合于车架本体11与旋转部12之间,借由操作推车漂移操作部202,以使旋转定向组件203退出与旋转部12的卡合。具体地,旋转定向组件203包括第二牵引件203a及定向件203b,推车漂移操作部202与第二牵引件203a的一端连接并可拉动第二牵引件203a,第二牵引件203a的另一端与定向件203b连接,定向件203b卡合于车
架本体11与旋转部12之间,从而锁定车架本体11与旋转部12。通过操作推车漂移操作部202,使得推车漂移操作部202拉动第二牵引件203a,使得第二牵引件203a拉动定向件203b滑动退出与旋转部12的卡合,从而释锁车架本体11与旋转部12,从而旋转部12连同车轮6可相对车架本体11旋转360度,在本实施例中,该车轮6为后轮,但不以此为限。其中,第二牵引件203a为钢线,但不以此为限,第二牵引件203a可采用现有的绳索等等。进一步地,旋转定向组件203还包括用于使定向件203b复位的第四弹性复位件203c,第四弹性复位件203c设置于定向件203b与车架本体11之间。当操作推车漂移操作部202来驱使第二牵引件203a拉动定位件7上滑时,定位件7会压缩第四弹性复位件203c;当释放推车漂移操作部202后,定位件7可在第四弹性复位件203c的作用下下滑并复位,使得定位件7重新卡合于车架本体11与旋转部12之间,从而锁定车架本体11与旋转部12。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按压推车漂移操作部202来拉动第二牵引件203a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对推车漂移操作部202的结构进行赘述。
91.当需要婴儿车200可漂移时,按压推车漂移操作部202,使得推车漂移操作部202拉动第二牵引件203a,使得第二牵引件203a拉动定向件203b滑动退出与旋转部12的卡合,从而释锁车架本体11与旋转部12,从而旋转部12连同车轮6可相对车架本体11旋转360度;当释放推车漂移操作部202时,推车漂移操作部202复位,定向件203b在第四弹性复位件203c的作用下复位并重新卡合于车架本体11与旋转部12之间,从而锁定车架本体11与旋转部12。
92.综上,本发明的婴儿车200设有婴儿车刹车机构100,通过驱使刹车驱动组件顶推两侧的连动组件4滑动,使得两侧的连动组件4分别带动两侧的刹车锁5动作,从而使得两侧的刹车锁5分别与两侧的车轮6卡合,对两侧的车轮6进行锁定。因此,本发明的婴儿车200通过操作婴儿车刹车机构100,实现同时刹停两侧车轮6,且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本发明的婴儿车200还设有推车漂移操作部202及旋转定向组件203,可实现车轮6的万向旋转或对车轮6进行定向。
9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