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的踏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6386发布日期:2021-04-21 00:30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车的踏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平衡车的踏板安装结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平衡车的踏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平衡车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两轮电动平衡车采用两个轮子支撑,蓄电池供电,无刷电机驱动,加上单片机控制,姿态传感器采集角速度和角度信号,共同协调控制车体的平衡,仅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
3.由于平衡车越来越受欢迎,平衡车的使用感受也被消费者关注到。市场上的平衡车通过脚步扭动进行控制车体,因此平衡车上的踏板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平衡车的脚踩为软胶,软胶通过一体的凸点卡紧在平衡车壳体上。该结构安装不便捷,而且存在滑移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的,安装便捷的平衡车的踏板安装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平衡车的踏板安装结构,包括平衡车壳体,平衡车壳体的左右脚踏区均安置有踏板,所述踏板为硬质材料构成,所述踏板下端延伸处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平衡车壳体设置有孔洞,通过踏板下方的定位柱拆入平衡车壳体内进行初步定位,然后通过紧固件将踏板锁紧在平衡车壳体上。
7.所述踏板下方设置有两个定位柱,定位柱穿过平衡车壳体并伸入平衡车壳体内部。
8.两个定位柱用于连接平衡车内的触动开关。
9.所述定位柱的周侧设置有凸筋,凸筋可抵靠在孔洞的侧壁上。
10.所述凸筋下端设置有导向斜面。
11.所述平衡车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踏板相适配的凹陷,踏板安置在所述凹陷内。
12.所述凹陷内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所述踏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相适配的第二台阶部。
13.所述踏板上至少设置有两个锁紧柱,紧固件穿过平衡车壳体并锁紧在锁紧柱上。
14.所述紧固件为螺丝,锁紧柱中部为孔洞,螺丝的螺纹段锁紧在锁紧柱中部孔洞中。
15.所述踏板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16.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的踏板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优选为塑料,其可以有效保证在骑行过程中,踏板不会和平衡车壳体之间发生滑移现象,有效保证使用者踩踏的稳定性。并且,踏板和平衡车壳体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有效保证踏板安置的稳定性。
18.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紧固件锁紧的方式,因此装配就要进行简化,因此通过两个结构进行踏板的定位:结构1,所述踏板下端延伸处至少一个定位柱,所述平衡车壳体设置有孔洞,通过踏板下方的定位柱拆入平衡车壳体内进行初步定位;结构2,所述平衡车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踏板相适配的凹陷,踏板安置在所述凹陷内,并且,所述凹陷内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所述踏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部相适配的第二台阶部。通过上述两个结构,安装者只需要将踏板安置在平衡车壳体的凹陷内即完成了对准,便于安装者进行锁紧紧固件,也提升产品的精度。
19.3、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定位柱用于连接平衡车内的触动开关,触动开关就是平衡车内部感应器感应使用者运动趋势的部件,踏板是使用者直接接触的部分,踏板下端的定位柱让平衡车内部电路更准确的信号,让平衡车信号传递更准确。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22.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踏板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图5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

平衡车壳体;10

上壳体;101

凹陷;102

孔洞;103

紧固件通孔; 104

第一台阶部;11

下壳体;2

踏板;21

定位柱;211

凸筋;212

导向斜面; 22

锁紧柱;23

防滑纹;24

第二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见图1

6所示:
28.一种平衡车的踏板安装结构,包括平衡车壳体1,平衡车壳体1的左右脚踏区均安置有踏板2,所述踏板2为硬质材料构成,优选为塑料,其可以有效保证在骑行过程中,踏板2不会和平衡车壳体1之间发生滑移现象,有效保证使用者踩踏的稳定性。作为优选,平衡车壳体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拼接构成,平衡车的内部控制系统、电池等均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
29.由于采用紧固件锁紧的方式,因此装配就要进行简化,因此通过两个结构进行踏板2的定位:结构1,所述踏板2下端延伸处至少一个定位柱21,所述平衡车壳体1设置有孔洞102,通过踏板2下方的定位柱21拆入平衡车壳体1 内进行初步定位;结构2,所述平衡车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踏板2相适配的凹陷101,踏板2安置在所述凹陷101内,并且,所述凹陷101内设置有第一台阶部104,所述踏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台阶部104相适配的第二台阶部 24。通过上述两个结构,安装者只需要将踏板2安置在平衡车壳体1的凹陷101 内即完成了对准,便于安装者进行锁紧紧固件,也提升产品的精度。
30.所述踏板2下方设置有两个定位柱21,定位柱21穿过平衡车壳体1并伸入平衡车壳体1内部。两个定位柱21用于连接平衡车内的触动开关。触动开关就是平衡车内部感应器感应使用者运动趋势的部件,踏板2是使用者直接接触的部分,踏板2下端的定位柱21让平衡车内部电路更准确的信号,让平衡车信号传递更准确。平衡车内部控制系统内必然存在触动开关,平衡车内设置有控制系统和触动开关为现有设计,因此不做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创新是将运动趋势通过踏板进行传递,传统平衡车是通过平衡车壳体进行传递。
31.所述定位柱21的周侧设置有凸筋211,凸筋211可抵靠在孔洞102的侧壁上。通过凸筋211进行定位会降低产品的注塑精度要求,而且所述凸筋211下端设置有导向斜面212,通过导向斜面212进行导向,有利于装配。
32.所述踏板2上至少设置有两个锁紧柱22,紧固件穿过平衡车壳体1并锁紧在锁紧柱22上。所述紧固件为螺丝,锁紧柱22中部为孔洞102,螺丝的螺纹段锁紧在锁紧柱22中部孔洞中。通过螺丝自身螺纹强行拧入锁紧柱22中部孔洞中,保证锁紧的稳定,避免使用过程中的螺丝松动。
33.所述踏板2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23。通过防滑纹23避免使用者打滑,防滑纹可以是一体/二次注塑成型,也可以喷塑/包胶的方式进行成型,只要能实现防滑即可。
34.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