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7972发布日期:2021-04-02 09:2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尤其指一种可确保摩托车随时可进入行驶状态,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



背景技术:

由于环保及节省能源等因素,车辆(二轮车)已渐渐为大众所接受,为便利骑乘者操控车辆,因此业者会于车辆上安装有免钥匙控制器,借此骑乘者只需随身携带一电讯感应器(遥控器)于靠近车辆时,该免钥匙控制器即可感应电讯感应器是否与其他相匹配的电讯感应器,如是时则免钥匙控制器即可作动,可使车辆的各电机部品导通进入可使用状态,从而可使骑乘者无需使用钥匙即可启动该车辆,进而达到便利骑乘者使用车辆的效果。

如图1所示,现有的摩托车1于座垫11前方与转向机构12之间设置有免钥匙控制器13,该免钥匙控制器13内设有感应天线(图中未绘出)及机械转动式控制转盘131,当驾驶人随意携带的电讯感应器14接近该免钥匙控制器13所预设的距离时,该免钥匙控制器13即可对该电讯感应器14进行是否与其他相匹配的感应侦测,如是时则该免钥匙控制器13即可使该控制转盘131解除锁定,同时可使其他机电部品通电,驾驶人即可转动该控制转盘131来使锁住该转向机构12转动的转向机构锁(图中未绘出),解除对该控制转盘131锁住的状况,从而可使该转向机构12可以被操作来令该摩托车1作转向行驶的动作,同时也可借由操作该控制转盘131来使该摩托车1启动进入可行驶状态。

上述现有的该摩托车1的该免钥匙控制器13配置构造,固然已能达到骑乘者无需使用钥匙即可启动该车辆,进而达到便利骑乘者使用车辆的效果。然而,该电讯感应器14当自身的电量不足而无法发出讯息时,该免钥匙控制器13即无法感应该电讯感应器14,亦即该摩托车1的该免钥匙控制器13无法被启动,而导致该摩托车1无法进入可行驶状态;另该控制转盘131具有一定的庞大体积,因此会造成该摩托车1的该座垫11前方与该转向机构12之间车体外观商品性恶化。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以确保免钥匙控制器可被启动来使摩托车进入可行驶状态,已为摩托车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其主要在于克服现有摩托车的电讯感应器无足够电量时,从而无法使免钥控制器启动,而导致摩托车无法进入可行驶状态的缺点。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1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该摩托车包括有一车架单元、一车体盖单元,及一设于该车架单元上的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包括有一转向把手杆及一前叉组,该前叉组的前方设有该车体盖单元的前罩部,该前叉组的后方设有一免钥匙控制器;该免钥匙控制器电连接一远程天线与一近程天线,该远程天线系设于该前罩部内,该近程天线系设于该车体盖单元的上车体盖部内。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2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该车体盖单元的该上车体盖部内且于该近程天线的下方容置有一储能装置,该储能装置系位于该近程天线与该免钥匙控制器之间。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3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该车体盖单元的该上车体盖部内且于该近程天线的下方容置有一储能装置;该远程天线的水平高度与该储能装置的水平高度大致等高。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4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该摩托车更包括一控制该免钥匙控制器启动的电讯感应器,且该免钥匙控制器电连接一转向机构电子锁具与电连接一触发掣。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5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该转向机构电子锁具系设于前述前叉组的顶桥部下方及前述前叉组的左右一对的前避震器之间。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6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该触发掣系设于前述的转向机构的转向把手杆上。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7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该前罩部内设有一对锁固柱,该远程天线的二侧设有锁设部,借由锁固元件将该远程天线固定于该前罩部的该锁固柱上。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8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该锁设部其中一端系为缺口槽。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9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该上车体盖部具有位于上方端的上车体顶盖及由该上车体顶盖二侧朝下盖设的上车体侧盖;该上车体顶盖内部凸设一对锁设块,该近程天线的二侧设有锁耳,借由锁固元件将该近程天线固定于该锁设块,从而可使该近程天线锁固在该上车体顶盖内。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10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构造,该前叉组的后方设有该车体盖单元的下车体盖部,该免钥匙控制器系设于该车体盖单元的下车体盖部内。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借由第1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该免钥匙控制器电讯连一远程天线与一近程天线,因此当控制该免钥匙控制器的该电讯感应器无足够电量,而无法使该远程天线感应时,可将该电讯感应器靠近或置于该近程天线,该近程天线可使该电讯感应器以无线传输方式获得微量电流,来使该电讯感应器与该免钥匙控制器作是否为所预设的匹配侦测感应,借此来确保该摩托车随时可进入行驶状态。

本实用新型借由第2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充分利用该摩托车车前半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借由第3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避免该远程天线与该近程天线于发射电讯讯号时被该储能装置干扰。

本实用新型借由第4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提升该摩托车自动控制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借由第5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借由该顶桥部下方及该左右一对的前避震器提升该转向机构电子锁具刚性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借由第6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使提供该摩托车启动进入可行驶状态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借由第7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便利该远程天线的组立与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借由第8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便利该远程天线的组立效果。

本实用新型借由第9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便利该近程天线的组立与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借由第10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借此可使该免钥匙控制器获得隐蔽性效果,及可善用该车体盖单元的下车体盖部内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免钥匙控制器的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去除车体盖单元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免钥匙控制器与远程天线与近程天线配置实施例。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远程天线与近程天线配置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远程天线与前罩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近程天线与上车体盖部的上车体顶盖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摩托车

11:座垫

12:转向机构

13:免钥匙控制器

131:控制转盘

14:电讯感应器

2:摩托车

3:车架单元

31:头管部

32:延伸部

33:后车架部

331:前脚踏板

34:后摇臂组

4:转向机构

41:转向把手杆

42:前叉组

421:顶桥部

422:底桥部

423:前避震器

5:座垫

6:车体盖单元

61:前罩部

611:锁固柱

62:上车体盖部

621:上车体顶盖6211:锁设块

622:上车体侧盖

63:下车体盖部

64:侧车体盖部

65:后车体盖部

7:储能装置

8:免钥匙控制器

81:远程天线

811:锁设部

82:近程天线

821:锁耳

83:转向机构电子锁具

84:触发掣

9:电讯感应器

fw:前轮rw:后轮

p:动力单元

s、s1:锁固元件

t:传动件

l大灯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2至少包括有车架单元3,该车架单元3至少包括有朝车体前方设有一头管部31,该头管部31朝车体后方且朝下倾斜方式延设有左右一对的延伸部32,该延伸部32朝车体后上方延设有一左右一对的后车架部33,该延伸部32的后下方枢设有后摇臂组34,该延伸部32的后端与该后车架部33的前端处设有动力单元p,该摩托车2的动力单元p系为马达,该动力单元p借由传动件t来驱动枢设于该后摇臂组34后端的后轮rw;该车架单元3外周上罩设有车体盖单元6。

请参阅图2、3所示,该车架单元3的头管部31设有可供该摩托车2行车转向用的转向机构4设置,该转向机构4至少包括有一朝车体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向把手杆41及朝车体上下方式设置的前叉组42;该前叉组42具有一顶桥部421、一底桥部422及左右一对的前避震器423,该顶桥部421系位于该头管部31的上方,该底桥部422系位于该头管部31的下方,亦即该头管部31系位于该顶桥部421与该底桥部422之间,该前避震器423由该顶桥部421经该底桥部422朝车体下方延设,该前避震器423的下端枢设有该摩托车2的前轮fw;该转向把手杆41系连结于该顶桥部421的上方上。

如图2、3、4所示,该车架单元3的该后车架部33朝车体上方设置有供骑乘者乘坐用的座垫5,该车架单元3的该延伸部32朝车体后方于车体二侧设有可骑乘搁脚用的前脚踏板331;该座垫5与该转向机构4之间且于该车架单元3的该延伸部32上方设有供应该动力单元p运作所需电力的储能装置7;该车体盖单元6具有罩盖于该前叉组42的该顶桥部421与该底桥部422前方的前罩部61、罩盖于该储能装置7上方与二侧的上车体盖部62、罩盖于该前叉组42的后方与该延伸部32二侧与下方的下车体盖部63、罩盖于该座垫5于车体左右二侧车体的侧车体盖部64、罩盖于该座垫5后方的后车体上方与后车体二侧的后车体盖部65;该前罩部61朝前方设有大灯组l,该上车体盖部62具有位于上方端的上车体顶盖621及由该上车体顶盖621二侧朝下盖设的上车体侧盖622,借此该上车体盖部62可将该储能装置7予以整体性的容置与罩盖。

如图2、4、5所示,该车体盖单元6的该下车体盖部63内设有一免钥匙控制器8,该免钥匙控制器8电连接一设于该前罩部61内的远程天线81与电讯连接一设于该上车体盖部62内的近程天线82、电连接与控制设于该前叉组42上的转向机构电子锁具83,以及电连接一设于该转向机构4的该转向把手杆41上的触发掣84。

如图2、4、5、6所示,该前罩部61内设有一对锁固柱611,该锁固柱611内设有内螺纹,该远程天线81的二侧设有锁设部811,该锁设部811其中一端系为缺口槽,借由锁固元件s来锁于该远程天线81的该锁设部811与该前罩部61的该锁固柱611内,从而可使该远程天线81锁固于该前罩部61内部上。

如图2、4、5、7所示,该上车体盖部62的该上车体顶盖621内部凸设一对锁设块6211,该近程天线82的二侧设有锁耳821,借由锁固元件s1来锁于该近程天线82的该锁耳821与该上车体顶盖621的该锁设块6211内,从而可使该近程天线82锁固于该上车体盖部62的该上车体顶盖621内,借此可使该储能装置7系位于该近程天线82与该免钥匙控制器8之间。

如图3、4、5所示,该转向机构电子锁具83系固设该前叉组42的该顶桥部421下方及左右一对的前避震器423之间,借此该转向机构电子锁具83可被该免钥匙控制器8控制来对该转向机构4作锁定而不能自由转动,与解除锁定而能自由转动的动作。

如图4、5所示,该触发掣84系被固设于该转向机构4的该转向把手杆41的一侧上,借此该触发掣84该免钥匙控制器8控制作导通与不导通,当该触发掣84该免钥匙控制器8控制为导通时,驾驶人即可按压该触发掣84来使该动力单元p启动,从而可令该摩托车2进入可行驶状态。

如图2、4、5所示,该远程天线81被配设于该前罩部61内部上,来使该远程天线81于车体上下方向的水平高度与该储能装置7车体上下方向的水平高度大致等高,从而该远程天线81电讯讯息发射避免遭该储能装置7的干扰;又,该远程天线81的前方只被该前罩部61所遮挡,因此该远程天线81前方无金属构件所形成的金属屏蔽干扰,借此来提升该远程天线81接受或发射电讯讯息效果;该近程天线82被配设于该上车体盖部62的该上车体顶盖621内。当驾驶人所随身携带的电讯感应器9有充足电量时,在预设的远距离内,该免钥匙控制器8即可借由该远程天线81来与该电讯感应器9作是否为所预设的匹配侦测感应,当该免钥匙控制器8感测出与电讯感应器9为所匹配时,该免钥匙控制器8则可令该转向机构电子锁具83解除对该转向机构4的该转向把手杆41的锁定,从而可使该转向机构4的该转向把手杆41可自由的转动,同时该免钥匙控制器8亦使该触发掣84导通,借此驾驶人即可按压该触发掣84来使该动力单元p启动,从而可令该摩托车2进入可行驶状态。然而,当电讯感应器9无足够电量来发射讯息时,驾驶人则可将该电讯感应器9靠近或贴近或置放于该近程天线82上,该近程天线82可使该电讯感应器9以无线传输方式获得微量电流,借此来使该电讯感应器9与该免钥匙控制器8作是否为所预设的匹配侦测感应,从而可避免因该电讯感应器9无电量时而导致该摩托车2无法行驶的缺点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第1功效在于,借由该摩托车2包括有一车架单元3、一车体盖单元6,及一设于该车架单元3上的转向机构4,该转向机构4包括有一转向把手杆41及一前叉组42,该前叉组42的前方设有该车体盖单元6的前罩部61,该前叉组42的后方设有一免钥匙控制器8;该免钥匙控制器8电连接一远程天线81与一近程天线82,该远程天线81系设于该前罩部61内,该近程天线82系设于该车体盖单元6的上车体盖部62内;借由该免钥匙控制器8电讯连一远程天线81与一近程天线82,因此当控制该免钥匙控制器8的该电讯感应器9无足够电量,而无法使该远程天线81感应时,可将该电讯感应器9靠近或置于该近程天线82,该近程天线82可使该电讯感应器9以无线传输方式获得微量电流,来使该电讯感应器9与该免钥匙控制器8作是否为所预设的匹配侦测感应,借此来确保该摩托车2随时可进入行驶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第2功效在于,借由该车体盖单元6的该上车体盖部62内且于该近程天线82的下方容置有一储能装置7,该储能装置7系位于该近程天线82与该免钥匙控制器8之间;借此可充分利用该摩托车2车前半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3功效在于,借由该车体盖单元6的该上车体盖部62内且于该近程天线82的下方容置有一储能装置7;该远程天线81的水平高度与该储能装置7的水平高度大致等高;借此可避免该远程天线81与该近程天线82于发射电讯讯号时被该储能装置7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第4功效在于,借由该摩托车2更包括控制该免钥匙控制器8启动的电讯感应器9,且该免钥匙控制器8电连接一转向机构电子锁具83与电连接一触发掣84;借此可提升该摩托车2自动控制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5功效在于,借由该转向机构电子锁具83系设于前述前叉组42的顶桥部421下方及前述前叉组42左右一对的前避震器423之间;借此可借由该顶桥部421下方及该左右一对的前避震器423提升该转向机构电子锁具83刚性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第6功效在于,借由该触发掣84系设于前述的转向机构4的转向把手杆41上;借此可使提供该摩托车2启动进入可行驶状态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7功效在于,借由该前罩部61内设有一对锁固柱611,该远程天线81的二侧设有锁设部811,借由锁固元件s将该远程天线81固定于该前罩部61的该锁固柱611;借此可便利该远程天线81的组立与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8功效在于,借由该锁设部811其中一端系为缺口槽;借此可便利该远程天线81的组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9功效在于,借由该上车体盖部62具有位于上方端的上车体顶盖621及由该上车体顶盖621二侧朝下盖设的上车体侧盖622;该上车体顶盖621内部凸设一对锁设块6211,该近程天线82的二侧设有锁耳821,借由锁固元件s1将该近程天线82固定于该锁设块6211,从而可使该近程天线82锁固在该上车体顶盖621内;借此可便利该近程天线82的组立与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10功效在于,借由该前叉组42的后方设有该车体盖单元6的下车体盖部63,该免钥匙控制器8系设于该车体盖单元6的下车体盖部63内;借此可使该免钥匙控制器8获得隐蔽性效果,及可善用该车体盖单元6的下车体盖部63内的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的结构,可改善已知的缺点并达到所诉求的目的,确实已较现有的增进功效,显已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及创造性的要件,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的申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