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双控位转运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2882发布日期:2021-03-16 22:2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双控位转运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双控位转运小车。



背景技术:

转运小车是水面船舶船载物资转运的主要设备之一,受船舶总体设计的影响,物资在转运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碰到由货物电梯携载的工况,由于安全问题货物电梯不允许装载人员,而电梯常有对穿门设计,转运小车从前门推进电梯,需要从后面取出时,通常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风险,而现有船上转运小车一般仅设单控位,仅能单侧操作,不能满足船上安全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船用双控位转运小车,其过货物电梯对穿门时,两边均可取出,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操作,解决货物电梯安全携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用双控位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用于承载船上转运货物;所述车架下方设置有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架上方相对设置有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所述车架下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连接有蓄电池组;所述电机与蓄电池组之间设置有第一控位装置和第二控位装置;所述电机与后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后轮转动。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控位装置设置于第一扶手上;所述第二控位装置设置于第二扶手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扶手内设置有第一软轴;所述第二扶手内设置有第二软轴;所述第一软轴一端连接有第一手闸,另一端设置有连杆;所述第二软轴一端连接有第二手闸,另一端与连杆连接;所述后轮外侧设置有刹车片;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刹车片连接;所述刹车与连杆的连接处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设置于车架上,所述扭簧为初始状态时,刹车片为刹停小车状态。所述第一手闸和第二手闸通过第一软轴和第二软轴带动连杆一端操作扭簧,令刹车脱开转运小车后轮,使小车处于自由活动状态。为保障大风浪环境下转运小车的驻泊安全,解除刹车的操作采用人力控制实现,刹车不解除的条件下,即使误接通转运小车的电源小车也不会行走。失电状态下,小车可人力推行。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扶手与车架铰接,可放倒;所述第二扶手与车架固定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前轮为万向轮;所述后轮为定向轮。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扶手上设置有张贴标志。便于区别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控位装置和第二控位装置为开关。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控位装置和第二控位装置均包含前进挡和后退档两个档位;所述第一控位装置按下时,所述第二控位装置弹出;所述第二控位装置按下时,所述第一控位装置弹出;所述前进挡按下时,后退档弹出;所述后退档按下时,前进挡弹出。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控位装置和第二控位装置为按钮或转动手柄。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护栏。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控位装置和第二控位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第一控位装置处于前进挡时,电机正转,通过传动带带动后轮顺时针运动,小车向前行走;当第一控位装置处于后退档时,电机反转,通过传动带带动后轮逆时针运动,小车向后行走;当第二控位装置处于前进挡时,电机正转,通过传动带带动后轮顺时针运动,小车向前行走;当第二控位装置处于后退档时,电机反转,通过传动带带动后轮逆时针运动,小车向后行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船用双控位转运小车,设置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使得转运小车过货物电梯对穿门时,两边均可取出,解决了货物电梯安全携载的问题,方便操作人员操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船用双控位转运小车,通过第一手闸和第二手闸分别带动第一软轴和第二软轴,进而带动连杆,对刹车片的位置上进行控制,使得小车具有自刹车和双位解除刹车的特点,从而提高了在大风浪环境下,货物转运过程中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船用双控位转运小车,电动控制,操作灵活,降低了货物转运人力需求,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船用双控位转运小车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船用双控位转运小车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船用双控位转运小车的双控位电动原理图;

图中,车架-1、前轮-2、后轮-3、第一扶手-4、第二扶手-5、第一控位装置-6、第二控位装置-7、电机-8、蓄电池组-9、传动带-10、第一软轴-11、第二软轴-12、第一手闸-13、第二手闸-14、连杆-15、刹车片-16、扭簧-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船用双控位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下方设置有前轮2和后轮3;所述车架1上方相对设置有第一扶手4和第二扶手5;所述车架1下方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一侧连接有蓄电池组9;所述电机8与蓄电池组9之间设置有第一控位装置6和第二控位装置7;所述电机8与后轮3之间设置有传动带10;所述电机8通过传动带10带动后轮3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位装置6设置于第一扶手4上;所述第二控位装置7设置于第二扶手5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扶手4内设置有第一软轴11;所述第二扶手内设置有第二软轴12;所述第一软轴11一端设置有第一手闸13,另一端设置有连杆15;所述第二软轴12一端设置有第二手闸14,另一端与连杆15连接;所述后轮3外侧设置有刹车片16;所述连杆15的一端与刹车片16连接;所述刹车片16与连杆15的连接处设置连接有扭簧17;所述扭簧17设置于车架1上;所述扭簧17为初始状态时,刹车片16为刹停小车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扶手4与车架1铰接,可放倒;所述第二扶手5与车架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轮2为万向轮;所述后轮3为定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扶手5上设置有张贴标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位装置6和第二控位装置7为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位装置6和第二控位装置7均包含前进挡和后退档两个档位;所述第一控位装置6按下时,所述第二控位装置7弹出;所述第二控位装置7按下时,所述第一控位装置6弹出;所述前进挡按下时,后退档弹出;所述后退档按下时,前进挡弹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位装置6和第二控位装置7为按钮或转动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护栏。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a为第一控位装置6,b为第二控位装置7;当第一控位装置6处于前进挡时,图中a号位、e号位与i号位接通,电机8正转,通过传动带10带动后轮3顺时针运动,小车向前行走;当第一控位装置6处于后退档时,图中a号位、f号位与j号位接通,电机8反转,通过传动带10带动后轮3逆时针运动,小车向后行走;当第二控位装置7处于前进挡时,图中b号位、c号位与g号位接通,电机8正转,通过传动带10带动后轮3顺时针运动,小车向前行走;当第二控位装置7处于后退档时,图中b号位、d号位与h号位接通,电机8反转,通过传动带10带动后轮3逆时针运动,小车向后行走。

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