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的折叠结构及儿童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0163发布日期:2021-04-13 22:0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扶手的折叠结构及儿童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扶手的折叠结构及儿童滑板车。


背景技术:

2.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形式,它是一种简单的省力运动机械。
3.目前,现有的滑板车大多折叠过程很不方便,如专利号为 2019200273613,且专利名称为坐立两用儿童滑板车的实用新型专利,虽然该专利解决了长时间的站立骑行很容易疲劳的问题,但是可以看出该实用新型采用折叠机构位于滑板车底部的设置,使得折叠过程需要将滑板车翻转再折叠,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扶手的折叠结构及儿童滑板车,通过将解锁锁紧机构的按钮设置于扶手一侧,通过上移按钮,然后转动扶手进行折叠,实现单手折叠,解决了需要将滑板车翻转再折叠,折叠过程很不方便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扶手的折叠结构,包括底板;
6.固定部,固定部位于底板的左端;
7.扶手,扶手下部转动设置于固定部内;
8.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设置于扶手与固定部之间,锁紧机构用于防止扶手转动;
9.按钮,按钮与锁紧机构连接且设置于扶手一侧;按钮用于通过上移按钮然后带动锁紧机构上移,从而解锁锁紧机构。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11.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穿设于扶手内的锁合杆,锁合杆下端连接有锁合件;
12.所述锁紧机构上设置有配合机构,所述配合机构中开设有若干个锁合口和连接锁合口的锁合通道,锁合件设置于锁合口内;
13.锁合杆通过向右转动,带动锁合件从一个锁合口通过锁合通道到另一个锁合口实现折叠。
14.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凹槽三,凹槽三两侧开设有凹槽四,扶手下部设置于凹槽三内,所述扶手下部两侧成型有凸起一,凸起一转动设置于凹槽四内,扶手下部通过凸起一转动设置于固定部内。
15.优选地,所述凸起一上侧设置有挡块,挡块上开设有与凸起一配合的凹槽五,且挡块与固定部连接。
16.优选地,所述锁合杆下端连接有锁合块,锁合块中横向穿设有锁合滑杆,并连接锁合滑杆,所述锁合件是锁合滑杆;所述配合机构是挡块,所述挡块上沿锁合滑杆转动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六,且挡块上沿锁合滑杆转动方向开设有连接凹槽六的通道一,所述锁合口是凹槽六,所述锁合通道是通道一,锁合滑杆一端设置于凹槽六内。
17.优选地,所述锁合杆下端连接有锁合块,所述锁合件是锁合块,所述配合机构包括固定部,所述锁合口是凹槽二,所述锁合通道是凹槽三,若干个凹槽二沿锁合块转动方向设置于凹槽三内,锁合块设置于凹槽二内。
18.优选地,所述扶手一侧开设有长孔,锁合杆上端连接用于上下滑动的按钮,按钮穿设于长孔中,通过上下滑动按钮实现锁合杆的上下移动。
19.优选地,所述按钮上设置有凸缘,长孔周侧设置有与凸缘配合的凹槽一。
20.优选地,所述锁合杆外套设有用于复位的弹簧,弹簧上端设置有限位件并抵靠在限位件内侧,锁合杆下端弹簧下端抵靠在锁合件上侧。
21.优选地,一种儿童滑板车,包括车架主体,车架主体包括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扶手的折叠结构;扶手的折叠结构上方设置有车把手,车把手下方设置有扶手;所述车轮设置于扶手的折叠结构下方。
22.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23.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解锁锁紧机构的按钮设置于扶手一侧,通过上移按钮,解锁锁紧机构,然后利用手臂转动扶手进行折叠,实现单手折叠,解决了现有滑板车需要将滑板车翻转再折叠,折叠过程很不方便的问题,使得折叠过程方便快捷。
24.2.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的设置使得在进入锁合通道后,不需要一直按住按钮,转动扶手由于弹簧自动复位使得锁合件抵靠锁合通道下部进行移动,并自动在进入右侧的锁合口。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简图;
26.图2是实施例一中底板的结构简图;
27.图3是实施例一中扶手的折叠结构的结构简图一;
28.图4是图3中a

a处剖视图;
29.图5是实施例一中扶手的折叠结构的结构简图二;
30.图6是实施例一中扶手的折叠结构去除扶手的结构简图;
3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简图;
32.图8是实施例二中底板与扶手的折叠结构的结构简图一;
33.图9是实施例二中底板与扶手的折叠结构的结构简图二;
34.图10是实施例二中底板的结构简图二;
35.图11是实施例二中扶手、锁合机构和挡块的结构简图;
36.图12是实施例二中扶手的折叠结构的剖视图。
37.图中:1

车把手;2

扶手;21

长孔;211凹槽一;22

凸起一;
[0038]3‑
锁紧机构;31

锁合杆;32

锁合件;321

锁合块;
[0039]
322

锁合滑杆;33

按钮;331

凸缘;34

弹簧;35

限位件;
[0040]
36

连接杆;4

配合机构;41

底板;411

固定部;4111

凹槽二;
[0041]
4112

凹槽三;4113

凹槽四;42

挡块,421

凹槽五;
[0042]
422

凹槽六;423

通道一;5

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4]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7所示,一种儿童滑板车,包括车架主体,车架主体包括车轮5,还包括一种扶手的折叠结构;扶手的折叠结构上方设置有车把手1,车把手1下方设置有扶手2;所述车轮5设置于扶手的折叠结构下方。
[0045]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扶手的折叠结构,包括底板41;
[0046]
固定部411,固定部411位于底板41的左端;
[0047]
扶手2,扶手2下部转动设置于固定部411内;
[0048]
锁紧机构3,锁紧机构3设置于扶手2与固定部411之间,锁紧机构3用于防止扶手2转动;
[0049]
按钮33,按钮33与锁紧机构3连接且设置于扶手2一侧;按钮 33用于通过上移按钮33然后带动锁紧机构3上移从而解锁锁紧机构 3,利用手臂转动扶手2进行折叠,从而实现单手折叠。
[0050]
相较于对比文件中,将解锁锁扣装置的拉手设置于折叠杆底部,在折叠时需要将滑板车翻转,再提起拉手进行解锁,然后转动折叠杆进行折叠,最后再翻转回来。
[0051]
而如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解锁锁紧机构3的按钮33设置于扶手2一侧,通过上移按钮33,然后利用手臂转动扶手2进行折叠,从而实现单手折叠,使得折叠过程方便快捷。解决了需要将滑板车翻转再折叠,折叠过程很不方便的问题。
[0052]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穿设于扶手2内的锁合杆31,锁合杆31下端连接有锁合件32;
[0053]
所述锁紧机构3上设置有配合机构4,配合机构4中开设有若干个锁合口和连接锁合口的锁合通道,锁合件32设置于锁合口内;
[0054]
锁合杆31通过向右转动,带动锁合件32从一个锁合口通过锁合通道到另一个锁合口实现折叠。
[0055]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扶手2下部两侧成型有凸起一22,凸起一22转动设置于固定部411内,扶手2通过凸起一22与固定部 411进行转动连接,在折叠过程中,扶手2以凸起一22为圆心进行转动。
[0056]
优选地,所述扶手2一侧开设有如图11所示的长孔21,如图5 和图6所示,锁合杆31上端连接用于上下滑动的按钮33,按钮33 穿设于长孔21中,通过上下滑动按钮33实现锁合杆31的上下移动。
[0057]
通过向上滑动按钮33带动锁合杆31向上移动,如图4所示,从而带动锁合滑杆322向上移动,然后如图5所示,之后向下转动扶手 2,使得锁合滑杆322沿通道一423向下滑动,之后向下移动按钮333 带动锁合杆31向下移动,从而如图5所示,带动锁合滑杆322向下移动进入下方的凹槽六422,完成折叠。
[0058]
如图5、图6和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按钮33上设置有凸缘 331,长孔21周侧设置有与凸缘331配合的凹槽一211。
[0059]
凸缘331与凹槽一211相互配合使得按钮33在长孔21内滑动更加方便。
[0060]
如图4和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锁合杆31外套设有用于复位的弹簧34,弹簧34上端设置有限位件35并抵靠在限位件35内侧,弹簧34下端抵靠在锁合件32上侧。
[0061]
通过弹簧34进行复位,不需要在向上滑动按钮33后还要一直按住,在锁合滑杆322到了通道一423后松开滑动按钮,锁合滑杆322 移动到凹槽六422中时会由于弹簧34的复位而自动下移,使得折叠过程更加简单方便。
[0062]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钮33下方设置有连接杆36,连接杆36用于在向下转动按钮33时,带动扶手2转动,连接杆36横向穿设于扶手2上,且连接杆36设置于锁合杆31后侧且抵靠锁合杆31。
[0063]
连接杆36的设置使得在折叠过程中向下转动按钮33时,可以带动扶手2转动。
[0064]
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地,固定部411上开设有凹槽三4112,凹槽三4112两侧设置有凹槽四4113,扶手2下部设置于凹槽三4112 内,所述凸起一22转动设置于凹槽四4113内。
[0065]
所述凸起一上侧设置有挡块42,挡块42上开设有与凸起一22 配合的凹槽五421,且如图8所示,挡块42与固定部411通过螺钉连接。
[0066]
挡块42用于连接固定部411与扶手2,防止扶手2与固定部411 分离。
[0067]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合杆31下端连接有锁合块321,锁合块321中横向穿设有锁合滑杆322,并连接锁合滑杆322,所述锁合件32是锁合滑杆322。
[006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机构4是挡块42,所述挡块上沿锁合滑杆322转动方向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六422,且挡块上沿锁合滑杆322 转动方向开设有连接凹槽六422的通道一423,所述锁合口是凹槽六 422,所述锁合通道是通道一423,锁合滑杆322一端设置于凹槽六 422内。
[0069]
通过向上滑动按钮33带动锁合杆3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锁合滑杆322向上移动,之后绕凸起一22向右转动扶手2,使得锁合滑杆 322在通道一423中移动,然后松开滑动按钮33弹簧复位,带动锁合杆31向下移动,最后在进入左边的凹槽六422中时由于弹簧的复位,带动锁合杆3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锁合滑杆322向下移动,完成折叠
[0070]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如图 9、图10和图11所示,优选地,所述锁合杆31下端连接有锁合块 321,所述锁合件32是锁合块321,所述配合机构4包括固定部411,所述锁合口是凹槽二4111,所述锁合通道是凹槽三4112,若干个凹槽二4111沿锁合块321转动方向设置于凹槽三4112内,锁合块321 设置于凹槽二4111内。
[0071]
如图12所示,通过向上滑动按钮33带动锁合杆3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锁合块321向上移动,之后绕凸起一22向右转动扶手2,使得锁合块321在凹槽三4112中移动,之后松开滑动按钮33弹簧复位,带动锁合杆31向下移动,在进入左边的凹槽二4111中时由于弹簧的复位,带动锁合杆3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锁合块321向下移动,完成折叠。
[0072]
如图9和图11所示,优选地,所述按钮33下方设置有用于向下转动按钮33时带动扶手2转动的连接杆36,按钮33下方成型有配合连接杆36的连接体332,横向穿设于扶手2上且连接杆36设置于锁合杆31前方且抵靠连接体332。
[0073]
连接杆36的设置使得在折叠过程中转动按钮33时,可以带动扶手2转动。
[0074]
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直接采用锁合块321与凹槽二4111 配合的方式进行锁紧与解锁,零件加工方便。
[0075]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解锁锁紧机构3的按钮33设置于扶手2一侧,通过上移按钮33,然后利用手臂转动扶手2进行折叠,实现单手折叠。
[0076]
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通过向上滑动按钮33带动锁合杆3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锁
合滑杆322向上移动,之后绕凸起一22向右转动扶手2,使得锁合滑杆322在通道一423中移动,然后松开滑动按钮 33弹簧复位,带动锁合杆31向下移动,最后在进入左边的凹槽六422 中时由于弹簧的复位,带动锁合杆3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锁合滑杆 322向下移动,完成折叠。
[0077]
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通过向上滑动按钮33带动锁合杆3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锁合块321向上移动,之后绕凸起一22向右转动扶手2,使得锁合块321在凹槽三4112中移动,然后松开滑动按钮33 弹簧复位,带动锁合杆31向下移动,最后在进入左边的凹槽二4111 中时由于弹簧的复位,带动锁合杆3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锁合块321 向下移动,完成折叠。
[0078]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