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4874发布日期:2022-01-11 23:5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的制作方法
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2020年7月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0-0083160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3.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能够便于乘客、货物等进出的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


背景技术:

4.该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涉及本技术的背景信息,并不会构成现有技术。
5.皮卡车辆包括皮卡车驾驶室和位于皮卡车驾驶室后面的货厢组件。货厢组件具有容纳乘客、小型货物和大型货物(例如摩托车)的货舱。货厢组件包括协助操作员进出工作的踏板,所述踏板被收纳在后尾板的腔室中并且可从后尾板的腔室中向外部署出来。
6.然而,大多数现有的货厢组件没有用于协助装卸大型货物(例如摩托车)的结构,从而使得大型货物的进出相对比较困难。
7.此外,一些货厢组件具有可折叠的斜坡部,所述斜坡部被收纳在后尾板的腔室中并且可从后尾板的腔室中向外部署出来。然而,由于可折叠的斜坡部被收纳在后尾板的腔室中,因此后尾板的厚度会过度增加,这增加了货厢组件的制造成本和重量。
8.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以上信息被提供用以帮助理解本发明构思的背景,并且可以包含不被视为已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技术构思。


技术实现要素:

9.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其能够便于乘客、货物等的进出。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可以包括:一对侧壁,它们彼此相对;车厢底部,其位于所述一对侧壁之间并且具有第一腔室;后尾板,其通过第一枢轴销而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车厢底部的后端,并且具有第二腔室;滑道部件,其可移动地被接收在所述第一腔室中;以及踏板部件,其可移动地被接收在所述第二腔室中。第二腔室可以与第一腔室连通,并且踏板部件可以枢转地连接至滑道部件。
11.滑道部件可以包括:滑板,其具有面向皮卡车辆的前方的前端和面向皮卡车辆的后方的后端;以及支撑板,其通过第二枢轴销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滑板的所述前端。
12.滑板可以在收纳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滑板被收纳在第一腔室中,在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滑板从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伸展出来。
13.当滑板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完全伸展出来时,支撑板可以通过一对保持机构而被保持在后尾板中。
14.支撑板可以包括在其两个相对侧中设置的一对容纳凹部,并且每个保持机构可以
被接收在对应的容纳凹部中。
15.保持机构可以包括:保持构件,其枢转地安装在相应的容纳凹部中;以及弹簧,其从支撑板向外偏压所述保持构件。
16.后尾板可以具有分别设置在第二腔室的两个相对侧中的一对保持凹部,并且保持构件可以通过弹簧而被安置到对应的保持凹部中。
17.踏板部件可以在收纳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踏板部件被收纳在第二腔室中,在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踏板部件从所述第二腔室中完全伸展出来。
18.踏板部件可以包括:踏板支撑件,其通过第三枢轴销而枢转地连接至滑板的后端;以及踏板构件,其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踏板支撑件。
19.踏板支撑件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一对支腿部,所述一对支腿部可以从所述踏板支撑件延伸。
20.踏板构件可以通过第四枢轴销而枢转地连接至一对支腿部。在踏板构件枢转时,所述踏板构件可以在折叠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踏板构件被折叠至踏板支撑件,在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踏板构件从所述踏板支撑件展开。
21.踏板构件可以具有靠近第四枢轴销的第一端部和相对远离所述第四枢轴销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可以具有抓持凹部,在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对的边缘上可以设置有一对支撑突起,每个支撑突起可以具有控制所述踏板构件的展开位置的限位表面。
22.踏板支撑件可以具有位于一对支腿部之间的凹部,第二端部可以具有突起,当踏板构件处于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突起可以被接收在所述踏板支撑件的所述凹部中。
23.后尾板可以包括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的两个相对端中,所述第一开口可以面向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开口可以面向皮卡车辆的外部,并且第一盖部件可以枢转地安装至所述第二开口。
24.后尾板可以进一步包括与第二开口相邻的第三开口,并且第二盖部件可以枢转地安装至所述第三开口。
附图说明
25.为了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技术,现在参考附图,以给出的示例的方式来描述其各种形式,其中:
26.图1示出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中的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的立体图;
27.图2示出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中的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28.图3示出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中的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的滑道部件和踏板部件的立体图;
29.图4示出图3中所示的滑道部件的滑板和支撑板的平面图;
30.图5示出图1所示的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中后尾板的打开状态;
31.图6示出如下这种状态,即其中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中滑板从后尾板的第二腔室中部分地伸展出来;
32.图7示出由图6的箭头a所指示的部分的放大图;
33.图8示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中后尾板是打开的,并且滑板和踏板部件从所述后尾板的第二腔室中完全伸展出来;
34.图9示出图8中所示的货厢组件的平面图;
35.图10示出由图9的箭头b所指示的部分的放大图;
36.图11示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中后尾板是打开的,并且第三开口是暴露的;
37.图12示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中后尾板是打开的,并且第二盖部件安装至第三开口;
38.图13示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中后尾板是打开的,并且第一盖部件未覆盖第二开口;
39.图14示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中后尾板是打开的,并且踏板部件从所述后尾板的第二腔室中完全伸展出来;
40.图15示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图14中所示的踏板部件围绕第三枢轴线枢转;以及
41.图16示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在图15所示的踏板部件中踏板构件从踏板支撑件展开。
42.附图标记:
43.10:货厢组件
ꢀꢀꢀꢀꢀꢀꢀꢀꢀꢀꢀꢀꢀꢀꢀꢀꢀꢀ
11:侧壁
44.12:车厢底部
ꢀꢀꢀꢀꢀꢀꢀꢀꢀꢀꢀꢀꢀꢀꢀꢀꢀꢀ
13:后尾板
45.15:货舱
ꢀꢀꢀꢀꢀꢀꢀꢀꢀꢀꢀꢀꢀꢀꢀꢀꢀꢀꢀꢀꢀꢀ
21:第一腔室
46.22:第二腔室
ꢀꢀꢀꢀꢀꢀꢀꢀꢀꢀꢀꢀꢀꢀꢀꢀꢀꢀ
30:滑道部件
47.31:滑板
ꢀꢀꢀꢀꢀꢀꢀꢀꢀꢀꢀꢀꢀꢀꢀꢀꢀꢀꢀꢀꢀꢀ
32:支撑板
48.40:踏板部件
ꢀꢀꢀꢀꢀꢀꢀꢀꢀꢀꢀꢀꢀꢀꢀꢀꢀꢀ
41:踏板支撑件
49.42:踏板构件。
50.该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涉及本技术的背景信息,并不会构成现有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51.该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涉及本技术的背景信息,并不会构成现有技术。
52.在下文,将参考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形式。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自始至终地用于指代相同或等同的元件。此外,将略去与本技术相关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以免不必要地模糊本技术的要旨。
53.诸如第一、第二、a、b、(a)和(b)的术语可以用于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形式中的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而相应的元件的内在特征、次序或顺序等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定。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科技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这些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等同的含义,而不应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含义,除非在本技术中明确定义为具有这样的含义。
54.参考图1至图3,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中的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10可以包括:一对侧壁11,它们彼此相对;车厢底部12,其位于所述一对侧壁11之间;以及后尾板13,其枢
转地连接至所述车厢底部12的后端。
55.货厢组件10可以具有由所述一对侧壁11和所述车厢底部12限定的货舱15。
56.货厢组件10可以位于皮卡车辆的驾驶室(未示出)的后面,并且车厢底部12可以是平坦的。参考图2和图6,车厢底部12可以具有第一腔室21和与第一腔室21连通的开口23。第一腔室21可以在车厢底部12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开口23可以面向后尾板13。
57.后尾板13可以包括第二腔室22、以及与第二腔室22连通的第一开口24和第二开口25。参考图2和图6,第二腔室22可以在后尾板1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一开口24和第二开口25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二腔室22的两个相对端中。第一开口24可以面向第一腔室21的开口23,第二开口25可以面向皮卡车辆的外部。车厢底部12的第一腔室21可以通过车厢底部12的开口23和后尾板13的第一开口24与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连通,并且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可以通过第二开口25与皮卡车辆的外部连通。
58.后尾板13可以通过一对第一枢轴销14而枢转地连接至车厢底部12的后端,并且第一枢轴线p1可以基本沿着所述一对第一枢轴销14延伸。亦即,所述一对第一枢轴销14可以限定第一枢轴线p1。在后尾板13围绕第一枢轴线p1枢转时,后尾板13可以被打开和关闭。亦即,后尾板13可以在打开位置(参见图5、图11和图12)与关闭位置(参见图1)之间移动。
5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中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10可以包括:滑道部件30,其可移动地被接收在车厢底部12的第一腔室21中;以及踏板部件40,其可移动地被接收在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中。
60.滑道部件30可以在收纳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移动。“收纳位置”是指其中滑道部件30被完全收纳在车厢底部12的第一腔室21中的位置,并且“伸展位置”是指其中滑道部件30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车厢底部12的第一腔室21和所述第二腔室22中伸展出来的位置。
61.滑道部件30可以包括:滑板31,其具有面向皮卡车辆的前方的前端33和面向皮卡车辆的后方的后端34;以及支撑板32,其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滑板31的所述前端33。
62.滑板31可以沿着车厢底部12的纵向方向延伸。滑板31可以在收纳位置(参见图1)与伸展位置(参见图8和图9)之间移动,在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滑板31被完全收纳在第一腔室21中,在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滑板31从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中完全伸展出来。当后尾板13处于打开位置时,滑板31可以从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中完全伸展出来,从而使得滑板31可以从后尾板13中完全向外部署出来。
63.支撑板32可以通过第二枢轴销35枢转地连接至滑板31的前端33。第二枢轴销35可以限定第二枢轴线p2,并且支撑板32可以围绕第二枢轴线p2枢转。
64.支撑板32可以包括一对保持机构50。当滑板31从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中完全伸展出来时,支撑板32可以通过一对保持机构50而被保持在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中。由于支撑板32通过一对保持机构50而被保持在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中,因此滑板31不会与后尾板13分离。
65.参考图4,一对保持机构50可以分别设置在支撑板32的两侧,并且支撑板32可以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容纳凹部37。一对容纳凹部37可以设置在支撑板32的两个相对侧中。每个容纳凹部37可以从支撑板32的每一侧朝向支撑板32的中心凹进,并且每个保持机构50可以被接收在相应的容纳凹部37中。
66.保持机构50可以包括保持构件51和从支撑板32向外偏压所述保持构件51的弹簧
55。保持构件51可以具有楔形部分52,并且保持构件51可以通过枢轴销53枢转地安装在相应的容纳凹部37中。弹簧55可以布置在容纳凹部37内,并且弹簧55可以将保持构件51从容纳凹部37推向支撑板32的外部。当将力施加至保持构件51时,保持构件51可以克服弹簧55的弹力并且被接收在容纳凹部37中。当力被消除时,保持构件51可以通过弹簧55枢转,并且保持构件51的楔形部分52可以通过弹簧55从容纳凹部37中向外部署出来。
67.参考图9和图10,后尾板13可以在第二腔室22的两个相对侧中具有一对保持凹部28。每个保持凹部28可以具有与保持构件51的楔形部分52匹配的形状。一对保持凹部28可以邻近于后尾板13的第二开口25。当滑板31从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中完全伸展出来时(亦即,当滑板31从后尾板13中向外部署出来时),每个保持机构50可以与相应的保持凹部28对齐,因此施加至保持构件51的力可以被消除。随着保持机构50与相应的保持凹部28对齐,弹簧55可以将保持构件51推向支撑板32的外部,因此保持构件51可以被向外部署出来,并且保持构件51的楔形部分52可以被安置到相应的保持凹部28中。在支撑板32通过一对保持机构50而被保持在后尾板13中时,滑板31可以得到支撑并连接至后尾板13。
68.踏板部件40可以在收纳位置(参见图1)与伸展位置(参见图5和图6)之间移动,在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踏板部件40被收纳在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中,在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踏板部件40从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中完全伸展出来。
69.踏板部件40可以通过第三枢轴销36而枢转地连接至滑板31的后端34。第三枢轴销36可以限定第三枢轴线p3,并且踏板部件40可以围绕第三枢轴线p3枢转。如在图11中所示,当第三枢轴线p3与第一枢轴线p1对齐(重合)时,后尾板13可以容易地围绕第一枢轴线p1枢转,因此后尾板13可以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亦即后尾板13可以被打开和关闭)。
70.参考图2、图15和图16,踏板部件40可以包括:踏板支撑件41,其通过第三枢轴销36枢转地连接至滑板31的后端34;以及踏板构件42,其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踏板支撑件41。
71.踏板支撑件41可以围绕第三枢轴线p3枢转,并且踏板支撑件41可以具有彼此间隔开的一对支腿部43。一对支腿部43可以从踏板支撑件41延伸。踏板支撑件41可以具有位于一对支腿部43之间的凹部41a,并且在凹部41a中可以安装磁体47。
72.踏板构件42可以通过第四枢轴销48枢转地连接至一对支腿部43,并且第四枢轴销48可以限定第四枢轴线p4。由于踏板构件42围绕第四枢轴线p4枢转,踏板构件42可以在折叠位置(参见图15)与展开位置(参见图16)之间移动,在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踏板构件42被折叠至踏板支撑件41,在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踏板构件42从踏板支撑件41展开。“折叠位置”是指如在图15中所示其中踏板构件42被折叠至一对支腿部43的位置,并且“展开位置”是指如在图16中所示其中踏板构件42从一对支腿部43展开的位置。
73.踏板构件42可以具有靠近第四枢轴销48的第一端部44和相对远离第四枢轴销48的第二端部45。
74.第一端部44可以具有允许使用者抓持的抓持凹部44a,并且在第一端部44的相对的边缘上可以形成有一对支撑突起46。每个支撑突起46可以具有控制踏板构件42的展开位置的限位表面46a。参考图16,当踏板构件42从踏板支撑件41展开时,支撑突起46的限位表面46a可以与相应的支腿部43的后表面接触,从而使得踏板构件42的展开位置可以受到控制。
75.第二端部45可以具有从其中央部分突出的突起45a,并且磁性体(例如磁体或金属)可以被嵌入突起45a中或附接至突起45a的表面。如在图15中所示,当踏板构件42被折叠至踏板支撑件41时,第二端部45的突起45a可以被接收在踏板支撑件41的凹部41a中。特别地,设置有磁体或金属的突起45a可以通过磁体47的磁力而被牢固地保持在凹部41a中,从而使得踏板构件42可以以折叠状态被保持在踏板支撑件41中。
76.参考图5和图6,第一盖部件91可以枢转地安装在后尾板13上以覆盖第二开口25。第一盖部件91可以覆盖第二开口25,从而防止外物/异物进入第二开口25。
77.参考图11,后尾板13可以具有与第二开口25相邻的第三开口26。当第三枢轴线p3与第一枢轴线p1对齐时,第三枢轴销36和第三枢轴线p3可以与第三开口26对齐,第三开口26可以防止滑板31与踏板部件40之间的枢转连接部分干扰后尾板13和/或车厢底部12,从而可以使踏板部件40的枢转和后尾板13的枢转顺利地进行。参考图12,第二盖部件92可以枢转地安装在车厢底部12的与第三开口26相邻的部分上,并且第二盖部件92可以覆盖第三开口26,从而防止外物/异物进入第三开口26。
78.参考图1,当后尾板13处于关闭位置时,滑板31和支撑板32可以被完全收纳在车厢底部12的第一腔室21中,并且踏板部件40可以被完全收纳在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中。
79.图5至图10示出其中滑板31和踏板部件40从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中完全伸展出来并且踏板部件40接触地面的过程。如在图5和图6中所示,后尾板13可以移动至打开位置,并且踏板部件40和滑板31可以朝向皮卡车辆的后方移动,从而使得踏板部件40和滑板31可以从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中伸展出来。参考图7,当支撑板32在第一腔室21或第二腔室22内移动时,每个保持机构50的保持构件51可以接触第一腔室21的内表面或第二腔室22的内表面,从而使得保持构件51可以被接收在支撑板32的容纳凹部37中。支撑板32可以沿着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朝向皮卡车辆的后方移动。当滑板31沿车厢底部12的第一腔室21和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完全移向皮卡车辆的后方时,踏板部件40和滑板31可以从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中完全伸展出来,如在图8和图9中所示。参考图9和图10,当一对保持机构50与后尾板13的一对保持凹部28对齐时,每个保持机构50的保持构件51可以通过弹簧55被安置到后尾板13的保持凹部28中,从而支撑板32可以被保持在后尾板13中,并且滑板31可以得到支撑并连接至后尾板13。参考图8,在踏板部件40和滑板31从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中完全伸展出来的状态下,滑板31可以相对于支撑板32围绕第二枢轴线p2枢转,踏板部件40可以相对于滑板31围绕第三枢轴线p3枢转,并且踏板部件40可以接触地面。滑板31可以在后尾板13与地面之间倾斜,从而便于诸如大型设备和摩托车的大型货物的装卸。
80.图13至图16示出其中仅踏板部件40从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中完全伸展出来并且踏板构件42从踏板支撑件41展开的过程。如在图13中所示,在后尾板13移动至打开位置并且第一盖部件91被打开时,踏板部件40的抓持凹部44a可以暴露出来。如在图14中所示,踏板部件40可以从后尾板13的第二腔室22中完全伸展出来,并且第三枢轴销36和第三枢轴线p3可以从第二开口25暴露出来。如在图15中所示,踏板部件40的踏板支撑件41可以围绕第三枢轴线p3枢转。如在图16中所示,踏板构件42可以从踏板支撑件41展开,从而使得踏板构件42可以垂直于踏板支撑件41。在如图16所示的状态下,操作员可以容易地将较小的货物装载到货舱15中。
81.在踏板部件40和/或滑板31朝向皮卡车辆的前方移动时,滑板31可以被完全收纳
在第一腔室21中,并且踏板部件40可以被完全收纳在第二腔室22中。此后,在如图11所示的其中第三枢轴线p3与第一枢轴线p1对齐的状态下,后尾板13可以被关闭。
82.如上所述,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中,用于皮卡车辆的货厢组件可以包括滑道部件和枢转地连接至滑道部件的踏板部件,所述滑道部件和所述踏板部件可移动地被接收在车厢底部的第一腔室和后尾板的第二腔室中,从而确保了乘客、小型货物、大型货物、设备等进出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83.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中,由于用于协助乘客和货物进出的滑道部件和踏板部件可移动地被接收在车厢底部和后尾板中,因此可以充分确保货舱的容积,并且可以提高货舱的空间利用率。
84.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中,由于滑道部件和踏板部件被完全收纳在车厢底部的第一腔室和后尾板的第二腔室中,所以它们不会影响外观。因此,可以增加设计的自由度。
85.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中,不需要用于乘客和货物进出的额外设备,因此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86.在上文中,尽管已经参考各种形式和附图描述了本技术,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而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由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变型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