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栏板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3226发布日期:2021-06-18 16:1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后栏板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的开关。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简单和紧凑结构的车辆开关,该车辆开关能够实现行李箱盖或后栏板的锁定/解锁并提高水密性。



背景技术:

除了作为运输工具的车辆的功能之外,诸如汽车的车辆需要具有各种方便装置的功能,用于向用户提供更稳定和舒适的驾驶状态。因此,车辆装备有各种方便的设施和用于操作和控制它们的各种开关。

车辆的行李箱是提供装载空间的隔室,该装载空间形成在车身的后部以在其中装载行李。这种行李箱具有允许行李箱盖打开或关闭装载空间的结构。典型地,行李箱盖可以构造成由包括闩锁的锁定装置锁定。

然而,用于实现行李箱盖的锁定/解锁的传统开关带来的问题在于,由于向其中引入湿气或水或外来物质而发生误操作或耐久性变差。

此外,传统的行李箱盖开关存在一个问题,即,它采用一种通过焊接来连接用于传送开关信号的连接信号线的方法,这导致可装配性的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与现有技术相关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紧凑的后栏板开关装置以及包括该后栏板开关装置的开关装置,该后栏板开关装置能够增强可组装性,并改善水密性和操纵的耐久性。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栏板开关装置,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包括: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允许柔性操作的壳体100;基板单元200,所述基板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开关单元300,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开关端子330,所述开关端子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壳体100的至少部分的按压而在所述壳体100内至少部分地可移动,并且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基板单元200上,以通过所述开关端子330和所述壳体100/所述基板单元200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信号变化;以及电缆400,所述电缆的一端直接连接到所述基板单元200,并且所述电缆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壳体100的外部。

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基板单元200可以包括:基板210,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以及基板销220,所述基板销被布置成垂直于所述基板210使得在该基板销的一端处穿过所述壳体100,并且所述电缆400可以包括电缆连接器410,所述电缆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电缆的一端处,以便能连接到所述基板销220的一端。

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基板销220包括:销底座223,所述销底座连接到所述基板210;销保持件221,所述销保持件构造成将所述销底座223支撑在所述基板210的一个表面上;以及销端子225,所述销端子被布置成与所述销底座223间隔开,其中所述销保持件221介于所述销底座223和所述销端子225之间。

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壳体100可以包括:壳体主体120,所述壳体主体包括至少部分贯穿地形成在其中央的通孔122;壳体底座130,所述壳体底座与所述壳体主体120接合以在所述壳体主体120和所述壳体底座130之间限定内部空间;以及壳体盖110,所述壳体盖由柔性材料制成并设置在所述壳体主体120的外表面上,以气密地密封所述壳体主体120的所述通孔122。

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壳体盖110可以设置成围绕所述壳体主体120的前表面。

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壳体盖110可以设置成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壳体主体板121的一个表面,使得包括所述壳体主体120的所述通孔122。

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开关单元300可以包括:开关移动块310,所述开关移动块在所述壳体主体120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成能够与所述壳体盖110的内表面接触;开关橡胶垫320,所述开关橡胶垫设置在所述开关移动块310和所述基板210之间;以及开关端子330,所述开关端子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开关橡胶垫320的朝向所述基板210取向的一个表面上,并且部分地相应设置成能与所述基板210接触。

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开关端子330可以包括:可动端子331,所述可动端子设置在所述开关橡胶垫320上;以及固定端子333,所述固定端子设置在所述基板210上,从而能与所述可动端子331接触。

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开关橡胶垫320可以包括:垫底座321,所述垫底座设置在所述开关移动块310和所述基板210之间;以及垫移动部323,所述垫移动部被配置为能与所述开关移动块310接触。

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壳体主体120可以包括壳体主体阻尼器127,所述壳体主体阻尼器形成为围绕所述通孔122并朝向所述开关橡胶垫320突出。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壳体主体阻尼器127在突出到所述垫底座321上时可以包括在所述垫底座321的表面区域内。

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开关移动块310还可以包括形成在其外周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开关移动块引导件311,并且所述壳体主体120还可以包括形成在其内周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壳体主体引导件129,以对应于所述开关移动块引导件311的位置,使得所述开关移动块引导件311和所述壳体主体引导件129彼此可移动地接合。

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开关移动块310还可以包括形成在其外周表面的一侧上的一个或多个开关移动块组装引导件316;并且所述壳体主体120还可以包括形成在其内周表面的一侧上的一个或多个壳体主体组装引导件126,以对应于所述开关移动块组装引导件316的位置,使得所述开关移动块组装引导件316和所述壳体主体组装引导件126彼此接合。在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开关移动块组装引导件316和所述壳体主体组装引导件126可以形成不对称布置结构,当它们中的一个以180度反向布置时,它们不彼此接合。

在所述后栏板开关装置中,所述基板210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基板安装部211,并且所述壳体底座130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壳体底座接合部133,以便与所述基板安装部211接合。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如上构造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栏板开关装置具有以下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后栏板开关装置可以通过其内部具有改进的水密性的结构来提高耐久性,同时通过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壳体盖来提高可操作性。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后栏板开关装置可以实现一种结构,该结构通过基板单元的基板销改善基板单元和电缆之间的组装过程,从而改善组装便利性、可靠性和耐久性。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后栏板开关装置可以实现一种结构,该结构改善壳体主体内部的水密性,以增强壳体主体和开关橡胶垫之间的加压水密状态,从而防止异物或湿气引入后栏板开关装置,并因此改善装置的耐用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着重对本实用新型的后栏板开关装置设置在车辆的车窗开关装置上的情况进行了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后栏板开关装置可以应用于在实施推动操作的范围内的车辆或车辆以外的系统的各种开关功能的实施。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和俯视平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壳体的示意性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壳体底座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开关单元的开关移动块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开关单元的开关移动块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开关单元的开关橡胶垫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基板单元的基板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示意性局部截面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具有防止水流入结构的壳体的示意性立体图;和

图14至图1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操作过程的示意性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后栏板开关装置

100:壳体200:基板单元

300:开关单元400: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应当注意,虽然在不同的图中示出,但是图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在下文中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关于已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10包括壳体100、基板单元200、开关单元300和电缆400。首先,壳体100被实施为至少部分地允许柔性操作的结构,并且限定用于容纳其他组成元件的内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壳体100包括壳体主体120、壳体底座130和壳体盖110。

首先,将壳体主体120实施为盒状结构。壳体主体120包括设置在其外周上的壳体安装部128。壳体安装部128具有这样的结构,其在位置上固定到车辆行李箱盖的下端侧。壳体主体120包括至少部分穿透地形成在其中心的通孔122。通孔122被实施为通孔,用于允许用户通过其传递移动力,以按压移动将在后面描述的组成元件。壳体主体120可以包括形成在其内表面上的壳体主体阻尼器127,以便限定通孔122。壳体主体阻尼器127是朝向将在后面描述的开关橡胶垫320突出地形成的组成元件,以便包围将在后面描述的壳体主体230的通孔122。

壳体主体120包括壳体主体板121和壳体主体块123。壳体主体块123以连接到壳体主体板121的端部的方式与壳体主体板121一体地形成。通孔122形成为穿过壳体主体板121和壳体主体块123。

壳体主体块123在其两个相对的端部的每一个处具有一对对置的壳体主体接合部124,使得形成在壳体底座130的两个对置壁的每一个上的壳体底座接合部134可以接合地紧固到相对的壳体主体接合部124,以增强壳体主体120和壳体底座130之间的接合。

壳体主体120包括形成在其外周上的壳体肋,从而可以提供预定的主体支撑结构和刚性。

壳体底座130与壳体主体120接合,以在壳体主体120和壳体底座130之间限定内部空间。壳体底座130连接到壳体主体120的后表面,并且连接器安装部131设置在壳体底座130处,使得电缆400可以通过连接器安装部131连接到壳体底座130。

壳体主体块123还可包括构造成防止壳体主体120和壳体底座130之间的错误组装的组成元件。换言之,壳体主体块123包括形成在其上端处的壳体主体构型部125,该壳体主体构型部朝向壳体底座130取向,并且壳体底座130包括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壳体底座构型部135,以便对应于壳体主体构型部125的位置。

壳体主体构型部125和壳体底座构型部135设置在它们彼此接合的位置处,但是壳体主体构型部125和壳体底座构型部135形成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它们仅设置在其一侧上或者说不对称地设置,使得当壳体主体120和壳体底座130在它们设置成彼此接合的平面上以180度反向的状态彼此接合时,可以防止它们之间的相互接合,以进一步增强组装性能。

壳体盖110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设置在壳体主体120的外表面上。壳体盖110用于气密地密封通孔122和壳体主体120。壳体盖110由柔性材料形成,使得当诸如驾驶员等的用户按压壳体盖110时,可以具有将移动力传递到开关单元300的开关移动块310的结构,并且被配置为在施加到开关移动块310的按压力已经被移除之后通过恢复力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用于形成壳体盖110的柔性材料可以包括热塑性聚氨酯(tpu)树脂。

如图1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壳体盖110具有这样的结构,其完全覆盖壳体主体120的壳体主体板121的一个表面。壳体盖110可以设置成围绕壳体主体120的前表面(见图1)。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壳体盖110完全覆盖形成在壳体主体板121中的通孔122和通孔122的外周区域,以提高气密性或水密性,从而可以防止水流入或渗入到壳体主体120和壳体底座130之间限定的内部空间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盖110可以具有部分地但不完全覆盖壳体主体板121的一个表面的结构(见图13至图16)。壳体盖110可以设置成至少部分地围绕壳体主体板121的一个表面,使得包括壳体主体120的通孔122。换句话说,壳体主体板121包括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在通孔122的外周的板台阶部128。板台阶部128具有围绕通孔122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壳体盖110包括盖中央部111和盖周边部分113。盖周边部分113具有以与盖中央部111一体连接的方式围绕盖中央部111的结构。盖周边部分113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与板台阶部128紧密接触,从而可以防止水(w)通过在盖周边部分113和板台阶部128之间限定的间隙空间引入到壳体主体120中。

基板单元200设置在壳体100内。基板单元200包括基板210和基板销220。基板210设置在壳体100内。基板210允许执行开关操作的开关单元300的开关端子33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其上,并且通过电路布线向外部设备(未示出)发送电信号或从外部设备接收电信号。基板210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基板安装部211,并且壳体底座130包括壳体底座安置部132,该壳体底座安置部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为朝向基板210取向,使得壳体底座接合部133在壳体底座130的壳体底座安置部132处设置成对应于基板安装部211的位置,以便能与基板安装部211接合。基板210可以在壳体底座安置部132上设置成使得底座接合部133穿透地插入到基板安装部211中,以将基板210保持在位置固定状态。

基板销220垂直于基板210设置。基板销220向连接到基板210的外部设备(未示出)发送或从其接收电信号。基板210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销通孔213,以允许基板销220的一端配合地安装在其中。在该实施方式中,销通孔213分别设置为多个。

基板销220被设置为在其一端穿过壳体100,使得形成在壳体底座130处的壳体底座连接器131被定位在基板销220上。壳体底座连接器131被连接到电缆400,并且基板销220形成这样一种结构,其穿过壳体底座连接器131以便连接到电缆400。

电缆400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一端直接连接到基板单元200,而另一端连接到壳体100的外部。电缆400包括电缆连接器410、电缆线420和电缆管430。电缆连接器410形成在电缆400的一端,以便可连接到基板销220的一端。换句话说,连接器安装部131设置在壳体底座130处,使得电缆连接器410的电缆400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器安装部131。另一连接器设置在电缆连接器410的另一端,以形成连接到外部设备的结构。借助基板销220通过壳体底座130的连接器安装部连接到电缆连接器410的这种结构,可以确保可组装性和水密性,因此可以更方便组装过程,以进一步增强可制造性。

电缆线420允许电信号通过其传输到基板单元200和外部设备,并且电缆管430围绕电缆线420设置,从而可以确保水密性和电绝缘性。

基板销220包括销底座223、销保持件221和销端子225。

销底座223连接到基板210,并且插入地设置在基板210的销通孔213中。

销保持件221将销底座223支撑在基板21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销端子225设置成与销底座223间隔开,其中销保持件221介于销底座223和销端子225之间。销端子225设置成穿过壳体底座连接器131,以便保持与电缆连接器410的电连接状态。

开关单元300包括开关端子330,其通过至少部分地按压壳体100而至少部分地在壳体100内移动,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基板单元200上,以通过开关端子330和壳体100/基板单元200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信号变化。

更具体地,开关单元300包括开关移动块310、开关橡胶垫320和开关端子330。

开关移动块310设置在壳体主体120的内部空间中,使得其可与壳体盖110的内表面接触。在该实施方式中,开关移动块310形成长方体块结构。可以以各种方式修改开关移动块310的形状。开关移动块310的面对壳体盖110的一侧优选具有扁平结构。

开关移动块移动部317设置在开关移动块310的后表面上,使得块移动部317可以将按压力传递到稍后将描述的开关端子330的一部分,以使开关端子330的移动状态改变。开关移动块310包括形成在其内部的肋313,使得其可以实现增强刚性同时最小化其重量的结构。

开关移动块310通过壳体盖110的按压操作与壳体盖110一起移动。开关移动块310还可包括构造成引导开关移动块310的可移动运动的组成元件。换言之,开关移动块310还包括形成在其外周表面上的多个开关移动块引导件311,壳体主体120还包括多个在其内周表面上的多个壳体主体引导件129,以对应于开关移动块引导件311的位置,使得开关移动块引导件311和壳体主体引导件129可以形成可相互移动的接合结构,以维持开关移动块310的稳定移动状态。

此外,开关移动块310还可包括构造成引导组装方向的组成元件。换句话说,开关移动块310还包括形成在其外周表面的一侧上的多个开关移动块组装引导件316,并且壳体主体120还包括形成在其内周表面的一侧上的多个壳体主体组装引导件126,以对应于开关移动块组装引导件316的位置(见图4和图5)。开关移动块组装引导件316和壳体主体组装引导件126可以形成相互接合结构,使得开关移动块组装引导件316和壳体主体组装引导件126成对设置,以便彼此接合,或者不对称地设置,以便即使当它们中的一个以180度反向的状态布置时它们不彼此接合,从而防止错误组装的可能性。

开关橡胶垫320设置在开关移动块310和基板210之间。开关橡胶垫320包括垫底座321和垫移动部323。垫底座321设置在开关移动块310和基板210之间。垫移动部323设置在垫底座321的中央部,并可与开关移动块310接触。

在该实施方式中,垫中央部322设置在垫底座321的中央,并且垫移动部323设置在垫中央部322的一个表面上。在垫移动部323的外周部分处形成有供设置基板销220的一端的区域326,或者形成有供设置壳体底座接合部133的区域324,从而可以防止与其他构成元件的干涉并且可以确保水密性。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10还可以包括用于进一步提高后栏板开关装置10的水密性的组成元件。换句话说,壳体主体120还可以包括壳体主体阻尼器127。壳体主体阻尼器127形成为围绕通孔122。壳体主体阻尼器127具有朝向开关橡胶垫320突出形成的结构,使得开关橡胶垫320设置在壳体主体阻尼器127的相应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当突出到垫底座321上时,壳体主体阻尼器127可以包括在垫底座321的表面区域内。换句话说,参照图9和图11,壳体主体阻尼器127和垫底座321彼此紧密接触的区域由附图标记327表示。通过其中壳体主体阻尼器127和垫底座321彼此紧密接触的区域327的按压接触结构,可以防止水从外部引入到设置基板210的区域中。

开关端子330部分地设置在开关橡胶垫320的朝向基板210取向的一个表面上,并且部分地相应设置成与基板210可接触。开关端子330包括可动端子331和固定端子333。可动端子331设置在开关橡胶垫320上。更具体地,可动端子331设置在开关橡胶垫320的垫移动部323的内表面上。固定端子333设置在基板210上,以便可与可动端子331接触。

图14至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栏板开关装置10的操作过程。图15和和图16中示出了按压力的施加,但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壳体盖110和开关移动块310之间的相对位移的变化,在图中示出了后栏板切换装置10的返回状态。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图纸上的壳体盖110形成其可以通过外力变形或返回到其原始位置的结构。

首先,图14示出了处于用户不施加外力的状态下的后栏板开关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当驾驶员或用户通过施加垂直按压力来按压壳体盖110时,由于壳体盖110的柔性,设置在壳体主体120内的开关移动块310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5所示,设置在开关移动块310的内表面上的开关移动块移动部317移动垫移动部323,并且设置在垫移动部323的内表面上的可动端子331与设置在基板210的一侧的固定端子333接触连接,以引起电信号的预定变化。

这种垂直按压操作可以以图15所示的方式执行,但是当用户按压壳体盖110的一端时,壳体盖110可以形成以倾斜状态被按压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在壳体盖110的倾斜状态下执行按压操作时,通过形成设置在开关橡胶垫320和基板220的中央部处的开关端子330的可动行程范围的角度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后栏板开关装置可以具有完全执行通过预定按压操作进行开关操作的结构。

虽然已经结合附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它们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同的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真正技术范围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的技术精神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