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安装的折叠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9313发布日期:2021-06-25 16:3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安装的折叠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安装的折叠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车架作为整个自行车的骨架,最大程度地决定、影响了骑行姿势的正确性和舒适性,自行车车架主要包括有立管、头管、立叉、平叉和五通件几大部分构成。

现有的自行车车架,在拆卸下携带后,不便于安装,不易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安装的折叠自行车车架,具备便于安装,易携带,结构简单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安装的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前端、后端和折叠装置,所述前端包括握把、支撑管、前轮、叉架、挡泥板和刹车装置,所述后端包括坐凳、脚踏、带动装置、受力杆、连接杆、后轮和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栓、减震弹簧和连接片,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扭把、卡接杆、铰接轴和凹槽。

优选的,所述前端安装在车架本体前方,所述后端连接正在前端的右侧,所述折叠装置连接在前端与后端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车架本体前方安装有前端,利用前端能够操控自行车行驶的方向,通过在前端的右侧安装有后端,后端能够给自行车提供动力,便于正常的代步和行驶的能量,通过在前端与后端之间安装有折叠装置,利用折叠装置能够将车架本体收起的效果,能够便于携带的效果和占用空间小。

优选的,所述握把安装在叉架顶端,所述支撑管连接在叉架与铰接轴之间,所述前轮安装在叉架底部,所述挡泥板安装在叉架与前轮之间,所述刹车装置安装在前轮顶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叉架顶端安装有握把,利用握把将控制车架本体行驶的方向的效果,通过在叉架与铰接轴之间安装有支撑管,利用支撑管将前端与后端之间连接,能够将重力进行分散的效果,通过在叉架底部安装有前轮,滚动的效果行驶是最省力的效果,通过在叉架与前轮之间安装有挡泥板,利用挡泥板将行驶中的泥土隔档,防止溅到骑行者身上,通过在前轮顶端安装有刹车装置,能够预判危险对车架本体进行减速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坐凳安装在受力杆顶部,所述带动装置安装在受力杆底部,所述脚踏安装在带动装置两侧,所述连接杆安装在后轮与受力杆之间,所述减震装置安装在受力杆顶部与坐凳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受力杆顶部安装有坐凳,能够在骑行的时候能够坐姿进行使用,给骑行者很大的操作舒适感的效果,通过在受力杆底部安装有带动装置,且在带动装置两侧安装有脚踏,通过脚部去踩着脚踏向前使力时,能够给车架本体提供能量,使得车架本体能够向前行驶的状态,通过在后轮与受力杆之间安装有连接杆,能够稳定将后轮固定的效果,通过在受力杆顶部与坐凳之间安装有减震装置,利用减震装置将地面与车架本体之间产生的碰撞力进行缓解的效果,起到保护使用者的效果,且延长了车架本体使用寿命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固定栓安装在坐凳底部,所述连接片安装在受力杆顶部,所述减震弹簧安装在固定栓与连接片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坐凳底部安装有固定栓,且在受力杆顶部安装有连接片,通过在连接片顶部四角安装有减震弹簧,固定栓与减震弹簧进行连接,达到了对车架本体减震的效果,有效的保护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扭把安装在折叠装置侧面,所述卡接杆垂直安装在扭把内部,所述铰接轴安装在支撑管底端与折叠装置内部之间,所述凹槽开设在支撑管底端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折叠装置侧面安装有扭把,利用扭把将对内部的卡接杆控制,能后在转动扭把的时候,将连接杆卡在凹槽内部的效果,且取消卡接的时候,能够保证车架本体能够折叠的效果,控住卡接的时候能够保证车架本体正常安全行驶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安装的折叠自行车车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方便安装的折叠自行车车架,通过在前端与后端之间安装有折叠装置,能够在拆卸与安装的时候能够达到简便的效果。

2、该方便安装的折叠自行车车架,通过在折叠装置能够将车架本体能够缩小占地面积,达到了携带方便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减震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折叠装置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结构折叠示意图。

其中:1、车架本体;2、前端;3、后端;4、折叠装置;201、握把;202、支撑管;203、前轮;204、叉架;205、挡泥板;206、刹车装置;301、坐凳;302、脚踏;303、带动装置;304、受力杆;305、连接杆;306、后轮;307、减震装置;3071、固定栓;3072、减震弹簧;3073、连接片;401、扭把;402、卡接杆;403、铰接轴;40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方便安装的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包括前端2、后端3和折叠装置4,前端2包括握把201、支撑管202、前轮203、叉架204、挡泥板205和刹车装置206,后端3包括坐凳301、脚踏302、带动装置303、受力杆304、连接杆305、后轮306和减震装置307,减震装置307包括固定栓3071、减震弹簧3072和连接片3073,折叠装置4包括扭把401、卡接杆402、铰接轴403和凹槽404。

具体的,前端2安装在车架本体1前方,后端3连接正在前端2的右侧,折叠装置4连接在前端2与后端3之间,优点是通过在车架本体1前方安装有前端2,利用前端2能够操控自行车行驶的方向,通过在前端2的右侧安装有后端3,后端3能够给自行车提供动力,便于正常的代步和行驶的能量,通过在前端2与后端3之间安装有折叠装置4,利用折叠装置4能够将车架本体1收起的效果,能够便于携带的效果和占用空间小。

具体的,握把201安装在叉架204顶端,支撑管202连接在叉架204与铰接轴403之间,前轮203安装在叉架204底部,挡泥板205安装在叉架204与前轮203之间,刹车装置206安装在前轮203顶端,优点是通过在叉架204顶端安装有握把201,利用握把201将控制车架本体1行驶的方向的效果,通过在叉架204与铰接轴403之间安装有支撑管202,利用支撑管202将前端2与后端3之间连接,能够将重力进行分散的效果,通过在叉架204底部安装有前轮203,滚动的效果行驶是最省力的效果,通过在叉架204与前轮203之间安装有挡泥板205,利用挡泥板205将行驶中的泥土隔档,防止溅到骑行者身上,通过在前轮203顶端安装有刹车装置206,能够预判危险对车架本体1进行减速的效果。

具体的,坐凳301安装在受力杆304顶部,带动装置303安装在受力杆304底部,脚踏302安装在带动装置303两侧,连接杆305安装在后轮306与受力杆304之间,减震装置307安装在受力杆304顶部与坐凳301之间,优点是通过在受力杆304顶部安装有坐凳301,能够在骑行的时候能够坐姿进行使用,给骑行者很大的操作舒适感的效果,通过在受力杆304底部安装有带动装置303,且在带动装置303两侧安装有脚踏302,通过脚部去踩着脚踏302向前使力时,能够给车架本体1提供能量,使得车架本体1能够向前行驶的状态,通过在后轮306与受力杆304之间安装有连接杆305,能够稳定将后轮306固定的效果,通过在受力杆304顶部与坐凳301之间安装有减震装置307,利用减震装置307将地面与车架本体1之间产生的碰撞力进行缓解的效果,起到保护使用者的效果,且延长了车架本体1使用寿命的效果。

具体的,固定栓3071安装在坐凳301底部,连接片3073安装在受力杆304顶部,减震弹簧3072安装在固定栓3071与连接片3073之间,优点是通过在坐凳301底部安装有固定栓3071,且在受力杆304顶部安装有连接片3073,通过在连接片3073顶部四角安装有减震弹簧3072,固定栓3071与减震弹簧3072进行连接,达到了对车架本体1减震的效果,有效的保护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具体的,扭把401安装在折叠装置4侧面,卡接杆402垂直安装在扭把401内部,铰接轴403安装在支撑管202底端与折叠装置4内部之间,凹槽404开设在支撑管202底端顶部,优点是通过在折叠装置4侧面安装有扭把401,利用扭把401将对内部的卡接杆402控制,能后在转动扭把401的时候,将卡接杆402卡在凹槽404内部的效果,且取消卡接的时候,能够保证车架本体1能够折叠的效果,控住卡接的时候能够保证车架本体1正常安全行驶的效果。

在使用时,骑行者坐在坐凳301上,双手握着握把201,利用脚踩着脚踏302,能够将车架本体1行驶起来,通过在带动装置303的行驶,能够保证车子能正常的行驶的效果,通过在坐凳301下方安装有减震装置307,利用减震装置307能够延长车架本体1行驶的寿命和骑行者的舒适感,通过在折叠装置4能够将车架本体1收缩与固定,通过在转动扭把401能够带动卡接杆402,将卡接杆402卡住凹槽404,能够将前端2与后端3进行固定,通过松动卡接杆402,能够保证前端2与后端3折叠收纳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